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是聖人為什麼也不能參透生死呢?

偉大的時代


對於生和死的討論,從古至今皆有。

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逃避的話題,它不僅僅是一個生命的課題,也是一個哲學的問題。

孔子和他的學生季路就有一段關於生死問題的對話,這段對話被記錄在《論語》中。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有一天,季路問孔子:“老師,神鬼應該怎麼對待?”

孔子答道:“連人都沒有做好,談何鬼神。”

子路又問:“老師,死亡又是怎麼一回事?”

孔子說:“連活著的事情都沒有明白?談什麼死?”

在上面的對話中,孔子迴避和子路談論死亡,於是,後人就覺得孔子是一個不敢直面死亡的人。

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季路,季路就是子路,即仲由。子路崇尚武力,他不僅武功高強,性格也十分豪放,簡單來說,在孔子這個班上,子路就是那一個傻大個,他很直白,什麼都問,但你要是和他談太深奧的問題,他也聽不太懂。

所以,孔子似乎板著臉直接拒絕和子路討論“生死”這麼深奧的問題。

孔子對於生死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一、重生輕死

春秋末年,各國紛爭不斷,禮樂崩壞,社會失序,孔子想恢復周禮,勸君主以“仁德”治國。

然而,在魯國,孔子的治國思想並能完全得到很好的施行,於是,孔子帶著他的弟子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周遊列國之旅,到處去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處處碰壁。

從“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我們其實是可以讀出,孔子的事業未竟,生對於他來說,比死更具有意義和價值,他更看中生。

因為,人事都沒有處理好,何必去談死後的時。

孔子很忙的,他有他未竟的事業,他要去推行他的主張。

所以,孔子對於時間很執著,他很珍惜時間,亦很珍惜生命: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或許,孔子看著奔流的河水,那一刻心中無限感慨:要珍惜時間,更加重視生啊!

二、不畏懼死亡

雖然孔子重生輕死,但是,孔子並不畏懼死亡,在《論語·里仁》有這麼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

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早上明白了仁義之道,晚上為它去死也可以。

可見,孔子並不是避談生死,相反,對於生死,孔子以一種十分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孔子有一種殉道的精神,如果他的主張能得到很好的施行,他甚至可以以身殉道。

我們先來簡單瞭解,孔子重”道“的一些思想主張。

子貢問政。子曰: “足食。足兵。 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子貢問如何執政。

孔子說: “應該做到糧食充足,軍備充分,取信於民.”

子貢問道: “假如逼不得已去掉其中的一項,先去掉哪一項? ”

孔子說:先去掉軍事儲備。

子貢問道: “如果逼不得已再去掉一項呢? “

孔子說:”再去掉糧食儲備。 自古以來人都難免一死,如果不能取信於民就無法立國。“

“足食、足兵、民信”,是孔子提倡的“執政三要素”,缺一不可。但是,在這三樣東西里面,子貢非要孔子排一個序號,孔子認為,取信於民最重要,其次才是糧食和軍事。

我們再來了解,孔子對”道“的維護。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對於孔子來說,為了求”仁“,生亦可拋。

可見,孔子對於”信“,對於”仁“的重視程度,所以,才有他對於”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嘆息。

村上春樹說:死並非生的對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對於死亡,認識它,接納它,才能向死而生。

三、敬畏死亡

雖然孔子不畏懼死,但是他敬畏死。

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

孔子不喜歡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的事。

他為什麼不喜歡談論這些?

因為,孔子對死亡存有敬畏之心。“未知生,焉知死",生的事情都沒能弄清楚,談什麼鬼神,聊什麼死亡呢?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篇》

樊遲問如何才算智慧。

孔子說,“盡力做有利於人民的事,敬畏鬼神但遠離它們,可以說是智慧了。”

可見,孔子始終保持著對鬼神,對死亡的敬畏。

綜上所述,孔子並非沒有參透生死,對於他來說,生比死更重要,生更有價值,孔子也並不畏懼死,並且,對於死亡,他始終心存敬畏!

