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新冠肺炎這隻病毒的黑天鵝飛行、振動的破壞力有多強?


一天新增10萬病例,累計71萬病例。這還是截至北京時間3月30日6時30分統計的數據。


環球已非同此涼熱。中國抗疫決戰決勝,中國車市全面復產,武漢和湖北已不是疫情風暴眼。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此前受疫影響最嚴重的東風乘用車、東風本田已在3月11日復工復產,神龍汽車在3月25日復工復產,東風雷諾在3月26日復工復產。


而4月8日即將到來的武漢通航,意味長達76天的武漢封城徹底結束,將宣告中國抗疫的決戰性勝利。


令人遺憾的是,發生在武漢和湖北的“抗疫戰時過去完成時”變成歐美的“抗疫戰時現在進行時”和“抗疫戰時將來進行時”。“閉關鎖國”之下的世界汽車列強暫時“熄火”。


病毒還在傳染,美國近14萬例、意大利近10萬例、德國5萬例、法國4萬例、英國2萬例、韓國近萬例。


有研究樂觀地認為,疫情將導致2020年全球汽車產量下降16%(約1580萬輛)。更有專家悲觀地預測,遭受疫情重創的全球汽車產業或將倒退十年。


全球汽車銷量持續下滑尚不見底,調整年度目標或已成大概率事件,只是在什麼時間調最合適而已。


汽車商業評論梳理發現,目前車企對2020年的目標是否調整有四派。


一是觀望派——不設置具體目標,以德國大眾為代表;二是撤稿派——撤銷已發佈的目標,以美國福特和通用為代表;三是堅挺派——目標不動搖,以中國央企東風和一汽以及地方國企北汽、民企吉利為代表;四是靈活派——調減目標,以中國民企長城和地方國企廣汽為代表。


以上企業的調或不調,並沒有什麼規律和門道,與其國別、企業性質和領導人風格等均無直接關係。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全球當前疫情尚未結束,目標或調整或觀望或不變,每個企業背後的思考邏輯不一樣,調或不調,都是二難選擇。


首先,各國國情不同、醫療醫務基礎不同,防疫的態度和策略及行動不盡相同。下一步疫情的發展情況還不明確,風險還在增加,不確定性加大。有可能會一調再調。


其次,廠商利益博弈使然。調減了,擔心今年的剛性目標就變軟了,層層傳遞,一瀉千里;不調,則憂慮河道堵塞,流通受阻,終端最終會決裂、崩盤。


第三,調減目標,對供應鏈不是好事,對原材料與加工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來說,意味需求下降和銷售收入的下降和萎縮,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第四,調減目標,意味著減員減薪減預算,要眼睛向內,要擰乾毛巾中的水分,意味著過慣好日子的車企開始要過緊巴巴的苦日子。


中國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復工復產,使世界看到了希望和救星。


慣性的鞭打快牛效益,可能會使在華的合資公司成為跨國車企銷量洩洪的地方,中國市場、大中華市場可能是豪華品牌銷量承壓的突破。畢竟中國市場已是連續11年的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市場已是跨國公司和豪華品牌的最大市場或最大市場之一。


不過,這個時候的研判和預測多有賭的成分,如果是拍腦袋、拍胸脯,結果多會拍桌子、拍屁股。盲調、亂調,還不如不調。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大眾:沒有設置固定目標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中國汽車行業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影響。根據大眾集團發佈的數據,1-2月全球累計交付138萬輛,同比下降14%。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3月25日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採訪時表示,“在當前的特殊時期,我們沒有為2020 年設置固定的數字作為目標,而是根據不同情景對市場做出了預判。”


大眾預計,2020 年整體汽車市場銷量將下滑 3%至 15%。中國汽車市場有望在今年5至7月走出頹勢,但之後是否能夠恢復穩定的發展趨勢,甚至是否可以彌補上半年的損失還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人們經濟狀況的受影響程度以及全球經濟的發展。


