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葉子長黴斑怎麼辦?

用戶103002793724


辣椒灰黴病會傳染幼苗與成株,辣椒幼苗染病時葉子發黃,幼莖萎縮,病莖易折斷,然後幼苗枯死,成株染病時可能會枯死也有可能葉子會爛光,田間溼度大時有灰色黴狀物,莖染病時,出現水浸狀條斑,上端枝葉萎蔫,潮溼時有黴狀物生成,花、果實感染出現類似症狀。

辣椒灰黴病是真菌病毒,病菌殘留在土壤中或藉助菌絲、分生孢子等在辣椒殘組織上越冬,藉助風雨及農事操作傳播,田間多溼、通風透光性差、氣溫低時易發生此病,設施比露地栽培更易發生。

辣椒出現灰黴病以預防為主,精選抗病能力強的辣椒品種,合理密植後,保持土壤見幹見溼,株間通風透光,在辣椒第一穗果花時噴施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施3~4次。

發病初期選用10%腐黴利煙霧劑或10%百菌清煙劑250~300克每畝,每隔七天施藥一次,連續防治2~3次,病株嚴重的拔除出園集中處理,病土撒石灰粉消毒。

總之,辣椒灰黴病在辣椒生長期不可避免,但可以減輕,生產上以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降低灰黴病對辣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小賴沒有料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辣椒葉子長黴斑怎麼辦?讓我來說一說。

由於你介紹的條件因素少,不好判斷病因,介紹幾種類似情況僅供參考。

一、真菌性病害在病害發生部位表現出病狀,如變色、壞死、腐爛、萎蔫和畸形等。在出現病狀的同時部分病害還會表現出病症,即病原物結構, 如粉狀物、黴狀物、絮狀物粒狀物等。如黃瓜霜黴病,發病部位主要在葉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 潮溼時,在病斑處長出紫黑色黴層( 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

二、白粉病代表作物

白粉病俗稱掛白灰,屬於子囊菌門,是專性寄生菌,體表寄生,依靠菌絲產生的吸器吸收寄主營養。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芽或者以閉囊殼在病葉、病枝上越冬,但有時其分生孢子也可在病部越冬。高溼度是其發病的主要因素,粉孢子最適萌發溼度為97% ~ 99% 。由於溫室內的栽培條件導致白粉病可週年發生。

典型症狀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嫩莖、芽、花瓣等幼嫩組織。被害部位先產生近圓形的或不規則的褪綠斑,葉片正面或背面出現小圓形白粉狀圓斑, 即病菌的菌絲體、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逐漸擴展直至連成一片。發病初期白色黴層下部表皮仍保持綠色。後期發病葉片佈滿白粉狀物,菌絲老熟後變灰白色或灰褐色,最後葉片呈黃褐色乾枯、皺縮,幼葉常扭曲、乾枯,可形成黑褐色的小斑點,即病菌的閉囊殼。莖和葉柄上也產生與葉片類似病斑,出現白粉黴斑,只是黴斑較小,白粉較少。

三、霜黴病代表作物

霜黴病俗稱黑毛病,屬於卵菌門霜黴科,是專性寄生菌。病菌多從氣孔侵入,菌絲在薄壁細胞間產生吸器,吸取細胞內養分、水分。病菌適宜在高溼度的條件下繁殖,導致發病。霜黴菌的卵孢子在土壤、病殘體、種子內或以菌絲體潛伏在芽、莖或種子內越冬。溫室內可週年進行侵染。霜黴菌依靠氣流、雨水、昆蟲或人為傳播。

典型症狀: 霜黴病從幼苗至收穫期均可發病,可危害葉片、莖、花梗。幼苗期發病,子葉正面出現不均勻的黃化褪綠斑,然後變成不規則的枯斑。空氣溼度大時,病斑背面出現紫灰色黴層。成株期發病,多從下部老葉開始,由基部向上發展。發病後,葉片正面淺綠色斑點逐漸變為黃色,背面出現白色、黑色或紫灰黴層。病斑擴展後由於受葉脈限制呈現多邊形斑塊。病害嚴重時,病斑聯合成片,葉片乾枯,呈黃褐色,除頂端新葉外,其餘葉片死亡。病株上果實瘦小且品質低劣。

霜黴病與白粉病的區別:

霜黴病屬於卵菌門霜黴科,白粉病屬於子囊菌門。白粉病不受葉脈限制,形成圓形白色黴斑,白粉病在葉片正反均可出現。霜黴病病斑受葉脈限制,呈現出多角形,主要在葉背面出現黴狀物。

