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金庸小說裡年齡越大,武功越高的現象?

星雲視角


在金庸武俠世界裡,武功分兩種,內功和外功。內功即是內力,需要習武之人持之以恆的修煉。外功即是招數,多在於臨陣對敵所感所悟。若是想成為一名高手,內功是最重要的。

在《倚天屠龍記》中,關於至高內功心法“九陽神功”有這麼一段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我自一口真氣足。此話更是強調了內功的重要。

《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倚天屠龍記》裡的少林三僧,《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神鵰俠侶》裡的楊過無不是內功深厚。即使是令狐沖,也是在練成吸星大法和易筋經才成為了一流高手。

內功與外功不同,他需要長年累月,勤加練習。所以,當功成之時,難免年紀會大。至於年齡越大,武功越高,自然而然了。


旭於雪生




題主這個觀點我認為並不是完全正確,對於同一個人來說,練武十年和練武二十年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張三丰三十歲的時候肯定比不上他一百歲的功力;不同的人就不一樣了,有人練武幾十年還比不過別人短短時間。柯鎮惡年歲和練武的時間都要大於郭靖許多,但是武功卻遠遠不如郭靖。



首先我們來說同一個體。

金庸對於武功的設定是這樣的,它包含兩個部分,外功和內功,外功就是各種掌法拳法刀法劍法棍法等招式,內功就是內力。

不管是內力還是招式的提升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內力的提升途徑兩種:

經年累月的堆積。

通過不斷練習,積少成多,逐漸增長,這是大部分人的模式,比如郭靖,張三丰都是這樣的。

速成。

比如吸取他人內力或者有速成的秘籍,這種情況不多,比如虛竹,段譽,張無忌等就屬於這種情況。

內力對一個絕頂高手而言,是最重要的。不管屬於上述哪種情況,作為同一個體來說,內力的高低都會隨著時間的延長呈一個增長的過程。

同一個體年歲的增加也就意味著練習時間的增加,自然功力就會越好。

招式也是這個道理,不過主要是體現在熟練度和完善度上,練的越久使用的就越順手,在這個過程中也就能更加明確招式的利弊,逐漸的改正完善。



再說不同個體。

不同個體之間影響功力高低的因素很多,我大致總結有如下幾點:

  • 本身實力有差別

不同的人基礎不同,本身就有差距,同樣是在增長,差距也同樣存在。

  • 天資悟性不同

有的人學會一套武功只需要三天,而有人需要三年,更有一輩子都學不會的,自然成效是不同的。

  • 練習的武功心法有高低之分

同樣是武功秘籍,太祖長拳丟在大街上都沒人看,九陰真經卻人人想學。

  • 練習方法不同

俠客島數百位人幾十年也沒能研究出個所以然來,石破天照貓畫虎就神功大成,就是這個道理。

本身就是不同個體,再加上有諸多的因素,情況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浪子與俠客


金庸小說的武功系統以內功為核心,內功越深厚,武功越高;而內功的修煉需要依靠時間的積累沉澱,除非有奇遇,否則年齡越大者武功就越高。

例如掃地僧、老頑童等,雖已白髮蒼蒼,但其醇厚的內功使其施展出的招式威力無比,儼然一代宗師,非年輕一輩所能比肩。

這樣的武功定位類似於神魔小說中的修道者,從某個認知角度來說是合理的。但從人的生理現象來說,年紀大到一定的程度,如七十歲、八十歲,體力必然大大下降,在不能一擊斃命對方的情況下,遇見高手的持久戰必處下風,所謂的年齡越大武功越高的說法就成了謬論。

所以當《天龍八部》掃地僧的出現,確實驚為天人,不僅輕鬆化解蕭峰、慕容復的對峙,更是秒殺蕭遠山和慕容博,這種境界我們稱之為“修仙”。

古龍在這點上對人物的設定,更接近我們平常人的認知。在他的小說中,比較少有內功這個設定,不管是主角李尋歡、陸小鳳、楚留香,還是反面的幕後高手上官金虹、木道人、石觀音等,其年齡大都在三、四十歲左右,與金庸有較大的不同。

堅持原創,我是菸斗的傳說,歡迎交流關注。


菸斗的傳說


金庸武俠世界中一直流傳著一條規律:年代越早,武學水平越高,但一直沒有比較合理的解釋。桃子覺得這個觀點大體上是正確的,但是存在瑕疵。

金庸武俠小說大致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是以《越女劍》為代表的春秋、戰國時期。第二個時期是五代十國到北宋末年,代表作是《天龍八部》。第三個時期則是南宋末年到明朝前中期,代表作品是“射鵰三部曲”以及《笑傲江湖》。最後一個時期是明末到清朝前中期,代表作品有《碧血劍》、《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

