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10天前日本央行召开政策会议做出重大决定:为了提振市场,降低金融危机风险,将原计划一年内投入到股市的6万亿日元预算翻倍增加到12万亿日元(相当于近8000亿元人民币),全部用来买指数基金。


脑补一下,如果中国央行发布声明将拿出8000亿给A股输血,估计股民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


而且日本的股市市值相对较小,相同的资金量,后者更容易被撬动。A股市值合计61万亿元人民币。日本股市合计37万亿人民币。


这还没完,日本央行嫌一年8000亿不过瘾时间太漫长,紧接着又向市场注入2000亿元短期流动性,创2008年以来历史新高。


这么多钱下去股市还不溅起点水花?


果然在央行发声后不久,股市就触底回升,截止周五涨幅达到14%。


1. 日本之印象


一直以来日本给大家留下的都是一个”失去20年”的悲惨形象。每每提到她,都很容易联想到其近乎于0的经济增速和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的国家就属于老龄化国家。日本现在26%,早已在人口老龄化的这个指标上进入了高段位,甩开其他小伙伴好几个百分点。


去日本旅游过的人应该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尤其是出租车行业,司机平均年龄高达58.6岁。这要搁中国就不能叫师傅,得叫大爷了。


老龄化榜单排名第二意大利22%,排名第三德国21%。目前中国是10%。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此外,过去10年以来,很多的日资企业开始逐步将工厂搬离中国,转移到东南亚人力成本更便宜的地方。投基君买的优衣库,现在都是Made in Vietnam(越南)。


还有在以前具有优势的制造业领域,比如说家电,也早已被崛起的中国企业抢去了大量市场份额。


这种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就更强化了我们对日本没落的印象。


但与这种直观感知相矛盾的是,日本股市表现可一点都不差。从2011年到2018年的7年间,日经225指数上涨超过120%,不仅远远跑赢沪深300的30%,就连标普500的80%涨幅也被摁在地上摩擦。


日本这个经济体,究竟是廉颇老矣,还是老骥伏枥?


2. 安倍放水


安倍晋三,日本国第90、96、97、98任首相。出身政治豪门,外公和外公的兄弟都是首相,老爸是自民党干事,只因去世早了一些,与首相之位擦肩而过。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2012年安倍重任日本首相后,新官上任三把箭,提出了大胆的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的治理方向。


之所以用大胆,是因为真的很大胆。从2012年到2018年,政府负债增加了200万亿日元。等于前七任首相小泉纯一郎+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宴的总和。这岂止是大,简直包天了。当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期间日本首相的任期都很短,平均每年换一个。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按照经济学泰斗凯恩斯的观点,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央行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印出更多的钞票,让居民和企业手里有更多的现金。钱多了自然要消费,就能够扭转颓势,帮助经济早日摆脱困境。


估计安倍晋三是凯恩斯的铁粉,十二分认可凯老师那一套,觉得前任完全没有把凯老师的理论发扬光大。他们浇花式的放水简直是隔靴搔痒,于是自己干脆直接抱来了消防管。


虽然安倍的水是放了大了点儿,不过这一招也很灵。硬是把2011年已经下滑到负增长的日本经济拽了起来,从此保持7年正增长,GDP平均增速1.2%


虽然这个数字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动辄6%以上增速的国人眼中不值一提,但毕竟日本原来的增速太低,能够有正增长,老百姓就已经要烧高香了。


值得一提的事,日本央行扩大资产规模的方式不仅是买国债和企业债,甚至还很粗暴的直接开进股市收割股票(主要是ETF基金)。这也是开了各国央行之先河,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一方面是买了股票资产之后,如果再卖会打压股市,另外一方面央行作为机构采取的策略往往是大跌的时候买入,而非散户大涨的时候买入,这样就降低了亏损的可能性。


现在日本央行持有ETF规模近30万亿日元,占日本股市市值的5%。


3. 股市翻倍了还是便宜


关于日本经济,人们很容易被一个问题迷惑,那就是GDP增速。


从GDP增速来看,日本可谓是无可救药。别说是跟中国这样中高增速国家对比,就是在他的小伙伴美德面前也只能垫底。


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日本整体经济增速慢,但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却很快。


