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花叶病毒病,危害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黄晓红在山城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西瓜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水果,不仅水分多而且营养也很丰富,含有蛋白质、糖、钙、磷、铁、钾、维生素A、果糖、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在西瓜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虫害,先来了解一下西瓜花叶病毒。

顶部叶片出现浓淡相间的花叶,病叶变得窄小细长或成小叶,轻一点的病株还能结瓜,但瓜小,重点的病株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叶小,蔓叶全部由绿变黄。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它发病的原因。

西瓜花叶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病株呈系统花叶症状,病毒通过蚜虫传毒,也可通过汁液摩擦接触传播,高温、干旱、光照充足的季节,蚜虫繁殖快,数量多,蚜虫吸食病植株的汁液,再飞到无病植株上,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传毒。

防治西瓜花叶病毒要采用农业防治措施与治蚜防病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策略,选择抗病种子种植,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轮作,加强田间管理,西瓜伸蔓以后,要及时压绑茎蔓,防止风雨交加时茎蔓相互摩擦传毒,采用银灰色地膜或挂银灰膜条防蚜虫避蚜虫。


老白驿站


西瓜病毒病的症状

  西瓜病毒病分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花叶型病毒会在幼苗上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状,新叶在成株期出现明显褪绿斑点,后在叶片上出现系统性斑驳花叶。叶小、畸形、叶面凹凸不平、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结果率低,果实小,果面上有退绿色斑驳。蕨叶病毒发生时,新叶狭长,皱缩扭曲,花器不发育,座瓜率低,果面上出现深浅绿色相间的斑驳,有时出现不规则突起。

  西瓜病毒病的发病条件

  该病主要由甜瓜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引起。病毒在带毒蚜虫体内、种子表皮和某些宿根杂草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蚜虫、飞虱、蓟马、跳甲、白粉虱等传毒昆虫以及农事活动接触传播均是该病蔓延的主要途径。

  西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施足底肥:按西瓜生长对氮磷钾的需要比例2.83:1:3.4,配方施肥,并尽量增施一定数量的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种子处理:播前用70℃温水浸泡种子10分钟,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3.出苗后及时喷施对蚜虫、蓟马、白粉虱等传毒昆虫有一定效果的蚜虱螨净乳油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500倍液。

  4.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洒22%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16克+33%吗啉胍水剂20毫升+0.9%蚜虱螨净乳油30毫升+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毫升,或22%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16克+58.8%氨酚·葡聚·羟可湿性粉剂20克+2.5%联苯菊酯乳油30毫升,混合后兑水15公斤。


星闻杂志社


东东在农村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西瓜花叶病毒病危害严重,造成西瓜减产20/30%,严重影响西瓜的优质、高产。


西瓜花叶病毒病危害症状


病状呈系统花叶症状,顶部叶片呈浓淡相间的花叶,病叶窄小或者皱缩畸形。感病较轻

植株尚能结瓜,但瓜个头很小,数量也很少。感病重的植株萎缩,节间变短,新生茎变细且节间短、纤细扭曲,叶小、皱缩严重,蔓叶全部失绿变黄,雌花发育不良,不能坐瓜。瓜蔓的顶端节间缩短变硬、变脆,抬头纹状,病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


西瓜花叶病毒病发病原因


称西瓜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WMV粒体线状,长750nm,病毒汁液稀释限点2500倍,钝化温度60/65度,体外存活期10/15天。


西瓜花叶病毒病发病途径


病毒通过蚜虫传毒,也通过汁液摩擦接触传播。高温、干旱、光照不足的季节,蚜虫繁殖快,数量多,成群聚集在西瓜蔓叶上,吸取汁液传毒,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蚜虫吸食感病毒病植株的汁液,在迁飞到别的植株上,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传毒。田间蚜虫量多少是制约西瓜花叶病毒病流行的关键因素。传毒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等,生产上蚜虫发生高峰后15/20天,即出现病毒病的发病高峰。

西瓜生长适温为25/30度,温度低时,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2度,容易诱发病毒病。


防治西瓜花叶病毒病的关键是采用农业防治措施与治蚜防病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建议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检测预报,抓住防治时期,在有翅蚜形成之前,及时施药,能有效控制病毒病的流行。

西瓜花叶病毒病农业和药剂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方法:a.选用西农8号、金冠1号、安生甜王3号A、丰抗8、抗病早冠龙、新疆火州、京抗系列等大西瓜抗病良种。b.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轮作。C.采用银灰色地膜或挂银灰色膜条防蚜避蚜。d.加强田间管理,西瓜伸蔓以后,要及时压绑茎蔓,防止风雨交加时茎蔓相互摩擦传毒。可采用侧土施肥技术,切记偏施氮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000/7000公斤、氮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