就總體水平來看,每個時期都是強於後面一個時期的,但同時期內則是上升、下降交替前進。整體武學水平上升的標誌是天才型的人物誕生,並伴隨著影響力極大的武功秘籍出現。以第二時期為例,段思平、慕容龍城等人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武學水平的進步。第三時期中,《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和《葵花寶典》的出現相繼影響了當時的武學發展。

其實稍加觀察就能發現,這些武學水平上升的時候都是時局動盪不安的時候。不管多麼絢爛神奇的武學,其本質還是一門格鬥技術,核心作用是擊倒對手,而最能磨礪這種能力的地方就是戰場。春秋之時,越女阿青的劍術被用於戰場,最終越國兵士憑此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吳國。

陳勝曾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動盪時期,群雄並起,在“稱王稱霸”的野心下,武功這種可以影響士兵戰鬥力的技術被髮展到了極致。不管是大理國創始人段思平還是慕容家奇才慕容龍城都是武功卓絕、野心勃勃之輩。就連宋朝太祖趙匡胤也是武藝高超,留下“太祖長拳”等絕技。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博偷取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其核心目的也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武學水平,而是想將其傳授給屬下,達到最後“復興大燕”的目的。

動盪時期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抵禦外辱。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極為強盛的,但也曾多次受到外敵入侵。西晉時期有著名的“五胡亂華”,北宋末年遼人對大宋虎視眈眈,南宋時期金人、蒙古人都讓百姓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些時期裡,眾多有志之士為了“驅除韃虜”苦練武功,於是乎便湧現出王重陽、郭靖、張無忌等武林高手。

不管是為了封侯拜將還是抵禦外辱,武學的發展都離不開戰爭的刺激。可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戰爭一直都存在著,為何後面的時期武學水平就不如之前呢?桃子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統治者對百姓練武的打壓。要知道武功這種格鬥技術在戰爭時期可以成為抵抗外敵的利刃,但也能在和平時期成為瓦解內部統治的尖刀,這是統治者不願意看到的。早期,統治者是樂意百姓和士兵獲得高超的武功的。比如《越女劍》中,劍客的強弱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標準。那個時候統治者的主要矛盾是在亂世中保存下自己的國家並且吞併其他國家來壯大實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華民族逐漸向“大一統”邁進,外部矛盾已經微乎其微,統治者對百姓練武的管制開始加強。在《天龍八部》中,段譽是大理國君,蕭峰是大遼皇帝的結義兄弟,虛竹是西夏駙馬。皇帝段正明要找鍾萬仇要兒子,也沒有調集大軍圍剿,而是依足了江湖規矩。這個時候的統治者跟頂級武者比起來是沒有什麼約束力的。

《射鵰英雄傳》中,丘處機對賣國求榮的朝廷官員是想殺就殺。而到了《笑傲江湖》中,強如五嶽劍派之首的嵩山派也不願意去惹“吳天德”這個小小的參將。到了《雪山飛狐》,強大的胡、苗、範、田這四大家族的祖先不過是闖王李自成手下的四個護衛。《鹿鼎記》中,喊出“反清復明”口號的天地會更是隻能暗中活動。

第二點是個人武力對戰爭的作用越來越小。《越女劍》中,阿青能以一敵千,甚至因為她的關係,相對弱小的越國戰勝了強大的吳國。《天龍八部》裡,蕭峰一人擒下遼國皇太叔,保住了遼帝耶律洪基的地位。小說末尾,虛竹、段譽兩人在萬軍之中抓住耶律洪基,蕭峰逼迫他發下“終其一生,不得南下”的誓言。到了《神鵰俠侶》中,大俠郭靖在武功上已經近乎天下無敵了,但依舊擋不住蒙古大軍攻下襄陽。到了明清,隨著熱武器的出現,個人武力的作用就更小了。

總的來說,金庸小說中武學水平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同一個時期內是存在上升和發展的。






小洋自媒體


一、故事年代越晚的,其武功中的神奇成分就越少,關於打鬥的描寫,就越寫實。比如飛狐外傳裡,內力的作用已經大為下降,因為大家的內力都不怎麼強,難以單靠內力就形成壓倒性優勢,所以招式為先。在清朝,點穴已經成了一門神奇的技能,非高手不能掌握。

二、故事年代最早的《天龍八部》,裡面的武功描寫最接近玄幻——天山童姥可以返老還童、段譽可以發射出無形劍氣、李秋水的凌空掌力可以在空中拐彎……層次最低的阿朱等人都會點穴。

三、神奇的《天龍八部》裡,本因方丈還感慨道:“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咱們只好六人分使六脈劍氣……”

有人因此就得出了“年代越晚、武功越弱”的結論。

四、武學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習武之人的繼承和發揚。不可能憑空就產生一個武學盛世,然後在這個盛世的基礎上,隨著年代推移而逐漸衰弱。

