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女装小佬


我们平时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总是爱带上,我是为了你好,为了你的将来。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压力,也会犯很多错误。 一旦返了错误,我们从开始责备到了最后的教导,或者说我们是在跟孩子讲道理。 一开始孩子还能似懂非懂的点头,我们呢,就好像对他们了如指掌,每次都进行重复性的教诲。 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现的比较麻木了,只要我听了,哪怕我内心不接受,反正大人无非实现自己的家长式的成就感罢了,过会就烟消云散般的一切又归于0 。

父母们有一种倾向,如果孩子不反驳,就认为“孩子还是很积极的,能够接受自己的错误 ”,这种假象就会一直存在。孩子呢,还是孩子,还是会坚持自己的那套,甚至会变本加利。父母呢,又开始了高压政策。

所以啊,作为父母,我们这种家长式的成就感要放一放, 我们是否真的能够站在一个人生观还没成熟的孩子角度去思考呢。 因为孩子真的没经历啥,你跟他说这些,他根本不能体会。

我们要想一想我们小时候的情况。 想想我们鼓励或者教导孩子的语言的方法是否正确啊。 你的道理会不会让孩子更愿意闭嘴,更不愿意开口了呢。我遇到一个家长, 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大加赞赏,做的不好时候,能够语出半小时不停的责怪,如果不怎么,将来会怎么怎么。 这种闭嘴神功是不是醉了。

其实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你说呢? 让我们认知一起提高吧。


百草园课堂


我觉得这算是一件好事啊,说明你女儿已经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了。不过她一年级就开始有这样的主见算是比较早的。其实很多孩子越长大都会越有自己的思想,就越会质疑父母的说法,肯定是需要这样一个过程的,如果哪个孩子一直只听父母的话,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你反而会烦恼,所以最主要的是要顺应这个自然发展的规律,然后保护孩子的一些正确的说法想法,你不要因为自己的个人爱好去否定孩子,这样子以后孩子才会比较有信心,而且做事情比较有自己的主见。


懒懒的妈养乖乖的娃


喜欢讲大道理,难后自己还做不到,时间久了孩子压根就看不起你,不就越来越叛逆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颜在深圳


方式问题,实际上,道理谁都懂。别以为小孩不懂


辩论不是杠辩出个真相


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 当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时,就容易引起对方心理的不耐烦和逆反。

我们小时候也会有这样的体会。比如考试没考好,父母刚说我们两句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有愧疚感的。

可随着父母不断地批评,讲道理,我们会渐渐变得不耐烦,不再听的进父母的话。到最后,甚至可能会有逆反的心理,不想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了。



这就是超限效应,道理讲得多了,不仅无效,还容易起反作用。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道理只是道理,除了反复提醒孩子你做得不对,应该改正外,没有给孩子切实可行的帮助。

比如孩子爱玩手机,我们反复跟他说,“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影响专注力,你不应该玩手机。”可能孩子也知道这些道理,可就是做不到啊。

所以对孩子来说,这些唠叨不仅没用,还提醒他他做的不对,很失败,这只会让他很沮丧,自然不愿意听了。

最后,对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讲道理是纯语言的灌输,太抽象了,不容易理解,所以光讲道理也没用。

也许你会说,不讲道理,那怎么让孩子改呢?方法还是有很多的。

首先,我们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他解释原因。

可以用拟人的方法,比如要他刷牙,就把细菌和牙齿比做人。能形象地表演出来,或者给孩子读相关的绘本就更好了。



其次,要多给孩子信息,帮助他判断。

比如吃糖,如果我们光讲吃糖的坏处,孩子就不会服气。可以把好处和坏处都和孩子讲一讲。

好处是味道很甜,吃了很开心。坏处是容易蛀牙,让牙齿长洞。容易生病,生病要吃药,去医院检查,会很不舒服。

我们给孩子的信息越全面,他越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三,我们要考虑孩子的能力和发展特点。比如小宝宝爱吃手,一岁的孩子喜欢扔东西、撕纸,这是由他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就像我们饿的时候想吃东西一样,靠讲道理没用。



一方面,我们要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给他的行为树立边界。比如洗干净的牙胶或者手可以让他吃,其他东西收到他看不见的地方。

