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綁定”石油機會來了?國內儲備量充足,石油為何大量進口


石油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工業的“命脈”,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少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儲備。而國內包括大慶石油在內的一系列油田,都確保了戰略石油儲量豐富。正因為如此不少人好奇,按照國內儲備的石油量來看,已經足夠使用了,為什麼石油還是依賴進口呢?

從一方面來看,國內大油田的數量確實能夠彌補石油需求上的缺口。但是這些並沒有考慮到油田位置、開採難度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因素。最近一段時間,國際油價一直處於下行的局面,對於國內進口石油的成本自然也降低了不少。

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一定量的石油儲備是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而國際石油的油價都是以美元為結算單位,雖然原油期貨有著價格不穩定這一缺陷,不過只要能夠確保美元和石油之間具備牢靠的關係,那麼美國就可以保證貨幣購買力,這樣一來美元就會成為全球各國的必需品。

簡單點來說,只要美聯儲“印鈔”穩定,那麼就可以從全球各國獲得大量的財富,這樣一來也保證了美國可以獲得充足的資源。不過伴隨著美國欠下鉅額債務待償還,美元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也遭受了考驗。這也代表其他國家有了將自己貨幣和石油“綁定”的機會,對於人民幣來說,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只看油田噸級的話,國內油田確實足夠國人消費了。但是發現油田之後並不意味著可以立即提取其中的可使用資源,而且油氣的產量只是一個預估值。真正能夠提取出來的石油有多少,還需要去除石油和水的體積。值得注意的是,油氣是無法全部開採出來的,即便發現十億噸級的大油田,這一數字也只是預估值。

這也是為什麼國內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石油的原因,將人工成本以及損耗成本去除,開採油田所耗費的成本是比進口石油費用要高的。也就是說雖然國內石油一直都在開採,但是與群眾的聯繫並不是太大。就算石油開採量增加,成品油的價格也不一定會受影響。

當然不管是自己開採石油還是進口石油,都是需要提煉的,提煉耗費的成本是不容小覷的。眾所周知國內提煉成品油只能達到60%左右,因此不少石油都會被浪費,成本有所提高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國內成品油價格一直都是根據國際油價走勢來定的,國內市場對於石油的需求又很大,資源卻相對較少,這樣一來油價自然比較堅挺。進口石油雖然成本並不算太高,但是需要繳納一系列稅費,將這些費用算在油價中,也就導致國內油價會比國際油價高一些。

而石油開採屬於一個高成本、低利潤的行業,雖然每年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營收很高,但是真正盈利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多。去除一系列的成本,剩下的利潤空間也十分有限。不過隨著美元在國際市場地位受影響,人民幣未來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有望進一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