投基君对比了德国,美国,日本几个市场代表指数的相关信息。过去7年日经225成分股的净利润增长10%,同期日经225指数上涨129%。由于每股收益涨幅大于指数涨幅,导致虽然日经225翻了一倍多,但是估值却仍然保持低位。


这是优质资产的特性,买入后涨了很多,你以为应该很贵该卖出了吧,却欣喜的发现它的估值还是在地上爬着。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4. 出口对冲老龄化问题


日本股市上涨,除了有央行放水助推之外,上市公司自身也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日本经济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其老龄化问题。老人既不能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消费能力又低于中年人,对日本经济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但日本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体,企业具有极强的海外拓展欲望。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把日本当做第一个学习对象。日本企业也给予积极的回应,日立、松下、富士通、三洋等纷纷在大陆开展业务。日本产品在中国风靡整个80年代。


除了更强的扩张欲望,日本人在工艺方面也是精益求精。相对高性价比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但这也让日本对许多国家造成了巨额贸易逆差,给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1986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50%。这让山姆大叔很不开心,结果就连哄带吓的拉着日本的小手签了著名的广场协议。结果是日元兑美元升值100%。其他几个小伙伴也未幸免,德国马克也升值101%,英镑升值67%,法郎升值100%。


美国这一闷棍打下来,加上后来日本央行的错误操作,整整20多年日本经济都没缓过来。


但这并没有打消日本对外贸易的念头。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地域狭小,资源有限的国家来说,不向外发展就没有希望。而大量的对外贸易,极大地缓解了日本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投基君列举了日经225指数中市值排名靠前的一些公司收入中本土收入占比。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包括丰田、索尼、武田药品、迅销、本田、佳能等,这些公司平均超过一半以上的收入是来自于海外。


此外,日本历任首相也不傻,积极的加入到各样的贸易协定当中。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日本欧盟EPA,日本加拿大EPA等,不断提高自由贸易比例。


5. 研发实力强劲


2000年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制造业快速发展,迅速成长起一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在Made in China享誉全球的同时,日本企业在一些领域也纷纷选择退出,比如家电等。于是不少人就下结论,日本不行了。再加上本土满大街的糟老头,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一个夕阳国家。


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9年前日本电脑生产巨头NEC将电脑出售给联想,此举震惊朝野。不少国人当时都心里窃喜,暗暗骂人家傻帽。回过头来却发现人家是在顶部出逃。


出售电脑业务后,NEC转身投入到AI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中。同时在其传统的强项半导体中也实现升级,专注尖端技术,牢牢掌握核心科技。


佳能也是在其传统的相机业务面临拍照手机的挑战之后,开始转型投身在小型火箭发射卫星的研发上。


富士胶卷更绝,一看小伙伴柯达不行了,知道自己再走下去也是死路一条,赶紧华丽转身,换赛道。其把胶片膜技术用来生产化妆品,比如艾诗缇ASTALIFT就是富士旗下品牌。甚至富士还参与研发抗埃博拉病毒药物。


索尼、东芝、夏普等日本企业都是走类似的转型升级路线。


感觉日本的企业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看起来好像快不行了,扭头换个地盘,又撑起一个场子。


这与日本企业在科研方面巨大的投入成本不无相关。全球研发100强中,日本企业有14个,中国企业只有7个。


2018年主要国家科研投入强度排名在前5的国家分别是韩国4.32%,日本3.5%,美国2.84%,德国2.84%,加拿大2.34%。中国这个数字是1.9%不高,但增速较快为6.7%,仅慢于印度的8.3%。


与中国注重应用技术不同,日本将科研经费的55%花在基础研究方面。白花花的银子没有打水漂,过去20年日本人摘走了18个诺贝尔奖。日本政府2001年提出“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经完成了60%。


6. 机制不够灵活?