三、灰黴病代表作物

灰黴病屬於葡萄孢屬,霜黴病多從傷口、葉緣、莖基部、殘留花瓣處、柱頭和果面處侵入。該病在溫度20 ~ 25℃,溼度持續在90% 以上的條件下易發病,屬於低溫高溼型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者以菌絲塊及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霜黴病可隨著空氣、水流和農事操作傳播。

典型症狀

灰黴病主要危害在成株期和苗期,主要為害葉片、莖、花和果實。苗期發病,幼莖被害部位縊縮變細,幼苗倒伏。葉片部染病,最初為不規則的水漬狀病斑,後逐漸變為溼腐。成株期發病, 主要為害葉片、果實、花和莖。葉片發病,多從葉緣呈V字形向內擴展。初期呈水漬狀,淺褐色, 邊緣不規則隱約可見輪紋,溼度大時,病部產生灰色黴層。莖部發病,初呈水漬狀小點後擴展為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嚴重時可導致病部以上枯死。果實發病,以青果受害嚴重,多從果臍、果基萼片出侵染。初時果面水漬狀、灰白色,很快軟化腐爛,病果一般不脫落,病部有土灰色黴層。

四、早疫病

早疫病屬於茄鏈格孢屬,早疫病通過氣孔、 傷口、表皮直接侵入。該病在高溫高溼、重茬、土地瘠薄的條件下易發病。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殘體、種子上越冬,可通過氣流、水流及農事操作傳播。

典型症狀: 該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 主要為害葉片、莖、果實。苗期發病,在莖基部出現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輪紋。成株期發病,葉片初呈小黑點後擴大為黑色或深褐色、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有同心輪紋,邊緣有時出現黃色或淺綠色暈環。溼度大時,病部出現黑色黴層。病斑常從下部向上蔓延,嚴重時下部葉片全部枯死。 莖部發病,多發生在分枝處,產生褐色至深褐色有同心輪紋橢圓形或不規則病斑。果實發病,多在果蒂或有裂紋處,呈褐色或深褐色圓形或近圓形病斑,病斑稍有凹陷和黑黴,有同心輪紋,病果易脫落。

五、晚疫病代表作物

晚疫病屬於疫黴屬,晚疫病通過表皮、氣孔、 傷口、芽眼侵入。溫度在18 ~ 22℃,相對溼度在95 ~ 100% 時易發生,低溫、潮溼是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或冬季栽培的茄科作物上越冬,可通過氣流、水流傳播。

典型症狀

晚疫病在植株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但主要在生長中後期發生。該病主要為害葉、莖、果實。 苗期發病,病斑從葉片向莖蔓延,莖變細呈黑褐色,植株萎蔫或倒伏,溼度大的情況下病部產生白色黴層。成株期發病,葉片受害多從葉緣、葉尖處開始,初期為暗綠色水浸狀不規則斑,逐漸擴展後轉變為褐色。莖部發病,暗褐色或黑褐色凹陷斑,引起植株萎蔫。潮溼時,表面產生黴層。 果實發病,主要為害青果,病斑呈不規則的暗綠色油浸狀斑塊,後變為暗褐色至棕褐色雲紋狀, 邊緣不明晰。病果質地硬實,潮溼時,患病部可長出白色黴狀物,迅速腐爛。

早疫病與晚疫病的區別: 早疫病病原為茄鏈格孢。晚疫病病原為致病疫黴。早疫病發病較早,一般在一茬果之前,晚疫病一般在生長中後期發病。早疫病在葉和果上發病最明顯的是水漬狀輪紋斑,有淺綠色或黃色暈環,邊緣明顯。 晚疫病發病雖呈現水漬狀病斑但無同心輪紋且邊緣不明晰。

六、炭疽病代表作物

炭疽病屬於黑盤孢目中的炭疽屬。溼度是發病的重要條件,當溫度22℃ ~ 24℃,溼度大於95% 時發病最重。炭疽病既可以菌絲體或擬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越冬。該病可通過空氣、水流、昆蟲及農事操作傳播。

典型症狀

炭疽病通常在作物生長中後期受害較重。 黃瓜幼苗染病,沿子葉邊緣產生半圓或圓形、略凹陷的褐色病斑。幼莖基部變褐色縊縮並倒伏。 成株期發病,葉片最初呈水漬狀圓形小斑點,病斑擴展為黃褐色至紅褐色,邊緣黃色暈環和不明顯的小黑點狀輪紋。成熟的瓜條易受害,瓜條易變形,初期為淡綠色水漬狀斑點,後逐漸變為稍凹陷的暗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辣椒葉片發病多以老葉為主,初生退綠水漬狀斑點,擴展為圓形或不規則病斑,呈中央灰白,邊緣褐色,後期產生輪紋狀小黑點。果實受害初為褐色水漬狀斑點, 快速擴展為圓形或不規則的凹陷病斑,斑面輪紋狀小黑點。


