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海军不建造真正的航母,而是建造畸形的载机巡洋舰?

啸鹰评


苏联海军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认识到了海军航空兵的重要性,但随后航母发展却因为二战而搁浅。在冷战期间,苏联一方面国力有限,不得不将精力向导弹、潜艇领域倾斜;一方面又因为苏联对海军的作战任务和定位出现偏离,导致苏联海军对航母的发展和使用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苏联领导人奉行的导弹制胜论又进一步否定了航母的作用,导致苏联海军的航母发展严重滞后,直到苏联末期和俄罗斯才重新步入正正轨。

上世纪20年代,苏联已经开始关注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和建设。原计划将一艘巡洋舰改装为航空母舰。直到30年代,苏联正式开始了航母的研究和设计,只是这段时间,苏联面临着西方国家的严重威胁,不得不把有限的国力投入到陆军和空军中,进而使得海军发展落后于西方的英国、法国、美国等海洋国家,而这些国家,很早就已经有航母建造和使用经验。日本在上世纪30年代也已经组成强大的航母打击群。所以苏联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却因为内外因素而使得航母发展早早慢了下来。▲上世纪30年代,日本就已经有了航母打击群,且具备多航母区域作战的能力,然而苏联海军却更多受到欧洲大陆威胁

导弹制胜论形成于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美苏都在导弹技术上取得突破性发展,洲际弹道和跨洋打击成为绝对的可能。在导弹制胜论中认为,未来战争将是核大战的形式,双方通过导弹相互打击,相互摧残,谁能保有更多的导弹将获得更大的生存和胜利机会,同时应多样化导弹机动和发射方式,确保足够的导弹对敌方进行二次打击。在这种理念下,苏联海军航空兵发展陷入停顿,赫鲁晓夫认为航母将成为“导弹靶子”和“浮动棺材”,这样的言论在当时苏联高层中比比皆是,反对的声音被持续打压。▲核大棒一直是苏联同美国对抗的最终”杀手锏“,迷信核武器和导弹使得苏联海军更喜欢发展这种携带数百枚导弹进行饱和打击的导弹巡洋舰

在古巴导弹危机前,苏联海军长期罔顾海军航空兵发展。因为苏联国防部自己也把海军作战要求定位“海疆防御和协助沿岸陆军作战”。在这种思想下,苏联海军的发展向远程打击,反舰作战,潜艇远洋作战发展,大规模的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不断服役。然而,古巴危机的爆发让苏联海军颜面扫地,由于没有强大的远洋舰队支援,苏联海军的潜艇根本不是美国海军的对手,以潜艇前出打击的作战方式在航母战斗群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加上美国于60年代发展出了核潜艇,力量天平直接倾斜给了美国。▲古巴危机是苏联海军的耻辱。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展示了令人生畏的战斗力

在古巴危机和美国核潜艇的服役双重打击后,苏联才正式重视航母发展。但此时苏联海军的作战定位并没有本质改变。由于前期发展已经滞后,所以苏联海军依旧将导弹饱和攻击作为对抗美国航母的主要手段。在这种前提下,苏联海军需要远程反潜力量来抵消美国核潜艇的威胁,保证苏联的核潜艇可以进行安全有效的打击。随后我们就看见了苏联接连发展出了“载机巡洋舰”这种兼顾强大反舰火力和海上直升机反潜的作战平台。然而这是苏联海军导弹制胜论下的畸形产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夺取制空权的航母。因此苏联的“莫斯科”级和早期的“基辅”级直升机航母都不是现在的全通甲板航母,并且需要空军提供掩护才能有效执行任务,否则依靠舰上的直升机根本不可能夺取制空权和反潜。▲早期苏联海军的载机巡洋舰只能用直升机进行远洋反潜,可这种航母打击群无法夺取制空权,只能依靠友军协同作战,无法成为远洋核心

赫鲁晓夫下台后,接着上台的勃列日涅夫也一样排斥航母,并且在政治上给航母定性,认为“攻击性航母是美国从事外部侵略扩张的工具”。并且苏联高层还认为航母不符合苏联国情。在政治和高层意见的双重夹击下,苏联海军发展航母只能在“重型载机巡洋舰”框架中发展。此时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了,苏联高层的过分干预,导致苏联国防部虽然已经知道了远洋航空兵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却不敢当面提出过多要求。由此苏联海军发展大型航母的计划和研究都只能悄悄进行。