武學盛世,也一定是逐步累積的結果。

五、在金庸小說裡,武學盛世當首推五代十國到北宋初年的這個時期。在此期間,出現了段思平、慕容龍城、逍遙子等眾多武學大宗師。他們分別是大理段氏、姑蘇慕容、逍遙派等武學流派的創始人,創制出了六脈神劍、斗轉星移、參合指、北冥神功、凌波微步、生死符、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天山六陽掌、白虹掌力等等一系列最神奇酷炫的武功。

這個武學盛世,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必定是此前千百年來武學積累的一次總爆發。

所以,金庸小說裡的武學發展軌跡,不是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的直線,而是一條拋物線。這條拋物線的頂點在五代十國後期和北宋初年的這個時期內。

有人可能會提到春秋時期的阿青,一人視兩千甲士如無物。但我們要知道,阿青並不是一人連續殺了兩千甲士,而是突破兩千甲士組成的封鎖線。這個事情,其實後期的虛竹和段譽也可以做到。

阿青只能算是一個小高峰,其高度還是不能跟段思平、逍遙子他們比。阿青的這個小高峰,不影響金庸小說武學這個大的拋物線的整體走勢。







迎嬌瑤開心每一天


你好我是於哥看影視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去下

因為任何武學都講究循序漸進,很難有速成的,但也並不能說年齡越大武功就一定越高,畢竟小說中有很多年紀輕輕就已經功參造化的人,那麼為什麼大多情況下年齡越大武功越高呢?

一、修行越長,內力越強

有很多武學都帶有內功心法,而內力的增長是要不斷練習,不斷積累的,剛修煉時,內力好比娟娟細流,隨著時間的增長,內力越來越雄厚,由涓涓細流變成奔騰的河流,所以大多武學越到後面積累的內力越深厚,內力深厚武功自然高強。

二、年紀越大,閱歷豐富

年紀越大的人,他接觸的武學就越多,正所謂觸類旁通,學習的武學越多,對武學的理解就越深刻,武學經驗越積越多,對各種武學的招式理解越深,慢慢的過招時,一些多餘的動作會慢慢減少,別人招式中的破綻也能一眼看穿,這樣與人對決的時候就能料敵先機,勝券在握!

三、年紀大,地位高

年紀大的人,一般都是長輩或者是門派裡面的高層,像這種人接觸高端武學的機會要多得多,而且他們不用發太多精力放在俗事上,有事可以指揮晚輩或下屬去做,這樣就有更多時間來研究武學,有了時間,有了高端武學,能不厲害才怪了!






於哥看影視


世人看病節哀老中醫呀!不老你感覺他看的不好啊!你看見醫生那麼年輕,跟你兒子一般大,你會讓他看病嗎?你會覺得他特別的靠譜嗎?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一邊是一個白髮蒼蒼,經驗十足的醫生給你看。另一邊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醫生,看起來有點兒稚嫩生澀的樣子。你會選哪一個?

那學武功不就是這個樣子嗎?你是一個18歲的小夥子為師。是被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師傅為師。這就跟為人處世是一樣的道理。年少不知周華健,再聽已是曲中人啊!

禁小說裡邊的月老武功就越高,你不覺著很靠譜嗎?他總比一個十七八歲就武功蓋世的小夥子教你武功強吧。最起碼是看上去靠那麼點兒譜。你一出去報名號,你的師傅誰誰誰誰?別人已經18歲的毛頭小夥子會教你什麼武功啊!

江湖為人處事的方法,你覺得哪一個人更好一點。而且教會了徒弟,並把另一個宗師給打敗,這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嗎?兩個小夥子之間對他,你覺得還有什麼可看嗎。

再有一個就是江湖裡邊兒的人情世故,打打殺殺對不對?還可以編寫一點兒,他們倆之間有什麼仇?對不對?年輕小夥子打架一般有仇,當場就報了,誰還給你來一個十年報仇不晚。你要真那樣的話對不對?還有什麼可寫著呢。


Lucky二師兄


1:本排名只考慮出場人物,傳說人物如達摩、獨孤求敗等一概不予排名。(沒有實戰隨便吹都可以,顯然不能服人)

2:排名的標準依次是實戰、旁白、高手的評估。其他的因素比如金庸說的話只供參考,畢竟他寫的東西跟他想寫的不是一回事兒,比如說他主觀上想把張無忌寫成第一主角高手,但客觀上卻還看不出來。

3:以人物實戰巔峰期作為判定人物武力值高低的基準。我想這條沒有異議。

4: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不是說這個人內力深厚就無敵(比如覺遠),也不是說這個人武林神話就無敵(比如張三丰)。武功不單純等於武力值,郭靖蕭峰都有實例,實戰強才是真的強。說什麼內力之深當世無二,劍法冠古絕今之類的,不好意思我不是不承認,你再牛逼實戰不行你也就是個渣渣。當然,智力因素暫不考慮,畢竟這是武功排名,不然郭靖張無忌這些就太虧了。

