各種關於農業的企業(比如蔬菜種植)是怎麼運行獲利的?

蔣華浪


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們的生活跟農業分不開,而近年來蔬菜種植似乎成了熱火朝天的方向,但是虧損的人年年都有,那麼關於農業的企業(比如蔬菜種植)是怎麼運行獲利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想知道一畝地的蔬菜大棚種植利潤,必然就要先知道成本問題,既然諮詢到了種植利潤,咱就不談什麼補貼什麼的,那不是你種地得來的。沒有政府補貼的問題,我相信大多數種植戶還是按照能省就省的建造原則來選擇蔬菜大棚的建設類型。好,那就是最簡易的普通蔬菜大棚,整體建造成本竹木結構的每平方大約15元左右,也就是8000-10000元一畝地,這種棚大約能用三年左右,膜兩年一換,平均下來,每年的成本大約是5000塊錢;還有一種當下鍍鋅鋼管大棚,這種大棚的造價每平方在40元左右,也就是每畝地接近30000萬元,主體骨架的使用壽命可達8到十年,選擇進口po膜,三年一換。建造成本呢,大約在4000元每年左右吧;好,也就是一個一畝地的普通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是5000元一年。地是自己家的,我們可以不去考慮成本,但是作為分析,我們知道當下農村一般的蔬菜種植基地現在每畝地的租金大約在800-1000元之間,我們姑且算作800元每年,這樣子就是每畝地的租金成本是800元/年。

人工成本

這個問題一般在農村都是自己種植,所以我們暫且忽略;蔬菜種植過程中的肥料,農藥,水電,種子以及種植輔助材料,是根據種植作物的不同,產生的費用也會較大,我們姑且取個平均值每年1500元(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合算)以上是一畝地蔬菜大棚的種植成本大約就是5000+800+1500=7300元。    

好,計算出了一畝地的常規蔬菜大棚種植成本來了,我們就來看看種植產出:我們知道,蔬菜大棚的優勢就是可以進行蔬菜的反季節種植,早春晚秋等種植,這種情況下常規蔬菜沒有,整個市場價格相對較高,利用這個反季節的時間差,效益往往可觀,北方地區的大棚蔬菜作物往往選擇番茄,茄子,豆角,甜辣椒,黃瓜等大眾需求高的蔬菜進行種植,這種蔬菜的季節性以及每年的市場行情不一,但是平均每年的市場價格都能達到一元到兩元左右的收購價格,我們取中間值1.5元每斤計算,一畝地的大棚蔬菜一般能收穫大約5000斤左右的蔬菜,蔬菜大棚一年常規可以收穫三到四季的蔬菜,也就是大約近兩萬斤蔬菜,按照1.5元每斤,大約可以獲利3萬元左右.  這樣子理論計算可以得出一畝地的蔬菜大棚種植利潤大約是:30000-7300=22500元.


黔順阿勇


農業規模化的蔬菜種植是企業比較突出的盈利模式,只有規模化種植才是提高農業企業的利潤增長點、反之,一個農業企業在蔬菜種植不成規模,只有小面積的種植也就產生的效益較小。

各種關於農業的企業,蔬菜種植的運行獲利點,首先是先形成規模化、具體化、細分化、網絡銷售信息化為運行獲利的基本核心。

作為一個規模化農業種植蔬菜的企業,要具備大量、循環、穩定產出蔬菜的能力,建立一個三分地面積的蔬菜溫室大棚為例; 做好水源灌溉工程,電力照明補光措施、電腦控溫系統、以及較為成熟的蔬菜種植和管理機制。配備耘耕機,用來掌握土壤的疏鬆度。配備實驗室、用來分析土壤PH值的具體分析。配備蔬菜病蟲害的預防與管理辦法、配備蔬菜產出與信息化銷售運行渠道。

信息化銷售運行渠道的建立,能夠幫助產出的蔬菜及時的供應各大城市農貿蔬菜市場、周邊農村集市的就近銷售、全國各地區的大型超市、以及各地方蔬菜批發代理商作為主要銷售渠道、防止大量產出的蔬菜滯銷而虧本。