另外一个很容易被大家所诟病的是日本的固化机制。


社会层面存在阶层固化的问题,比如安倍之所以能够上台,也是因其家族在本州岛山口县具有根深蒂固的政治影响力。日本人也认死理,家族中没有优良的政治传承,能力再强也不会选你。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这么多的首相当中,平民出身者非常罕见。


这个问题在企业层面反映出来就是雇员的终身制。很多人认为,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力和活力。


投基君太太以前学日语,对日本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她从另外一个角度剖析了这种制度,对我很有启发。


虽然灵活的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能够激发人内在的动力,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但这也会让人觉得不安全,不安定,过于浮躁,追求短期利益。


对日本人来说,他们从进入到一家企业开始,就认定了她,会专心帮公司做事。


这种态度更容易缔造出匠心精神。在全球百年企业数量排名的榜单中,日本有2.5万家,高居首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建国历史仅有200多年的美国竟有超过1万家的企业上榜。我们这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却没有进入前10,当然这有许多历史的原因就不展开了。)


这也是投基君前面所说的,为什么日本企业能够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基础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的原因之一。浮躁的心态肯定做不成。


7. 日本的方法无法复制


咱也不能一味的夸日本的股市多么牛而忽视了这里面的问题。有水分该挤的还是要挤一挤。


物以稀为贵,反过来就是物以丰为贱。货币发多了就会贬值。


由于安倍晋三抱着消防管四处注水,日元相对于其他货币显著贬值。从11年底到18年底兑美元贬值44%,对人民币贬值33%。如果我们2011年把人民币换成日元买日经225指数,2018年换回来的收益率其实是 129%×67%=87%。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但好处也很明显。市场上到处都是钱,利率长期维持低位。这对企业来说借钱的成本会大大下降,提升企业的利润。


对政府来说,这种做法也解决了政府负债过高的问题。因为虽然债务庞大,但是利率很低,偿还利息的压力大大降低。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放水这一招在日本好使,在其他国家未必如此。


对很多国家来说,放水容易引发两个问题,第一是货币贬值,第二是通胀。


货币贬值前面说了,日本是外向型国家,对外贸依赖非常强。货币贬值有利于增强其海外竞争力。当然这会带来反噬,即进口的物品比较贵。再加上日本本身的资源相对有限,导致日本的消费水平并不低。


通胀问题在日本来说也不是个事儿。低消费欲望解决了通胀问题。


日本民众是出了名的佛系,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互不攀比。人内心攀比带来的消费动力,在其他国家好使,但在佛系的日本人面前烟消云散。


所以不论政府怎么放水给钱,民众就是不买,通胀长期保持低位。2%的通胀目标在日本同学这里始终完不成作业。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经济出现过热苗头,央行不得不加息调控,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进度。而目前日本央行却不存在这样的担心,想热都还来不及呢。


民众佛系不花钱,政府也就一不做二不休,反正通胀起不来,我就搁这儿攒劲儿放。结果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就越来越大。


8. 机会


在上一篇文章《比金融危机跌的还猛!这一次与08年究竟有什么不同?》中,投基君提示大家关注日经225的指数投资机会。目前日经225指数相比发文章时上涨了17%,估值11倍。


另外,日经指数属于海外资产,进行一定比例的配置,可以分散我们投资组合的风险。


看着什么好就可劲的撸,满仓干,这是投资中的大忌,是过度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踩得准。历史上哪一次危机,哪一次爆仓,哪一次资产大幅缩水,不带着过度自信的盲目乐观。


股市上活得久的人才能笑到最后。要想活得久就需要做分散配置,降低风险。这是千百年来无数投资大师所验证的道理。


日经指数和我们主力仓位A股资产相关性比较低,适当的配置能够让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加的安全。


低欲望+老龄化,日本为何依然坚挺


此外日本央行正在加大购买指数基金的力度,综合来看目前的这个位置是一个中长期配置日经指数的好机会,后续回落时可以加仓。


提一下,在之前所写文章中提示的石油抄底机会,由于基金公司暂停申购,目前低于28元加仓计划无法执行。大家只要继续持有已经建仓仓位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