西瓜花叶病毒病药剂防治方法


防治蚜虫传毒。从苗期开始防蚜,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15%唑虫酰胺乳油12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2500倍液,隔15天1次,特别注意从麦田迁飞的蚜虫,防止蚜虫传毒。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667平方米用200/300g,对水45/65Kg)或1%香菇多糖水剂(每667平方米用80/120ml,对水30/60kg,均匀喷雾),也可用20%吗胍.乙酸铜可溶性粉剂300/500倍液+萘乙酸(2/5mg/kg)+0.1%硫酸锌+0.7%复硝酚钠10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洒。每隔10天1次,防治2/3次即可。建议在使用防治病毒病药剂的同时加入0.004%芸薹素内酯水剂1000/1500倍液,连续2/3次防治较好。







东东在农村


病叶背面不易见菌脓,病斑不呈多角形,这是与霜霉病的主要区别。

  (2)茎蔓发病为褐色病斑,接着病斑围茎扩大腐烂,茎蔓顶端出现枯萎,最后死亡。

  (3)幼果及未成熟果发病是在果皮上出现数量不等的绿色水浸状斑点,果实成熟后发展为不规则的中央隆起木栓化病斑,病斑周围仍是绿色水浸状,直接影响果实外观,使即将成熟的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减少经济收入。

  侵染途径

  (1)病原菌可以附着在种子上,待种子发芽时侵入茎、叶发病,也可以存留在残株上在土壤中越冬,来年随水滴从茎、叶、气孔、水孔等处侵入植株内。

  (2)在植株体内繁殖后从病斑及气孔等处溢出,随水滴溅散,进行重复侵染。

  (3)在温度25~28℃,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病,高温干燥气候病害较轻。

  防治措施

  (1)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将种子用水冲洗干净后再进行催芽播种。

  (2)定植前大棚用氯化苦熏蒸剂进行消毒处理,尤其前茬是瓜类作物的大棚,此项工作更为重要。

  (3)加强通风管理,降低棚内湿度,避免雨水冲溅,给病菌一个不能生存和传播的环境。

  (4)发病初期可以喷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浓度为100×10-6~200×10-6,也可喷施氯霉素,浓度为50×10-6~100×10-6。用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喷雾也有较好效果。


四川张五


 近期,有瓜农反映称,在西瓜瓜皮上出现很多白点,并且叶片发黄,叶缘上卷,这是西瓜病毒病危害的症状。西瓜病毒病又叫西瓜花叶病,是西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保护地、露地栽培均可发生,尤以夏秋露地栽培发病更多。一般病株率10%~20%,严重的高达50%以上,甚至绝收,对产量造成极大的损失。

  西瓜病毒病的症状

  西瓜病毒病分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花叶型病毒会在幼苗上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状,新叶在成株期出现明显褪绿斑点,后在叶片上出现系统性斑驳花叶。叶小、畸形、叶面凹凸不平、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结果率低,果实小,果面上有退绿色斑驳。蕨叶病毒发生时,新叶狭长,皱缩扭曲,花器不发育,座瓜率低,果面上出现深浅绿色相间的斑驳,有时出现不规则突起。

  西瓜病毒病的发病条件

  该病主要由甜瓜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引起。病毒在带毒蚜虫体内、种子表皮和某些宿根杂草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蚜虫、飞虱、蓟马、跳甲、白粉虱等传毒昆虫以及农事活动接触传播均是该病蔓延的主要途径。

  西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施足底肥:按西瓜生长对氮磷钾的需要比例2.83:1:3.4,配方施肥,并尽量增施一定数量的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种子处理:播前用70℃温水浸泡种子10分钟,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3.出苗后及时喷施对蚜虫、蓟马、白粉虱等传毒昆虫有一定效果的蚜虱螨净乳油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500倍液。

  4.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洒22%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16克+33%吗啉胍水剂20毫升+0.9%蚜虱螨净乳油30毫升+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毫升,或22%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16克+58.8%氨酚·葡聚·羟可湿性粉剂20克+2.5%联苯菊酯乳油30毫升,混合后兑水15公斤。




A柠栀


防治方法

(1) 集中育苗,或在田间铺银灰膜避蚜

(2) 田间及时治蚜[2]

可选用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25%抗蚜威乳油3000倍液。

3) 西瓜田周围400米,最好不种瓜类作物

4) 种子处理。

5)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增施钾肥,及时浇水防止干旱,合理整枝,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铲除瓜田内及周围杂草,及时拔除病株。在进行整枝、授粉等田间操作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植株的损伤。打杈选晴天,在阳光下进行,使伤口尽快干缩。[3]


长白山小石头


大家好,我是牧豆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西瓜花叶病毒病可以简称为西瓜花叶病,在我国西瓜种植区域内均有发生,是严重影响我国西瓜产业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降低损失,我们就要了解西瓜花叶病的危害症状,便于提早治疗。下面我给大家讲解西瓜花叶病的危害症状。



