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烦恼也随之增加。家本是风雨中的避风港,而原生家庭滋生的问题也会是伴随一生的痛苦。

人皆有私欲,我们在家庭中学会做人,也学会认识原始的自己,看看古人在教育上是怎么做的吧。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古人教子“七不责”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给孩子以尊严。或者是将孩子的糗事反复说给别人听,给孩子潜移默化中灌输了一种"不以为耻"的观念,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错误行为。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否则,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4、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而且边哭边吃的话很容易将饭吸进气管里,对孩子的身体造成生理创伤。另外,还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和爸爸妈妈吃饭太压抑"的错觉。长此以往,会使孩子与父母造成隔阂。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6、悲忧不责:孩子在悲伤难过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情绪波动比较大,自己的感受达到最顶峰,对外界的任何事物是不太在意的。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再责备孩子,会使孩子更加的难受,陷入情绪低谷,变得自卑。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再责怪孩子的话,会对孩子的身体康复有影响。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当孩子犯了错,家长批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错,改正错误。那么就不仅要提出孩子的错误,还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这样的错误,才能让孩子更懂得接受、虚心地去改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则是其中关键。很多家长都抱怨,学校的老师越来越不管事了。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都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不仅能够学会那些丰富的知识,也能够学会怎么做一个优秀的人。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但是家长们想过没有,现在的孩子都是心头肉,学校的老师哪敢怎么管?所以首先家长先做好表率,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首先得教育好。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面,如果我们总是喜欢去搬弄国外的一些“先进”观点,但结果到了国内的环境中来,却发现在自身的孩子上不受用,其实是一件满无奈的事情。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那在我们中国本土,过去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家庭教育理念呢?这里推荐大家看一看这本《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教”*称于世,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古人讲“齐家治国平天下”,足见家庭教育、家风、家庭氛围对下一代、对我们自己和对国家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当然,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社会教育,但家庭教育毕竟是基础。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通常称为“家训”,自周至清仅目前可见的就有二百多部(篇),《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便是其中的代表。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朱用纯、颜之推、王肃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至今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古语有云教子有“七不责”,这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到了现在也适用


这本书的价格是29.8元,花不到30元学习到古人的智慧。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