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序言

張國榮的故事,一篇文章難以盡述,但本文的目的,是給並不瞭解他的讀者,一個初步的科普。起碼閱讀了本文以後,這個人在你心中應當不再是個符號,而是具有活生生作品的藝術家。他的電影《阿飛正傳》裡,有一句叫做“給我一分鐘,我們做一分鐘的朋友”。而我貪心些,需要你給我十分鐘。

當然,如果真的愛上了張國榮,那或許給出的不再是十分鐘,而是一輩子。

說書開始。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第一章 回到1977

事有起伏,情有因果。無論多大的腕兒,開始的時候,都要有個青澀的創業時期,張國榮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過有人是剛出道,靠著過硬的實力,一炮而紅。或者是勾上了製片人,一炮兒而紅。這兩點張國榮都不沾,既沒有背景,能力也並不過人。

他是靠歌唱比賽入行,得了第二名,然後坐了幾年冷板凳——在70年代,他長髮亮片裝又流裡流氣的颱風,並不被大眾所接受。當時籤他的公司是寶麗多(如今隸屬環球),一個聽起來跟肉粒多、果粒橙很類似的唱片公司。

在這段時間裡,張國榮所出的三張唱碟(一張ep,兩張正常唱碟),銷量都特別難看。這裡面不僅有張國榮唱功的功勞(那時候唱功還很拙劣),公司不給他好的選曲,一味讓他翻唱別人的舊歌,也是一大緣由。畢竟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沒出現要大紅的樣子。

​這幾張碟裡,無論是唱法還是嗓音、節奏感都與之後幾年的張國榮截然不同,給人感覺有點像羅文被踩了尾巴。也正因此,很多歌都無法發揮出該有的風采,比如《油脂熱潮》。雖然是翻唱的英文歌重填詞,可勝在歌曲精彩,俏皮而充滿節奏,可此時的張國榮演繹起來,卻不免令人皺眉。

此時的張國榮還算不上一個音樂人,只是半隻腳踏進歌壇的初生牛犢,但連他自己也不會想到,四十年後的今天,他以前滯銷的首張唱片《情人箭》,已經被炒到了天價,甚至高過他任何一張經典。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如果非要選出一首仍算不錯的歌曲,作為在寶麗多的代表作,《情人箭》專輯裡的一首英文歌《thank you》是不錯的選擇。

在這首歌的演繹上,張國榮雖然依舊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唱法,可情真意切。前幾年環球唱片出了一張張國榮的紀念唱片《miss you much》,選了他人生裡較為重要的一些歌曲,而這張唱片裡所選的最早期代表作品,也是這首《thank you》。也側面表明了,它本身的質素,在當時的張國榮專輯裡,算是較為出挑的一首。

第二章 揚眉吐氣

不管是武俠小說還是網絡小說,都有一個屢試不爽的模式——主角開始的情況都比較慘,然後就要通過一個契機走向成功了,就像張無忌掉山洞撿九陽真經,郭靖遇見洪七公之類的,這也是小說與現實最大的不同,不管開局多孫子,以後也一定揚眉吐氣,而現實並沒這個保障,或許恰恰相反。但對於張國榮來說,這倒是實情。因為在沉寂了幾年以後,他真的翻身了。

由於之前幾張唱片醉人的銷量,他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機會出碟,反而拍電視劇有了些許名氣,併成功的化身為“郊縣天王”,在泰國等地成了炙手可熱的紅人。

可他總是要唱歌的——到了1982年,他來到華星唱片,遇到了伯樂黎小田。在他的指點之下,張國榮改變了原有的唱腔,在氣息的把握,咬字的力度上,也都有了質的飛躍。於是,他在第二年出了又一張唱片,風繼續吹。

這張碟在封套上跟選曲上已經看得出與之前定位的不同,他不再是《情人箭》上面土裡土氣的城鄉結合部少年,而是化身成了瓊瑤劇一般的男神形象。同時曲風上也相對前進了一些。

本專輯裡最出名的歌,自然是第一主打,風繼續吹。雖然是購買了山口百惠的歌曲版權,重新填寫的粵語歌詞,可這首歌成為了張國榮日後重要的一個標籤。幾乎每一場演唱會,他都會演唱這首第一次帶給他掌聲與肯定的歌曲。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不過,風繼續吹的銷路並沒真的讓張國榮一飛沖天,還得再蟄伏一段兒。如果看下這年的勁歌金曲頒獎禮就會發現,他仍然在坐冷板凳,只不過排名已經到了第一位,全年十大勁歌金曲,按票數與評委選擇,他恰好是入選的第十一位,屬於冷板凳裡的霸主。

