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按下了暫停鍵,但世界不會因病毒而止步

病毒攻擊之後的世界是更好的世界還是更壞的世界,人類正在摸索給出答案

全球化按下了暫停鍵,但世界不會因病毒而止步

文 |《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 發自華盛頓


我一直極為清晰地記得武漢新型肺炎病毒第一次闖入我視線的時刻。


那天是2019年12月30日,由於時差,北京時間已經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我正糾結於一篇拖延了很久的文章,然後看到編輯部的微信群裡在討論“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


我在國內的同事報道說,2019年的最後一天,“武漢可能出現SARS病例”的傳言甚囂塵上。2019年12月30日晚,武漢衛健委發佈了一條緊急通知,主題為“報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況”。其中寫道,根據上級緊急通知,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對“不明原因”肺炎是SARS的猜測,在網上被迅速放大。


這個消息沒給我帶來任何衝擊,最多我只是稍有感慨:一年的最後一天以一個不明病症收尾了。我未能預見到2020年的前半年,全球都要被這個至今仍有各種不明因素的大流行病而重新定義。


2019年及以前的世界,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世界。我在美國看到了那個世界的後半截,人們在討論美國股市一路飆升,不斷創下歷史新高,10年漲幅高達到322%,討論美國經濟如何強勁;人們討論大國的興衰,討論如何站在廣泛而深遠的歷史發展的角度,保持大國的實力與地位的使命;大國如何在財富、經濟基礎與軍事力量、戰略承諾之間取得平衡。


全球化按下了暫停鍵,但世界不會因病毒而止步

美國政府強調保持社交距離,在華盛頓的主要景點,這樣的警示牌也隨處可見。圖:金焱

2020年的世界到現在只有一個詞橫掃天下:病毒。


2019年底我糾結的文章到現在也沒有寫一個字。那是我去佛羅里達出差一週的採訪。2020年2月,佛羅里達州的一些採訪對象發郵件來問我文章的進度,我回復說,中國讀者現在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全部放在新冠肺炎危機上,其他無論什麼樣的新聞報道,都會被湮沒。


3月底,大名鼎鼎的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他最新的專欄中寫道:新冠病毒危機來臨之前,我曾考慮寫一本關於21世紀政治黨派的書,但鑑於這種全球流行病,很明顯,無論你在寫的是什麼樣的非虛構類作品,都要先放下。


我們生活在病毒掌控的世界。全世界不知道多少人每天都在關注新冠肺炎患者數量的每日攀升。Worldometer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30日0時31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70萬例,累計死亡33175例。


但與此同時,這個世界在病毒之外所有的一切也都按著既定的目標推進。沒有數據來解釋一場病毒之後,中美之間的大國興衰,誰又興了幾個百分點,誰又衰了幾個百分點,但所有病毒蔓延前已經存在的衝突和矛盾,在病毒橫掃而過時,都重新點燃了,或化身為新的矛盾和衝突。也許在人類最終戰勝病毒之際,回望此時此刻,才會發現世界已然不同。


全球化按下了暫停鍵,但世界不會因病毒而止步

在大流行這樣的緊急情況下,必須權衡隱私權與其他考慮因素——例如挽救生命。圖:金焱

托馬斯·弗裡德曼的新專欄是《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的世界》,雖然他也說,沒人知道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以我狹窄的視野,我沒看到病毒讓世界發生斷層,流行之前的世界的趨勢,被病毒重新分揀之後,繼續前行。


在病毒之前的世界,我去採訪美國曆史學家保羅·肯尼迪。保羅·肯尼迪對海軍史、軍事史和大國關係等深耕多年,但是他是我見到的最善於傾聽,希望向每一個人學習的謙和之人。無論是在我對他的採訪中,還是在他的課堂上,他回答一個問題後,總是真誠地表達希望在場人士的觀點和看法。


我們談到了美國和中國關係。肯尼迪告訴我,在他看來,如果談論美國和中國關係的大氛圍,那就不只止於特朗普。肯尼迪的原話是:特朗普毫無章法可言,他可以很有趣,很哥們兒,要解決貿易衝突。其他時間他讓人警惕,是負能量。除了特朗普當選為總統外,很多其他因素也在中美關係上發生作用,美國對中國的很多方面是存在不信任甚至警惕的。