5:跨書比較最難的在於找出一個共同衡量標準,但是實在是無法找出來。高票有答案說少林方丈,但是各書中的少林方丈無法等量齊觀;也更無法以簡單的武功描述來判定,因為金庸每本書寫的很隨意。有人說朝代越往後武學越衰微,這有一定合理性,但也不能作為評判標準,不能沒有根據的把鹿鼎記等小說裡面的人物武功貶低。

6:十五部小說中,“飛雪書”可以看做一個系列,“三部曲”“天”是一脈相傳,“鹿碧”一個系列,白馬和鴛鴦刀不排。剩下的是連、笑、俠、越,其實笑傲江湖提到了一個獨孤求敗,鹿鼎記也有提到,這樣就可以把三部曲和鹿碧笑合成一個系列,而連城訣最後出現了吳六奇,就可以再搭上連城訣。阿青被神化主要是挑三千越甲,這個情節和天龍相似,可以歸結為天龍那個系列。而俠客行有少林和武當,也可以歸到這一系列(這並不是說明我會按少林武當的標準來比較)。剩下就是飛雪書了,其實也可以歸結到一起,因為書裡面有一個李自成,這樣就可以把所有得小說納到一個標準線上了,有沒有很神奇。

7:每50分為一個大段位,每十分為一個小段位。以秒殺作為判斷大段位的標準,十招之內打敗叫秒殺(至少在這篇分析中是這個概念)。而相差50以內不代表不相上下,只是無法秒殺而已。

好了,正式開始。

既然在一個體系中比較,那就只需要把每本書中武功最高的一個拎出來在各第一高手中比一下,就大致出來了框架,後面的高手,就好比較了。

“飛”“雪”:這本書裡面胡斐和陳家洛交過手,雙方在各有難處的情況下打平,這至少說明他們半斤八兩,而書中比胡斐強的是苗人鳳,而苗人鳳在雪山裡面是能夠被胡斐單殺的(自身的破綻沒辦法),而胡斐的武功全出自胡家刀法,胡一刀應該勝過胡斐,胡一刀也知道苗人鳳的破綻,那自然是胡一刀為兩書中第一人。就把胡一刀戰力值定為100,苗人鳳93,胡斐96。這就得出了評價標杆,後面的高手都以此來計較。說到了陳家洛,就順便說一下書劍:書劍裡面比陳家洛強的就袁士霄,阿凡提和天山雙鷹,陳家洛跟胡斐同級96。阿凡提可以戲耍張召重,至少高50+15,而張召重略遜陳家洛86,所以阿凡提是140,袁士霄應該更強一些,為150,天山雙鷹一個115一個105。(這個評價標準呢,以50為一個段位,也就是一個戰力值100的人物,可以單挑兩位50的人物。)

“連”裡面的高手主要是狄雲,丁典,血刀和梅念笙。其實主要是梅念笙,可以說是書中第一,丁點和狄雲都是學了他的武功,當然狄雲不止這些,血刀應該跟丁點平級。問題是梅念笙是個森麼水平,首先梅念笙和吳六奇是同派中人,但是吳六奇先知曉了連城秘訣,那說明吳六奇略強於梅念笙。那麼吳六奇什麼水平呢?吳六奇被歸鍾瞬秒的水平,歸鍾自然是沒有歸辛樹的武功高。那就順便說說鹿鼎記吧,鹿鼎記高手主要是歸辛樹,九難和洪安通。九難雖然確實挺高,但還是比不了袁承志的師兄,主要是比較歸辛樹和洪安通,但我覺得這倆人實在是五五開,或者歸辛樹技高一籌。因為胖頭陀和吳六奇是差不了多少的,五個和胖頭陀一個水平的就把洪安通打成了重傷,對比歸鍾秒吳六奇,但大體是一個水平。那說了歸辛樹,就順便也說說《碧血劍》吧,碧血劍主要是穆人清,玉真子,金蛇郎君,袁承志和歸辛樹。夏雪宜應該稍遜袁承志,玉真子和歸辛樹三人,因為袁承志不只是學了金蛇郎君的武功,華山派的武功他才是最醇熟的,當然要說的是他金蛇郎君的武功玩得也很溜。玉真子和歸辛樹都是跟袁承志打了多時未分勝負的。神劍仙猿當時第一應該說是穩的。那麼神劍仙猿又是什麼水平呢?(好複雜)說到這裡,就要說一下李自成,李自成等於李西華(有霸氣加成),而李西華連陳近南都打不過。李自成有四大護衛,最厲害的胡一刀的祖先,按照這個說法,胡一刀應該稍遜祖先。但現在是要知道雪山裡面的李自成是什麼水平。首先肯定是沒有四大護衛的水平高,不然要個辣雞護衛幹嘛?而且四個護衛,說明李自成的水準不怎麼高。那胡一刀的祖先實力是110的話,李自成最多50(胡祖先打三個李自成不要太簡單)。好弄清楚了李自成的水平,我們既可以反推前面列到的眾高手。李西華65,陳近南85),陳近南被歸辛樹瞬秒,歸辛樹至少打三個陳近南,也就是85+50+20=155,袁承志160,玉真子155,金蛇郎君125,穆人清175。洪安通150,九難135,吳留奇80。那麼梅念笙最多78吧,狄雲75,血刀和丁點70。(狄雲好慘)

