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第二小学语文教师杨建玲:让阅读成就学生精彩人生

  阅读对学生心灵健康成长和精神完整发育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并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语言文字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收获成功,增强自信,成就精彩人生。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洛南县第二小学语文教师杨建玲:让阅读成就学生精彩人生

  以身作则,作好示范引领

  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重要责任,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强化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和扩大学生阅读面的责任意识。在设计和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必须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去落实。其次,教师自己要练就朗读课文的硬功夫,所教课文力求熟能成诵,且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作好朗读示范,让学生在文辞优美、情感交融的朗朗读书声中,真切感受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和氛围,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感受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艺术魅力。四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引领学生对重点字词句反复读诵,真切感悟,通过积极的形象和抽象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语言艺术宝库中寻幽探胜,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

  严格要求,增大阅读数量

  目前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学生、家长、教师普遍关注考试分数,学生紧随老师学习课本上的文章,课外阅读面极其狭窄,导致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提高缓慢,获取知识的途径受限,甚至造成学生学习情感低迷、思维品质局限。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不断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三学段的阅读量达到145万字到400万字。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经验和因阅读而产生的智慧。一是除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外,还另行指定教材或课外读物中的优秀篇章背诵。二是严格朗读训练,让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并在朗读中主动探索思考,自主体验感悟,领悟文中之情、文中之理、文中之法。三是逐月逐期逐年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让家长支持配合,督促落实,并适时组织读书交流分享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分享精彩篇章,相互启迪,激发课外阅读的热情。久而久之,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语言文字、生活经验和感受体验的丰富和积累。

  指导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增大阅读量的同时,还要通过阅读方法指导来提高阅读效果和效率。引导学生做到: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开展阅读尽量要拿起笔,边读边记,将自己认为用得好的字词、表意贴切的语句段落,勾画或摘记下来,可进一步品鉴,也可反复朗读成诵以备后用。二是边阅读边琢磨。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一篇文章,无论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轻易放过,一个词儿也不随便应付,才能达到透彻理解,收到良好效果。”三是读后回味品赏。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或一篇文章、一本书阅读结束后,对文章中的某个片段、情节、意境或整篇文章、整本书进行回味欣赏,思考“为什么这样写”,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组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精妙独到之处,从中悟得写作方法和生活哲理。

  总之,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语言、磨砺语感、提高写作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纳积累,含英咀华,培植厚重博大的文化基础,方可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成就学生精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