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張小龍


這個問題我還是蠻有興趣的,所以想回答看看,說得不對大家僅供參考。一部名著改編電視劇,一定是藝術性的成功最重要沒有之一,我想這主要取決於下面三方面的成功。

首先是劇本,然後是導演的基調把握,然後是主要演員是否表演精湛,達到了導演與觀眾基本都很滿意的程度,尤其是男一號賈寶玉成功,那該劇就成功了一半以上。那我們具體看看87版電視劇《紅樓夢》是否達到了以上三方面的成功,再來總結這部大作最遺憾的是什麼。

劇本——雖然咱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專業,但是起碼我曉得當年資料有證明:觀眾大多數對故事的推進還是感覺比較震撼和抓人的,愛看!而後半部,我自己覺得,只有末尾幾集關於大結局的演繹總體一般,不夠淋漓盡致,有強烈的悲劇感染力,代表情節就是黛玉之死前後。所以我想總結為:劇本大體上中等偏上。

基調——也就是全劇意境一定要非常像原著,這方面,我想很多紅樓原著愛好者以及87版紅樓迷都是眼睛雪亮的,該劇各工種的配合包括大部分演員都營造出了酷似原著的意境神韻,很精細,一幕幕精美畫面像是萬幅古代工筆畫,娓娓講述著紅樓夢故事。放如今也是類似影視題材裡空前成功的集體創作。這可以寫一大本書,我也不用多說啦。

主演的表現——這個方面我想老百姓大多數說好就是真的好,主要是必須相貌、氣質、演技均非常像原著,很逼真。我只講講個人感受:小時候,看到的該劇畫面不多,條件有限,長大後才看完全劇,但我小時候已經通過觀察現場反應知道,喜愛紅樓夢這本書的觀眾以及喜歡這個題材的老少觀眾,對女主林黛玉的扮演者還是普遍喜愛的,因為陳曉旭不僅樣貌很似書裡的黛玉,氣質也是酷似的,而且表演上富有靈氣,弱柳扶風、內秀十足與書卷氣全是逼真的,這就容易讓人越看越服氣,即使臺詞比較小性兒多,但也是劇本不夠全面表現黛玉的風采與才情,演員已夠一個難找。

再說寶釵與鳳姐的扮演者,應該說總體表現中度偏上。表演有點不夠自然,配音也是,有點做作,不像陳曉旭那樣整體亮眼(主要是相貌少見氣質脫俗演技更有亮點)。鳳姐的表演不論是專家還是觀眾,都是表示非常喜愛的,完全是精彩紛呈,總的來講,因為劇本里的鳳姐可能勝過林黛玉,所以感覺藝術效果比黛玉還棒。

重點來了——這部劇的男一號賈寶玉,我感覺應該是不夠成功二字的,僅就藝術上而言。當然演員在人生收穫上,是成功的,收穫大大的。1,是相貌不夠原著所說“面如滿月,目若秋波,鬢若刀裁”等,遠看有些像,近看就很難說是具有那種女孩子會個個動心的俊俏,“如寶似玉”“外貌最是極好”,這是非常美貌而且可愛了,差了一個級別。

2,氣質不夠靈氣飄逸,酷似“正邪兩賦”之人以審美角度觀世界萬物的感覺,所謂“即瞋視而有情,雖怒時而若笑”,寶玉是一個真正大愛慈悲之人,不夠柔就難以充分表現他的至善,以及慈悲大愛,自然也不會那般尊重女性甚至歌頌女性而自慚形穢。這種男孩氣質世上稀有得很,歐陽奮強是沒有的。

3,演技也不夠出色。氣質不夠很像,演技可以使勁,讓觀眾遺憾少點,但是我感覺他當年雖然很努力,但確實難以完整性強有足夠層次地詮釋寶玉這位異於常人的少年複雜的內心世界,表演包括扮相更多時候感覺頑皮與任性稚氣更多,少了那份多情善感、細膩慈悲、與眾姐妹時刻都有的悲情共鳴以及天賦異稟的才情。賈寶玉這位少年的情感,不像成人勾心鬥角,但如每個現實裡的少年一樣,依然有特有的複雜與糾結。

所以這一版的寶玉,我三方面難以感覺到很入戲,覺得活靈活現。當然這是導演劇組的選角問題,與演員本人沒有關係。

綜上所述,該劇最大遺憾就是賈寶玉的演員沒有選成功,藝術效果一般,中度偏上也沒有,難說是經典,當然造型很棒。強調下這是我個人感覺哦。







劉藝雲風


其實,遺憾是非常多的。當時我正在高考,但是依然一集不落地看完了。作為資深紅迷,有幾個方面的遺憾需要說明:

一是原著的浪漫主義色彩完全被抹掉了,青埂峰、三生石、太虛幻境、絳珠草、神瑛侍者甚至是女媧補天的場景完全消失,可以說是最大的遺憾。經典的“寶黛相見”便失去了浪漫的前世今生的神秘感。真的非常非常可惜!

