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化有什麼特產嗎?

金麗平2


山河俊秀七彩長虹!一縣一品,浙江開化特色農產品龍頂茶

開化縣,隸屬浙江省衢州市,地處衢州市西北部,錢江源頭,浙皖贛三省交界處、位於浙江省西部。屬中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溼潤,雨量豐沛,四季分明。

七彩長虹旅遊景區位於開化國家公園西北部,森林覆蓋率85.1%,景區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美麗鄉村。

有江南布達拉宮之稱的臺回山,層層梯田如行雲流水,氣勢恢宏,磅礴壯觀。

春天的金色油菜花絨毯、夏天的七彩梯田、秋天的稻穗麥浪和冬天的霜雪玉砌;高田坑古村落是浙江保存最完善的原生態古村落,來這裡感受山河俊秀,有水皆碧,無山不青,時光靜好。

古田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開化縣蘇莊鎮境內。古田山主峰--“青尖”海拔1258米。保護區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古田山伐木場,1973年伐木場改為採育場。這裡分佈著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生物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生物的多樣性十分突出。古田山景色秀麗,古木參天,風景奇特,有原始次生林,大小瀑布30餘處,有"極目楚天、登高而望"的瞭望臺,為東南之名勝,為七十二洞天之一也。

開化汽糕,採用粗糙的早稻米為原料,用獨特的製作方法而成,汽糕的菜料有多種,香乾絲、筍乾、蝦皮等,做好的汽糕香糯適中,潔白晶瑩,鬆軟有彈性,再將其切成小塊,放入油中微炸即可食用。

一縣一品(開化龍頂)

龍頂茶採用高山良種茶樹,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具有外形挺秀,銀綠披毫內質香高持久,鮮醇甘爽,杏綠清澈,勻齊成朵的獨特風格。更具有幹茶色綠,湯水清綠,葉底香綠,三綠特徵。(中國農林科技網)

圖文轉載說明(如需轉載本網站圖文內容: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2.完整標註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網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中國農林科技網)


中國農林科技網


浙江省開化縣,實屬浙江省衢州市,位於浙江省西部,是錢塘江的源頭。於江西省婺源縣接壤。 這個地方山清水秀有山河相間的地勢。


開化縣這裡森林覆蓋率比較高,環境清新,所以很多人都喜歡來這裡旅遊度假。至於開化縣的特產有。

開化杜仲茶也是這裡的特產之一,開化杜仲茶樹生長在高山,而且沒經過汙染,它經過特殊加工製作而成,它的色澤圓潤,味道醇厚,並且還有多種營養,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開化龍鬚,產地錢塘江源頭開化縣,具有“幹茶色綠、湯水清綠、葉底鮮綠”的“三綠”特徵。


還有就是開化是錢塘江的源頭,這裡的魚也很有名。到開化你就會在路邊看到很多的魚莊。


金華身邊事


1、開化龍頂

錢江源開化縣龍頂名茶是中國特級名茶,素有“滾滾錢江潮,壯觀天下無,龍頭接龍尾。龍頭是龍頂,龍尾是龍井”,又有一葉龍頂羞群芳美稱。龍頂名茶採用高山良種茶樹,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具有外形挺秀,銀綠披毫內質香高持久,鮮醇甘爽,杏綠清澈,勻齊成朵的獨特風格。更具有幹茶色綠,湯水清綠,葉底香綠,三綠特徵。形美質優佳茗。多年被評為農業博覽會金獎,為中國名茶精品。

2、開化杜仲茶

開化杜仲茶是浙江省開化縣的著名特產。開化杜仲茶是採用開化轄區內生長的高山無公害杜仲樹葉經特殊工藝加工製成的綠茶型杜仲茶。其色澤圓潤,茶感醇香,同時有效的保留了杜仲樹葉各種營養、功效成分,對人體具有多種保健作用。 開化杜仲茶產地,位於浙江省西部山區、國家生態示範區、錢塘江源頭 開化杜仲茶生產基地.的崇山峻嶺,常年雲霧繚繞,方圓十餘里了無人煙,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杜仲的天然生長地、也是浙江省無公害基地、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所在。由進出口農業龍頭企業——浙江省開化縣杜仲茶研究所研製生產的“杜康”牌開化杜仲茶,便是採此地優質純鮮杜仲樹嫩芽精製而成,風味獨特、口感特好;且無任何汙染,其氨基酸,維生素等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較同類產品高出數倍以上,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保健珍品。

3、開化清水魚

開化的清水魚是開化的十大名菜之一。只是因為它所在的環境是外面不具有的。要選項用源頭活水裡生長的,份量適中的(500---1200G)草魚。其實做法也很簡單。和做魚頭豆付沒有什麼區別。就是還要放一點開化土產的紫蘇。(先在炒鍋放200g的豬油,燒執。再把魚放在煎到兩面黃。再放適量的黃酒,加入足夠量的開水。放紫蘇10g左右。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慢的滾,等到湯呈白色了,再放鹽和味精。調好味後就可以起鍋了。雖然簡單,但它卻有一方風味。可以一嚐。