但在此之後,張國榮開始找到了自己當時最佳的藝術定位——一個不羈且浪漫的大情人形象,酷似50年代影星詹姆斯迪恩的傳統反叛者。有趣的是,詹姆斯迪恩的代表作《無因的反叛》在香港的譯名,就是阿飛正傳。

1983年,邁克爾傑克遜在美國爆紅,在魔城25週年晚會的舞臺上唱響了絕世神曲《billie jean》,宣佈了一個新時代的降臨。從此,勁歌從以往簡單的迪斯科舞曲裡脫離出來,變得更具藝術性與流行性。

而一向緊跟時代潮流的香港,自然不能落後於人。此時急需這樣一個演唱勁歌颱風動感的新代言人,張國榮應運而出。他的《monica》一曲,成功令本來不冷不熱的事業,變成了噴薄而發的火山。

今天聽來,這首歌粗糙的有些可笑。但在當時的年代,這樣動感的韻律,配合張國榮精心設計的手勢,舞步,是贏得了萬千青年男女的歡心。他真的走紅了。

在84、85年之中,他唱出了一系列深受聽眾喜愛的勁歌。今天聽來,不少曲子時代感很足,編曲都很八十年代,不過有些歌曲的旋律性相當好,比如甜蜜的禁果,少女心事等作品,今天聽來,依然頗為動聽。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當然,這些快歌都無法超越最初的那首monica——99年的時候,電視臺給張國榮頒勁歌金曲致敬大獎,他又唱了這個歌。時隔十多年,當時聽它的年輕小孩,今日都已經成為支撐香港樂壇的中流砥柱。可以看到演出視頻裡,劉德華同郭富城一路的拍掌附和,在臺下跟著唱,臉上亦有激動喜愛的神情,一如回到當年,也許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可張國榮仍是張國榮。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第三章 明星

到了1986年,張國榮經已完全成熟,無論是颱風抑或是唱功,都已經有了固定的模式,在八十年代的形象算是基本形成。張國榮也有了新的追求,從華星唱片轉到了新藝寶。

新藝寶就是電影公司新藝城的附屬機構,因為規模小,成員少,所以分外重視對張國榮的打造,可以說是全部精力集中於一身。經過全公司的傾力打造,一張《Summer Romance》橫空出世。

如果說張國榮的音樂哪些值得收藏,從這張唱片開始,才真的有討論餘地。之前雖然有好歌問世,可礙於成本,每張碟都要塞進幾首不知所謂的歌曲。比如一張以“青春動感”為主打的專輯《Leslie》,竟然可以配上80年代武俠電視劇的主題曲,簡直是古今大戰秦俑情,一張碟穿越了兩個時代,割裂的如此誇張。

而這些問題,在這張《Summer Romance》當中完全見不到——它的十首歌是經過絕對的精挑細選,哪怕有電影插曲,也是黃霑古為今用的時尚風情,一首《倩女幽魂》,徹底跟千篇一律的電視主題曲風格拉出檔次。

這張唱片也徹底令他與譚詠麟有分庭抗禮的資本,而不再是追趕的後進者形象,如兩座巨山一樣奠定了香港流行樂壇的商業基礎,所謂的“譚張爭霸”,此時正式進入白熱化狀態,雙方都開始各出奇謀,受累的是藝人,享福的是聽眾——畢竟有壓力,才有不斷出好作品的動力,這時的譚詠麟也出了許多高質量歌曲,這裡不便贅述。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與此同時,這張碟也是他在香港賣的最好的專輯,是當年的全港銷量冠軍,七白金,三十五萬張。

這並不算是張國榮最好的一張專輯,不過卻正趕上了最商業化的張國榮,也是唱片事業最繁榮的年代,兩種因素一拍即合,令今天的香港歌手可望不可即。說到底,唱片本身的質素自然重要,可到最後還是得由環境和時代所決定,只憑個人是決計無法扭轉。

第四章 Final Encounter

88/89年時期,張國榮走到了一個新境界。

首先,他的老對手譚詠麟退出了頒獎禮,雙雄爭鋒的局面一下被打破,變成他一個人隨心所欲的遊樂場。

也許正因如此,才有了武俠小說裡獨孤求敗的氣勢跟心境,他毅然決然的告別了歌壇。這個舉動雖不算驚世駭俗,但在港樂甚至是整個華語樂壇裡,都是極少見的,畢竟古語有云,有錢不賺,王八蛋。

但無辦法,張國榮就是要做一個特立獨行的傳奇藝人。此時金錢與市場已經不是他優先考慮的事情,因為這些東西都會主動來找他。他所需要的,是個人更高的藝術追求。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在最後幾張專輯裡,無論是勁歌或是慢歌,張都儘量多的利用本土創作來演繹,而不是一味的克隆日本,這個做法也體現了此時香港歌壇的崛起,以及藝術上的獨立。也的確做出相當多的經典歌。

