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王萌紅

1 發生原因

1.1 氣象條件。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單年流行性病害,其發生期多在植株開花早期,是一種氣傳病害。因此,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與氣象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般來說,當天氣潮溼陰沉,早晚多霧多露水時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在出現中心病株後,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囊會藉助風雨的傳播進行再侵染,發病後 10 ~ 14 d 就可造成大規模的發病。[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1.2 馬鈴薯自身抗病性。不同的馬鈴薯品種具有的抗病性也有所不同,相對於抗病品種來說,感病品種上發生晚疫病後的孢子囊繁殖速度快,容易侵染造成發病。且對於同一品種來說,隨著馬鈴薯植株的生長,在花蕾期時植株抗病能力下降,此時極易發生病害。

1.3 菌源基數。帶菌種薯作為初侵染源與晚疫病的擴散發生有重要關係。馬鈴薯晚疫病常年發生會導致病原菌在土壤和病殘體中過冬,再者,不規範的管理以及農事操作都會使病原菌進一步的擴散,從而造成晚疫病的發生與流行。

2 危害症狀

馬鈴薯晚疫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以及塊莖。在葉片部發病時,一般先在葉尖和葉緣處出現病斑,初為水漬狀褪綠斑,後逐漸擴大為圓形暗綠色斑,在溼度大時,病斑擴大速度變快,擴展後為暗褐色病斑,病斑邊緣不明顯,背部常出現白色的黴層。地上莖部發病時常形成長短不一的褐色病斑,環境潮溼時,有時也會有白色稀疏黴層出現,塊莖發病時,會形成淡褐色或紫褐色的不規則小斑點,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有不同程度的褐色壞死,最後造成帶病薯腐爛。

3 防治措施

3.1 選擇無病種薯。帶病種薯是馬鈴薯晚疫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為了選用不帶病菌的種薯,我們可以建立無病留種地,注意在建立時要與大田相距 2.5 km 以上,防止病菌的傳播侵染。播種前再一次對種薯進行挑選,把種薯先統一堆放在室內,放置 5 ~ 6 d 後進行晾種,將有病的種薯剔除。在種薯切塊時用 75%酒精、3%來蘇兒、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切刀 5 ~10 min 進行消毒,可以多把切刀輪換使用。

3.2 選擇抗病品種。不同的馬鈴薯品種擁有不同的抗病性,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可以有效防治晚疫病的發生。在實際操作時,可根據種植田的土壤條件以及氣候等因素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進行播種,一般選用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種,其抗性與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種相比較為持久。

3.3 加強栽培管理。馬鈴薯種植田應儘量選擇地勢高、沙性強、排水能力好的地段。因溼度對晚疫病的發生具有重要影響,所以在田間管理時應注意合理進行施肥以及灌溉,避免大水澆灌,在雨後要注意及時排除雨水,防止田地積水,結薯後增加培土成高壟。合理密植,適時早播,不宜過密,如果種植密度過大,不僅會影響田間的通風與透光,使多餘的溼氣無法排出,給病菌的侵染髮生提供適宜條件,也會使植株之間爭奪養分,影響植株的生長髮育。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鉀肥。在馬鈴薯生長期間,隨時觀察馬鈴薯的生長情況,如發現中心病株要及時進行清除,勤除雜草,疏通土壤,減少病菌侵染的機會。

3.4 化學防治。一般前期在未發病時噴施保護性殺菌劑,如代森鋅錳,而後期(7 ~ 8 月)雨季來臨後或發病後主要噴施內吸性治療劑或保護兼治療劑。在防治時常用藥劑有 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或40%烯酰·嘧菌酯懸浮劑 800 倍液,或 40%烯酰·氟啶胺懸浮劑 1 000 倍液,或 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懸浮劑 4 000 倍液或 68.75%氟菌·霜黴威懸浮劑 60~ 75 ml/ 畝(銀法利)。根據當地的氣象條件進行施藥,一般在發病前進行初次施藥,如果當地雨水較多,後續每間隔 7 ~ 10 d 進行 1 次施藥,全年噴施 6 ~ 9 次;如雨水較少,後續每隔 10 ~ 15 d 進行 1 次施藥,全年噴施 4 ~ 6 次。注意多種藥劑輪換使用,防止出現抗藥性,影響防治效果。

3.5 預測預報。預測預報對於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目前,我國運行的馬鈴薯預警系統有中國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和馬鈴薯晚疫病數字化監測預警系統。

馬鈴薯晚疫病作為一種世界性病害,在各個種植地區均有發生。其最好的防治時期在發病初期,如果我們在初期將其控制住,將會減少很多損失。在防治過程中要牢固樹立“以防為主,以控為輔”的綜合防控理念,從而達到“防病不見病”的良好效果。


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