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全育人”的四個著力點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是加強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高校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要切實把握好四個著力點——明確育人目標、聚合育人資源、遵循育人規律、創新育人機制,才能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履行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

明確育人目標,把握方向性

高校在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過程中,要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確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會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過程中,高校要將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通過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固本,培養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高校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成長,既要融入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又要融入日常生活實踐,培養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行為習慣。2020年1月以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實踐,成為大學生踐行核心價值、強化責任擔當的生動課堂,高校要把握好這一教育契機,引導大學生在奮鬥和奉獻中找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以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賦能,培養有本領的時代新人。高校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構建培養目標分類、培養過程分段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素養;要深入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落實勞動教育,加強體育和美育,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聚合育人資源,體現協同性

“三全育人”,“全”是關鍵。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必須聚合校內外各類育人資源,實現育人主體、時間、空間三個維度的有效協同,形成人人、時時、處處育人。

建強主力軍,推進思政工作隊伍和專業教師隊伍協同。一是要注重交流合作,選拔優秀輔導員兼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鼓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或班主任,建立日常工作交流、協作機制;二是要注重培訓指導,通過開展集中培訓,促進兩支隊伍資源共享、同心同向;三是注重實踐研究,搭建協同育人的項目平臺,融合兩支隊伍開展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形成成果。

暢通主渠道,推進思政課和專業課協同。高校要不斷加強思政課程的創優創新,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計劃,傾力打造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思想政治“金課”;要挖掘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推動課程思政落實落地,強化專任教師的育人職責,提高育人能力,確保課程育人效果。

夯實主陣地,推進線上線下育人平臺協同。高校要依託學校新聞門戶網站、“兩微一端”、網上學生社區等線上平臺,實現媒體融合,建強媒體矩陣;同時積極整合資源、加強對接,拓展校內外各類德育基地、實踐基地的育人功能,通過線上線下育人平臺協同聯動,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更為立體、鮮活,提高吸引力。

遵循育人規律,突出針對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這是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觀要求,又是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基本遵循。

立足全過程育人,在階段銜接上發力。素質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歷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高校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必須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根據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使育人的各項工作覆蓋學生從進校到畢業的全過程。

例如,對於大一新生,要以目標引領為主題,引導新生樹立學習目標,明確發展方向,培養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對於大二以上的學生,要以能力提升為重點,通過各類課程學習和課外文化、實踐活動,提高綜合素質與能力;對於畢業年級學生,則要以成才報國為主題,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理想追求與祖國利益和人民需要之間的關係。各階段教育各有側重、有機銜接,形成一個整體,貫穿大學階段全過程。

立足全方位,在文化浸潤上發力。高校應立足全方位育人,注重文化浸潤,堅持以文化人,讓學生日常生活的每一處場域都蘊含豐富“營養”。要著力建強思政課程,深入實施課程思政;要強化儀式教育,在重要時間節點以及重要活動中,通過舉行莊重嚴肅的儀式,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要廣泛開展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實現校級活動有品牌,院級活動有特色,班級、社團活動全覆蓋;要充分發揮校史館、圖書館的育人功能,注重宿舍文化、網絡文化建設,加大對優秀校友、先進典型的宣傳,弘揚大學精神。

創新育人機制,注重實效性

中央31號文件明確指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這為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指明瞭方向。高校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要圍繞提高育人實效,不斷創新育人機制。

改革評價機制,激發育人動力。當前,“三全育人”特別是全員育人這一理念在高校教職員工中雖形成了共識,但並沒有很好地落實在具體行動中。提高育人實效,就要將育人的具體措施和效果納入專任教師以及科研、管理、服務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考核,並且與績效掛鉤,使育人的“軟指標”變為“硬約束”。同時,要積極選取育人成效突出的先進典型,講好育人故事,交流育人經驗,營造全員育人、立德樹人的濃厚氛圍。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學生幹部的骨幹帶動作用,讓學生參與教學、實踐內容設計和課堂管理,加大師生交流互動;在課外活動中,要通過項目化方式,充分依靠學生來組織和開展活動,鼓勵支持學生自主設計組織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在日常管理中,要通過設立學生助理、開展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形式,廣泛聽取學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及時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使學校育人工作能更好地滿足學生成長髮展需求和期待。

(作者系南華大學副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30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