但苏联海军在70年代依旧有所收获。在1977年,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批准了1143.4型航母的建造计划,随后在1982年,苏联政府、国防部、海军总司令部又批准了1143.5型航母的建造计划,而1143.5型航母,就是苏俄的第三代航母,俄海军唯一的中型航母,今天的“库茨涅佐夫”号航母。▲”库茨涅佐夫“号虽然性能不佳,还带着一部分反舰武器,但该型航母是苏联海军航母发展中极为重要的航母,至今依旧是俄海军维持海军航空兵的根基所在

苏联军方也不是毫无作为。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在30年海军总司令的生涯中,将苏联海军发展成为强大的远洋海军。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戈尔什科夫就在领导着苏联海军大型远洋航母的发展和建设工作。他主张远洋进攻,和美国争夺海上霸权。同时戈尔什科夫的“海军战略使用”、“积极进攻”、“平衡海军”等军事思想深刻影响了整个西方海军,至今连同美国海军都受到该思想的影响。俄罗斯海军则将戈尔什科夫的海军军事思想作为自身的海军理论重要部分。

在80年代,勃列日涅夫下台后,苏联此时面临着内忧外患。但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并没有局限着苏联国防部发展航母的要求。同时,过度严肃的政治干预也早已经不存在,反对航母建设的苏联高层人员乌斯季诺夫也已经去世。此时苏联高层也已经认识到了航母和海空军航空兵的重要性,所以在1988年,苏联历史上第一艘带着弹射器的大型全通甲板航母“乌里扬诺夫”号才终于动工,但是此时为时已晚,苏联的国力和突变无法再支持这艘航母的动工。到了此时,苏俄海军才真正步入了航空母舰的发展路线上,而不再局限于”重型载机巡洋舰“的框架中。

▲”乌里扬诺夫“号核动力航母是苏联海军航母发展上里程碑式的航母,但苏联解体后该航母最终被拆除

苏俄发展航母的路线曲折而漫长,苏联70年的历史中,直到最后才最终觉醒,走回了我们认知中的正常航母发展路线,才终于将航母和海军航空兵提升到远洋核心的地位。然而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高层的过度干预和内外环境因素,使得苏联航母在经历了四代型号发展才最终定型。


静听竹林风


这就需要从苏联的航母发展史说起了。

早在沙俄时代,俄罗斯🇷🇺就想造航母。当然啦,以沙俄时代的技术、国力,想造航母那是不可能的。后来,沙俄被推翻了,变成了苏俄,跟着再变成了苏联。苏联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造航母的念头又被重新提起。在斯大林的大舰队计划中,是批准建造两艘一万吨左右的航母的。可没想到,航母的图纸还没画好呢,卫国战争就爆发了。

二战结束,苏联海军司令库兹涅佐夫元帅又重新提起了航母的建造计划。可这时候时代变了。一是苏联刚打赢了卫国战争,元气大伤,需要恢复生产。二是导弹和原子弹登上历史舞台了,斯大林需要集中力量发展导弹和原子弹。另外呢,美国也发出声音,说原子弹的威力太大了,航母在它面前不堪一击。航母过时了,没有用了,你看,我们都把“合众国”级航母的建造计划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就把造航母的事缓一缓。可就是这么一缓,结果没缓过气来,斯大林就去世了。

继任的赫鲁晓夫是个“核弹至上论”者。在他看来,什么陆军、海军、空军,什么飞机、大炮、坦克、军舰,在核弹面前都是渣渣。所以,他偏爱核弹,认为只要多发展核弹以及将核弹发射出去的载具就OK了。库兹涅佐夫元帅当然不同意,他认为发展航母还是有必要的,于是就和赫鲁晓夫据理力争。这争的结果就是库兹涅佐夫元帅被解职,军衔也由元帅降为中将,并被勒令退役。

接替库兹涅佐夫元帅出任苏联海军司令的是戈尔什科夫上将。戈尔什科夫内心也是要造航母的,但他处事就比库兹涅佐夫理性多了。首先,他要寻找机会,第二,你赫鲁晓夫不是不喜欢航母吗?OK,我就不叫它航母,我给它起个另外一个名字,叫载机巡洋舰。因为他知道,如果硬碰硬的和最高领导叫板,会被最高领导炒鱿鱼。