戶外老宋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辣椒葉子長黴斑怎麼辦?最有可能是辣椒炭疽病

常見的辣椒炭疽病主要有3種:

一、黑點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也可為害葉片。葉片被害時,初為水漬狀褪綠斑點,漸成圓形病斑,中央灰白,長有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邊緣褐色。果實被害時,病斑長圓形或不規則形,凹陷,呈褐色水漬狀,有不規則形隆起,呈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溼度大時,邊緣出現軟腐狀,乾燥時病斑幹縮呈膜狀,易破裂。莖和果梗染病,出現不規則短條形凹陷的褐色病斑,乾燥時表皮易破裂。

二、黑色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初期在果實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至褐色,圓形至橢圓形斑點,後擴大橢圓形枝不規則形凹陷斑,上生黑色小粒點呈同心輪紋狀排列,後期患病斑常穿孔。

三、紅色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發病初期在果實上產生淺褐色至黃褐色水浸狀小斑點,後擴展成圓形至橢圓形凹陷斑,病斑生橙色至橙紅色小粒點呈不明顯輪紋狀排列。

發病規律:

一、氣候因素。高溫高溼有利於此病發生。如平均氣溫26~28℃,相對溼度大於95%時,病原侵入後3天就可以發病。

二、栽培因素。地勢低窪、土質黏重、排水不良、種植過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過多、管理粗放引起表面傷口,或因葉斑病落葉多,果實受烈日暴曬等情況,都易於誘發此病害。果實受日灼的炭疽病嚴重。

三、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以菌絲潛伏在種子內越冬。也可以菌絲體、分生孢子,特別是分生孢子盤在病株殘體上遺留在土壤中越冬。孢子萌發後,其芽管多由傷口侵入,而紅色炭疽病原還可以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成為第2年的初侵染來源。

四、傳播特點。發病後病斑上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通過雨水、昆蟲等媒介物的傳播進行再次侵染。

農業防治:

發病嚴重的地塊實行與瓜、豆類蔬菜輪作2—3年。定植前深翻土地,多施優質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栽植過密,採用高畦栽培、地膜覆蓋,促進辣椒根系生長。未蓋地膜的,生長前期要多中耕,少澆水,以提高地溫,增強植株抗性。夏季高溫乾旱,適宜傍晚澆水,降低地溫。雨季及時排水,防止地面積水,以保護根系。適時採收,發現病果及時摘除。

參考防治藥劑:

60% 甲硫·異菌脲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40-60克/畝 噴霧

70% 咪鮮·丙森鋅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90-120克/畝 噴霧

25% 咪鮮·多菌靈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75-100克/畝 噴霧

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4000-4800倍液 噴霧

46% 氫氧化銅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稀釋1500-2000倍 噴霧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vlog的玖兒


是辣椒白粉病。辣椒白粉病是近年來大棚辣椒栽培中新出現的病害,目前在局部地區發生嚴重。流行發生時,整個大棚都發病,導致葉片大量提前脫落。

辣椒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背出現褪綠小黃斑,並逐漸發展為邊緣不明顯的黃色斑駁,繼而出現白色粉狀黴斑。隨著病害的發展,黴斑逐漸擴大,白粉增多,病斑界限變得不明顯。嚴重時白粉佈滿整個葉片,葉背葉表均出現白粉,葉片逐漸變黃,葉柄出現離層脫落。到後期,葉片逐漸從底部老葉開始大量脫落,僅留頂端數片嫩葉。

辣椒白粉病病菌在營養生長階段菌絲都藏在葉片裡面,等到產生繁殖體才長出葉面。一旦發現病斑,再用藥劑防治就困難了。因此,早發現、早預防是防治白粉病的關鍵。

預防方法如下:

(1)消毒

育苗、定植前對大棚進行硫磺燻蒸等消毒處理,減少大棚內白粉病菌的數量。

(2)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後移入冷水中冷卻,晾乾後播種。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或用50%多菌靈加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藥量拌種後播種。