二、由此衍生的“寶玉神器”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以至於後來寫鳳姐和寶玉被陷害差點斃命,多虧了賈寶玉的“寶玉”發揮威力,才解救了他們,這裡也刪除了。

三、我如果說了大家千萬不要噴我,其實寶黛愛情的甜蜜和默契沒有真正表現出來。


當然,87《紅樓》的確已然經典,但我相信,我泱泱大國,一定會拍出更好的《紅樓》影視作品的!

(說明:照片為本人)


靜默的魚


“寶玉,你好……”\n林黛玉的這句話,正因為沒有說完,才能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任諸君去填。

臨死的林黛玉是最大敗筆,曹公特別多地鍾於的林妹妹冷冷清清地躺在病榻上,也忒寒磣了點?黛玉臨死時候那一聲高呼,以她的清高,以她此刻的絕望到底,決不會抱怨一句。

至於那句沒完的“你好……”那象個把衰弱生命裡所有的愛都化作淚水傾灑的女子,那三生石上他親手澆灌的絳珠仙草說的話呢。林黛玉應該在花一般詩意中悽美地淚盡而逝,像個仙子從人世間飄然離去……


所以小編覺得紅樓夢中,最大的遺憾是林黛玉臨死前沒說完的話。


怪咖娛小樂


87版《紅樓夢》最大的遺憾是什麼?我認為是寶玉、黛玉等演員的年齡偏大,或者說化裝扮相年齡偏大。賈母的扮相年齡偏老。我不是說這些演員演得不好,他們演得很到位,很成功,也很認真,很感人。遺憾的是與原著並不相符。黛玉進賈府時,應該只有十一二歲,就是黛玉淚盡之時也不過十四五歲,寶玉大她一歲,也只有這樣十一二歲的寶玉與黛玉才能同住一屋,玩笑時同睡一床。就這一點上來說是令人遺憾的。賈母只有六十多歲,比劉姥姥小,劉姥姥七十一二歲,(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自己帶著孫子板兒跑的),但賈母的扮相滿頭白髮,好象近八十歲了。王夫人其實該四十多歲,最多四十七八歲,但演員的扮相有五十多歲,也偏老。還有就是部分道具,服裝檔次還不夠精。但總的來說要比新版下的功夫深,可以稱得上是經典。還要特別提一下,裡面的插曲是非常下了功夫的,很不錯。


清華130268942


第一個就是老版的內容量太小,一部108回的小說僅僅用36集就拍完,這一點我是一直引以為憾,因為很多《紅樓夢》中的好看的章節都被刪去了,比如太虛幻境這一部分,沒拍出來那就是遺憾,許多人都說那是因為當時的拍攝技術達不到,可我還是不信服,因為老版《西遊記》似乎也是在那幾年拍攝完成的,

第二個我覺得在剪輯上有點問題,看老版時經常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通一段話常常被用了兩次,比如第21集探春理家之前,王熙鳳和平兒對話,其中有一段將來還有兩三位小爺,三四位姑娘,還有一個老太太,這幾件大事還未完呢,這一段在後來又被引用了一次。還有28集裡史湘雲勸林黛玉放寬心胸一段話,也是在很短的時間裡用了兩次。這是我覺得不好的地方

第三個就是後7集的編排並不是盡善盡美。很明顯,87版的結尾幾乎與所有戲曲版,電視劇版的《紅樓夢》結局都不一樣,因為所有版本的《紅樓夢》都是按照通行本的結局來拍攝的,唯一的例外只有87版,這是87版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有可能是為什麼它最為觀眾所認可的原因。某些別有用心的網友非要說是87版篡改了《紅樓夢》的結局,這些人我覺得那就該見一個,打死一個,對這種人拍磚怎麼拍都不過分。


每日一安利


《紅樓夢》的遺憾在於它不是“一個人的《紅樓夢》”

對於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來說,5月2日是個特殊的日子:正式開播30週年。

就在這個紀念日到來之前,楊潔導演去世,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她。有一條知名媒體人的微博格外觸目:《西遊記》是“四大名著”電視劇裡拍得最好的。的確,兩部名著電視劇的確有差異,而且非常大。

如果比較一下《西遊記》和《紅樓夢》兩部書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紅樓夢》一定遠超《西遊記》。一方面,是因為《紅樓夢》的藝術成就的確高超;另一方面,中國人一向重歷史,重寫實,瞧不起幻想奇想,把後者列為“怪力亂神”。

1980年代,央視確定要拍《紅樓夢》電視劇,隨即成立了高標準的劇組,而《西遊記》的待遇就慘淡許多,拍攝經費緊張,演員拿著很低的片酬,還曾差點因經費原因中斷拍攝。

差異於是出現了。這種差異並不在劇組待遇上,而是出現在一個更為關鍵的環節,那就是,創作是一種高度個人化的勞動,創作中,需要民主,但更需要集中,獨立創作比集體創作更易發揮創作智慧。個人風格,即便有偏差,但一定更具特色。