很快他就找到机会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了八个航母战斗群封锁古巴,拦截苏联的货轮、军舰。面对美国航母的封锁,缺乏空中力量掩护的苏联军舰处于绝对的劣势,水下的潜艇也被美军反潜力量一艘艘的逼出了水面。最后没办法了,只好接受美国的条件,从古巴将导弹撤回。而这时候美国的战略核潜艇已经服役了,它搭载有射程2000公里的潜射战略弹道导弹。在这种情况下,戈尔什科夫就向赫鲁晓夫建议了,说要建造载机巡洋舰搭载航空兵去2000公里之外的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反潜,不要让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海军的战略核潜艇逼迫苏联的家门口;同时呢,苏联的战略核潜艇也需要载机巡洋舰的保护,让它们能到达发射战位,打击敌方重要目标。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吃了亏的赫鲁晓夫也需要找回场子,于是就同意了戈尔什科夫的建议。于是,苏联的第一代航母——“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就被建造了出来。

由于一开始就被定义为载机巡洋舰,所以“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简直就是个怪胎。从前面看,它确实是一艘巡洋舰,拥有超强的武器装备,但后面去有个宽阔的飞行甲板和机库,可以搭载十几架直升机。“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满载排水量15000吨左右,共建造了两艘,分别是“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这两艘航母安安稳稳过完了一生,1993年退役后被拆毁。

在苏联人搞“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时候,美国人都开始搞“小鹰”级了。“莫斯科”级15000吨排水量的航母在“小鹰”级面前就是个小弟弟,显得非常寒酸,让苏联人觉得很没面子。为了找回面子,苏联人决定搞更大的航母。美国人得知苏联想造更大的航母的消息后,就开始了战略忽悠。美国人说,根据他们多年使用航母的经验,大航母不如小航母,弹射起飞不如垂直起降。理由是大航母造价高,目标大,在战时容易被击中,而且弹射器工艺复杂,如果甲板被击中,飞机就无法起降了,航母就变成一堆废铁了。但小航母就不一样了,造价便宜,目标小,垂直起降战机不需要跑道,只需要一块地就能起飞了。你看看,我都开始搞小航母了(其实是两栖攻击舰),还花大价钱从英国购买了“鹞”式垂直起降战机的生产线,生产AV8B“海鹞”了。

美国的战略忽悠起作用了。苏联的第二代“基辅”级也是个巡洋舰和航母结合的怪胎。从左边看,它确实就是一艘巡洋舰,舰艏堆满了导弹、火炮、鱼雷等武器,右边却有个斜角甲板,供垂直起降的雅克36/38战机起降。

“基辅”级航母排水量40000吨,可以搭载雅克36/38垂直起降战机和卡27/28直升机,载机总数达到了40架。这一级航母共有四艘,分别是“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和“巴库”号。“基辅”级看上去确实威风凛凛,但其实是个没牙的老虎,中看不中用。雅克36/38战机明面上看可以垂直起降,非常厉害,其实它们的作战半径只有92公里,只能携带2枚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留空时间只有5分钟。舰艏的那几枚P500/700反舰导弹号称拥有500公里的射程,可以搭载35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可问题是舰上的雷达却无法看那么远,也无法起飞预警机、侦察机去为它搜索、定位敌方目标位置,更无法引导它对敌方发起攻击。这样的导弹纯属摆设。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有个作家写了本书,叫《“明斯克”号出击》。书中假想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以“明斯克”号航母为旗舰的苏联太平洋舰队进攻日本,日本灭亡,只好到中国上海组建流亡政府。中美日联合起来对抗苏联,在大战中,驻日美军的“肯尼迪”号航母被“明斯克”号击沉。后来,“企业”号赶来,又将“明斯克”号击沉。在书中,“明斯克”号还算是“生得伟大,死得壮烈”,但在现实中,“明斯克”号和它的姐妹们可就是“生得伟大,死得憋屈”了。苏联解体后,“基辅”号被我们中国人买走,放在天津作为游乐园。“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卖给了韩国。后来,“新罗西斯克”号被拆毁,“明斯克”号被转手卖给了中国。一开始放在广东深圳大鹏湾当游乐园,现在拖到了江南南通,用途不明。最幸运的是“巴库”号。苏联解体后,“巴库”号被更名为“戈尔什科夫”号,后来被普京“免费赠送”给了印度,在收取了印度29亿美元的改装费后,变身“维克拉玛蒂亚”号,在印度海军服役。

