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中的橫向創新&創新核心“維度”

文章分析了服務對象變化時的產品與商業模式變化規律,同時介紹了維度劃分的規律、幫助構建更高效的模型,筆者抽象出來的底層邏輯模型是“開放、可生長、可遷移,最終個性化”,希望對你有幫助。

产品/商业中的横向创新&创新核心“维度”

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講橫向創新:產品與商業、維度劃分。

一、產品與商業中的橫向創新

1. 橫向創新是什麼?

首先了解下對於產品,什麼是“橫向創新”?——在原有的流程中增加新的環節。

按照“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來分析下(備註,由於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導致我們的社會被我們按照這6個要素進行隨意組合創造)。

1)“起因”

在《通用創新模型:加法創新2,結構化、模式化創新》中介紹過一個“自動化模型”,在模型閉環反饋中我們介紹過“結果的變化會反饋到輸入(部分起因)部位”,比如需要的結果增加了新的方面、需要更精確的結果、需要結果以新的形式呈現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中間的過程環節,或是需要增加環節、或是需要對原有環節進行調整優化、或是需要將輸入結果變成其中一環並延伸出新的環節。這時的改變就是橫向創新。

2)“經過、地點”

這裡將主體“人物”換成“中間過程環節”,就變成了“環節的地點(位置),組成整體的流程經過”。

3)根據“需要的新結果、起因”的變化,我們來重塑整個流程,我將結果的複雜度變化劃分成2個維度:新增維度、原有維度。

新增即是對結果增加新的描述維度,原有即是對現有維度進行校正(對維度的維度進行操作:增、刪、改、重構)。

現有維度進行校正和新增維度通常發生在結果維度之間的關係發生變化、結果維度本身發生變化、以及構成結果維度的維度本身發生變化的時候(可以看出,這三個方面為3級包含關係“維度構成的結果-組成結果的維度-維度的子維度”),這是按照面向一切對象的核心–維度進行的劃分,無論結果、過程、起因。

現有維度校正多發生在不引入新的維度,但對過程本身進行優化以及對結果進行優化的情況,如算法變化達到更精確的結果、為確保責任到人增加每個環節的簽字確認流程、為了加快流程而去除多餘的環節等,這都是在原有流程環節不變的情況下,對環節本身進行編輯的,即對象的字段本身裡的標籤進行修改。

因為在整個“輸入過程輸出”的模型中,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組合在一起與輸入形成了輸入,輸出的維度都是源自於輸入和過程環節,因此當輸出的維度本身發生變化,對輸出前面的輸入和過程環節的維度進行處理即可完成新的輸出要求。

新增維度多發生在引入新的結果維度,當結果和背景新增維度的時候,如審批流程中新增一級管理員、原有單一商品增加不同尺寸規格、在線課程新增開課時間段等,這種對象新增描述字段的時候。在這種時候,輸入和過程環節都沒有可以描述新結果的維度,因此要引入新維度,同時為保證整個模型的穩定性和可生長性,不在原有環節上進行增加,而是引入新的處理環節來實現新增維度,滿足新的輸出的要求。

产品/商业中的横向创新&创新核心“维度”

2. 橫向創新的應用

做工作是這樣的套路,做產品是這樣的套路,做商業也是這樣的套路:

1)日常事務

A.對於大多數普普通通的我們,難免會有一些每天固定需要處理的事情,通常我們按規劃幾個方面,然後每個方面裡面的小項一一處理,而不是抓到哪個算哪個。

如果有新增方面,我們會按照所在分類和重要性排序,然後處理,絕不是按照出現的實現、重要性來處理,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不同事情之間的切換成本,提升很多效率。

B.建文件夾,首先是項目,項目裡面是按照項目方面進行劃分,最後每個點發生變化的是按照時間劃分,如果一開始就按照時間劃分,真是慘不忍睹。

2)產品工作

如果你是某一電商產品的負責人,現在你的用戶買香蕉,有人想買半熟香蕉,郵寄到家正好是全熟。

但如果有人想買生香蕉(青香蕉),如果你之前沒有香蕉熟度的選擇,這時候你就需要增加一個新的維度來供用戶選擇,流程中就會增加一個新的流程。

如果你的香蕉已經有熟度的字段,但是不是這樣劃分的,是按照到家“咬不動”“能咬動”進行劃分的,用戶也看不懂,此時就需要修改一下維度的內容(標籤),改成普遍適合的。

3)商業模式

A.現在你還是一名電商產品的負責人,如果你以前只賣水果,但買你水果的那群用戶想要在你這裡買蔬菜,水果和蔬菜一次性購買收貨、晚上吃完飯再吃水果(半小時後吃,不然對胃不好)。

