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轻骑队”成为群众“贴心人”

“党员轻骑队”成为群众“贴心人”

野牛沟乡“马背宣讲队”在牧民草场宣讲中央“一号文件”。通讯员 沈延峰 摄

3月25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村牧民群众放牧的便道上,出现了一支身着“红马甲”的马队。

这支“红马甲”马队,正是野牛沟乡“党员轻骑队”,由6名精骑术、熟路线、通双语的乡机关党员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组成,专门负责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脑山深壑,宣讲解读“一号文件”精神,使党的关怀如“春风”吹遍乡村。

“现在,正值草场青黄不接,备料产羔的时候,这个春天,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警惕,‘一号文件’宣讲也不能耽误,脱贫攻坚要巩固提升、环境卫生要整治到位……这些工作都要做到位,一个都不能落下。”“党员轻骑队”队长、乡党委组织委员华旦才让边走边说,心里盘算着今年的重点工作。

“党员轻骑队”每到一处,都是欢声一片,无论进脑山牧场、进牧家,还是沿途进羊棚、进管护站,都和牧民群众一起席地而坐,围绕中央“一号文件”、“五个示范省”建设、实施“牧游融合”,发展“绿色有机”、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等,以问答式、辩证式、举例式,和牧民群众一道谈体会、摆问题、列短板、解对策,不断碰撞“思想火花”,共谋集体发展“大思路”、共绘牧家致富“小愿景”。

“党员轻骑队”队员久美尖措说:“党员就是要帮助群众,事事为群众考虑,让草原牧民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出台了许多好政策,提出了一些经济发展新模式,增强了我们的致富信心,相信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可以让达玉群众的腰包再鼓一些……”野牛沟乡达玉村合作社副理事长文长太听了宣讲后激动地说。

沿着二尕公路,一路向西,横穿大沙陇、越过热水垭豁,高原春季,乍暖还寒。在同样距离祁连县城210公里的央隆草原,“一号文件”宣讲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央隆乡阿尔格村“第一书记”祁正奇带领扶贫工作队员,吃过午饭,便驱车到了距离乡政府驻地30公里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花木切才让家中。

“祁书记,中午吃了没有,你们这些天辛苦了,快进屋。”花木切才让热情接待,并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酥油奶茶。

“今天,我们主要是对今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进行宣讲,并再一次了解你家畜牧养殖情况和生产计划。今年乡党委、政府要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

“自村里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我先后享受了项目房、机井建设等惠民项目,现在娃娃也享受免费上学,我也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等今年大电网覆盖,我的生活会发生更大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心帮扶,我们贫困户十分感激,也为国家的强大而感到自豪。”

当谈到今年生产发展计划,花木切才让说:“现在存栏养殖牛60头,计划再通过530贷款收一些牛,明年争取出栏20头牛,预计能收入5万多元。”

在了解到花木切才让的生产生活未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后,祁书记不忘叮嘱:“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自身也要借助政策优势,努力发展畜牧业,为自己拼搏一个幸福的小康家庭。”

虽然春寒料峭,但宣讲组的宣讲温暖着每一位牧民群众的心。

“党的政策越来越好,都是处处为我们牧民着想。”“‘一号文件’让我们吃上了定心丸,我们就是要迈开步子加油干。”宣讲现场,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也是牧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