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全球,困難重重的中小企業,當下何去何從?

一個小小的病毒,竟全球興風作浪,普天之下,已幾乎難有淨土,這真是讓人始料未及。

放眼未來,即便是從不關心經濟的老嫗也能猜到,全球經濟這一次,將會受到十年以來最大的衝擊,可能接連出現的壞消息,也許將超出我們的想象。

慶幸的是,我們的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憂慮的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們根本不可能不受到影響,尤其是佔據我國大半數量的中小企業,開工尚未穩定,又要準備迎接可能出現的全球經濟蕭條,作為在困難中前行的中小企業,我們的下一步要何去何從?

疫情衝擊全球,困難重重的中小企業,當下何去何從?


2020,是消費萎縮,企業收縮的一年。

疫情讓國民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國民意識到,自己的財務狀況糟糕的就像被大雨浸透的泥土地,輕輕踩一腳,就是一個坑,在家關了不到倆月,兜裡的錢就不夠花了,開工之後迎來的,又是遲發薪、少發薪甚至回家待業的壞消息,消費突然之間,成了一件壓力巨大的事情,這是年輕一代從未經受過的心靈衝擊,以往在信用卡和花唄裡的花花世界,原來如此脆弱,如果沒有這些東西,自己掙的錢根本就不足以讓自己瀟瀟灑灑,在這種危機感下,2020甚至今後許多年,他們的消費慾望都不會比2019更強,消費慾望的暫時萎縮已經不可避免。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中小企業的銷售業績勢必會受到影響,以往粗放的擴張、投資和借錢賭明天都將成為風險隱患,收縮是唯一的選擇,固守主業,重點發展能帶來現金流的業務或產品,砍掉沒什麼貢獻的部門、渠道和項目,變賣無用的貶值資產,多渠道回收資金,儲備好未來兩年的運營資金,是中小企業扛過這一波的重要操作,當然 ,如果你資金儲備豐富,你也可以逆向操作,但我相信,大多數中小企業,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即便有實力的企業想要逆向操作,現在,也未到時機。

疫情衝擊全球,困難重重的中小企業,當下何去何從?


2020,是成本管控最重要的一年,大家要爭做葛朗臺。

每一個企業都常常把成本管控掛在嘴上,但眾多中小企業在這方面是制度多於行動,但2020不一樣,今年的成本管控必須是葛朗臺式的摳搜,最大限度降低運營成本是一項續命的操作,一定要嚴肅對待,我的一些客戶,我已經建議他們從高檔次的辦公環境中搬到一般的辦公場所,縮小辦公空間,減少部門和人員數量,同時與供應商洽談新的簽約價格,對於一些靠門面賣貨的企業,關閉價值不大的門面,從以前的方圓2公里一家店,變為除中心區外,其他區域方圓3公里一家店,並加大對互聯網渠道的應用,甚至徹底轉型成為網絡蛋糕品牌、網絡花藝品牌等,多種方式來降低運營成本,但也有一些企業還在觀望,在等待時機變好,但我的建議仍然是提前一步去做降低成本的操作,因為每等一天就是消耗一天,病毒的來勢快如山倒,但經濟的恢復必定慢如抽絲,某些看似極端的降成本操作或許會拿掉你之前佈局的一些成果,但我們中小企業永遠要做最安全、最確定的選擇,而不是有可能、說不定這樣的選擇。

疫情衝擊全球,困難重重的中小企業,當下何去何從?


2020,是抱團取暖,合作融合的一年,同業要成為朋友。

試想,如果全球出現經濟大下滑,對於企業最大的影響就是訂單減少和產能空閒,每一個企業都不能達到滿負荷的產能,在這種背景下,業務相似的A企業和B企業開展融合,A企業賣掉或者暫時停用自己的生產設備,將生產委託給B企業,由此,A企業實現閒置資產的處置或者通過停止生產線大幅降低人員成本,B企業實現空閒產能的補充,對於兩家企業都是極好的事情,同樣的,某些技術服務型的企業,也可以與同業相熟的企業相互融合,共用人力資源,共用辦公空間等,起到相同的作用,這其中存在著多種組合的可能,在應對可能出現的更糟糕的情況,同業之間的融合合作,共同過冬,待到春天來臨再回歸正常狀態,於此於彼,都是好事。

疫情衝擊全球,困難重重的中小企業,當下何去何從?

2020,是失信人數量大幅增加的一年,創業者要學會保護自己。

我們的徵信體系對於創業者,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因素,具體原因我們不做深入探討,我們只要知道,創業失敗無論你是否主觀賴賬,你都有成為老賴的可能性,一旦成為這個角色,想要翻身再去把歌唱就不那麼容易了,創業者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做不必要的堅持。

氣候已經到了春天,但這兩天的天氣卻尤其的冷,我們知道春天已經來了,只是在看到陽光暖日之前,還要捱過這幾天的寒冷,翻翻櫃子,拿出過冬的衣物穿起來,帶著過冬的準備去過這個春天,就是一種覺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