網絡直播軟件的利用,是現代農業的企業值得提倡的信息化銷售良好方法。能夠吸引更多的蔬菜批發商,幫助銷售以及建立合作關係。

建立好銷售體系之後,在蔬菜的種植成本上要細心核算。一個三分地面積的蔬菜溫室大棚、無論種植芹菜或者茄子,亦或是黃瓜,土豆,在選取種子的管理上要直接對接農業大學科研院所,需要多少蔬菜種子,具體施肥的方式方法與管理,從種植到收穫的時間都應該有詳細的制定方針。一個三分地面積的溫室大棚為例,能夠產出芹菜大概一萬多斤,除去人工勞務費,肥水管理費,溫室大棚的損耗費,剩餘就是純利潤。蔬菜種植,週期短,土地循環利用率高,易管理,見效快的好買賣,當然、也要注意惡劣天氣的影響與預防。

研究好以上這些具體細分工作、就能夠具體實施和操守一個農業企業在蔬菜種植方面、真正的運行獲利。蔬菜只要安全、完全的定期收穫、短時間內儘快銷售才是農業的企業種植蔬菜中、最大的獲利點。蔬菜種植的再好,銷售不出去,達不到運行獲利都是管理上最大的失誤。

我是晁京泉,山東泰安,2020年3月29號。泰安晴。


泉泛浪


你好!我是農村鍾鍾,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各種關於農業的企業(比如蔬菜種植)是怎麼運行獲利的?”,關於這個問題我根據身邊種植蔬菜的親戚以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經驗,我認為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看是老闆承包僱人大規模進行種植的還是自己小規模種植,一般那種大規模種植的都是老闆去聯繫好批發商的,進行大量批發運到外省市場售賣,這種的就是僱人種植、打藥、施肥、摘菜,老闆只負責聯繫批發商來收,進行獲利。當然,批發商還會進行二次提價進行獲取自身的利潤。例如:大量的土豆,種植戶賣給批發商可能才八毛錢或者一塊錢,批發商轉手再次售賣就可能是1.5塊或者1.8塊,然後各個商家從批發商那裡拿貨後又進行三次提價售賣就賣2.5塊或者3塊錢。這種都是靠薄利多銷,價格低但是產量多。

第二種、如果是自家種植蔬菜,規模也不是特別大的那種,就會進行自己去菜市場售賣,自己獲取直接的利潤,就不會有中間商戶賺取差價。然後種植、打藥、施肥、採摘等等一切都是自己和家人來完成,這樣就減少了僱人的工資費用,也節約了生產成本,直接靠自己售賣獲取比較高的利潤。

第三種,還有一種就是自己完全不需要種植,直接去各個農村尋找種植產業鏈,靠收購農戶的蔬菜,然後自己去農村收購農戶的產品,自己再聯繫好批發商進行銷往各個地方的市場上去,這個就是完全的中間商賺些中間差價了。

以上這三點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解決疑問。謝謝!





農村鍾鍾


說到農業企業(蔬菜種植)獲利有很多種渠道。1.政府菜籃子工程。2.醫院學校等食堂供應。3.超市供應。3.蔬菜批發市場。4.實體連鎖店。5.線上商城同城配送。6.基地農家樂採摘。






廣東梅州昕怡無花果


各種農業合作社或者農業公司,它主要有多種盈利方式,

第1種是它可以獲得大量的政府扶持資金,

另外一個的話它可以通過大量的收購散戶農產品可以進行規模化出售,

另外一個的話可以通過自己的核心技術種植更多的好的優質產品進行商品變現。



大號農品心選


承包租幾十畝土地和與農村農民農戶漁戶建立合作社關係,種植各類蔬菜水果等通過各類銷售渠道進行獲利。


誠信始終誠信


種植蔬菜一定不能種植冷門的蔬菜,要種植比較常見的蔬菜,產量高,價錢合適的,其他人又不願意種的,有技術含量的,反季節的蔬菜,山東那邊的蔬菜銷路就不錯,現在這個季節,毛豆一般都是雲南那邊生產的,所以中任何任何東西,特別是農業,一定要研究好時間,上市時間,才能賣個好價錢


記不住名


首先是商業機制設計,要保證農民利益第一;

其次是市場、渠道落實,以銷定產;

第三是技術和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