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树茶叶那么贵,和生态茶园的有机茶相比,品质好在哪?

俏渔妹海鲜


1,绿色有机的种植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以往的耕种模式。真正的有机茶接近天然的种植方式,其茶叶较为瘦小,虽然在美观度上不如一般的茶叶,但其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却相对较丰富,也更耐泡,“有些有机茶甚至能泡10泡以上,第四、第五泡才开始喝出有机茶的真正口感”,龙生庄园主人说。

2,人们常说有机种植是“良心事业”。不施化肥,让茶树以野草、落叶自然发酵分解腐熟,以恢复土壤的活力,改善土壤结构,使之松软透气;让杂草与作物共生,为的是让害虫有食物可吃,防止茶树遭殃;为了使用纯正的农家肥,甚至规定喂猪、喂鸡的饲料都必须自己配置,不使用掺有添加剂的饲料,有机茶正是在这纯天然的猪便便中孕育成长的。

3.按常理说,物以稀为贵,有机茶的价格应该是普通茶叶的几倍。可是,由于生态“老茶”在市场上久已不见,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不能辨别出有机茶的特殊之处,许多年轻人从没有品尝过过去那种纯正的有机普洱茶,对现在生产的有机茶缺乏认同感。

4.如今市场上打着“有机茶”旗号的茶叶多如牛毛,大部分所谓“有机茶”并不具备所需要的种植环境、种植条件,仅仅以不施化肥便称之为有机茶,滥竽充数的假“有机茶”着实令“机”这块招牌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整个市场。

5.对于有机茶遭遇的种种尴尬,龙生庄园主人认为改变消费者的认识需要时间,这必然是一个寂寞的过程,一个从鲜为人知到知音渐增的过程。

6.能够生产出真正的有机茶,并不意味着有了令人满意的收获。一个让人尴尬的事实是,现在的市场上,高投入生产出的有机茶,未必能卖出一个高价格。

7.龙生庄园主人给我算了笔账:在同等条件下,与其他茶叶相比,种植有机茶需要更多的投入,同时,因为有机茶种植是“原生态”的,种植标准要求严苛,产量一定不会高,一般相当于普通茶的30%左右。

8.云南省的龙生茶有机普洱的生长环境全部分布于北回归线海拔1350 米至1650米澜沧江畔的普洱茶核心产区。阳光照射充足,远离闹市区远,断绝污染。纯有机肥料和农家肥栽培,被称为世上最健康、最生态的茶园。

9.这里的所有普洱茶都是高山茶树,优质原材,易武茶山古茶树基地,曾是享誉盛名的贡茶,历尽岁月沧桑,留下了飘散千年的普洱茶香。

10.每一杯龙生有机普洱茶都是严把普洱茶的工序,杀青、揉捻、晒干、分拣、拼配、蒸压,全程实施严格的品质控制管理体系。现代先进科技融入龙生传统工艺,尽善尽美。


山东大青


我个人认为,自己的茶艺不经~(图文仅供大家参考)

我个人认为,自己从小在北方长大,在西安上的学,就业后,在北京的一家公司上班,北京当地人好喝(花茶)

其实自己对品茶文化,但并不了解茶叶从采摘到成品的过程。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正宗的云南古树茶为什么那么贵?制茶过程中都有哪些环节和成本

说起茶这个行业,很多人会想到“暴利”,“很赚钱”。实际上大家爱喝茶,但并不了解茶叶从采摘到成品的过程。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正宗的云南古树茶为什么那么贵?制茶过程中都有哪些环节和成本?外面卖的50-100元/公斤的古树茶是真的吗?

一、采摘环节

1、古树茶只能人工采摘。一颗高大的古茶树需要人爬上去,有的甚至要搭设架子。该工种技术含量不高,以妇女和老人为主。 2、效率:一个熟练采茶工,一天评价可以采摘10公斤鲜叶(有些地方环境恶劣,树太高,一天只能采摘4-5公斤鲜叶,4公斤鲜叶能出1公斤干茶。

3、工资:100元/天,包吃包住(约150元/天)也就是说,采摘环节每公斤古树茶的成本要加30-50元。

上图就是普通的古树茶采摘。可以想象一下,为什么一天的采摘量不高。如果是特别高大的古茶树,就只能搭架子了。

二:炒茶环节

1、每年到了春茶季节,茶树集中发芽的时候,都要雇年轻力壮的炒茶工人。该工种有体力和技术的要求,按月工资在4000-6000,包吃包住(一天约200-300元),按照一个人一天100公斤鲜叶,也就是25公斤干茶,这个环节每公斤古树茶增加10元成本。