(3)合理施肥

以腐熟的優質農家肥為主,增施磷鉀肥和生物菌肥,少施或不施速效氮肥;採用高壟栽培,栽苗於壟兩側,合理密植,適量灌水、勤通風。澆水以膜下滲灌或滴灌為好,儘量避免土壤忽幹忽溼;保持田間環境清潔,及時打掃殘枝病葉,並集中深埋或漚肥;重病大棚與其他蔬菜實行1~2年輪作,並深耕曬壟,促進病菌死亡。

(4)藥劑防治

辣椒掛果時,可選用40%腈菌唑乳油6000倍液、或40%氟硅唑7500~10000倍液、或50%翠貝水分散劑3000倍液,分別摻加600倍天達2116+3000倍有機硅+1%發酵牛奶混合液,每7~10天噴灑1次,連續2~3次,預防白粉病效果甚佳。發病初期,用45%百菌清煙劑燻治,每667平方米用量250克;或用5%百菌清粉塵劑噴粉,每667平方米用量1000克,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此外,還可以選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1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


遂寧小小妹兒


大家好!我是小郭,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辣椒是我們生活當中很常見的一種調料品,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可以用來炒食,還可以醃製或加工成辣椒粉,辣椒醬等。雖然辣椒很好種植,但種植時要注意防止病害的發生,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辣椒葉子黴病的防治措施。

(一)在播種辣椒種之前,要給土壤先澆水,使土壤含有充足的水份,這些灌水量一般要滲透到20~30釐米的土層,以供給種子發芽出苗,現在一般都是無土育苗,辣椒種子放在裝有營養土的泡沫育盤裡面,放入裝有水的水槽裡面,蓋上薄膜,在蓋上遮陰網,根據自己家地方的氣候還可以適當的放一些松針在上面,20天左右辣椒苗成型就可以移栽了!

(二)辣椒葉子被害時,葉子長黴斑中央灰白,長有黑色的小粒子,如果溫度高的時候還會出現腐軟的情況,乾燥時表皮容易破裂。這種情況主要危害果實,一般的發病有以下幾種因素,一種是氣候因素,一種是栽培因素,還有就是後期管理不當。

(三)辣椒中藥害時,主要是因為噴灑農藥濃度過大,看葉子的情形,很可能是菊脂農藥危害,如果只是葉片發黃,不用採取什麼措施,一般再長出新的葉片就沒事了。如果辣椒只開花不結果,開完花就脫落,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施肥過多,營養過盛,在就是病害,尤其是病毒會造成這種現象。

(四)當辣椒葉片長黴斑時,病情嚴重時會造成葉片脫落,會感染到其他的葉片,尤其是在溫度低,連續下雨天氣發病多,建議用腈菌唑和阿米西達交替使用,噴灑在葉子的正面和背面,此外還要注意通風。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支持!





小郭和小婭


是辣椒白粉病。辣椒白粉病是近年來大棚辣椒栽培中新出現的病害,目前在局部地區發生嚴重。流行發生時,整個大棚都發病,導致葉片大量提前脫落。

辣椒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背出現褪綠小黃斑,並逐漸發展為邊緣不明顯的黃色斑駁,繼而出現白色粉狀黴斑。隨著病害的發展,黴斑逐漸擴大,白粉增多,病斑界限變得不明顯。嚴重時白粉佈滿整個葉片,葉背葉表均出現白粉,葉片逐漸變黃,葉柄出現離層脫落。到後期,葉片逐漸從底部老葉開始大量脫落,僅留頂端數片嫩葉。

辣椒白粉病病菌在營養生長階段菌絲都藏在葉片裡面,等到產生繁殖體才長出葉面。一旦發現病斑,再用藥劑防治就困難了。因此,早發現、早預防是防治白粉病的關鍵。

預防方法如下:

(1)消毒

育苗、定植前對大棚進行硫磺燻蒸等消毒處理,減少大棚內白粉病菌的數量。

(2)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後移入冷水中冷卻,晾乾後播種。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或用50%多菌靈加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藥量拌種後播種。

(3)合理施肥

以腐熟的優質農家肥為主,增施磷鉀肥和生物菌肥,少施或不施速效氮肥;採用高壟栽培,栽苗於壟兩側,合理密植,適量灌水、勤通風。澆水以膜下滲灌或滴灌為好,儘量避免土壤忽幹忽溼;保持田間環境清潔,及時打掃殘枝病葉,並集中深埋或漚肥;重病大棚與其他蔬菜實行1~2年輪作,並深耕曬壟,促進病菌死亡。