西瓜花叶病危害症状

西瓜顶部叶片有病斑,病斑形状以花叶和蕨叶为多,也有其他形状,不过少见。病斑颜色黄绿相间,叶片生长不整齐,叶子表面凹凸不平。随着时间推移,叶子逐渐萎缩并且变得畸形。西瓜藤蔓生长不良,细小而短,即使有果实出现,也是小而畸形。发病果实外表皮也是凹凸不平,有腐败的味道。

我们知道了西瓜花叶病危害症状,那么我们就要进行防治。下面我给大家解答西瓜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西瓜花叶病防治方法

  1. 我们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品种,由于目前为止,西瓜对于西瓜花叶病没有任何抗病能力,因此我们不用纠结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2. 然后我们选择外表皮无破损的饱满西瓜种子,进行育苗。育苗所用的土壤要经过消毒,而且有好几年没有种植过瓜类作物,最好是选择无菌土壤来育苗。育苗的时候也要把生长不良已经发病幼苗去除掉。
  3. 由于蚜虫是西瓜花叶病的主要传播介质之一,我们就要提早治理蚜虫。根据当地蚜虫生长规律,我们在蚜虫高峰期之前进行灭虫,注意不要伤到作物幼苗。
  4. 育苗完成后,我们进行移栽的时候,对土壤的要求和育苗一样。在移栽完成之后,我们最好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降低与外界病毒接触的可能性。西瓜亚蔓的时候,不要损伤西瓜枝叶,避免病毒从伤口处直接侵入。
  5. 做好科学的水肥管理,施足底肥,施少点氮肥,多施磷钾肥。我们根据土壤湿度选择性浇水。科学水肥管理能够让西瓜植株更加健壮,有利于抵抗西瓜花叶病。
  6. 平时喷洒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预防,等到发病时期,根据发病严重程度来选择杀菌剂。严重病植株我们就进行清理掉,并对周围土壤进行消毒。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是牧豆人,我们下一个问题见。


牧豆人


病毒病,肥水不合理,温差大,种子带毒,高温干旱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该病传染性强,如果少量发生最好拔出深埋,补苗时最好换个地方,药剂选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病毒抑制剂+调节剂。

第二,补充锌肥,加强水肥管理。

第三,蚜虫等害虫,可以参考一下药剂,病毒病,宁南霉素或者氨基寡糖素或者香菇多糖或者吗呱乙酸铜或者毒氟磷或者阿泰灵或者画坨+芸苔素或者碧护或者海藻精+吡虫啉或者啶虫脒或者烯啶虫胺吡蚜酮+硫酸锌,最后,农事操作(打顶,抹茬),尽量先管理健株,最后一起管理病株,最好轮做,不要重茬

西瓜花叶病毒病症状:顶部叶片现浓淡相间的花叶,病叶变得窄小细长或成小叶,皱缩畸形,轻病株尚能结瓜,但瓜小。发病重时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难于坐瓜。





山西臭孩儿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西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由病毒汁液摩擦接种传播,也可由蚜虫传播。该病能够导致西瓜品质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西瓜大面积绝收。农户们在种植西瓜时,一定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

  西瓜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花叶型:首先在叶片上出现褪绿斑点,后变为系统性斑驳花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有黄绿相间的花斑,叶面凸凹不平,叶片变小,畸形,新生叶片畸形,叶小蔓短,顶稍上翘。植株顶端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结果少而小,果面上有褪绿色斑驳;

  蕨叶型:新生叶片狭长,皱缩扭曲,花器不发育,或发育不良,难坐果,即使结果也畸形。果实受害变小,畸形,引起田间植株早衰死亡,甚至绝收,病果表面有浓绿相间斑驳,有突起,瓜瓤暗褐,熟汤,有腐败气味。

  西瓜病毒病发病特点

  西瓜病毒病主要由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所致。病毒在带毒蚜虫体内、种子表皮、葫芦科、豆科、藜科、锦葵科等作物或某些杂草的宿根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幼苗至开花期容易感病,主要在气温高、大气干旱的夏、秋季发生,即春西瓜的生长中后期,秋西瓜的前期;地膜覆盖西瓜发病重于大棚西瓜;与其它瓜类作物邻作、田间管理粗放、蚜虫发生量大时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

  (1)蚜虫、蓟马等害虫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如前期蚜虫危害严重,治理不及时,植株已感染、潜伏,一旦条件适宜,立刻爆发。