好了那再說重頭戲天龍八部及三部曲:公認的天龍第一高手乃是掃地僧,但這到底是什麼級別呢,一招秒慕容博蕭遠山。關鍵是要找到這幾本書和前面系列的聯繫,聯繫比較少,但好在提到了一位獨孤求敗大俠和一位令狐沖大俠,澄觀的水平著實堪憂,連頭陀都打不贏。但是他理論基礎紮實,知道無招勝有招之道,他舉令狐沖,說明令狐沖水平遠高於他,也就是令狐沖水平不低於九難至少,但令狐沖到底是哪個區間呢?笑傲後期令狐沖已學會了易筋經,而鹿鼎記一書中沒有此書,作為少林至寶,加成肯定很大(參考遊坦之)。袁承志他們也是華山派的,但應該在令狐沖後面,但沒有得到令狐沖劍法的傳授,因此令狐沖200比較合理(50才一個段位,令狐沖和袁承志算得上一個級別)。那就先說一下笑傲江湖吧,沖虛180,方正220,任我行210,嶽不群190,左冷禪185。主要是東方不敗要說一下,三大高手聯合打不贏,這水平,起碼比令狐沖高一個段位,還要再+40,東方不敗290(一個段位等於兩個令狐沖了,再加40差不多是四個令狐沖的水準,夠了應該).那麼獨孤求敗呢?我這裡只是作為介質來說明一下。很多人就“”令狐沖心想獨孤求敗看到任我行應該欣”這就話強行同級獨孤求敗和任我行。首先不一定是要勢均力敵才能歡喜,只要任我行比其他人強,獨孤求敗就會歡喜了,這就好比一個老教授面試了一個資質非常不錯的研究生,非常高興,因為他比其他學生要強,這就能比出來老教授和研究生同級嗎?當然不能。引出獨孤求敗是為了要比較笑傲和神鵰,因為兩個豬腳都是他的傳人。獨孤九劍和玄鐵劍法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無招。只不過獨孤九劍更成體系一點,但楊過有雕兄親自教練啊,楊過還練了獨孤求敗的內勁。二人劍法一樣,但內力令狐沖差的太多,楊過剛猛的內力笑傲江湖裡好像沒有人擁有,而且楊過還會其他四絕的武功,令狐沖卻只會使劍,楊過在300較為合理(主要是令狐沖內力太差,令狐沖打的勝仗主要是劍法取勝)。值得一提的還有風清揚,但風清揚說招數太快看不清的的自己看見過三個還是幾個來著,這有點兒掉價啊,這說實話比東方教主還是差點兒,給個270吧。(另外莫大170,向問天205,餘滄海140,林平之145。)

那再說三部曲,楊過秒了輪子,但是有出其不意的成分,但總歸是秒了,所以輪子265。輪子幹翻了慈恩,但時間太長了,慈恩250。一燈和輪子打事實上站下風,但彼時一燈很老了,巔峰時當不再輪子之下,一燈280。洪七公和歐陽鋒到死都是半斤八兩,那就都是280了,黃老邪彈指神通硬扛楊過大成黯然銷魂掌不落下風,當在290(黃老邪是最年輕的,一直都是巔峰期)。好,現在雙鵰裡面的高手就剩下老頑童,中神通和北俠了。先說王重陽,一招偷襲破了歐陽鋒20年蛤蟆功,七天七夜敗四絕,平均正好一天打一個人,休息一日一夜接著打。那這就和輪子敗慈恩一個水平了,但應該還要強一點。但那時的四絕還不是巔峰期,王重陽卻已是,因此摺合一下,285吧。老頑童呢,百歲了還可以硬扛楊過佔上風,射鵰裡面硬扛歐陽鋒裘千仞,神鵰戲耍輪子,給個305吧。接下來就剩下郭大俠了,一掌打的輪子憋出內傷,在耗損內力的情況下打輪子➕尼莫星瀟湘子尹克西佔上風,瀟湘子他們三個都強於全真七子,郭靖相當於打1.8倍的五絕水準佔上風,全真派玄功+降龍+全本九陰真經+雙手互搏+空明拳,280+40=320。(另外耶律齊190,霍都200,瀟湘子225,尼莫星220,尹克西205,公孫止230,丘處機180,歐陽克180,李莫愁215,小龍女245,朱子柳210,黃蓉225,林朝英270。王處一175,馬鈺175,梅超風170,柯鎮惡120。)

