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年前中国“斯大林格勒”:国际联军出动,一战歼敌80000人

1300年前的大唐时期,中国本土爆发了一场扭转安史之乱战局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在这场战役中,唐军和国际联军并肩作战,歼灭叛军80000多人,重创叛军的主力部队,为唐军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在今天鲜为人知的宏大战役!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唐军和叛军之间从此形成了三条战线:第一条是以唐朝战时首都灵武与朔方镇为核心形成与叛军范阳基地对峙的北部战线。通过灵武附近的河套-鄂尔多斯高原,唐军一方面能吸收大量驻扎西域的部队回到内地参战,另一方面就赢得国际联军的不断支援。

1200多年前中国“斯大林格勒”:国际联军出动,一战歼敌80000人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令叛军始料未及。当时,叛军在占领东都洛阳后就打算沿着江淮地区继续西进,趁着唐军主力在西北集结的时机一举拿下四川。刚开始,叛军会以为沿着江淮地区向西进攻的作战会非常的顺利,但令叛军没想到的是,其主力部队竟然在睢阳遭到了张巡的顽强抵抗。张巡和睢阳军民9个月的悲壮阻击顶住了凶猛的叛军进攻,为唐军主力部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

第三条战线的形成在第一条战线稳定后全面展开。在得到西域部队和国际联军的支持后,出于政治考虑的唐军就奔赴关中平原,打响了收复长安乃至日后收复洛阳的战斗。而香积寺战役正是唐军收复首都长安的重要一战。

在香积寺战役打响前,唐朝的灵武战时政府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军事动员。大量驻扎在西域的精锐部队回到内地参战。与此同时,唐朝又新增节度使大量征兵,形成许多新组建的临时军团。再加上骨力佩罗可汗领导的4000名回鹘骑兵,曼苏尔哈里发领导的4000名阿拉伯军队,以及于田、南诏等地的援军,唐朝已经拥有了20多万反攻大军。这对于安史叛军形成了2:1的兵力优势。

1200多年前中国“斯大林格勒”:国际联军出动,一战歼敌80000人

叛军精锐——契丹-突厥骑兵

而叛军方面在兵力上显得捉襟见肘。叛军部队在三条战线上和唐军展开激战,但眼看唐军20万大军已经向长安城扑来,叛军首脑安庆绪并没有坐以待毙。为了所谓的“政治面子”,安庆绪带领10万叛军主力在长安城外展开架势,与唐军决一死战。尽管安庆绪自己也认为胜算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公元757年9月,郭子仪带领20万唐军来到了长安城南。为了避免与叛军占据优势的骑兵交锋,唐军将战场安排在了今天西安市长安区的终南山脚下香积寺附近。在兵力配置上,唐军所属的西域军团、朔方军团和关内行营军团这三大军团形成了三条能互相支援的稳固阵线,以便在一线部队失败后有预备队可用。每个阵线的背后还有二线部队能抽调支援。从具体部署上看,郭子仪将李嗣业的西域军团放在了最前面,西域军团两侧是回鹘骑兵与朔方军团。这种排兵战法的目的就在于:让唐军主力西域军团迎战叛军精锐契丹-突厥骑兵,消耗敌人骑兵的有生力量。即便西域军团顶不住了,朔方军团和回鹘奇兵也能从两翼向叛军骑兵发起反攻。

面对唐军的咄咄逼人,叛军也做了部署:契丹-突厥骑兵在中路作为最精锐的部队,以大量的步兵掩护两翼,安庆绪还在外侧放置了另一支骑兵部队作为战略预备队,以随时向唐军发起包抄进攻。

1200多年前中国“斯大林格勒”:国际联军出动,一战歼敌80000人

郭子仪带兵反攻长安

事实证明,郭子仪让最精锐的西域军团打头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香积寺战役打响以后,叛军将领李归仁带领其精锐契丹-突厥骑兵向唐军西域军团发起进攻。面对装备上占据优势的契丹-突厥骑兵,李嗣业领导的西域军团顽强抵抗。作为长期在西域(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作战的精锐部队,西域军团战法非常的老练,其前排以盾牌和长枪形成第一道防线顶住叛军的骑兵攻势。随后,第二道防线的弓箭手就密集地向叛军发射弓箭。这一战术让契丹-突厥骑兵有些吃不消。

在第一轮冲锋失败后,叛军骑兵又发动了第二轮和第三轮冲锋。依靠装备上的优势,叛军骑兵在第三轮冲锋后攻破西域军团两条盾兵防线。西域军团后方的弓箭手被迫拿起长矛和长枪投入战斗。面对叛军骑兵加两翼步兵的混合冲锋,李嗣业下令国际联军——阿拉伯军队和于田部队急忙从两翼顶住叛军。经过国际联军的出手,叛军的进攻又一次被顶住,整个战线呈现出焦灼态势。

千钧一发之际,李嗣业下令陌刀手参战。陌刀手身穿重甲,手持锋利的唐刀,是唐朝中期的敢死队兵种。每次前线出现巨大伤亡,陌刀手部队就准时的来到前线补缺。这一次,陌刀手终于派上了用场,在陌刀手的猛烈冲击下,叛军骑兵毫无还手之力,李嗣业本人更是亲手砍死了10个叛军骑兵。陌刀手敢死队为西域军团立下了赫赫战功。

1200多年前中国“斯大林格勒”:国际联军出动,一战歼敌80000人

左边为唐朝盾兵,右边为陌刀手

眼看叛军骑兵战败,安庆绪决定调整战术。叛军精锐契丹-突厥骑兵采取磁性战术吸引西域军团,使得西域军团主力与叛军骑兵决战,并吸引唐军反攻大军的整个战线。在叛军骑兵磁性战术的作用下,唐军第二线部队朔方军团和第三线部队关内行营军团也被迫投入进攻契丹-突厥骑兵的战斗。这使得唐军整体脱离了其围歼叛军的既定战场!当唐军脱离其既定战场以后,叛军两翼的步兵和担任预备队的骑兵机动部队就两翼包抄唐军,最终歼灭唐军反攻大军。如果从战术的角度来看,叛军这一战术真的很高明。

1200多年前中国“斯大林格勒”:国际联军出动,一战歼敌80000人

回鹘骑兵

看到唐军的战线被叛军吸引过去,郭子仪当即下令配合朔方军团参战的4000回鹘骑兵向叛军骑兵机动部队发起绝地反击。在打垮叛军骑兵后,回鹘骑兵又来到敌人后方,与西域军团形成对敌军主力的夹击之势。在西域军团和回鹘骑兵的联合打击下,叛军防线终于崩溃。由于交战地域过于狭窄,叛军逃出去的并不多。最后,唐军以歼敌80000人的战果(毙敌60000,俘敌20000)取得了香积寺战役的胜利。香积寺战役后,叛军在关中平原的防线全线崩溃,唐军收复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