結束語:寫到這裡,我突然記起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決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幾年前,我曾經刷微博,刷到了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作文,正好是探討了生和死的問題。他的老師說,小朋友平時很喜歡讀劉慈欣,我大概記得,小朋友是這樣認為的:

如果將我出生的那一刻定義為擁有全部的時間的話,時光確實從我的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將我死去的那一刻定義為我擁有了自己的全部時間,那麼,我一直都未曾失去過時間,而是一直在獲得時間。

好吧,我承認,對於生死的認知,我不如小朋友。


牧影


生與死是人類生命價值和意義的一個終極追問,早在幾千年前先哲們就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命觀,比如道家的追求長生不死,主張修煉成仙,佛家的修福來世,苦度今生,而作為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的儒家,也有自己的生命觀:就是積極入世,活好今生、熱愛生活,重生輕死。

在孔子開創的儒家眼裡,身而為人,就得讓生命的價值在今生得到最大的綻放,無論是窮則獨善其身,還是達則兼濟天下,積極努力的過好每一天,盡好自己為人子女,為人父母該有的責任,最後讓自己死得其所,死而無憾。

死在儒家眼裡,不過是生命的迴歸,只是一個結果,而生的過程才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去探索的,探究如何生才是生命的最大價值和意義所在,所以說孔子沒有參透生死是對儒家生命觀的一種誤解。

一、儒家生命觀:每個人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

《論語 先進第十一》: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對季路的回答,在殷周時期,占卜流行,神權觀念是當時的主流,認為鬼神是生命的主宰,而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的理念的提出,讓人們對生命的思考重新拉回到了中華文化的正統,從神權迴歸到了人權,每個人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

其實中華文化自創建之處,人的自強自立始終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精髓,比如我們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諸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鑽木取火等等,都是在告訴我們自助者,天助之,每個人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所以當季路問鬼神與生死的時候,所以孔子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告訴他,人作為一個當下活著的生命體,搞清楚人本身,盡好自己身而為人的本分,才是最重要的,探究人本身如何好好的活著才是最有意義的,所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二、儒家的生命觀:生命的最大意義是盡好今生身而為人的本分,實現生命的價值。

珍愛生命:

儒家提倡珍愛生命,愛惜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本身,比如孔子的箴言: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乃至源於父母的身體髮膚,都得愛惜而不可以隨意傷害。

《孝經·開宗明義章》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

為人之道:超越生死,立德、立功、立言:

儒家重人倫,人之所以稱之為人,因為人有基本的道德倫理觀,身而為人除了滿足自己個體的生存以外,還要擔當起人的家庭責任乃至社會責任,所以儒家歷來提倡窮者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人除了生存需要,更需要有精神追求,所以生命最大的意義是在有生之年,能夠盡最大努力的實現生命的價值,能夠立德、立功、立言以超越生死,達到精神的不朽。

儒家的“三不朽”生命價值觀,可以說是儒家的生命觀的核心所在,也正是因為超越生死的“三不朽”觀點,充分調到了人作為一個個體生命的最大能量和價值,造就了中華民族獨有的家國情懷,每當中華文化遇到危機和危難的時候,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以維護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正是儒家三不朽真言的最好詮釋。

熱愛生活:

儒家認為,人生在世,從事工作養家活口,同時要盡己所能服務社會,同時人也要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比如孔子就非常喜愛音樂,他曾經有過”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經驗,同時孔子更講究美食,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熱愛生活,積極生活。

三、儒家的生命觀:重生輕死但不畏死。

儒家重生輕死,但儒家並不畏死,儒家認為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結束,是生命的一種自然迴歸,儒家講究殺身成仁,捨身取義,要死得其所。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朝聞道,夕可死矣。”

同時儒家重視祭祀,儒家講孝道,重視祭祀,但並不迷信,主張以禮行事,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結論: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不是說孔子未參透生死,而是孔子的生命觀早已超越生死,認為生命最大的意義是對生命本身價值的探索和追求,積極入世,活好今生、熱愛生活,從而實現生命的價值。