此時,在你服務人生活的願景(輸入)、商業模式(流程環節)和滿足需求(輸出)的模型中,輸出的維度發生變化了,新增了一個要吃蔬菜的需求,此時你的商業模式就需要增加一個賣蔬菜的環節。這就是在輸出結果維度發生增加的時候,引入新維度的流程環節,來實現新的輸出要求。

B.咱們不舉電商了,換個SaaS。現在你是SaaS產品的負責人,你的SaaS產品的功能是越做越多,因此你服務的用戶面是越來越廣。

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原本只是服務於商家的在線店鋪、在線平臺或者是線下的安保,可做著做著就會增加幫助線上商家營銷、幫助線下用戶管理人員,在原有的業務上增加了新的業務。

這也是一種因為用戶的需求增加了新的維度導致了你的業務網絡也必須增加新維度的服務來滿足對應新維度的需求。

二、維度劃分的幾個基本原則

可以看到,任何場景下,結果發生變化對應的流程環節就需要發生變化,有時是大的環節新增刪除來滿足結果的維度新增和刪除,有時是環節本身的子維度變化來滿足輸出某一維度的子維度變化。

如果將結果的維度進行錯誤的劃分,會增加不需要的內容、也解決不了問題,既冗餘又無用。

因此能不能準確地對維度進行劃分,將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簡潔高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在這裡我將介紹幾個維度劃分的基本原則,來幫助實現高效變化:

1. 獨立存在

  • 可以完整描述主體某一方面
  • 與其他維度沒有包含關係
  • 人類認知中普遍存在的

A.可以完整描述主體的某一方面

如在我們的可遷移模型中,在不同行業業務的不同輸出中,可以將輸出與其他輸出區分開來,具有專屬維度可以、使用同種維度不同描述也可以。

比如世界的基本維度時間、質量、溫度、長度等,即使沒有時間質量溫度,也可以用長度這一維度將世間萬物描繪出來,通過長度維度描繪出的不同形體、基本可以將絕大多數不同種類事物區分開。

【優勢】這個時候如果只改變輸出的某一維度,很容易找到單一對應的過程環節,然後只對該環節進行修改,便可實現新的輸出。

B.與其他維度沒有包含關係

如果描繪主體的維度是另一維度的子維度,雖然子維度和上級維度可以在兩個層面上對主體進行描述,但是這兩個層面也是互為包含關係,重複的信息會造成整個模型的冗餘。

在A中“優勢”提到的,如果2個維度互為包含,中間過程環節必有包含,這樣無論是在梳理模型、還是確定改變位置以及對環節進行修改上的投入都會成指數增加。因此,在劃分維度的時候需要儘可能地將維度獨立、沒有包含關係。

C.人類認知中普遍存在

維度這個東西,一定要舉公知、普世的,千萬不要舉那種另類的。不然的話,會搞得自己都沒辦法再劃分子維度來描述這個維度,在別人的腦海裡也沒有這個印象,便很難向其描述清楚,同時也非常容易搞混。我們做的所有的事都是用來服務於人的,既然服務於人、那就取之於人。其實在數不盡的維度中找一些常見的維度很容易。

2. 影響最小

改變該維度對結果影響最小(隻影響結果的對應維度)。

可以說“影響最小”是“獨立存在”的結果,在劃分維度時將每個維度獨立劃分存在,此時改變其中任意一維度、只會對該維度對應的部分造成影響,而不會引起其他維度對應的變化,在數學中我們管這個叫做自變量最少。

總結

文章分析了服務對象變化時的產品與商業模式變化規律,同時介紹了維度劃分的規律、幫助構建更高效的模型。

最後

道:現象規律的抽象總結。

來比比誰抽象出來的底層邏輯最普世,我的模型是“開放、可生長、可遷移,最終個性化”。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