  (2)农事活动的接触传播是蔓延的重要途径。整枝、压蔓等人工操作、机械摩擦能将病毒从病株传到健株体内,刮风时叶片相互摩擦产生损伤也能传播病毒。

  (3)高温、干旱、日照强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每年的5~6月,气候温暖适宜,蚜虫、蓟马的繁殖、迁飞等活动猖獗,病毒的增殖也快,人们忙于夏收夏种而忽视了对瓜田的管理,极易发病。特别是连续晴热干旱、高温35℃以上、瓜地通风不畅时,如果浇水跟不上,一般发生病情较重。

  (4)土壤瘠薄、缺肥、缺水,生长势弱和管理粗放、杂草丛生、附近种植蔬菜等较多的西瓜田,常发病严重。

  (5) 嫁接砧木的选择不当。如选用不抗病毒病的葫芦、南瓜做砧木,也容易感染病毒病。

  西瓜病毒病的致病因素

  1.选用的西瓜品种抗逆性差,尤其是抗病毒病性能差。

  2.菌源充足。此病主要由飞虱、蚜虫、叶蝉等昆虫传播。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地边、沟内、树间以及田间杂草越来越多,给传毒昆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场所,积累了大量的菌源,形成病毒病流行的毒源。

  3.气候因素。天气干热,土壤干旱,阳光强烈,通过大量的媒体蚜虫等吸汁液昆虫的接触,造成病毒病迅速传播,尤其是麦黄后大量蚜虫转入瓜田危害,如防治不及时将致西瓜田病毒病暴发成灾。

  4.田间管理粗放。土地瘠薄,植株缺肥,管理粗放、生长势弱,

  缺水的地块容易发生此病。另外田间操作粗放,将病毒从病株传至健康株,病毒从伤口侵入而发病。蚜虫是该病的自然传播媒介,因此治蚜不及时将会加速该病的传播曼延。

  西瓜病毒病防治方法

  西瓜病毒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面搞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防措施。要特别注意抓好以下几项技术:

  第一、整地时注意消灭地下害虫,起大高垄畦,畦面喷洒除草剂,覆盖地膜,实行直播或小苗移栽。幼苗出土、或定植后不再进行中耕,减少根部伤口,杜绝根部传染。

  第二、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药液浸种20分钟,或用72℃恒温干热处理种子72小时,杀灭种子携带的病毒,防止种子传毒。

  第三、注意轮作,瓜田冬前深耕,加深活土层;结合整地,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微肥和生物菌肥;覆银色膜避蚜;科学整枝,加强肥水管理,增强瓜秧长势,提高抗病性能。

  第四、注意及时消灭蚜虫,减少地上部分的蚜虫媒介传染。

  第五、瓜苗栽种后立即用600倍“天达壮苗灵”(抗旱壮苗型“天达-2116”)+1000--1500倍“天达裕丰”药液喷洒和灌根(灌根用“天达裕丰”800倍液),促进瓜秧根深苗壮,抗旱抗病。此后坚持用600倍“天达瓜果宝”(瓜茄果型“天达-2116”)+1000倍“天达裕丰”或1000倍50%消菌灵+600倍“天达瓜果宝”药液,细致喷洒植株、并浇灌根部,每10--15天一次,连续3—4次,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植株抗病性能,钝化、抑制和防止病毒病发生。

  只要全面认真执行以上措施,不但可防止西瓜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而且还能显著改善西瓜品质,增产15—25%。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vlog的玖儿


西瓜病毒病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症状。①花叶型初期病株顶端叶片出现黄绿色镶嵌花纹,以后皱缩畸形,叶面凹凸不平,病叶变小。茎蔓节间短缩,纤细扭曲,座果少或不座果。②蕨叶型病叶狭长,皱缩扭曲。植株生长缓慢,矮化,顶端枝叶簇生。花器发育不良,严重的不能座瓜。发病较晚的病株形成畸形瓜,果面凹凸不平,瓜小,瓜瓤暗褐色,对西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1)农业防治

①选地瓜田要与菜地、温室、大棚等保持较远距离,减少蚜虫传毒机会。

②选用抗病品种西瓜不同品种抗病毒能力不同,应结合当地情况选用高产抗病良种。

③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或覆膜栽培,可提前西瓜生育期,减轻发病程度。

④拔除病株对田间发现的重病株,要及时拔除,切断病毒传播源。

⑤种子消毒。对可能带毒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再投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进行催芽播种,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催芽播种。

(2)药剂防治

①治蚜防病所用药剂和用法参看瓜蚜。

②喷药防病

预防措施:

西瓜病毒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面搞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防措施。

第一、整地时注意消灭地下害虫,定植时实行小苗移栽,减少根部伤口传染。

第二、彻底消灭温室内的蚜虫,减少地上部分的蚜虫媒介传染。

第三、坚持奥力克西瓜病毒专用细致喷洒植株,每7--10天一次,用奥力克土净(青枯立克)采取700灌根预防,每10-15天一次,钝化抑制病毒,提高植株抗病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