苏联的第三代航母是“库兹涅佐夫”级。这级航母一共有两艘,即“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搞第三代航母的时候,苏联人终于决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造大航母”了。但没想到苏联却解体了。“库兹涅佐夫”号成为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命运多舛。2016年从出征叙利亚回来后,就进厂大修。结果在前年年底,维修它的PT51浮动船台沉没,一台重型吊车重重的砸在它的甲板上,砸出了一个大洞。去年又遭遇了一场火灾,让它雪上加霜。如今俄罗斯没钱没技术对它进行维修,听说要将它封存了。“瓦良格”号则幸运得多。苏联解体时它才完工了68%,后来被中国人买走。经过改装,它成为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苏联最后一级航母是“乌里扬诺夫”号核动力航母。这是一艘无限接近美国“尼米兹”级的航母,只可惜苏联解体时它才完工了35%。后来它被拆了卖废铁,如今你只能看到它的想像图了。


血染战旗红


没有搞出蒸汽弹射器,预警机无法随航空母舰一起行动!苏联当时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用十几艘舰艇给航空母舰护航,所以只能武装航空母舰,让它有进攻和防空的能力!


小楼听雨71514


首先来说,斯大林的苏联有个大海军汁划,其中就包括航空母舰。

及至后来,赫鲁晓夫时代,出现了“舰、弹之争”,即航母在核武器前的生存能力问题。

美国的政策就是斗争升级,一步步来,而苏联则是“斧头政策”,先敌攻击,所以,苏联核防护不如美国,——毕竟先敌攻击嘛。推广到海军亦是如是。

再有美国“航母无用论”的宣传,有人说苏联被误导,其实是“主动”被“误导”。——国民生产总值这些,资源向谁倾斜?苏联的国防部长等主要陆军出身,“娘家”和大陆军主义摆在那呢。

所以,海军只能“曲线救国”,费尽心机用这种方式来发展远洋海军。


大卫思想


您好,我是兜兜,一个喜欢军事类型的自媒体人,您的问题我现在来回答。

原本有望建造航空母舰搭载战斗机的苏联海军,又为何转向建造了只搭载直升机的载机巡洋舰——直升机航母呢?而且建造的数量还不少。原因有两点

(苏联直升机航母)

第一:苏联决策层认为发展核武器与导弹比航母更有前途。虽然建造航空母舰获得了斯大林批准,但新上任的赫鲁晓夫却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发展核武器与导弹远比航母更有前途。

(畸形航母构造)

第二:苏联建造的载机巡洋舰,实际上是为了应对潜艇威胁,并非用于制空作战与对地攻击。戈尔什科夫接替库兹涅佐夫后,同样希望海军能建造大型舰船以及航空母舰,对此他尽可能的采取“迂回战术”,想方设法为海军谋求大型舰艇。戈尔什科夫曾试图说服苏联决策层将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建造成直升机航母,但遭到拒绝。

(二战海洋战场)

由此可见,苏联不建造航母而选择建造载机巡洋舰,主要是受“航母无用论”影响,以及对核武器与导弹的乐观态度,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国的大型水面舰艇被载机巡洋舰占据。

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用,谢谢!


兜兜看视界


苏联海军非常想建造真正的航空母舰,苏联海军也一直想着建造真正的航空母舰的目标而奋斗,但是苏联海军提出的航空母舰计划,基本都是以失败为结局。

斯大林时期斯大林鼓吹战列舰反对航空母舰,赫鲁晓夫时期反对一切大型水面舰艇。在这二位当政的时候,完全别指望建造航空母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内倒是允许造航母了,但是乌斯季诺夫坚决反对建造美式航母,而是主张建造航空巡洋舰。

苏联海军对航空母舰的尝试往往以失败为结局,苏联海军不是不想,而是条件不允许啊。

苏联海军真的尽力了,每当苏联有机会建造航空母舰或者说上层松口的时候,苏联就会提出航母计划。至于为什么最后的库兹涅佐夫和物理杨诺夫斯克级航空母舰依旧装填有反舰导弹,则是因为一意孤行连重型载机巡洋舰都无法见到,只能折中一下。

以下是苏联海军的一部分的航母计划:

斯大林时期:

1939年苏联海军提出71型航空母舰方案,可能影响到苏联级战列舰Mhm的建造计划,而被斯大林勒令取消。

72型号航母

1944年苏联海军提出72型航空母舰方案,因为库兹涅佐夫被贬职而告终。

1950年斯大林同意了库兹涅佐夫的建议,推动85新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但是因为1953年斯大林去世,新上台的赫鲁晓夫是大型水面舰艇的反对者,85型航空母舰计划告终。

赫鲁晓夫时期:

1957年因为美国海军正在快速扩充其水下舰队,戈尔什戈夫向赫鲁晓夫提出,苏联应当建造能够搭载大量反潜直升机的大型水面舰艇,在这一阶段最终的成果就是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戈尔什科夫非常清楚,赫鲁晓夫对大型航空母舰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即便如此,在1959年第45设计局还是提出了战斗机浮动基地计划。这个计划完全被赫鲁晓夫直接否决.