再說倚天,其實高手挺多的,二張,二老,三渡,三阿。先說二張,老張在百歲時說或許還未達到郭大俠的功力,當然有自謙的說法,可是你一百歲了,功力再深厚,體力也不行了呀(參考一燈),很多人迷信張三丰,但說實話我都懷疑張三丰抗不扛得住阿三的一頓爆錘,畢竟老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就算達到了郭大俠的功力,但以他的年齡來說,要戰勝50多歲正當壯年的郭靖怕是不行,老張300吧,畢竟不知道他的巔峰是什麼時候。小張就好說了,首先他的內力是隻有郭靖,覺遠,三豐才能比肩,而外功又一法通萬法通,但是不是就無敵呢?他打三渡是平手,一度略強於楊逍加殷天正,殷天正等於宋遠橋,也就是一個張無忌大概等於七個宋遠橋(175,俞蓮舟185),而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說不上誰強誰弱。東邪西毒都是可以和全真六子加尹志平的天罡北斗陣打平的,當然張無忌這裡也有一個金剛伏魔圈算是相互抵消了,考慮到金剛伏魔圈的三個人應該強於六子,那張無忌的水準應該是315。張無忌後期打二老無壓力,鹿鶴二人240、235,三渡加起來等於張無忌,那就是310—50=265,三渡平均水平265。這裡著重說一下阿三,單殺了空性170,而空性差不多於空智,空智又和範瑤互相賞識,逍遙二仙一個水平,等於說阿三可以單殺楊左使殷白眉,楊逍在180,白眉和範瑤175,謝遜170,阿三該是215。而空見可以做成昆185的師傅,水準應該是230(他只是三渡的師侄,按實戰還比不上三渡)還有一個黃杉女,但也只是solo掉了周芷若,不見得有多強,240吧。(另外黛綺絲160,韋一笑165,滅絕170,何足道220,周芷若200)

終於到天龍八部了。有聯繫的是降龍十八掌和一陽指。天龍八部裡面的二流武功到雙鵰裡面成了絕學,但並不能說明雙鵰武林特別差,這也側面反映了一燈的牛逼。一燈是段譽的孫子,段譽倒是有可能傳授他一些六脈神劍的技巧。很簡單的例子,天龍里面的一陽指不剛跟降龍十八掌剛正面,而雙鵰裡面的就可以。所以還是使用者牛逼。首先段譽跟他的孫子比起來肯定是要強,但也不是說強一大截。段譽的六脈神劍確實精妙,但打慕容復打了半天也沒有傷到他,所以不必神話。相當於一陽指強化版。當然他還有其他功夫,但是他不熟啊,實戰也沒有發揮過特別好的時候,綜合一下,給個295這個說實話不好評定吧。虛竹呢,說的是兩百年功力,但打丁春秋廢了好大額勁兒,最後還是生死符制服的,打鳩摩智更是左支右絀,實戰經驗不足,開再多的掛也不行啊,但好在他比段譽穩定,而且最後也能熟練運用了,320。蕭峰三掌擊退丁春秋,一招生擒慕容復,把掃地僧打吐血。這就是戰神的存在。他一掌擊退段延慶,數招敗玄難,單挑從沒有敗過,實戰第一人330.段延慶=330—50—30=250,玄難255,丁春秋260,慕容復230(慕容復連段延慶都剛不過)。蕭峰跟慕容博對了一掌,震得他手臂痠麻,而且在後面追上了慕容博。但慕容博震開他兒子虎口也確實功力深厚。如此說來,慕容博在300較為合理。蕭遠山明面上和慕容博旗鼓相當,但有雁門關高光時刻,而且有汪劍通和玄慈等高手,蕭遠山310。鳩摩智十招敗慕容復,入魔狀態下有290。遊坦之單挑可以贏丁春秋,但實戰被蕭峰秒殺,綜合來看,245。剩下就是三老了,主要是他們沒有跟絕頂高手打過,推算一下吧。蘇星河230跟丁春秋2 60是無崖子的徒弟,那無崖子至少比他們強,但無崖子後面不敢出來找丁春秋算賬,也不可高估,295,童姥305,秋水285。另外玄慈265,段正明240。剩下就是掃地僧了,首先他也不是無敵的,他被蕭峰偷襲受傷了,但兩招秒兩個絕頂高手,可以理解為一打二無敵,打三個有點兒費勁,但不是說打三個就不行了。在蕭遠山的基礎上+50+40=400。天龍第一人。(另外黃眉僧225,枯榮255,段正淳205。)

好了,剩下還有兩部,先說阿青吧,這個說實話不好評價。獨挑二千甲士劍士被吹得太邪乎了,這不是軍隊,這不是軍隊,這不是軍隊。跟蕭峰金戈蕩寇鏖兵不能比的。而且也沒有交代到底怎麼個挑法,這個說實話我不信有楊過百萬軍中取敵皇首級的難度大,全真教的98人北斗大陣我認為是比隨便找來的一千劍士強的。而且原文說的是擋不住,蕭峰郭靖楊過這些人何止是兩千人擋不住,千軍萬馬都不行。阿青280。