接下來,大眾集團有三個確保:一是大眾汽車品牌能夠延續輝煌戰績;二是奧迪品牌正重回正軌,在豪華市場繼續發力;三是要讓家族中最年輕的成員——“迄今為止表現不俗”的捷達品牌不斷髮揮潛力。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近日表示,如果不能控制新冠疫情,大眾汽車集團可能不得不裁員,因疫情停產的狀態下大眾每週還要支出約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8.5億元)成本。


迪斯透露,中國市場的需求正在回升,但水平僅為新冠疫情前的50%,“只有像中國、韓國或其他亞洲國家一樣控制住疫情,我們才有機會度過這場危機而不失去工作。” “我們在中國以外的地方沒有銷售或收入。”


通用、福特:撤回財務目標


受2019年業績下滑和疫情影響,通用汽車股價近期下跌將近一半。通用汽車最為倚重的中國市場大幅下降,上汽通用前2月銷量同比下降52%,約為13萬輛,上汽通用五菱前2月銷量下降65%,約為9萬輛。


彭博社報道,通用汽車3月24日宣佈,撤回此前發佈的2020年財務業績目標,從現有信用額度中借款160億美元,將現金儲備增加一倍。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表示,“正在不斷變化和不確定的環境中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證充足的流動性。”


比通用早一週,福特汽車宣佈撤回此前發佈的2020年財務業績目標,啟用兩筆未使用的信用額度,其中包括福特汽車信用額度下的134億美元和福特汽車信貸信用額度下的20億美元,用來抵消因疫情導致的生產停工所帶來的臨時營運資金影響。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東風、一汽、北汽、吉利:目標不變


3月28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一行到東風公司調研時希望“咬定今年既定目標不放鬆,做好防疫和生產工作,努力把受疫情影響的損失補回來”。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表示,將繼續發揮央企帶頭作用,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為武漢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東風力量。


對此,東風公司一位高管表示,“領導多來,解決東風困難,助力東風快乾大幹,與時間賽跑,咬定目標不放鬆。”


2月27日,在東風公司黨委擴大會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專題會上,竺延風強調“公司今年的經營目標不變”。


目標不變,對於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3月23日全面復工的東風公司來說,失去的60天每一天都非常珍貴。2020年要確保360萬輛、挑戰400萬輛的目標,意味要追回已逝去的2個多月錯失的60萬輛產銷。


對於如何渡過當前的經營危機,竺延風要求所屬企業,要摸準市場、提高市場應變能力,積極研究降本增效方案,密切跟蹤並用好用足利好政策,苦練內功,紮實做好基礎性工作。


竺延風曾工作的中國一汽也傳出三大自主品牌均不調整2020年目標的信心:紅旗銷量翻番,完成20萬銷量目標;奔騰增長60%,挑戰20萬輛;解放增長3萬輛,確保35萬輛。


疫情的有效控制,激勵北汽集團“確保全年經營指標不退不讓”,2020年要確保與去年226萬銷量持平,並挑戰235萬輛。


同時,吉利汽車總裁安聰慧表示,吉利今年141萬輛的銷量目標不變:“疫情的出現也催生了創新與機遇,是對企業內部的鍛鍊。”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長城、廣汽:調減目標不遲疑


正如堅硬的長城無法抵禦外敵,再堅強的車企也無法抵抗疫魔的碾壓。長城汽車2月產銷數據顯示,銷量勉強過了萬輛——10023輛,同比下滑85%。


3月14日,長城汽車調整年度銷量及盈利目標,2020年銷量目標從111萬輛下調至102萬輛,淨利潤從47億元下調至40.5億元,但2021年及2022年考核目標未進行調整。


2019年,長城汽車售出汽車106萬輛,同比幾乎又是微增長——0.69%,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93億元。此次調整後與2019年的實際銷量及淨利潤相比,長城汽車2020年股權激勵考核目標也有所下降。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3月16日,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網絡發佈會上表示,受疫情影響,導致2月生產停滯,將下調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的增長8%降至增長3%,即原來的年度目標由222萬輛變為212萬輛。


疫情碾壓下,車企目標調還是不調?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認為,只有認清壓力和現狀,才能更好地向前。不管是車市下滑還是疫情,這些危機的出現能夠促使企業變得更強大,更能夠從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