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不能太把自個當家長

做父母,不能太把自個當家長



兩種微妙的替換


最近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很多父母,都喜歡自稱“家長”。


這事兒真挺微妙,說父母和孩子在家裡的事兒,不提老師,不提學校,照理說用“父母”“爸爸媽媽”更順暢,為什麼非要用又正式又生硬的“家長”呢?難道大家都認為“父母”就等於“家長”?

再仔細想想,用“家長”代替“父母”的情況一直都在,之前已經遇到過無數次,現在才發現,其實是因為我自己太遲鈍,腦子裡就沒有“家長”這個詞。

說來好笑,大寶已經高二,加上倆寶幼兒園階段,做“家長”我們已經做了十幾年,但好像只有去幼兒園、學校開家長會,或者老師有什麼事需要找家長時,我們夫妻倆才是家長,其他時間,就是爸爸媽媽,基本想不到自己還是“家長”,所以別人一說“家長”,在我這兒就自動替換成了“父母”。

兩種替換,看起來沒什麼差別,內裡的涵義卻完全不同:

用“家長”替換“父母”,是更喜歡做“家長”;

用“父母”替換“家長”,是更喜歡做“父母”,不那麼愛做“家長”。


很有“內涵”的“家長”


沒錯,內心深處,我相當牴觸在在家庭場景中,也把自己當成“家長”,因為我覺得,“父母”和“家長”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角色,前者用愛說話,後者用管教說話,一旦父母披上家長的戰袍,想要的東西、想做的事、做事的方式,就全都變了。

父母想要孩子開心、愉悅,家長想要孩子順從、聽話。

我知道我這麼做,你會更開心。——這是父母。

你知道你這麼做,我會更高興。——這是家長。

當父母以“家長”的身份面對孩子時,會很自然地要求孩子順服於自己,無論你對孩子的要求是什麼,無論孩子自己的意願是什麼,一旦孩子不想順從,就得擺出家長的架勢來教育一番。

父母想要更好的親子關係,家長想要更大的權威和氣勢。

我想這樣,你想那樣,咱們商量一下,看到底怎麼樣更好。——這是父母。

我想這樣,你就不能想那樣,我是為你好,你得聽我的。——這是家長。

面對孩子時,家長的身份必然自帶權威——地位比孩子高,權力比孩子大,而且一旦這個權威性被孩子挑戰了,比如孩子反對父母的意見、抗拒父母的指令,父母就會很不爽,又會馬上拿出更大的氣勢來壓倒孩子。所以我基本上認為,在強勢家長那裡,是沒什麼親子關係可言的,人家根本就不CARE這個。

父母想要更有品質的家庭教育,家長想要更有效的“管教”。

如果我自己能做得更好,就會幫孩子成長得更好。——這是父母。

甭管我自己做得好不好,我都得把孩子“管”好。——這是家長。

既然是“長”,那就必然得“管”,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把“教育”和“管教”劃上等號,一說到家庭教育,馬上想的是怎麼“管教”孩子,而不是怎麼支持、幫助孩子。

家長,加上順從、權威、管教,這四個詞會組成一套嚴密的家庭文化邏輯——家長制,它歷史悠久,根基深厚,大大滿足父母的權力慾,但是——會讓孩子在家裡生活得非常不舒服。


“家長”管教下的孩子


在家長制的家庭中,儘管有些孩子被寵愛甚至溺愛,但以“家長”自居的父母,是不可能把自己放到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去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這樣,

孩子表達自己意願的空間就會非常有限,絕大部分時候,都要服從於父母的安排,不能自己做主。

換句話說,他在這個家庭中,只能是聽“家長”話的“孩子”,不是一個有自己獨立地位的“人”。

當然,或早或遲,孩子的自我意識總會萌芽,但這會讓父母非常恐慌,他們會加大管教力度,甚至不惜動用嚴厲手段,親子之間各種矛盾衝突也隨之而來。

有些衝突是顯性的,比如父母用言語和行動壓制孩子,孩子直接用言語和行動反抗父母,有些衝突是隱性的,比如父母時刻擔心孩子不聽話,而孩子表面服從,內心卻不滿、壓抑。

最終,有些孩子被重新管教成“乖孩子”,而不服管教的孩子,則會貼上“叛逆”的標籤。

在家長制家庭中長大,對孩子來說,當然不是特別愉悅的經歷,如果不幸遇到極度奉行家長權威的父母,這甚至會成為孩子人生中的一段噩夢。

如果孩子成年後還沒有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家長制的家庭文化邏輯還會繼續在自己的家庭中延續,讓自己成為新的“家長”,讓自己的孩子,不得不成為繼續生活在家長權威之下的孩子。

這樣的傳承,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你完全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但要覺察它、避免它,卻可能要花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功夫。


把“家長”這個詞用對地方


當然,如此分析,並不意味著父母們從此就得把“家長”這個詞從意識上剔除出去,在我看來,父母需要的是把它用在對的地方,而不是用在和孩子相關的每一處,更不是時刻以“家長”自稱,時刻提醒自己作為家長的身份。

真正要用到“家長”這個詞和家長身份的地方其實很少:

面對老師時,我們是家長;去開家長會時,我們是家長;對應學校教育,我們是孩子的監護人,負有家庭教育的責任,用約定俗成的說法,當然是“家長”,而且要做負責任的家長。

但迴歸家庭,真正行使家庭教育的責任時,我們並不需要在父母這個身份之上,再加上“家長”的戰袍——拋開“家長”這個詞,以及它代表的“家長制”邏輯,只做純粹的爸爸媽媽,用充滿愛、尊重和支持的家庭文化邏輯來教育孩子,會是更理想的選擇。

如果沒有這樣的區分,在所有場景中都把“父母”和“家長”劃等號,認為“做父母”就等於“做家長”,那毫無疑問,“家長”二字背後所有糟糕的內涵都會隨之進入家庭,讓家庭教育掉入深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