4、開化香菇

開化香菇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民國初年,就開始生產香菇。1929年,在西湖國際博覽會上,開化香菇榮獲一等獎。從11985年開始引進袋料香菇栽培技術,並著手開始推廣應用。目前香菇有椴木和袋料兩種生產方式,年生產規模在1000萬椴(袋),鮮菇產量5000噸。幹品有花菇、厚菇,普通菇三種等級,鮮菇有標準菇、普通菇兩種。

5、藏制豆腐

又名商梓豆腐,商梓即故鄉,在開化馬金一帶,藏制與商梓同音,馬金人離開家鄉總要在行囊裡揣上幾塊豆腐乾,這樣即便離家萬里也能想起家鄉的味道。藏制豆腐的製作源於何時已不可考。豆腐作為植物蛋白,暑天不容易保存,古代開化人為了保存來之不易的豆腐,將其烘乾,放入醃製鹹雞蛋的甕中,用豆莢、芝麻、箬葉製成草木灰,並和炒後的油鹽一併醃製,三天後出甕,地道的馬金藏制豆腐就這樣出爐了。

6、開化板栗

開化板栗是傳統產品,系華南品種群,果大味糯,栽培歷史悠久,曾為出口日本的主要外貿產品。近年來,開化縣按照苗木良種化、基地規模化的要求,引進諸暨魁慄和毛板紅,已建板栗基地5萬畝多畝。二次結實性板栗是開化縣新近推出的板栗良種,它具有一年開兩季花,結兩季果的特點,較之其它良種,有明顯的早實性、豐產性和穩產性,稱“雙季板栗”。該品種當年栽植當年結果,第一季成熟期特早,第二季成熟期特相當的市場優勢。現已種植6500畝,有7個省市先後引種,表現優良。二次結果性板栗的研究已列為國家林業部“九五”重點科研資助項目。

7、何田清水魚

何田清水魚是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何田鄉的特產。何田清水魚,因常年養於清水塘,魚身黑黢,魚目發光。烹飪時,取活魚現殺,切成魚塊(亦有全魚燒製的),下鍋時油不宜多,且以清水燉煮,待魚湯呈奶白色,粘稠狀,附上常用的佐料即可。該魚湯鮮肉嫩,令人唇粘齒甜,回味無比。何田鄉的清水魚養殖始於唐代。經過多年發展,已從原先自給自足、用於改善生活的待客之物,發展為覆蓋全鄉1600多個農戶、養殖面積11萬多平方米、年產值近650萬元的重要產業。全鄉現有清水魚專業合作社5個,規模化養殖基地4個,配送龍頭企業1家,形成了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為主導,以規模基地和養殖大戶為節點,輻射全鄉養殖戶的生產合作體系。何田清水魚多次獲省農博會、漁博會金獎、銀獎,並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遠銷省內外。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眾多,已經成為開化的一張“金名片”。

8、開化汽糕

開化汽糕是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的特色小吃。無數開化人離開家鄉第一個想吃的就是汽糕,汽糕的菜料有多種,香乾絲、筍乾、蝦皮等為大家熟悉的。曾經最有名的就是“錢江源第一糕”了。汽糕在開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流傳甚廣,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發汽糕,是開化小吃店每天早餐不可缺少的食品,同時也是開化人民最愛的小吃之一。特別是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傳統的七月半,又叫“鬼節”),開化各家各戶都要蒸上幾籠汽糕,這是人們祭拜祖先的必備供品,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汽糕採用粗糙的早稻米為原料,將米浸泡一晚後磨成粉,加入水就變成了米漿,這漿不能太稀也不能太濃,而要根據天氣變化不斷調整,否則做出的汽糕不是太軟就是太硬,咬起來總缺少彈性。製作汽糕的工具也別具一格,小小的煤爐上端置一口不大的鐵鍋,放入一帶孔的鋁板 ,再鋪一層紗布,舀上兩三勺發酵後的米漿,攤平。再依個人口味,撒上蝦仁、豬肉、豆腐乾絲等餡料,不停地加熱,蒸汽從圓孔中徐徐向上,十分鐘後一個厚約1.5釐米,香糯適中,潔白晶瑩,鬆軟有彈性的汽糕便做成了。將其切成小塊,放入油中微炸,香味一出直讓人流口水。

9、開化金針菇

開化縣金針菇目前已成為開化縣農業綜合開發的支柱項目之一,年生產規模已達到2000多萬袋,年鮮菇產量7500噸,產品銷售主要有罐頭、鮮菇兩種,主要銷售在東北、北京、江蘇、上海、安徽、江西及本省各大中城市,目前開化縣已成為全國金針菇主產縣之一。

10、蘇莊炊粉

蘇莊是開化縣的一個鎮,與江西交界,這裡的人喜歡用米粉拌上肉類或蔬菜蒸熟而食,謂之“炊粉”,又稱“蒸菜”。蘇莊人用蘇莊炊粉招待客人,逢年過節、造屋做壽、紅白喜事也都要做炊粉。蒸好的炊粉,色香味俱全,既保存了蔬菜和肉原有的風味,營養豐富,又特別香辣,味道好,讓人食慾大開。家禽獸肉、螺蚌魚蝦、各種瓜菜,都可以用來做炊粉。冬天吃,更是暖和又開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