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670年前的薄伽丘写给当代女性的旷世之作

《十日谈》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家薄伽丘的经典之作,被世人称为“人曲”。是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艺术的样板,也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更是600多年前作者给当代女性的献礼。

作品讲述的是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教堂里七位年轻女子和三名男子在一所别墅遇难,他们为了解闷,提出每天定一个主题,每人都讲一个故事来消解时光,10天一共讲了100个故事,并从故事中揭示中世纪晚期佛罗伦萨社会的人生百态。

从这篇小说中有的人看到了对封建贵族堕落的讽刺,有对天主教会荒淫的揭露,还有人看到了小说框体的独特叙事结构。于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描写,有风流倜傥的骑士,有贪恋好色的神父,还有美丽多情的淑女贵妇。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刻画和描写,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作者在序中开宗明义地说:“有谁能够否认,把这样一本书献给美丽的女郎们,比献给男人们更合适呢?”他开篇就说到,这部著作是献给美丽的女郎,也希望女性能够从中获得教益。

因此,我将从小说塑造的三类不同的女性形象入手,揭示那个时代下作者秉持的三种不同的人文主义爱情观,再谈谈对当代女性的启示和思考。

  • 典雅爱情观——充满智慧的女性,通过自己的睿智,逃脱困境,坚守节操,守护神圣的爱情
  • 世俗爱情观——展示欲望的女性,大胆挑战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展现真实的欲望世界
  • 自由爱情观——勇敢挣脱束缚的女性,竭力追求男女平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十日谈》:670年前的薄伽丘写给当代女性的旷世之作

充满智慧的女性形象——典雅爱情观

薄伽丘是一位私生子,父亲是佛罗伦萨银行界的一名富商,母亲是法国人,他从小就在父亲那里学习经商之道。在父亲破产之前,他在那不勒斯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他曾认识了那不勒斯的国王女儿玛丽亚,并展开热烈的追求。在那个阶段,她接触到了很多知性优雅的贵族女性。因此,这些人物就成为他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一。

第一天的第五则故事,就讲了一位高贵的妇女,凭着见机行事和善于言辞的本领,躲过了一个有权有势国王的进攻,断绝了国王的痴心妄想。

国王听说,蒙费拉托侯爵的夫人姿色和品德都倾国倾城,无人能及。于是借着去远地出海的名义去见侯爵夫人。侯爵夫人猜出国王一定是被她的艳名吸引而来。

于是灵机一动,故意在摆放宴席时,用母鸡做出了样式不一的菜肴,来招待慕名而来的国王。国王看到很奇怪,问道:“夫人,难道这里生的全是母鸡,一只公鸡也不产?”侯爵夫人完全领会国王的意思,但想表白自己的操守,便回复国王:“这里的女人即使在服装和身份上与别处女人不同,而实质上她们是完全一样的。”

聪明的国王恍然明白了侯爵夫人向他表达自身冰清玉洁的用意,只好把欲火压下去,感谢她的热情款待,暗地里着实佩服这位女人的智慧和见地,凭一句话就说的自己哑口无言。而这位夫人也通过自己的智慧躲过了这次“进攻”。坚守着自己贞操,也坚守着和侯爵的典雅爱情。

小说故事中像侯爵夫人这样智慧而有见地的贵族女性还有很多,现实中也需要像侯爵夫人这样的女性。当我们不去招惹别人的时候,不一定别人就不会找上门来。但是我们应该秉持一种正确的爱情观。就像这位侯爵夫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躲避别人的非分之想,同时也要洁身自好。

《十日谈》:670年前的薄伽丘写给当代女性的旷世之作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莎士比亚

现实生活中男女关系经常出现分裂,就是我们没有用睿智的方式去解决,最后造成不堪后果。就像在《安家》中出轨的张乘乘,当徐姑姑发现她偷情的时候,她却说是实习生招惹她的,她是激情犯错。试想,如果她能够经得住诱惑,安分守己,用自己的睿智去躲避他人的非分之想,也不会错失和徐姑姑在一起的好姻缘。

