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列“齐鲁样板”第一方阵,泰山区农村道路今年将全部实现“三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泰安市泰山区突出这一主线,强化示范引领,统筹一体推进,争列全省‘齐鲁样板’第一方阵。”在3月19日召开的泰安市泰山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赵斌以掷地有声的话语,为该区今年乡村振兴工作立下“军令状”。

争列“齐鲁样板”第一方阵,泰山区农村道路今年将全部实现“三通”

聆听春回大地的声音,感受乡村振兴的步伐。眼下,泰山区正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奋笔书写乡村振兴征途中的美丽画卷。写好这幅画卷,泰山区既要扮靓村容整洁、生态文明的“面子”,更要夯实宜居宜业、持续发展的“里子”。

乡村产业兴旺,不仅仅是宜居宜业、持续发展的“里子”,更是实现整个乡村振兴的“底气”。今年,泰山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村的创建为主线,将高效推进民宿、休闲采摘、泰山茶、生态颐养等主导产业发展。

争列“齐鲁样板”第一方阵,泰山区农村道路今年将全部实现“三通”

泰山脚下的省庄镇小津口村,与果科所合作种下的万余株玉妃、春丽等桃树、杏树新品种,在山坡上迎风点头,村里4000平米的泰山茶生产加工综合功能区6月份就能竣工,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告诉记者,“新流转的600余亩土地也将用于泰山茶种植,到时欢迎来品尝地道的泰山茶。”

而汶水河畔的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汶泉圆现代农业组培实验中心里,采用组织培养、无菌脱毒分裂生长技术培育的吉塞拉樱桃苗,正在实验室一个个密封玻璃培养皿中静静生长,5月1日前,这里的20万株高质量矮化樱桃苗木将全部发往大连。

争列“齐鲁样板”第一方阵,泰山区农村道路今年将全部实现“三通”

两村一南一北,交织成这个春天里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动画面。坚持“试点先行、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思路,泰山区在去年打造南部汶水片区的基础上,今年将着力建设北部山村片区,实现山水相连、南北呼应。泰山区邱家店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将全力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泰前街道、省庄镇北部山区将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农高区花样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区围绕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同时,围绕“环泰城都市农业圈”“泰山旅游圈”,以民宿、休闲农业、泰山茶、生态颐养为主导,泰山区将重点培植“一村一品”小津口、“生态村庄”安家庄、“精品民宿”黄山头、“花园村庄”中郭庄、“经济强村”王林坡、“民俗旅游”埠阳庄等特色村庄,并着力培育大河峪猕猴桃、沁园春泰山茶、宋官葡萄、魏家庄草莓等6个精品采摘休闲旅游线路,建成曳尾园、泰山净舍等高档民宿5处,养心谷、上高庄园等颐养中心2个。

漫步在邱家店镇北王庄村,两栋砖红色回迁楼旁,安静的龙泉老街背靠潺潺流水,徒步村落,青瓦、翘檐、白墙、古树、朱门,还有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展现出浓郁的民俗文化,如置身一幅静谧的水墨画。

乡村振兴,“里子”厚实了,“面子”更要美丽。

2019年,泰山区文明乡村覆盖率达到95%,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7%,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13%……均居全市前列。今年,围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三方面要义,和美泰山乡村建设正有序推进。目前,当地正在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抓好农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道路“三通”、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年底将确保生活污水治理村达到50%,农村道路“三通”率100%。

与此同时,泰山区持续建强组织、广聚人才、淳化乡风。特别是坚持培引并举,建立“五乡人才”数据库,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乡村经营队伍,并在年内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400人以上,建设1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1处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推动文明实践站建设,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最美泰山人等创建活动也在有序铺开,今年区级以上文明村建成率将达到97%以上。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泰山区全力补齐短板,确保脱贫攻坚不反弹。今年,该区建立了脱贫成效检测机制,分类对脱贫人口开展成效检测,划分稳固提升类、兜底保障类、风险防控类等不同关注对象,每月定期走访,及时掌握动态,分类定向施策,重点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的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有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郑莉 通讯员 黄丽娟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