2、除了零散的炒茶工,现在还有专业的炒茶队服务。炒茶班长率领10来个兄弟伙,哪里需要炒茶,多少人,多长时间,班长分配,当然班长工资更高。

3、炒茶锅里一般装5-8斤鲜叶,炒一锅茶要30-40分钟。每次抄完都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普通人炒两锅就坚持不了了。(锅心的温度约有300度)

三:匀堆,挑黄片,搬运环节

1、什么是匀堆?一般指为了防止口感差异化,把同一批次的干茶,匀在一起。比如这一周做了200公斤干茶,就把这些茶匀在一起,能保证同样的口感。

2、黄片就是老叶子,外形粗大,偏黄色。挑黄片就是为了美观和客户需求,把老叶子挑出来低价销售。但不好看并不代表不好喝,很多老茶客都喜欢黄片,好喝又便宜。

3、一般来讲,茶叶原料愈粗老,茶多糖含量愈高。等级低的茶叶中茶多糖的含量高于等级高的茶叶。“老黄片”由于茶多糖含量高,所以,滋味比较甜醇,又由于咖啡碱、茶多酚等含量相对嫩芽嫩叶较少,所以,少苦少涩,滋味温和。

注:这里只说古茶树的基本成本。还不算过静电、拣梗机和风选机的电量和损坏,也不说熟茶发酵的损耗。那样损耗会更大了。在匀堆,挑拣黄片,装箱搬运,工厂压饼这个环节,茶叶会有3%—5%的损耗,要看实际情况,翻动的次数多,碎末多,雨水多黄片也会多。假如一公斤干茶

谢谢大家


囊中羞涩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应该是在同种茶,地理、气候、土壤等生长环境条件类似的前提下,再来比较古树茶与有机茶园所产出茶的品质差异。

但从大面上来看,在概率上,古树茶有可能具备比有机茶更好的品质,窃以为主要出自以下原因:

首先,茶作为入口之物,可以视之为一种农副产品,决定其品质的,归根结底还是其植物属性和生长环境。“有机”状态下的生长环境,不妨先其默认就是良好的(否则也没必要比较这个问题了不是吗)。“有机”,正规来说,并不是用于形容产品品质,而是描述一种生长环境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很多情况下,古茶树,无论是鸟兽携带种子自然传播的野生型,还是已经野逸、抛荒了的人工栽培型茶树,上百年的生长时间赋予了它本身就是生长在、或者说是早已具备了有机的生长环境,这无疑是古茶树已经先天优于还需人工再创造有机生长环境的有机茶之先决条件。

再者,古茶树在经年累月的生长中已经具备了在其生长环境的一些生态位、竞争优势。或者说,在长时间、被自然选择遗留下来的古茶树,本身就占据着一些先天的好条件、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像是海拔、植被、峡谷聚热等等,为什么说好茶常在“路绝人处”。

最后,古茶树长的时间久、年龄大、植株更为高大。怎么说了、很直观的道理,根扎得深了广了,土壤养分它能够占有更多;植株更为高大,其光合作用、对空气湿度的感知也与小树的完全不同…诸如这些因素,就决定了这棵古树茶它的氨基酸儿茶素咖啡碱茶多酚等等内含物质与其它树的不同;而在古树相较于新树相对更为延缓的生长过程中,叶梢沉积物也会更多、析出物质亦会更多,最终带来的是别致的、丰富的、厚实的口感体验。

以上为一家之言、浅见而已,可探讨、不喜勿喷:)




公梓蒙


物以稀为贵

古茶树少 产量更少

但如果真有那么贵 那大山深处 处处都暗藏百万富翁了

其实两种成品茶口感几乎没有差异

就是找专业测评员盲测

基本也分辨不出来

而有机往往也是概念的炒作

但凡是大面积种植的茶树

病虫害概率非常高

所以也逃不开要施农药

所以最根本的差异

还是【心里】上的差异

选一款适合自己口感、一芽两叶、明前

价位二三百就能喝到性价比不错的了

或者早期单芽春茶



星仔全是绿Vlog


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