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嘆!南京房價上漲,誰是吹哨人?

華新城搖號結束,一個時代結束了!

哀嘆!南京房價上漲,誰是吹哨人?


NO.1|壹

華新城之後,南京可能再也沒有值得全城關注的限價房了。而你現在覺得還不錯的樓盤,到了快開盤的時候,銷售價格都會有較大的提升,性價比到底如何,還很難說。

蘇寧睿城,好不好?但如果賣6萬多,都是大戶型,能接的動嗎?

大校場好不好?如果起步房價就要達到5萬/平,掛上豪宅的稱號,能消費的起嗎?

核心區好不好?小高層賣到3.7-3.8萬/平,給你留了多大的空間?

還有人等待麒麟的仁恆,如果限價美滋滋,但現實很殘酷:放心吧,仁恆從來不會讓自己吃虧。

所以,之前很多人抱怨,南京房價太高了,哪哪都是3萬;而2020年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

現在哪哪都是3.5萬。

江北核心區、江寧核心區、紫東仙林湖、燕子磯、邁皋橋…3.5萬起步,無論距離市區是20公里還是25公里。

房價抬升後,過去去化有些困難的老山地帶、江浦區域、河西南岸、青龍山,彷彿價格也比較親民了。

甚至位於板橋板塊的宋都地塊,馬上就要開盤,精裝價格2.8萬/平,比有學區、有湖景、得房率很高的金地自在城一期還貴好幾千。

原來,南京到處是倒掛盤,現在,南京到處是正掛盤。

而2020年年中之後,南京絕大部分的新盤,都是正掛盤,新盤的房價比二手貴,愛買不買。

NO.2|貳

最近,南京學區房,也出現了一定波動。當然,是向上動!

在南京,想買個小戶型,雙學區的老破小的價格,已經躍升到10萬/平以上,近期有個別30-50平的小戶型,成交單價突破13萬/平。這個價格,也能在京滬這樣的超一線城市好學區淘一下了。但沒辦法,南京也是京,南京的學區房需求,不比京滬低多少。

哀嘆!南京房價上漲,誰是吹哨人?


而普通二手房也蠢蠢欲動,一些二手房業主們又開始魔怔了,要求鄰居賣房價格往上調。最近邁皋橋一個CEO盤房價上漲了5000元/平,旁邊鄰居坐不住了,要求房價上漲。

所以性價比,都是比出來的。

也有粉絲要求,去年樓盤打分很好,今年能否再打打分?我認為沒有必要了。一是去年不好的盤,今年因為沒漲價開始香了。去年很香的樓盤,今年價格一漲就沒價值了。所以事情都在不斷的變化,分數已經沒法給了。今天80分的,明天可能就75分;今年賣不動的房子,到了明年可能就賣的好了。

從價值規律來看,2020年絕大部分新房的價值會趨於平均,沒有特別好的。但凡好一點的,價格給你漲到位,就沒那麼好了。去年賣不動的,今年一看抓緊降價,一套降個20萬,30萬,好像也還能接受了。所以今年買房,不要想著抄底,不要想著賺便宜,關鍵看3-5年後的發展,需要眼光和耐力。

開發商無所謂,開盤賣7成就可以了,剩下的開分銷慢慢賣,但絕不會把套利空間給買房人。2020年,如果哪個盤還是日光,這個開發商就是SB,說明你突破限價沒本事,說明工作做的不到位。

實話難聽!

NO.3|叄

問題來了,房價漲了,買房人能接受嗎?這就看市場了。市場終究會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市場接受了,漲就漲上來了。市場不接受,那就必須回調。不要討論人口流入不流入的問題,房價先漲上去再說。

其他城市,大同小異。

所以到底誰房價上漲的吹哨人?有人說是專家,有人說是政策,但最直接的吹哨人,是限價徹底放鬆了。

但這是表面現象,最關鍵的是,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了!

今年,南京掛出的地塊價格,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特點:同地段、同資質的地塊,起步價就是去年的成交價。

也就是說,去年多個開發商捉對廝殺,競爭幾十輪拿下的地價,今年變成最低起步價了。這意味著今年南京土拍哪怕流拍,流拍價都高於去年成交價!

我們以江心洲的純住宅地塊為例:

哀嘆!南京房價上漲,誰是吹哨人?


江心洲G06地塊起拍樓面價28517元/㎡,最高樓面限價39970元/㎡。

而在去年11月,南京國資新城投資置業有限責任公司23輪競價拿下的江心洲G78地塊,樓面價28877元/㎡。

今年的起拍價,就是去年成交價。注意,去年拿地的開發商是國資,是政府自己的企業,這個價格還是自己託市的價格,其他開發商都不敢跟了。而現在,開發商想拿這塊地,代價要比半年前大的多的多。

開發商拿地的起步門檻高了這麼多,未來房價賣多少合適?肯定不能吃虧啊,能賣什麼價格,就賣什麼價格。只要買房人能接受,就往高了賣。如果市場不接受,那就沒辦法了,大不了再回調唄。

NO.4|肆

所以,這個吹哨人,不是你,也不是我。

有人說,麼得刁用,買房人的收入不增加,你吹哨也沒用。買房人也不傻,不是誰都會多付代價入市的。

市場就像老式拖拉機,一定要拿著搖把子使勁搖才能啟動。一旦搖動起來了,很多人會加快入市,從而帶動市場循環。而現在很多城市又是放鬆限購,又是降低首付,其本質就是想拿著搖把子使勁搖,讓市場動起來。只是現在上面對於房地產還是處於約束的狀態,很多城市在放鬆政策的邊緣試探。

廣州、成都、蘇州、杭州…都想吹哨,南京還算含蓄的。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加重,很多城市的宣佈了投資計劃。

南京重點項目總投資1.7萬億;

武漢重點項目總投資2萬億;

合肥重點項目總投資2.4萬億;

成都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3萬億;

這些錢,不是一年投入,很多項目要投入好幾年。但一個城市動輒搞幾萬億的投資,財政收入才千把億,錢從哪裡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