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买不起,富人不需要,房地产处境尴尬。

衣食住行,是普通人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生理需求,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急需解决的矛盾。自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发布以来,住房的货币化促使了房地产行业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人均住房面积从27平方米增长到了40多平方米,从总量上说,应该是够住了。

穷人买不起,富人不需要,房地产处境尴尬。

任何事物在经历了过快的发展之后,一定会经历一定时间的停滞,重新洗牌,房地产也不例外。今日,网媒不断报道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瓶颈,恒大七折买房,碧桂园欠债1.26万亿多城降价抛售,万科要活下去······房地产确实到了穷人买不起,富人不需要,中产抛不掉的尴尬局面。


翻开这二十多年国家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政策,就是一部调控史,这里面有站在了政策风口赚的盆满钵满的富商巨贾;也有一直望房兴叹,迟迟不敢入手,最后悔恨半生的市井小民,确实,房地产资源配置不均衡加剧了贫富分化,这应该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自“房住不炒”的命题被提出以后,各地的限购限售限贷政策层出不穷,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房地产流动性降低,地方财政吃紧。今日,浙江海宁、山东济南和陕西宝鸡的房地产放宽政策出台后当即下架,也反映了中央政府收紧住房政策的决心。

穷人买不起,富人不需要,房地产处境尴尬。

随便去售楼部逛逛,或者在链家、贝壳等二手房交易网站,开发商或买房人高高挂起,买房人无力承担,未来政策如何,谁也看不清楚。小王就是这样一个被房地产套住的大龄青年,买房子的时候看到房价年年飙升,掏空六个钱包买了套二手房,后来工作并不顺心,换了个城市去工作,就遇到了原来的房子卖不掉,新工作所在城市的房子买不起的窘境,很是苦恼。

穷人买不起,富人不需要,房地产处境尴尬。

我们不仅扪心自问,楼市调控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稳地价、稳预期、稳房价,制定相关政策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房价是不应该受政策影响出现暴涨暴跌的,从经济上计算,首付款和贷款加上银行利息和租房相比,也是一笔赔本买卖。反而,我觉得规范化的租赁市场和公租房的配套发展,也许能为外来打工者带来安全感、归属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