给他软球鼓励他扔,但约定其他东西,比如手机、玩具不能扔。这样孩子就比较能够做到了。

养育孩子不容易,但只要多学习,一定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早教资讯,轻松养好娃。


妈妈没时间


说教这种教育方式,的确是令孩子们非常反感和厌恶的,这个我是深有体会。我陪读时,家长们送饭都是统一在学校大门口一个固定的地方,因此孩子们都在一起吃。这其中有一个“娇娇妹”(我给取的外号,每天送晚餐时都是她外婆和爸爸妈妈一起开着小车来,每天的晚餐之丰盛,简直让人羡慕😀),在念初二。她的爸爸就超级喜欢说教,当女儿说“今天我们的考卷发下来了,我考了全班第二”,她爸爸就会说“为什么是第二,怎么不是第一?你知道吗?爸爸妈妈要卖一个太阳能热水器,要经历多长时间的游说?嘴巴都说干了,你就用第二名来回报我们吗?”当女儿说“今天的物理作业好多,我要快点吃完了接着做。”她爸爸就会说“人家成绩好的孩子,没做完作业之前根本不会来吃这一顿饭,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把作业做完了以后才吃,这才是个好学生的模样噻!”当女儿说“妈妈,我的运动鞋有点小了,你给我买一双吧!”她爸爸就会说“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好的条件,都是脚趾头都漏出来了还在穿,哪里像你们现在哟!一个个成绩超烂,光好打扮……”只要他一开口,“娇娇妹”就会大声地回嘴,于是父女俩几乎每次都会边吃边吵……我认为这位爸爸就是说教,啥事都是他有理,啥事都是上纲上线的大道理一大堆,并且还不分场合地教训孩子,惹得孩子不高兴。


凤146983974


很多家长看了很多关于育儿的讲座和书籍,就按部就班的给孩子讲道理。却发现孩子的抵抗心理越来越严重,而且越来越不听话。其实,这并不是说家长给孩子讲道理造成的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没有正确使用讲道理的方式,这就如同夫妻之间吵架,老公给老婆讲道理是一样的。你越说她越烦、她越烦你越讲!

讲道理也有技巧,这样讲孩子只能烦你

①不以身作则。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某些不好的行为很是厌烦。就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怎么这么怎么样。家长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家长始终没有发现,孩子的这些不好的行为就是模仿自己的。如果,你不能以身作则做一个好的榜样,怎么能够让孩子信服、听话?

②责备式语气。家长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带着情绪在里面的,有一种责备的语气在里面。让孩子感觉自己在被父母批评教育,从心理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种情况下,家长非但没有做到讲道理,反而是变向的批评了孩子,让孩子感觉你是非常虚伪的。

③在孩子情绪激动时讲道理。这就像我在第一段中举得例子,在孩子情绪激动或者刚刚犯错时,家长给孩子讲道理就如同夫妻之间发生争吵,老公给老婆讲道理是一样的。不论你现在说什么都是错的,没有道理可言。

正确的讲道理,应该是这样的

①把握好时机。当孩子犯错或激动时,第一时间应该先平复之间的情绪然后再和孩子沟通。这样可以避免之间激动,也可以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孩子在犯错或情绪激动后他们其实是非常紧张的,害怕被父母责备。给双方一个缓冲的时间,然后再交流会顺畅很多。

②引导和表扬。在平常就要对孩子正确的行为进行表扬,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孩子犯错时第一时间应该纠正他的做法,并鼓励他下次采用正确的做法, 不能盲目的进行批评和指着。往往家长认为的讲道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批评。

③做孩子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因为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从模仿我们开始的,如果我们自己不能要求自己,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


奶瓶爸爸和小九


你觉得你自己很讲道理,但是我从你的描述看,你根本没有真正的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来讲道理。你只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有道理,想要让孩子无条件的服从你罢了。

你女儿从一年级才开始质疑你的“教诲”和“批评”,说实话这个已经属于比较晚了。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了。你应该庆幸你女儿自我意识的觉醒,没有被你所谓的教诲给淹没和打压。