同時,他開始了自己作曲。風再起時,想你,沉默是金,都屬於這時期張國榮自己創作的精品歌曲,對一個根本不識譜的人來說,這樣的成品無疑讓人驚訝。也證明了樂感跟天賦這種事確是真實存在的。

​於此同時,他舉行了告別樂壇演唱會。

這是張國榮最具名氣的一場演唱會了,因為接受程度最廣:老歌迷會非常的喜歡,全盤接受。新歌迷由於後期音樂而愛上他,對之前的八十年代音樂也就只有跟著消化,愛屋及烏。但反過來,老歌迷裡對張國榮後期改變風格,而無法接受的,卻不在少數。

而無論是早期晚期,保守創新,這場演唱會都成了兩者的重合點。

​如果故事就從這裡結束,那也已經是一段精彩與完整的江湖勵志故事了,一個弱冠少年,經過各種機緣與努力,進入娛樂圈,開始了影視歌三棲的奮鬥生涯。

起初他的路程走的並不順利,有許多人冷嘲熱諷,在這個圈子裡,顯得很不起眼。可他還是並未放棄,積極的沉澱,修煉舞功,積攢內力(內在魅力),終於,在經過了八年的努力以後,他藉著亞洲樂壇前進的東風,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終於大紅,在電影上也謀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不過相對於音樂,還只是簡單的一線,並不出奇。

這時候他有了一個旗鼓相當的好對手,成名也早過他很久,是極具人氣的大明星,兩人大戰三百回合,惺惺相惜,雖不是生死之交,可也有了高手之間的深深敬意。

可惜,雖然當事人表示無所謂,可臺下的兩方拉拉隊先幹起來了,雙方都因為各自支持者的競爭而產生了殺父之仇,為了緩解這種趨勢,大明星首先表示不在與人比武,只作為一個世外高人一樣的元老級人物遊走在大江南北。

而沒有了對手的少年人也因沒了對手,覺得寂寞難當,空留虛名,因此直接玩了個更絕的,退出江湖,展露了一種‘你不比劍,我直接把劍都掰折’的氣魄,留給世人的,是口口相傳的音樂跟人所共知的盛名,成功杜絕了拋物線人生原理,從低谷一路走起以後,上到了頂點,而沒有漸走下坡,反而是直接停筆不畫了,一派高手之風。

按理說,故事在這裡畫上句號,已經是個充滿勵志,又帶有藝術氣息的好故事了。可張國榮今時今日能成為傳奇,被無數人銘記,這樣的經歷還遠遠不夠。甚至相對於他的整個人生,這只是一個開端。他帶給世人的,遠不止眼前這些。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第五章 寵愛/紅

寵愛,是張國榮復出歌壇的第一張唱片,全球銷量超過了200萬,達到了他人生銷量的巔峰。

這個碟名的含義,是“張國榮最寵愛的十首電影主題曲”,專輯本身的銷量,非常直觀的看出了樂迷與影迷對於他的寵愛與支持從未變更,甚至隨著時間,與日俱增。

如果單純看這張唱片,其實幾無驚喜可言。因為裡面的大多歌曲,都零散的見於之前這幾年他的電影裡,或由他來演唱,或由別人演唱,只不過他自己那部分從未錄製出完整的cd版,也未單獨上市宣發,這次的出版算是一次重新制作與整理。

不過的確,對於以前並未認識過他的人,他這樣一張唱片是很適合拿來試聽的,因為好歌很多,也很上口。這點相信是很多人對於好聽歌曲的唯一甄別標準,而在這一點上,也許是出於電影劇情的遷就,張國榮這幾首歌都挺老幼皆宜。

但這張專輯的暢銷,對張國榮音樂藝術的提高,並無實際的作用,它更像是一個華麗的前奏,引出了我們這一章節的絕對主角——《紅》。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紅是妖豔的顏色,歌姬跳舞時候為了吸引人會穿它;

紅是革命的顏色,先烈們手中揮舞的正是它;

紅還是浪漫的顏色,年輕人談戀愛喜歡送它,多顯綺麗。

它代表了太多含義,也承載了太多幻想。

我想正因這樣的複雜,才讓無數的藝術作品都圍繞這個顏色展開,而這裡面最熟悉的一個,無疑是張國榮的這張碟。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從《紅》開始,都是一個完整而成熟的感性歌者形象,比張學友多些性感,比達明一派少點妖嬈,講的問題總是少兒不宜,可態度始終坦坦蕩蕩,一切矛盾的事情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便是此時的張國榮。

所以他可以在香港迴歸的時候一本正經作為香港幾個文藝界代表(聽著就有老幹部範兒)站出來歌唱祖國,就像個大齡林妙可。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也可以站到紅館舞臺上,猩紅的高跟鞋外加閃光水晶亮片西裝,極盡聲色之娛,讓人目不暇接。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而此時的音樂水準,也隨著離商業化越來越遠,而凸顯出了別樣的精緻。