《西遊記》的受矚目程度不那麼高,編劇和導演反而有了更多的自由,加上它本來就是神話劇,有了更大的發揮餘地。電視劇《紅樓夢》卻太慎重了,慎重到沉重。它沒有廢話,沒有多餘的情緒,更重要的是,它太想反映時代了,太想呈現深邃的世界觀了,於是採用了事件堆積的方式來構架整個故事,整個故事更像是由一件又一件事堆積出來的。所有經典場景都沒有錯過,一塊又一塊,方方正正,典雅華美。但副作用就是,它的故事不是流動的,所以沒有故事流,觀眾沒法沉浸其中,在故事流裡游泳。

也正因為這樣,整個故事看似以寶黛釵的愛情為主線,但寶黛釵卻並不是主角,他們只是出場較多,在幾個重大的事件塊裡擔任了主要旁觀者和主要參與者。整部戲裡也沒有真正的主角,而是群像群戲,群戲是不利於觀眾代入的,但它實際上也並不希望觀眾代入,它是一個重大的創作任務,觀眾的私慾其實不在考慮範圍內。

這就是《紅樓夢》和《西遊記》的最大差異,也是《紅樓夢》的缺憾所在。曹雪芹在西山黃葉村裡最孤獨的創作,最後由一項盛大的集體再創作來影像化,其中的執拗、熱情,就消失了。

而今,1987版《紅樓夢》已成時代記憶,它再難複製,也就被神化了。我也在一遍遍重溫它,一遍遍回想它所勾連的往事,卻也在遺憾,它如有更多溫度,更多流動,更多主觀色,或許更有魅力。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87版《紅樓夢》以一直被效仿,但從未被超越的美姿橫亙在人們的記憶中,但最大的遺憾是沒排“第五回 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至今紅迷們心痛不已,這是《紅樓夢》作品中最重要的節點和靈魂所在。沒有這個章回,便沒有了著落,“皮子失落,毛將焉附”?儘管如此人們對87版《紅樓夢》的酷愛之情情絲毫未減。20年過去了,物是人非了,補拍第五章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建議:紅學專家、導演們(王扶林老先生還健在)、電腦製作科技工作者匯聚一堂,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使命感,利用87版《紅樓夢》的影像資料,採用高科技手段,合成第五章節,了卻人們的缺憾,使得87版《紅樓夢》達到一個基本的完整。


菊詩蟹酒


87版巜紅樓夢》最大遺憾,就是當時,二十歲左右,演員,塑造人物,形象完美,服裝設計,化妝師,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陣容強大。但是都是為了愛情,自殺自殺,病死病死,給演員留下,走不出,《紅樓夢》《大觀園》虛擬塑造人物,陶醉在《電視連續劇》虛幻之中。所以在,選擇自己人生。追求信仰,幸福,快樂,家庭,幻覺,幻影,幻聽中。選擇人生。一輩子愛情。陶醉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大觀園》虛擬人物,演員從來就沒有走出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藝術經典作品。而現實生活,每天工作,雙方父母。丈大,孩子,掙錢,養家生活。真實生活。一天,三餐,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洗衣,做飯。上班。掙錢,這就正常人的生活。孩子上學。雙方父母照顧。所以受不了《紅樓夢》《大觀園》。都有丫環。而現實生活中,並不《紅樓夢》《大觀園》《紅樓夢》悲劇結束。演員也是悲劇結束。


劉愛源


最大的遺憾是一對青梅竹馬的初戀男女,被封建家長、禮數弄得生離死恨,情竇初開,多少的相思淚,多少的相思恕,如天鵝各分一方,啼血之淚何以尉平生的恕憤悽苦,賈母一去,何人救那金玉之緣,空開了一季的鮮花,竟然無人折枝而漂澪,誰來埋葬這春天裡的花瓣,一淚競彙集了四海水溢,萬江奔流。惜別了故人詩情之話,語仍繞樑數載不覺於耳,至此已是淚眼矇矓,腮邊滾珠,而不能自已了……


淡然142224596


最大的遺憾,就應該是寶黛愛情終是沒有結果,林妹妹傾盡一生的愛戀,真真切切,悲悲哀哀,縱是天下人都知道寶黛二人的心事,卻是無人做主。就連平日裡最疼黛玉的賈母,也是心知肚明,不予作答,還是為寶玉物色家世,人品登對的寶釵,作為最佳人選,可嘆一對璧人,陰陽兩隔,看官們到此唏噓不已,定是痛心吉首,心存遺憾 ,但這正是作者對當時社會真實的寫照,也應了黛玉還淚的呼應,是呀,為什麼有情人不能成為眷屬,而成了眷屬的又不珍惜,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