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最大的人,往往最優雅


壓力最大的人,往往最優雅


這段時間自己的狀態並不太好,手頭上有好幾個項目要做,但是時間又是最大的瓶頸,忙不過來。又連續去了好幾個城市,作息不規律,好不容易瘦一點下來的身材又變本加厲的反彈了——本身就易胖的體質加上壓力肥,真心傷不起。


說實話,最近壓力確實蠻大的。

有些人又要說我矯情了——你現在的日子明顯比以前好太多,你壓力個毛線?


其實壓力也遵循馬斯洛原理,有些壓力是生存層面的,比如要在城市裡活下來,希望買得起房可以安居;有些壓力屬於自我成就層面的,比如追求更高的薪水,更高的頭銜,更有影響力,更被別人認可。


說白了,不管是員工還是老闆,年輕人還是中年人,每個階段,每個身份都有特定的壓力。


在壓力的環境下如何保持優雅,是我們一輩子要修煉的功課。


1

沒有壓力的生活,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幾年前徐小平的真格基金還沒怎麼出名的時候,一次記者問他,為什麼要從新東方出來自己做投資人。

徐小平眯著小眼睛,搓著手,憨憨地笑著說,因為新東方上市後,突然發現自己沒什麼事情做了,只是變成了一個有錢的老頭兒而已,這種感覺太恐怖了,所以必須得做點事。

這幾年真格基金做得不錯,在各大投資論壇、創業節目裡都能看到徐老師的身影,轉型為投資人之後,他的精神氣質更好,笑容也更燦爛了。

承認吧,人生有兩種痛苦最無奈,一是夢想破滅後的絕望,二是夢想實現後的空虛。


當你費勁千辛萬苦,終於爬上山頭,你可能會短暫喜悅一分鐘,但當你站在山頭,卻不知道下一步要去哪裡的時候,你會瞬間覺得無聊起來。


我自己公眾號的訂閱用戶,這兩天應該就會破30萬訂閱了,我這段時間經常登後臺,看著每天增長的數字,離目標越來越近。只有幾千人訂閱的時候,一直想著什麼時候到1萬訂閱,等上了1萬訂閱,就會一直想著什麼時候上10萬訂閱。等後臺的數詞到達30萬訂閱的時候,我可能在心裡喜悅一分鐘,欣慰地感慨一下——“哦,30萬了。”


然後就想著什麼時候破50萬,甚至100萬。這特麼就是人性,永遠貪婪,無法滿足。


相信我,滿足只是短暫的愉悅,而壓力,才是最長情的陪伴。


壓力最大的人,往往最優雅

2

在壓力下努力保持優雅的人,

都有一個閃光的特質--自律。

對美國感觸很深的一點是,發現郊區小鎮裡的胖子特別多,慢悠悠開車半小時出門,吃頓十幾美金的自助餐再開車回來,生活安逸又閒適,這讓我一度產生錯覺,這是美利堅麼?生活節奏也太慢了吧!但等我到了曼哈頓波士頓等大城市時,看到城市裡的人們腳步飛快,眼神犀利,身材勻稱,才又覺得,恩,這才是美國該有的樣子。


相信你在網上也看過那些華爾街精英們的身材,勻稱的八塊腹肌讓他們看起來性感極了。美劇《紙牌屋》裡的Claire,白天再忙晚上也換上緊身黑色運動衣出門跑步。


因為長期住各個城市不同的酒店,有時我也會早起去酒店健身房鍛鍊,每次我都會觀察早起健身的人,猜想他們來自哪座城市,哪個行業,什麼頭銜,看到他們在跑步機上汗流浹背,在瑜伽墊上撕拉身體,舉著啞鈴大口喘氣,我會由衷的感到被鼓舞。


健身房裡很安靜,大家都不怎麼說話,但整個屋子都瀰漫著一種氣息,這種氣息,有自律的味道。


Pressure is the new sexy.


3

壓力有多大,就能跳多高。


身邊不少朋友,選擇過天天加班非常焦慮的生活,並不是迫於生活壓力,而是自己的主動選擇。


就像我的好朋友Effie,放著好好香港華潤的高管不當,跑去小贏理財創業,她老公是麥肯錫的全球副董事,真不缺錢。我去年還寫過那篇文章《為什麼我身邊的高管朋友都出來創業了》,問她為什麼要換職業,她回答說,因為感覺自己沒什麼進步了,所以看好了一個未來風口,想挑戰一下自己。


這一年多看著她各種飛,各種忙,我們在香港的小區只隔著半條街,但基本都見不到面,只能在各個城市擦肩而過。


前兩天,和她終於約到一面,聊了很多關於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看法,我覺得她愈發智慧,舉手投足也更加優雅了。這是一種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努力拼搏煥發出來的獨特精神。

她說:去年夏天我剛從華潤辭職,我們一起吃飯那會兒,你還是個剛剛起勢的小夥子,現在感覺已經有大V的氣場了。這一年多你也是夠折騰的,真為你感到高興。


時光讓我們彼此都變成了更好的樣子,這是對過去,最好的致敬吧。

壓力最大的人,往往最優雅


有類人,註定是要過有壓力的人生,才能滿足內心的貪婪。


為什麼要選擇難走的那條路,因為我們不滿足,簡單的那條路,看不到太多風景。


4

正是習慣了有壓力的生活,

才特別珍惜沒有壓力的時刻。


忙裡偷閒,苦中作樂,才是生活真諦。


就像沒有痛苦的沉澱,快樂也是膚淺的。


每次去江浙滬出差的時候,我都儘可能抽出時間回趟家看看家人,今年上半年還能在家待兩三天,下半年基本上就只能待一天了,今天回家,明天就得離開。


但同時,正因為時間短,才想著把全部的時間都留給家人。


有時候和家鄉小夥伴吃飯,他們商量說飯後去看電影吧,又說最近都沒什麼好電影上映,沒什麼可看,我說我已經很長時間沒走進電影院看電影了。

兩個小時,太奢侈了。


高樟資本的創始人範衛鋒有一次在朋友圈吐槽一部電影實在太難看,白白浪費了他兩個小時,非常生氣。我特別理解這種情緒,對於投資人來說,閒暇的時間真的太少了。

前兩天看到關於《快樂大本營》何老師的一條新聞,是他和另外三個新人男明星各拍了一條自己休息時一天的日程狀態。另外三個男明星分別錄製了展示收藏品、雪地越野賽車、洗泡泡浴的愛好,唯有何老師簡單地錄了“珍惜呆在床上的一整天”這個主題。是啊,他的時間表太緊了,所以沒有壓力的連貫小時就特別讓人珍惜,珍惜放空的愜意。


熱愛生活 熱愛魚仔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