人就是這樣的,當你不必再取悅大眾的時候,做出的東西,往往有所謂的“脫俗”。可惜這點並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因為眾所周知,沒飯吃是會餓死人的。

但張國榮自然沒有這個顧慮。他以前的種種榮譽,已經可以足夠他橫跨華語歌壇,做出各種先鋒的嘗試,哪怕有哪裡失敗了,只要順勢懷舊一下,唱兩首自己80年代的成名曲,依然是“老牌天王”張先生。

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實在不是每個音樂人都能趕上的。

也正因此,《紅》這張唱片極度與商業性作對,但選取的歌又都很注重旋律性,是一種用主題與傳統審美決裂的做法,保守又堅決。——說保守,是因為他不敢像搖滾樂一樣徹底放棄流暢的旋律與精緻的唱腔,說堅決,是他本可以不這樣做,但仍如此選擇。

第六章 我就是我

說到張國榮的後期音樂,演唱會實在是不得不提的一件事。相信榮迷早已熟稔於心。沒錯,就是97跟熱情。

這兩場演唱會給他吸引了無數的後進歌迷,也讓他音樂上的質素上去一個臺階。從97時的面具揭開,唱出一曲《風再起時》的時候,註定是一個令歌迷瘋狂的時刻,興奮程度爆棚,因為這句唱詞實在等了六年,未免已經太久。即便是今天在影像上重溫,這一幕依然的激動,也驚心動魄一樣的質感,不需要爆破,只要他滿場演給你看,已經是一種震撼,這對於每一個優秀的歌者,每一臺優秀的演唱會,都是應當做到的,而這在張國榮處完成的亦很令人滿意,雖然在賣座之餘,有一些質疑的聲音,質疑他過於“妖豔”,可到了今天,全部煙消雲散,只剩下了藝術的雋永可以永遠流傳。

而熱情演唱會,則是他個人風格的巔峰,但這並非是大眾審美的範疇,需要進一步瞭解這個人,才會有更震撼的視覺衝擊,否則很難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這也是該演唱會不如97那麼具有廣泛肯定的原因,雖然它在藝術上更加成熟。

​這也是張國榮後期音樂的一個縮影——走的太快,難免要顧及後面的路人。

十分鐘,說書人帶你領略張國榮的音樂人生

所以,在後期的音樂裡,他給自己設立了兩種基本風格,一種是清淡或悠長,如《侯斯頓之戀》,《不想擁抱我的人》,《春夏秋冬》,諸如此類,令人如沐春風。這算是他向大眾做的一種妥協,也確實起到了效果。

而另一種,則迷幻且動感,比如《大熱》或者是《同道中人》,快慢皆宜,但主題大都不脫愛與人性。主題上與傳統的流行歌曲相比,更加的隱晦。這裡面出現了很多流行音樂裡的擦邊球,比如《怪你過分美麗》,《左右手》,《路過蜻蜓》。這些歌曲在其他人的專輯裡,絕不會做成商業主打歌,但在張國榮的碟中,卻已經算是“非常大眾”的選擇。——也的確,這些歌曲都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左右手》甚至由於太紅,而獲得了99年電臺播放率最高的至尊金曲殊榮,在當時四大天王統治樂壇的時代,算是老歌手的一次“完美反攻”。

​這時期的張國榮專輯,可說是曲曲皆有可聽性,除了一張為了試水臺灣歌壇,而灌錄的《春天》以外。當然,低劣的口碑與不如人意的銷量,也證明了張國榮並不適合臺灣苦情流行歌的口味,那是張信哲們的天下。

這幾年在抖音大紅的《玻璃之情》,也是當時張國榮的一首滄海遺珠。雖是自己作曲,卻並非是主打歌,而是最終遺作裡,並不算起眼的一首歌。可超前的歌詞意象,以及哀而不傷的旋律,都令它歷久彌新,與張國榮這時期的所有歌曲一樣,具備預防時代淘汰的功效。這時期的歌你大可點開隨機欣賞,都不會覺得有年代的落差感,雖然它距今已經過了20年。

說到這,雖想繼續,卻終究只能擱筆。不是說書人要留釦子,實在是書裡的這位爺,至此已再無可書——由於抑鬱症纏身,他離開了這個世界。

而隨著年代的逐漸流逝,張國榮三個字,越來越成為一個標籤,一個香港黃金時代的縮影。而非具象的人,以及具象的作品。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令大家對張國榮的音樂有個初步的瞭解,也謝謝這十分鐘裡,大家在這裡聽我說書。

正所謂: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道走中央。 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多謝諸位。

全文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