勃列日涅夫时期:

在军备领域拥有极大影响力的乌斯季诺夫主张:“美国的航空母舰仅仅是舰载机的运输平台,而苏联航空母舰应当拥有导弹核武器,是现代化的攻击兼运输平台。”的观点极力推崇载机巡洋舰。

1968年,苏联海军提出取消莫斯科反潜巡洋舰巡洋舰3号舰的建造计划,并建造全新的载机巡洋舰的提议,获得苏联国防部及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之后,涅瓦设计局提出了9个方案,让国防部选择,三个航空母舰方案,两个莫斯科plus方案,乌斯季诺夫没有选择最差的,但也没有选择最好的,而是选择的第一方案,也就是最终演变为基辅级的方案。等到1969年,苏联海军正为了1975~1986年的海军改建造那些舰艇而头疼的时候,苏联海军联合苏

联造船工业部门再次提出了新的航空母舰计划。

1160型航空母舰

1972年涅瓦设计局提出了1160型航空母舰,1976年涅瓦设计局提出1153航空母舰,两个航空航空母舰计划全部被否决了,乌斯季诺夫命令继续建造改进型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

在巴库载机巡洋舰即将开始建造的时候,涅瓦设计局在这一阶段也提出了在保持舰体不变的情况下,将舰首的露天存放式P500玄武岩反舰导弹更换成内埋式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并在舰首加装滑跃甲板或者一条蒸汽弹射器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仍然被乌斯季诺夫否决了。

等巴库号载机巡洋舰正式开建以后,乌斯季诺夫也认为导弹技术的发展让导弹与飞行甲板可以共存,一次在1143.5型载机巡洋舰的选型上不再苛求使用露天存放的P-500玄武岩反舰导弹。方案几经博弈之后,采用滑跃起飞拦阻着陆的方案胜出,而这个方案最终的成果就是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虽然说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依旧保留着较多的航空巡洋舰残余,但是至少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级航空母舰是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了。即便如此,苏联海军对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级航空母舰的称呼是1143.5型重型载机巡洋舰。所以说库兹涅佐夫在苏联海军眼中仍然不算真正的航母。

总结

苏联海军真的为了能够建造真正的航空母舰而尽力了,每个10年当中,苏联海军至少有两次要提出建造真正的航空母舰的相关提议,问题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否决了。

苏联在80年代没有见到真正的航空母舰的原因,则是因为8万吨级航空母舰反舰导弹对航母本身影响不大。

苏联海军在前期未建造航空母舰则是因为领导人的反对,只能说,苏联海军是真正的在夹缝当中求生存。

航空母舰的相关况来自于航空母舰所对应的百度百科。

第45设计局所提出的战斗机浮动基地计划来自于俄站。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关注。如有不足之处,还请不吝赐教。


白公子怪谈明史


这个问题就非常复杂了勒,我是看过几本书上介绍过的,苏联不是不想做,是因为当时的国情和体制限制了。当时的领导人喜欢导弹和潜艇,不喜欢航母,所以做航母的一些军队的领导,为了瞒过上层,只要做些奇形怪状的航母来掩盖,等到最后一艘苏联的真正的核动力航母快做成的时候,苏联解体了,也不算快作诚,反正核动力装置已经在搭建船体完成了20%还是30,而且也验证了,航母的弹射装置,这也说航母要做出来的话,战斗力还是可观的,唉,可惜啦,可惜啦!


超尢


苏联以发展核潜艇为主,认为航母是一种死靶子,爆发世界大战都没空去对付。美苏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完空陆海基核武器,接下来的事交给上帝去处理。


涛海拔天


苏联不建造航母,那是因为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地缘关系造成的。苏联没有一个受自己控制的稳定的出海口,每一个出海口都被美国的盟国控制,这让苏联怎么安心发展没有自我防御能力的航母,航母配再多军舰保护,但自身的大体量还是靶子,在岸对海的饱和攻击中,配置的舰队是不能完全保护航母的。


龙角大将军


没钱没能力建啊,综合国力不行啊,建了也养不起,利用率太低,维护费用太高!总的来说就是没有那么多事了!战略边缘已经收缩到家门口了要那玩意干啥?你出去有那个实力全方位的自信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