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七不责",收藏起来说不定以后会用到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提出了教子"七不责",那"七不责"是哪"七不责"呢?

一是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孩子也有尊严,也要面子。或者是将孩子的糗事反复说给别人听,给孩子潜移默化中灌输了一种"不以为耻"的观念,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错误行为。

二是愧悔不责。如果说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家长们就不要再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人人都会犯错,孩子其实在你刚开始训斥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家长们如果还对孩子大加训斥的话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教子

三是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孩子如果带着沮丧,难过,伤心的情绪去睡觉的话,要么晚上睡不着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要么孩子会做噩梦影响孩子的精神休息。

四是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而且边哭边吃的话很容易将饭吸进气管里,对孩子的身体造成生理创伤。另外,还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和爸爸妈妈吃饭太压抑"的错觉。长此以往,会使孩子与父母造成隔阂。

教子

五是欢庆不责。孩子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人高兴的时候,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此时父母突然严厉责备,孩子的经脉会立刻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六是悲忧不责。孩子在悲伤难过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情绪波动比较大,自己的感受达到最顶峰,对外界的任何事物是不太在意的。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再责备孩子,会使孩子更加的难受,陷入情绪低谷,变得自卑。

教子

七是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再责怪孩子的话,会对孩子的身体康复有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