肯尼迪的很多話,放之於病毒時期也皆準。他說,美國人對自身的發明,對亞洲事務都有自己的前瞻性姿態。他認為到目前為止,中國在外交上一直非常謹慎。這符合中國的長期利益。局外人對中國指手劃腳很讓人煩,但中國保持理性最終會自己受益。


在中國的節奏被新冠肺炎疫情帶著走的最初二個月,很多新聞都被漏掉了。比如美國幾所大學相繼關閉孔子學院後,一月下旬,美國馬里蘭大學引用聯邦法規,宣佈將關閉孔子學院。馬里蘭大學是美國第一家開辦孔子學院的大學。


3月30日週日,美國德高望重的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預計,10萬或更多美國人可能死於新冠病毒大流行,是目前死亡人數的50倍。這個數字相信對很多人的心理都是很大的衝擊。我是10天前第一次聽到這個數字。


10天前的那個春日午後,我接到一個美國朋友的電話,相約見面。美國那時剛開始大範圍的實行在家工作,各處生意都被關迫關門了,人們被建議居家隔離。


朋友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簡稱NIH)工作,是這個美國最高水平的醫學與行為學研究機構的某部門的負責人。她戴了口罩,還戴了手套,只不過她的手套是花園除草用的——她專門來告訴我一些防身秘笈:比如一次性手套脫銷,就買這種花園除草手套。


她話峰一轉,語氣低沉地說,她和同在NIH、做病毒模型的朋友剛剛一起散步。那個朋友告訴她,情況如此嚴峻,10萬或更多美國人可能死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做好長期在家的準備——3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記者會上宣佈,將兩週前頒佈的為期15天的“社交距離防疫建議”延長至4月30日。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在兩週內迎來新冠肺炎死亡率拐點,預計整體形勢將於6月初轉好。


她的眼睛有些遊離和落寞,她說“我單身,當我一個人在家裡沒人說話的時候,我希望你會記得我,會給我打一個電話,讓我覺得被人惦記。”這種猶如訣別的話語驚到了我,然後她說,美國不是中國——我不想用他們形容中國製度的用辭,但是我要說,美國沒有中國那種從上而下的制度,那種覆蓋全國的體系——在大流行病傳播面前,美國的體系有不利之處。


在我的朋友圈,關於病毒而產生的分裂從始至終,開始是針對中國疫情的分裂,現在是針對國外疫情的分裂。這沒有什麼奇怪,這不過是先有觀點再有事實的病毒版。


之前有人問我,生活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時代,有什麼發現?我仔細一想,發現美國和中國越來越像了。比如在自信的問題上,比如在對媒體的態度上,比如在探討問題的出發點上,不一而足。


全球化按下了暫停鍵,但世界不會因病毒而止步

圖:金焱

在疫情下,中美的經歷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在疫情暴發後,兩個國家的測試系統都飽受延誤和混亂的困擾;


比如在疫情暴發後,兩上國家都面臨醫護器材的短缺。美國有人撰文質問說,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怎麼會看到自己陷入如此不幸且可以避免的境地?


比如在疫情暴發後,兩個國家都出現了病毒被汙名化的現象,只不過在中國是湖北和武漢,在美國是華人;


比如在疫情暴發後,人們都被困在室內,都發現別無選擇,只能更加依賴網絡來進行交流、工作和娛樂;


比如在疫情暴發後,兩個國家都有各種毫無根據的陰謀論的傳播;


比如在疫情暴發後,人們紛紛挺身而出,從各種意義上“逆行”。


實際上這不只是在中美,在世界許多經歷疫情的國家,也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混亂,和人性的美好。有數據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迫使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行動受限,也促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出來幫助他們各自國家的社區,令人欣慰地展示了在面臨困境時人們的堅強。


實際上,我在美國看到的一篇文章很有說服力。文章用大數據分析了疫情何以如此迅速地在全球蔓延:文章在開始就說,假設政府的所有應對都做到了完美無缺,疫情還是會蔓延。


疫情之下,各國政府仍然都還在摸索最有效控制疫情的方式,美國戰勝病毒更多地靠科技實力和民間力量,在病毒依然沿著自身軌跡傳播的同時,病毒攻擊的對象只有一個:人類。病毒攻擊之後的世界是更好的世界還是更壞的世界,也只有人類能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