小说中提到的讲故事的十位青年中,七位年轻的女子都是貌美而有教养的贵族女性。当他们讲故事的时候,更多能从这些故事中看出世事的真面目。

不论是讲故事的女性还是故事中的女性,作者在塑造这一类女性形象时,是在向世人传达这样一种典雅爱情观。而这种观念也同样适用于当下的我们,作者也一定希望我们都能够尊重自己,安分守己,成为睿智而富有“贵族”气质的女性。

《十日谈》:670年前的薄伽丘写给当代女性的旷世之作

真实展现欲望的女性形象——世俗爱情观

薄伽丘在序言中,简短的阐述了自己受爱折磨的经历。因为女人往往会受到更多的伤害,因此他在小说中大胆的写着女性的反抗意识。而反抗意识的体现,首先是对性欲的渴望和裸露。

在《十日谈》中很多故事将性欲放在明面上进行言说论道,塑造了很多享受性欲的女性形象,并写出他们性愉快的胜利体验,也揭示出薄伽丘在当时背景之下挑战世俗宗教的爱情观。

第三天的第一则故事,玛塞托装作又聋又哑的可怜人来修道院栽花种菜,两个修女途经他旁边,她们调侃:来这里的男人没几个,就算他是个哑巴,我们也可以和他尝尝男女之间的那种乐趣滋味。

两个修女打量一番以后,一人开始畅欢,随后诚实的让给另一个修女。她们私下多次谈起,认为这种事情真是美妙,一找到合适的机会就找哑巴取乐。

再到后来,其他修女也加入进来,甚至是女院长也凡心大动,成为了取乐团伙。修女本答应将贞洁献给上帝,在这里她们却不知羞耻的尽享欢愉,并将男性作为自己的工具和玩伴。

《十日谈》:670年前的薄伽丘写给当代女性的旷世之作

在第五天最后一个故事中也是如此。一位妻子遇到一位女圣人,告诉圣人自己的丈夫贪恋男色,求教方法。女圣人却告诉她,作为女人不能浪费青春,一报还一报没有错,人活在世上,应该及时行乐。还把女人喜欢的小伙子送进了房间,让他们享受欢愉。

这个故事中,女圣人是众多修女崇拜信仰的女神,从她口中将及时行乐神秘化、规则化,并在她的影响下衍生出了一群享受性欲、及时行乐的女性形象。这也侧面烘托出作者挑战伦理道德的世俗爱情观。

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很多女人为了爱情或满足情欲,捉弄丈夫的情节;并设置安排女性作为主动调侃男性的形象,表现出她们对性的渴望和欲望的妥协。即使有宗教教义的束缚,也不断寻求满足自我的肉欲世界。

看到这里,有很多读者认为薄伽丘的《十日谈》过多写粗鄙低俗的性。实际上,在中世纪晚期神的权威高于一切,主张禁欲而无视人性。结合时代背景,作者能够大胆描写女性,写出女性对欲的渴望,无疑不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薄伽丘毕竟生存在数百年前的意大利,而且青年时代放荡不羁,在他身上难免有时代的烙印,作品也会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我们不应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去评判古人的作品,也不应该因为这些性欲描写而否定它的价值。

《十日谈》:670年前的薄伽丘写给当代女性的旷世之作

这部作品虽然世俗,但不是对女性的低贱;只是真实的再现欲望的世界。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叔本华

作者在小说中塑造挑战伦理道德的女性形象,是在挣脱那个时代的枷锁。他肯定人性,宣扬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认为人不应该忽视世俗的一种欢愉,就像叔本华提到的,我们应该真实的面对欲求;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沉湎性欲的悲剧向当代女性发出呼吁:欲念本没有错,而在享受世俗性欲时,不应过分淫乐,更不要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勇敢挣脱束缚的女性形象——自由爱情观

