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又惹爭議?中小學老師不讀書的言論到底戳到誰的痛點?

字數:2200字


繼上次關於女性的言論引發巨大爭議之後,俞敏洪先生近期又“禍從口出”,一段關於中小學老師不讀書的言論再次將他置於風口浪尖。

“我們很多中國的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輩子就只教你一點點東西,不斷地重複,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們就會發現有不少中小學老師到最後知識面很狹窄,他們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子教好……”

在最近一次的直播中,俞敏洪發表了這樣的言論,立馬又引發了眾人的大討論,特別是引起廣大老師的不滿和憤慨。


俞敏洪又惹爭議?中小學老師不讀書的言論到底戳到誰的痛點?

YOYO君總結了一下,老師們對俞敏洪的言論進行了強烈譴責,主要是從以下幾點進行反駁和批判:

敢問俞敏洪調查過了嗎?很多中小學老師不讀書?這是他看見的事實,還是他自己胡亂猜測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請俞敏洪調查舉證後再發言。

俞敏洪所說的不讀書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教科書、教學參考書、試卷不是書嗎?讀這些書難道不算是學習嗎?

不少中小學老師的知識面狹窄又是從何說起?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遠遠教不好學生的言論是否過於誇張、言過其實?

從網上的各類反對的聲音可以看出俞敏洪的這番言論真是惹怒了不少老師。

老師們的關注點在於俞敏洪到底有沒有經過實際調研,此番言論是否屬實?是否是主觀臆斷?而且這個“很多老師”到底是多少?

另外,俞敏洪此番言論的目的又是什麼?這是很多人“攻擊”他的突破口。

畢竟他自己作為一名課外輔導機構大佬,這樣針對中小學老師的話語不免讓人有所猜測和聯想。

難怪有網友表示不排除俞敏洪是從側面為自己的教輔機構做廣告、做宣傳,有貶低他人、抬高自己之嫌。


俞敏洪又惹爭議?中小學老師不讀書的言論到底戳到誰的痛點?


不少老師擺出自己課餘時間讀書的事例,來極力反對俞敏洪的觀點,認為俞敏洪的言論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要求其道歉。

也有一部分老師承認確實存在不讀書的現象,這裡的書肯定是不包括教科書的。

到底讀什麼書、讀多少書的問題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些老師指出,“不讀書這件事不能全怪我”,他們列舉了一系列自己無法靜下心來讀書的理由。主要原因無非有二,一是沒時間,二是沒必要。

這些理由讓人無法反駁。

一是,大多老師們也想讀書,也想學習,他們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因為只有自己保持知識豐沛和思想充盈,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而不是僅僅侷限於課本知識。但是現實不允許呀。老師們自曝自己每天需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等,而且還有很多其他的教學事務,特別是班主任,工作忙碌瑣碎,一天下來心力交瘁,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讀書,讀書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二是,在目前的應試教育大背景之下,老師要做的就是提高分數,提高成績,努力教授給學生更多的解題方法和應試技巧,一切圍繞考試題目,“讀閒書”似乎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有讀三五本書的那個工夫還不如做三五套考試真題更有用,更有價值!也有一些老師藉此吐露心聲:壓力大,任務重,工資低,考核機制不合理等等,這些都讓我們重新認識教師這個群體。

由此看來,老師批評俞敏洪的焦點在於他不根本瞭解當前的教學工作和教育環境,不知道老師們的辛苦與付出。

俞敏洪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此番言論暴露出他不顧實際、高高在上的心態。

真是何不食肉糜!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有的老師更是呼籲讓俞敏洪親自來當中小學老師!看看他怎麼教得好!

其實,老師們也不必如此動氣。

有反對俞敏洪的聲音,自然也有很多支持俞敏洪的聲音。

我們不妨聽一聽其他的聲音。


俞敏洪又惹爭議?中小學老師不讀書的言論到底戳到誰的痛點?

不少網友留言為俞敏洪敢於說真話而點贊。支持的理由也不少。

有人認為俞敏洪說的老師不讀書的情況不同程度地存在,至於他說的“很多老師”到底是多少?我們不必過於糾結,反正是一部分,不是全部,老師們不用過於“敏感”“玻璃心” ,更不要“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有人舉出自己身邊的例子來證實俞敏洪所言非虛,一些老師沒有用心教學,持有混日子的心態,常年抱守固有的知識點,一遍一遍重複,幾十年如一日,真的讓自己的視野和認知變得越來越狹隘,只輸出,不輸入, “把自己逐漸掏空了”。

有人提出不管多麼忙碌,還是有很多老師保持讀書習慣的,對於真正想讀書的老師來說,時間也不是沒有的,寒暑假等就是很好的充電時間。要想進步,時間什麼的都不是藉口和理由。

總之,同一件事,大家從不同立場和角度看待,觀點不一,看法不同,也屬正常。俞敏洪的言論雖有不妥,但也確實指出了一些教育問題。

否則也不會引發如此討論。




與其爭論誰對誰錯,YOYO君覺得我們應該更加關注俞敏洪言論所帶來的反思。

一方面,我們必須肯定大多數老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他們默默耕耘在教學一線,為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我們的基礎教育離不開這些中小學老師的功勞。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否認存在老師不讀書、知識面越來越狹窄的現象。我們要找到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不能一味歸咎於老師,而是要看到客觀的教育環境等諸多因素。

“如果你只是釋放不積累的話,最後你就會覺得自己內心深處空空如也。”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應該沒人反對,為什麼不能付諸實踐?

所以,我們應思考的其實不是老師有沒有讀書、要不要讀書的問題。

而是為什麼老師不願讀書、不能讀書的問題。

找到了這個不讀書問題的原因,我們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單純的指責和批評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做的是正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不是某一個人、某一個群體的責任,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俞敏洪又惹爭議?中小學老師不讀書的言論到底戳到誰的痛點?


結合我們的經歷,關於老師讀書的話題,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

你認為俞敏洪說的有道理嗎?

你認為存在老師不讀書的現象嗎?

你認為老師不讀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