最後輪到狗雜種了。龍木島主七天七夜挑了少林寺,兩個人用了七天七夜,不能說特別強,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少林寺是無法和天龍里面相提並論的。這個戰績,說實話你都不能跟何足道比一比, 但兩者情況自然不同。謝煙客是個會彈指神通的,楊逍也會。謝煙客是黃藥師的翻版,但逼格顯然沒有換藥室高,謝煙客算作楊逍級別,180,白自在190,妙諦220。二島主實力遠超白自在,島主可為250。那石破天呢=250+50+?,主要是這個問號加多少。太玄經其實是武學總綱,古往今來除了創作者之外只有石破天練成了,但是其他書也有類似的情節,只有郭靖和黃裳練全了九陰真經,只有段譽段思平練全了六脈神劍,並不能代表石破天就能強過他們了,但是考慮到石破天后面的武功寫的太玄妙了,只能多加分。50+40=80,石破天340。(石破天雖然確實描寫的很厲害,但那是金庸後期作品,本來也是他越寫就越超人類,不能說明他就比別人高一檔。原文也就是古往今來,震古爍今,但張三丰和郭靖都有過類似評價。)


我Shi鄧叔叔


金庸武俠世界中一直流傳著一條規律:年代越早,武學水平越高,但一直沒有比較合理的解釋。我呢覺得這個觀點大體上是正確的,但還有點小瑕疵。

讓我來帶大家看看我的觀點:

金庸武俠小說大致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是以《越女劍》為代表的春秋、戰國時期。第二個時期是五代十國到北宋末年,代表作是《天龍八部》。第三個時期則是南宋末年到明朝前中期,代表作品是“射鵰三部曲”以及《笑傲江湖》。最後一個時期是明末到清朝前中期,代表作品有《碧血劍》、《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

就總體水平來看,每個時期都是強於後面一個時期的,但同時期內則是上升、下降交替前進。整體武學水平上升的標誌是天才型的人物誕生,並伴隨著影響力極大的武功秘籍出現。以第二時期為例,段思平、慕容龍城等人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武學水平的進步。第三時期中,《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和《葵花寶典》的出現相繼影響了當時的武學發展。

其實稍加觀察就能發現,這些武學水平上升的時候都是時局動盪不安的時候。不管多麼絢爛神奇的武學,其本質還是一門格鬥技術,核心作用是擊倒對手,而最能磨礪這種能力的地方就是戰場。春秋之時,越女阿青的劍術被用於戰場,最終越國兵士憑此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吳國。

陳勝曾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動盪時期,群雄並起,在“稱王稱霸”的野心下,武功這種可以影響士兵戰鬥力的技術被髮展到了極致。不管是大理國創始人段思平還是慕容家奇才慕容龍城都是武功卓絕、野心勃勃之輩。就連宋朝太祖趙匡胤也是武藝高超,留下“太祖長拳”等絕技。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博偷取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其核心目的也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武學水平,而是想將其傳授給屬下,達到最後“復興大燕”的目的。

動盪時期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抵禦外辱。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極為強盛的,但也曾多次受到外敵入侵。西晉時期有著名的“五胡亂華”,北宋末年遼人對大宋虎視眈眈,南宋時期金人、蒙古人都讓百姓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些時期裡,眾多有志之士為了“驅除韃虜”苦練武功,於是乎便湧現出王重陽、郭靖、張無忌等武林高手。

不管是為了封侯拜將還是抵禦外辱,武學的發展都離不開戰爭的刺激。可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戰爭一直都存在著,為何後面的時期武學水平就不如之前呢?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統治者對百姓練武的打壓。要知道武功這種格鬥技術在戰爭時期可以成為抵抗外敵的利刃,但也能在和平時期成為瓦解內部統治的尖刀,這是統治者不願意看到的。早期,統治者是樂意百姓和士兵獲得高超的武功的。比如《越女劍》中,劍客的強弱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標準。那個時候統治者的主要矛盾是在亂世中保存下自己的國家並且吞併其他國家來壯大實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華民族逐漸向“大一統”邁進,外部矛盾已經微乎其微,統治者對百姓練武的管制開始加強。在《天龍八部》中,段譽是大理國君,蕭峰是大遼皇帝的結義兄弟,虛竹是西夏駙馬。皇帝段正明要找鍾萬仇要兒子,也沒有調集大軍圍剿,而是依足了江湖規矩。這個時候的統治者跟頂級武者比起來是沒有什麼約束力的。

《射鵰英雄傳》中,丘處機對賣國求榮的朝廷官員是想殺就殺。而到了《笑傲江湖》中,強如五嶽劍派之首的嵩山派也不願意去惹“吳天德”這個小小的參將。到了《雪山飛狐》,強大的胡、苗、範、田這四大家族的祖先不過是闖王李自成手下的四個護衛。《鹿鼎記》中,喊出“反清復明”口號的天地會更是隻能暗中活動。

