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傷寒論陽明病

《傷寒》之陽明病

陽明病

是在外感病過程中,邪入陽明(胃家)的階段,由於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正氣旺盛,因此該階段正邪相爭劇烈,臨床以高熱、汗出、口渴、不惡寒、反惡熱、大便不下等為主要表現,其性質多屬裡、熱、實證。

01

陽明病的特徵性表現為大便乾結或難出,因此仲景在提綱證中要言不煩: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0),明此則方能在六經辨證中不失其要(辨太陽之要在惡寒,辨陽明之要在便難)。與其他五經病證首言提綱證不同,仲景在陽明病開篇(第179條)首先談了陽明病的來路及分類問題,以作為對“胃家實”的鋪墊。

他根據患者裡熱輕重和津液受損程度的不同,將陽明病分為熱與燥(“諸澀枯涸,幹勁皴裂,皆屬於燥”)俱盛的正陽陽明(胃家實,此處為承氣湯見證,與提綱證“胃家實”之大便不下有所區別),胃熱津傷的太陽陽明(脾約)和津虧燥結的少陽陽明(不大便)。針對陽明病“胃家實”的病機,臨床當以“下”法為要。

仲景結合上述三種輕重不一的便難類型,臨床分別確立攻下、潤下和導下三大大法,攻下主以三承氣湯,潤下主以麻子仁丸,導下主以蜜煎導或土瓜根湯,此為典型陽明病之論治。其中,在外感熱病所致的陽明病中,以三承氣湯證最為常見,因其實邪(燥糞)結聚於腸腑之中,因此後世又將稱之為陽明腑證。

02

外感之邪入裡,初期邪結較高,或者充斥內外尚未燥化,或者循三焦入於水腑,未必即見便難裡實,此時多表現為發熱、汗出、心煩、口渴,或小便赤澀等,稱為陽明病熱證,與腑實證對舉,後世也稱之為陽明病經證。表證誤下,邪陷入裡,致“胃中空虛,客氣動膈(見221條)”,可表現為心中懊惱、舌上黃苔,發為梔子豉湯證;邪氣瀰漫,病涉三陽,可表現高熱、自汗、腹滿、身重、譫語等邪熱充斥內外之象,當用白虎或白虎加人參湯清透並舉;倘邪熱結於水腑,則表現為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赤澀作痛,當用豬苓湯清熱育陰利水。此為柯雲伯所謂“陽明病起手三法”,乃專為腑實未成之熱證所設。

另外,陽明雖然主裡,其外主司肌肉,還有經絡聯屬體表,行於人體面部、前部(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旁迎香穴,挾鼻上行,與足太陽經相交於目內眥,再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循頰車,經耳前,上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循胸腹而至足,至於第二趾外側歷兌穴),風寒怫鬱不解,傷陽明經氣,可表現為發熱、微惡寒、面赤、額頭痛,甚至肌肉酸楚、鼻幹而灼、坐臥不寧,所以《醫宗金鑑·傷寒心法要訣》說:“葛根浮長表陽明,緣緣面赤額頭痛;發熱惡寒身無汗,鼻幹臥不寧”,臨床可用葛根湯治之。設又有腹滿而喘,兼見大便不暢(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189)。),則宜先表后里,或採取表裡雙解的截斷法,不使邪氣有內傳之機。

03

前已提及小腸為太陰、陽明所共主,且二者一陰一陽、一髒一腑、一寒一熱、一升一降、一潤一燥,陽明主燥,太陰主溼,若陽明之熱為太陰之溼所遏,則溼熱搏結,如油入面,膠結難分,既難以燥化,亦難以排出。溼熱交蒸,“瘀熱以行,脾色必黃”,易發為黃疸。如溼熱偏在表之發黃,可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解表利溼退黃;溼熱偏在裡之發黃,用茵陳蒿湯通下利溼退黃;溼熱鬱於三焦在表裡之間,又可用梔子柏皮湯或小柴胡湯治之。

儘管陽明病的辨證要點在於以“胃家實”為主的腑證,但初期燥實未成可以單純表現為裡熱或表熱,而且其病證也有寒熱虛實之別,因此,仲景在篇中還提及固瘕、中寒嘔吐(吳茱萸湯證)、寒溼發黃等,臨床當知常達變,靈活辨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