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着放平心态,或许生活就会更阳光!

一起来看看你做到了几条。

一、对孩子“七不责”

1.对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孩子虽然小,但是却已经有了自尊心。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因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日子久了,不仅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父母和孩子的之间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隔膜。

假如父母及老师经常训斥、辱骂甚至歧视、威吓、体罚孩子,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孩子经常被当众责骂,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压抑的状态,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在大脑底部的下丘脑分泌促进生长激素减少,直接影响身高发育,甚至患上矮小症,西医称作“精神剥夺性矮小”。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不至于在身高上“低人一等”,父母尤其要避免当众责骂孩子!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2.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应该说大部分孩子做错了事只要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般都会有悔愧之心的,但有的家长在气头上,难以控制自己情绪,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已感到愧悔的子女,结果呢?

只能是让孩子更加恐惧战栗,严重的还会让孩子对父母失望、疏远父母。所以,无论你有多大的怒气,只要孩子已经悔愧,知道自己错了,那你就还收敛你的责备,表扬他知错能改。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3.暮夜不责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很多家长也做到了不当众责骂孩子,但是憋了一肚子的气,白天孩子上课自己上班没空去教育,晚上似乎是个好时间!尤其是睡前训斥一番,孩子说不定睡前还能在安静的环境中更好地悔改。但是,如果您这么想,就又错了!

中医认为儿童脏腑娇嫩,神气容易因惊吓而怯弱,暮夜间的责骂的确会让孩子印象深刻,但正因如此,才更容易让孩子的心神散乱,进而出现夜不能寐,甚至夜啼夜惊的现象。那么,孩子因为暮夜责骂而出现夜惊等睡眠障碍会怎样呢?睡眠不好会对孩子的学习记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慢性睡眠缺失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可能具有隐匿性。长期睡眠不足,还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体质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不想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不想让孩子在学习上掉队,请您不要再在暮夜责骂孩子了!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4.饮食不责

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也有一些家长习惯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念叨孩子的不足,如果孩子顶几句嘴就会从念叨升级为严厉责骂,很多家长习惯以此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是孩子在喋喋不休的责骂声中能吃得好饭吗?孩子的肠胃受得了吗?他们的健康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孩子吃饭的时候批评他,其胃气则会逐渐虚弱。从西医角度讲,甚至会造成胃溃疡。这不是危言耸听。胃溃疡病以往认为小儿中少见,其实并非如此。人体的神经系统对胃液分泌、胃运动有重要调节作用,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植物功能也不稳定,孩子就餐的时候被父母责骂可引起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平滑肌及血管痉挛,诱发溃疡的发生。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5.欢庆不责

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情绪大起大落对人的身体伤害甚至远远超过一次普通不愉快的经历。

在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如果不是很急的原则性错误,可以过一会儿再指正他。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6.悲忧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中医认为五脏中的肺对应七情中的悲,所谓“大悲伤肺”!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家长们想一想,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已经很悲伤了,你再这么去责骂他,是不是更加悲伤了?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7.疾病不责

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生病时人体因为生理的痛苦心理也很脆弱。如果受到严厉的责备和埋怨,病情有可能会拖延甚至加重。

让孩子心情好一点,早点扛过病来再说,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二、对父母“五不怨”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1.不怨父母能力

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应该是怎样的妈妈”,应该真诚地说:“我接受,你们就是这样;我接受,是我选择了你们;我享受你们给予我的一切。”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生下来养大,这就是最大的恩德,凡是那些抱怨父母没有能力的人,真是比不上一条忠犬。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2.不怨父母啰嗦

父母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照顾我们,用自己的劳动和付出来无私的为我们付出。

之所以他们还在唠叨我们,是希望我们生活得更好,有更好的前途。一个根本不关心你的人是不会和你说话的,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不厌其烦的啰嗦你。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3不怨父母埋怨

父母经常抱怨我们,是因为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是因为他们需要听到我们真心对他们的感恩和回报。不是因为父母抱怨的太多,而是我们回报给他们的太少,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门养育大,父母十几年风雨不断的给我们做饭,送我们上下学,给我们零花钱,给我们交学费,给我们买衣服,带我们去旅游长见识,带我们去看电影、去游乐场,给我们洗衣服,帮我们铺被子。

每当我们在生病的时候,父母比我们还着急,是他们陪伴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父母给了我们一切一切。请我们现在扪心自问,我们又帮父母做过些什么?有没有时时在感恩他们,有没有真心的爱他们,有没有尽到一个孩子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们的德行千万不要做得太差,还不如一只小动物。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4.不怨父母迟缓

小时候,父母关切着我们的一切合理需求,用超群的行动力带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

每一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当我们的父母年龄老了,自然会有行动不便的时候。

此时应该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不会走路,比他们更迟缓,而那时父母总是耐心的保护我们,关照我们,从来没有抱怨过。

所以将心比心,我们也不要抱怨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因为养育我们才变老的更快,累弯了腰背。所以要万分耐心的对待年老不便的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和关爱来报答父母。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5.不怨父母生病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躲避不开。

父母总会有年老体衰而病倒的时候,此时我们应该多抽出时间去关爱他们。

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会用尽自己的一切来治疗我们的病,而父母病倒的时候,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治疗我们的病,有的甚至可以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给儿女。

而我们是否能够像父母对我们一样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

我们的生命时光是用来学习、成长、感恩、无私、奉献和付出的,而不是用来贪婪、索取、抱怨、伤害、拖累父母和他人的。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如果做不到理解父母、包容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他终将也会被天地道义所抛弃,命运越走越差,皆因为孝德不足而损耗福德所致也。

好家庭教养智慧: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

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若连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