薄伽丘在写作时,说他创作的背景时,向读者交代女人的惨状:她们得听从父母、兄长、丈夫的意志,顺他们的心,受他们的管教,大部分时间总是呆在闺房的小天地里,怏怏不乐。

因此他同情女性,偏爱勇敢的女性,想要为女性发声,反对父权,反对封建束缚。塑造了一批勇敢挣脱束缚的女性形象,希望她们能够脱离现世的苦海。

第七天第四则故事中,一个叫托法诺的富人娶了十分娇美的妻子吉塔,他很妒忌妻子,经常施加情感暴力。妻子觉得丈夫自寻烦恼,为此想让丈夫痛中葬身、自取灭亡。于是在外找情夫,想尽办法折磨丈夫而挣脱折磨,丈夫吃尽苦头,最后祈求她的原谅。

同样,在第九天第一则故事中,弗朗切斯卡这位漂亮的寡妇,被里农桥和亚历山德罗追求,但是这俩人她都不喜欢。经常被他们的求爱搅得不得安宁。

于是,她想了个办法,打发别人告诉他们,一个躺进坟里装死人,另一个去盗尸。只要做到了,就会娶到心爱的女人。追求者虽然赴汤蹈火,但最后无果。寡妇也巧妙地挣脱他们的束缚,坚决不做爱情和男性的附属品。

这两则故事都是小说塑造的勇敢挣脱折磨和束缚的女性代表,他们不再沦为感情的附属品,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也敢于用自己的行动去争取自己独立的权利。体现着作者呼吁男女平等,追求自由爱情的婚恋观。

《十日谈》:670年前的薄伽丘写给当代女性的旷世之作

《十日谈》中的女人角色,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生儿育女,管理家庭,而是追求在爱情面前人人平平的权利和自由。哪怕是受到教义约束的修女们,也为了得到爱情而奋不顾身。

第六天的第七则故事,菲利帕同情人幽会,被丈夫发觉,诉诸法庭,但由于自己的答辩振振有词,被无罪释放,并且使得法官修改法律。虽然情节设置有些不切实际,但是作者勇于站在女性的视角去为女性发声,尊重女性,维护女权,提倡男女平等,这就是很令人称赞的了。

虽然现实生活中自由恋爱已经成为常态,但是或多或少还是有很多女性会受到家庭的束缚,或是情感折磨,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勇于发声,勇于追求自由。

不仅在爱情中应当追求自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虽然现代社会女性地位逐渐上升,但是永远处于弱势地位。不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职场,或多或少会受到歧视。

同班同学辛辛苦苦考上研究生,但因为导师要男生而被淘汰;朋友因为刚结婚有了孩子,公司担心影响业绩而委婉谢绝;这些都是屡见不鲜的例子。而薄伽丘数百年前创作的《十日谈》却给了我们当代女性极大的启发。

《十日谈》:670年前的薄伽丘写给当代女性的旷世之作

写在最后:

《十日谈》这部小说历来饱受争议。有些读者认为作者过度渲染及时行乐的行为,体现极端的纵欲情节,事实上,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人文主义大旗下,作者对中世纪神权的反叛;也应该站在新时代崭新的视角,重读其中有价值有启发的部分。

任何卑鄙的小人永远也不会正面去理解一句话,而正派的人即使听了最不正经的话也不会堕落,这正如泥土不会玷污太阳的光辉,地上的肮脏不会玷污美丽的晴空一样。

就像作者在最后写到的这句话,我们应该站在高处,俯视这部作品,从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正面获取对我们有启发和有价值的地方。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塑造的三类女性就很有特色,我也受益匪浅。首先,塑造的睿智的女性形象,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典雅的贵族气质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其次,塑造的享受性欲的女性形象,真实展现了欲望的世界,但也让我们清醒认识到沉湎于及时行乐的悲剧;最后,塑造的勇于挣破束缚的女性想象,让我们看到了勇于追求自由和权利的重要性。

因此,《十日谈》推荐大家一读,尤其是身为女性的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