比起质疑你女儿的行为,我觉得你应该反思自己的所谓“讲道理”,是不是漠视了孩子的需求,而一味的强调自己的需求?你眼中的“乖巧懂事”,是不是孩子压抑了自己的自然欲望来满足你的要求?你有没有经常反思自己做法?你有没有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她真正的想要什么,而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居高临下的给于宝宝这样那样的指导。

最后再问一个问题,面对和孩子的冲突的时候,你有没有试过共情?你有没有在孩子哭闹伤心的时候,试图去探究孩子为什么这样?并且对她表述出来你对她的理解?引导她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从来没有,只是所谓的说教,那么你就不得不警惕了,现在不过是小学一年级,等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只怕你更加没法管得了孩子了。

想要收获一个真正成熟讲道理的孩子,请你仔细反思你所谓的“讲道理”,做到平等的和孩子交流,聆听她,理解她,帮助她,和她做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迎合你的朋友。
(图片来自网络)


TT三宝麻麻


现在的很多家长,越来越想教育好孩子,越来越希望自己能够用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所以,很少去打骂孩子。

但是每次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都会倾向于给孩子“讲道理”。

“你应该懂得分享,不要这么小气。”

“你应该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你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显得更加独立。”

我们听到了太多这样的那样的“道理”。

但是,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讲完道理之后,孩子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甚至,在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时候,你越讲道理,他越要跟你对着干。

所以很多家长就开始苦恼:为什么道理越来越讲不通了呢?

其实在这个时候,并不是说道理不管用了,而是有很多家长已经把讲道理当作了教育的主要方式,而忽略了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先想想这个道理对不对

很多家长盲目地要求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只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这些道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我们要懂得在不同阶段,教育孩子不同的道理。

比如,有时候孩子会“小气”,但是在这个时候大人就会告诉他你要“分享”。试问,一个人,连自己的温饱都没有解决,为什么要先想着分享?所以,孩子应该先学会的,是“满足自己”。

家长不要“口是心非”

在保证道理是正确的基础上,作为家长,也要相信你所讲的这个道理。

很多家长经常来问我,如何让孩子在分数不高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分数?

其实他们自己内心都对分数非常在意。

顺从孩子的意愿

很多时候讲道理不管用,那在这个时候就顺从孩子的意愿就好了。

我曾经说过,孩子是非常需要对外界事物进行探索的,但是家长啥都不让做,孩子的好奇心就没了。

所以,孩子想做,就在旁边保护好他就行了。

并且,你会发现当你顺从孩子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历史菜鸟李先森


著名思想家卢梭说,有3种教育方法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分别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其中尤其是“讲道理”,这一教育方式很受大多父母推崇。但渐渐地人们发现,讲道理对于教育绝大多数孩子而言收效甚微——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可能很多人刚开始当妈妈的时候,跟每个教科书式的妈妈一样,温柔的对待孩子,大声说话都怕吓着孩子。可是,事实告诉我们,这些压根没用!

面对娃各种不配合行为,孩子就是不肯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妈妈们可能内心提醒自己要耐心、要冷静,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对孩子开吼....

其实很多妈妈都没有意识到,根本没有必要跟娃讲那么你要怎么样你多大了,还这么不听话的大道理,因为越讲,孩子只会越来越不听话,自己也会越来越不耐烦。

有人就诉苦,说她6岁的女儿相当叛逆,还没到青春期,现在就什么事儿都和她对着干,她苦口婆心地跟女儿讲道理,可女儿却偏不听,惹得她常常发脾气。她知道打骂女儿不对,但真是被小家伙气得不知如何是好。

家住四楼没有电梯的小区,女儿特别喜欢这样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抬起向下溜。她看到楼梯扶手常年没人擦,会把衣服弄脏磨破,便严令禁止女儿这样做。但每一次下楼时,孩子又屡教屡犯,她终于失去耐心,大发脾气。后来女儿当着她的面不会再犯了,但是衣服袖子下面经常是脏的…

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那至少说明在这件事上,讲道理是不对的,发现没有半点效果,就应该立即停止。

孩子喜欢那么下楼,很简单,回家找上两块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块,把楼梯扶手擦干净,既做了公益,又满足了孩子手脚并用下楼的乐趣,听完恍然大悟,对啊,这么简单,怎么就没想到呢!

怎么就光想着给孩子讲道理了呢?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固有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就会好得多。

一个人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往往就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验和认识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