第二點是個人武力對戰爭的作用越來越小。《越女劍》中,阿青能以一敵千,甚至因為她的關係,相對弱小的越國戰勝了強大的吳國。《天龍八部》裡,蕭峰一人擒下遼國皇太叔,保住了遼帝耶律洪基的地位。小說末尾,虛竹、段譽兩人在萬軍之中抓住耶律洪基,蕭峰逼迫他發下“終其一生,不得南下”的誓言。到了《神鵰俠侶》中,大俠郭靖在武功上已經近乎天下無敵了,但依舊擋不住蒙古大軍攻下襄陽。到了明清,隨著熱武器的出現,個人武力的作用就更小了。

總的來說,金庸小說武學呈現一種滑坡吧,但是同一時期時候對比的話還是呈現的一種上升吧。就像我麼現在會武術的人和古人切磋多半我麼會輸的稀里嘩啦的,但是另一方面一結合當代的科技我麼在古人眼裡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眼鏡聊影視


金庸武俠世界中一直流傳著一條規律:年代越早,武學水平越高,但一直沒有比較合理的解釋......

金庸武俠小說大致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是以《越女劍》為代表的春秋、戰國時期;

第二個時期是五代十國到北宋末年,代表作是《天龍八部》;

第三個時期則是南宋末年到明朝前中期,代表作品是“射鵰三部曲”以及《笑傲江湖》;

最後一個時期是明末到清朝前中期,代表作品有《碧血劍》、《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等。

就總體水平來看,每個時期都是強於後面一個時期的,但同時期內則是上升、下降交替前進。整體武學水平上升的標誌是天才型的人物誕生,並伴隨著影響力極大的武功秘籍出現。以第二時期為例,段思平、慕容龍城等人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武學水平的進步。

其實稍加觀察就能發現,這些武學水平上升的時候都是時局動盪不安的時候。不管多麼絢爛神奇的武學,其本質還是一門格鬥技術,核心作用是擊倒對手,而最能磨礪這種能力的地方就是戰場。春秋之時,越女阿青的劍術被用於戰場,最終越國兵士憑此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吳國。

陳勝曾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動盪時期,群雄並起,在“稱王稱霸”的野心下,武功這種可以影響士兵戰鬥力的技術被髮展到了極致。不管是大理國創始人段思平還是慕容家奇才慕容龍城都是武功卓絕、野心勃勃之輩。就連宋朝太祖趙匡胤也是武藝高超,留下“太祖長拳”等絕技。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博偷取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其核心目的也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武學水平,而是想將其傳授給屬下,達到最後“復興大燕”的目的。

動盪時期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抵禦外辱。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極為強盛的,但也曾多次受到外敵入侵。西晉時期有著名的“五胡亂華”,北宋末年遼人對大宋虎視眈眈,南宋時期金人、蒙古人都讓百姓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些時期裡,眾多有志之士為了“驅除韃虜”苦練武功,於是乎便湧現出王重陽、郭靖、張無忌等武林高手。

不管是為了封侯拜將還是抵禦外辱,武學的發展都離不開戰爭的刺激。可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戰爭一直都存在著,為何後面的時期武學水平就不如之前呢?

1. 統治者對百姓練武的打壓:要知道武功這種格鬥技術在戰爭時期可以成為抵抗外敵的利刃,但也能在和平時期成為瓦解內部統治的尖刀,這是統治者不願意看到的。早期,統治者是樂意百姓和士兵獲得高超的武功的。

比如《越女劍》中,劍客的強弱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標準。那個時候統治者的主要矛盾是在亂世中保存下自己的國家並且吞併其他國家來壯大實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華民族逐漸向“大一統”邁進,外部矛盾已經微乎其微,統治者對百姓練武的管制開始加強。

在《天龍八部》中,段譽是大理國君,蕭峰是大遼皇帝的結義兄弟,虛竹是西夏駙馬。皇帝段正明要找鍾萬仇要兒子,也沒有調集大軍圍剿,而是依足了江湖規矩。這個時候的統治者跟頂級武者比起來是沒有什麼約束力的。

2. 個人武力對戰爭的作用越來越小。《越女劍》中,阿青能以一敵千,甚至因為她的關係,相對弱小的越國戰勝了強大的吳國。《天龍八部》裡,蕭峰一人擒下遼國皇太叔,保住了遼帝耶律洪基的地位。小說末尾,虛竹、段譽兩人在萬軍之中抓住耶律洪基,蕭峰逼迫他發下“終其一生,不得南下”的誓言。

到了《神鵰俠侶》中,大俠郭靖在武功上已經近乎天下無敵了,但依舊擋不住蒙古大軍攻下襄陽。到了明清,隨著熱武器的出現,個人武力的作用就更小了。

總的來說,金庸小說中武學水平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同一個時期內是存在上升和發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