(4)藥劑防治

辣椒掛果時,可選用40%腈菌唑乳油6000倍液、或40%氟硅唑7500~10000倍液、或50%翠貝水分散劑3000倍液,分別摻加600倍天達2116+3000倍有機硅+1%發酵牛奶混合液,每7~10天噴灑1次,連續2~3次,預防白粉病效果甚佳。發病初期,用45%百菌清煙劑燻治,每667平方米用量250克;或用5%百菌清粉塵劑噴粉,每667平方米用量1000克,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此外,還可以選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1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




精神小夥X


防治技術:①選用抗病品種。②及早清潔田園。③合理密植,加強管理。④實行輪作。⑤增施石灰和腐熟的有機肥。⑥藥劑防治。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用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10%寶麗安(多氧黴素)800倍液,或65%萬黴靈可溼性粉劑1200倍液或75%百菌清(達科寧)600倍液進行噴施。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發病期,上述藥劑可適當加大濃度進行防治。除噴霧防治外,可結合使用6.5%甲黴靈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用量為1.5~1.8千克噴粉防治。此外,也可使用45%百菌清煙劑或15%速克靈煙劑進行綜合防治。


鄉村小穩


  辣椒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及嫩莖。

  1、葉片受害症狀:葉片發病時不規則病斑,葉背有稀疏的白色薄黴層,病葉變脆較厚,稍向上卷,後期病葉易脫落。

  2、葉柄、嫩莖受害症狀:病斑呈褐色水漬狀,病部也現白色稀疏的黴層。該病田間症狀與白粉病近似,必要時需鏡檢病原鑑別。

  二、辣椒霜黴病傳播途徑

  辣椒霜黴病的病原以卵孢子越冬。第2年以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再侵染。

  三、辣椒霜黴病發病原因

  病菌的生長最適溫度為氣溫20~24℃,相對溼度85%以上。

  陰雨天氣多,或灌水過多及排水不及時的情況下,田間辣椒霜黴病發病重。

  四、辣椒霜黴病預防措施

  1、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前茬作物收穫拉秧以後,一定要將田間清潔徹底,將所有的感病植株的莖、蔓、葉、果等輕輕裝入塑料袋內,帶至棚室外面燒掉或放入沼氣池內高溫發酵,儘可能減小地塊中的病原殘留量。重發病地塊,在收穫之後、拔秧之前,每畝需要用5%石灰水100千克均勻噴霧全部植株及地面,或者每畝用熟石灰粉20千克進行噴粉或措施處理均可。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3、辣椒種子用溫水浸種,保持50度水溫20分鐘即可,撈出後冷浸3~4小時,再選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和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按照1:1進行混合,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3%,用混合藥劑進行拌種,拌種處理後再催芽播種。

  4、選種對霜黴請帖抗性程度較高的辣椒品種,如皖椒1號、村香6號、新豐6號等。

  五、辣椒霜黴病防治農藥

  在發病初期噴72%克霜氰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2%克露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90%霜疫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500倍液。



李朝華79


我是種植藥材的大山哥三農,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你說辣椒葉子長黴斑,因為看不到你說的症狀圖,所以不能明確答覆,可能就是辣椒葉枯病,也不排除是別的病症。就拿葉枯病給大家分享,它是怎樣發生的?以及怎麼防治這種病害?辣椒葉枯病的症狀主要發生在葉面,通風不良,積水過多等都是發病原因。

一、辣椒葉枯病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片發病初期,呈現散生褐色小點,迅速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部灰白色,邊緣暗褐色,直徑2~10毫米不等,病斑中央壞死,易穿孔,病葉易脫落。

二、辣椒葉枯病發病規律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藉助氣流傳播。高溫高溼,通風不良,偏施氮肥,植株前期生長過旺,田間積水等條件下易發病。

三、辣椒葉枯病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 培養壯苗,應使用腐熟的有機肥配製營養土,育苗過程中注意通風,嚴格控制苗床的溫溼度。加強管理,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噴施葉面肥。定植後注意中耕鬆土,雨季及時排水。

2、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霜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 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等多種藥劑可選擇,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

以上就是我為菜農們帶來的辣椒葉枯病的症狀及防治的內容,不足之處,歡迎補充。如果您還有關於農業種植的其它疑問,不妨關注我,關注今日頭條問答這裡有更多的農業知識等著您來觀看!歡迎收藏,謝謝閱讀。


大山哥三農


你這是應該是患了辣椒葉黴病

症狀表現為發病初期由下部葉片開始,發病嚴重時整片葉形成花斑,並且變黃乾枯。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及早清潔田園。 3.合理密植, 加強管理。 4.實行輪作。 5.增施石灰和腐熟的有機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