為人之道在於立德、立功、立言讓生命的價值永垂不朽,身而為人,不要讓自己的生命渾渾噩噩,虛度一生,這才是生命的最大意義,而死是一個結果,人皆有之,無需探究。



知微通元


“未知生,焉知死”(11.12),用逆定理進行逆向推理,此言恰恰說明孔子參透人生。恰恰證明孔子就是孔子,孔子是聖人,聖人是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人的認知事物水平往往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聯繫,春秋時代,生產力低下,科技處於不發達狀態,據物質第一性的唯物辯證法認識論觀點,孔子未知生死是極其正常的。迄今,

人們對於生死是否認識明白搞清楚了,已然是未知數。


三十三畫1936


文聖人孔子,能流傳下來的每句話對我們都有啟發意義,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按我理解的意思應該是這樣:我們現在還沒有把生命的奧秘探索出來,還沒搞清楚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明天即將發生什麼事情,對當下的生存尚且充滿疑惑,又怎麼會知道死去以後是什麼樣子?

並不是孔子沒有參透生死,而是用這短短六字箴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應該活在當下,專心考慮眼前的問題,不應該捨本逐末,去思考死亡那麼遙遠的事情,因為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人可以告訴你答案。

每個人都是孤孤單單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在這個充滿秘密的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懂你,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該做的到底是什麼,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我們最終會到什麼地方去,其實面對這些謎團,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

就如同《金剛經》裡面,如來佛祖問須菩提的那一段對話:“須菩提呀,你覺得,虛空的東方,到底有多遠,一直往東走,可以想象的到終點在哪裡嗎?”須菩提答道:“不可以,世尊。”這段話其實就如同孔子那句話,是在開示我們,人活著的時候,應該如法的面對人生,放下那些遙不可及的事情。

那麼正確的心態又是什麼樣子呢?《金剛經》裡也給出了答案。人應該心不取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人生的路上,充滿了各種險境,如同左邊是大海,右邊是烈火,隨時都有可能吞噬我們,你只有在水火交界的中間走,才能平安,不偏不倚,沿著中間一直向前,才能順利到達彼岸。

如果一個人每天不停的思考這些不存在答案的問題,他就會對前途命運越來越迷惘,不能清醒的看待自己,不能冷靜的瞭解世界,迷失在顛倒夢想之中。


非想


孔子是公認的聖人,但是他不是仙人,他學載五車,但未學過佛,道脫凡之術。


老龔166916589


《論語》裡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然而,託名孔子《易傳》解《易經》,孔子曰的正相反,“《易》與天地準,故能彌論天地之道。仰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論語》、《易經》,都是儒家經典。都是孔子曰,一個“未知生,焉知死”,一個“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情狀”。

聖人孔子,怎麼語無倫次呢?


有話少說


他的學論也不壞、可惜的他都是離不開心底的榮欲、是有我之說,它能修到個人的行為高度、可非眾生公韻的境界。


4949147318802


參透生死是人生之大事,人隨時都有可能死,不能參透生死,只能說他並沒有悟道,不瞭解生死的來去。需說他是聖人,聖人也不可能他就全知,世界上很多的事情他也是不知道的。就好現在的人來說,修練開悟了,也不是全知還是要學習,還是很多東西不懂。


胡代泉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是聖人為什麼也不能參透生死呢?

答:這句話出自《論語·先進》,因為孔子最看重的衣缽傳人顏淵死了,所以子路很自然地把話題引申到生死之事,問題有二個。

第一:子路請教如何事奉鬼神?孔子回答:“不能事奉人,怎能事奉鬼神?”子路接著問:“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就回答,即是題目“未知生,焉知死。”

第二:什麼意思?孔子的回答:“不能知道生,又怎能知道死呢?”

子路當時為鬼神所迷,無法跳出這怪圈,智者是不為其所迷惑。既然做人就努力事奉人;既然活著,就恬然過好每一天,這是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應該持有的態度。

孔子傳授的就是一種人生的積極態度,為什麼說他不能參透生死呢?這不就是參透了生死嗎?

活著的人先把活人事奉好,對剛死之人應有的是心中哀傷之情,三年的居憂,這樣就行了,這不就是全部的答案嗎。一個人對活人恭恭敬敬的,對死人當然也禮儀有加,能變到哪裡去?敬奉!


紹興李珍


斷句應該是:未知,生焉知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