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女子善待小木匠,木匠施道術報恩,主家的生意扭虧為盈


民間故事:女子善待小木匠,木匠施道術報恩,主家的生意扭虧為盈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民間小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木匠前去一女子家中做木工活。那家女子心善,好菜好飯伺候著這個小木匠,最後在結工錢的時候又多給了一些,此舉讓小木匠感動不已,聽聞男主買賣受挫折,於是便在院門牆裡施了道術,結果男主的買賣轉虧為盈了。


所以說,善惡終有報,多做善事,對人對己都好。


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篇民間小故事:


01、馬二夫婦

說在古代,某一鎮子上住著有個叫馬二的商人。他以賣雜貨為生,娶了鄰村鄭氏為妻。馬二的生意起初做得風生水起。

一提這馬二,鎮子上的人都知道。

鎮子上的人,皆知馬二為人厚道,賣得貨乃真材實料,所以大夥都願意到他店裡買東西。


其妻子鄭氏,也是個老實巴交的田舍娘子。人善,樂於助人,每逢看到家門口有流浪漢,總會施捨一些吃的、穿的。


馬二夫妻倆在鎮子上的名聲那是相當好!

不過就在馬二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之時,卻攤上了官司,馬二所賣出的貨物被同行做了手腳,差點出了人命。


馬二賠了些錢,捱了20大板,此事才算平息。可打這之後,馬二的生意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以往日進斗金,如今門庭稀落,面對此景,馬二是焦急萬分啊!


02、禍不單行,馬二家的偏房坍塌

可“屋漏偏逢連夜雨”,馬二家的偏房卻不知道怎的,突然坍了半間。好在家裡無人,倒沒有家人傷亡。


是日亭午,馬二便託人僱傭了一些瓦匠和木匠,談好工錢後,這些木匠和瓦匠便開始重建、修葺起來。


白日裡,馬二要看店鋪,於是便將盯工的事兒交與了妻子。妻子也不懂什麼工藝,看不出好壞,心想著:好生伺候這些工匠吃喝,他們定會用心修建。


於是,鄭氏便經常做些好菜給工匠,燉肉可以說是頓頓不缺!這些工匠被鄭氏的善心所打動,出於他們雙手的活那是相當結實、漂亮!


03、女子善待小木匠

而其中有一個小木匠,自幼沒了爹孃,其二叔將其撫養成人。後跟著二叔學了木匠手藝,常跟著二叔一起外出做工。


因為小木匠年紀尚小,鄭氏見其總是不言不語的,很是老實。於是每次在盛菜的時候,鄭氏總是多給這小木匠一些肉。


小木匠自幼沒了爹孃,鄭氏如母愛一般的照顧,著實讓小木匠感動得幾欲流下淚來。所以,小木匠在做木匠活的時候,格外小心。


大約十日,房子修葺得差不多了。瓦匠們先行離開,後木匠也領了工錢離去了。最後就剩了半扇木門沒有做出來。


這倒不是啥難事兒,於是小木匠的二叔也走了,就留下了小木匠一個人。


半日後,門做好了。臨近黃昏之時,所有的工程全部完成。而馬二此時也回到了家。他垂頭喪氣,對妻子鄭氏開始抱怨雜貨店買賣的不順利。


04、小木匠施道術報恩

小木匠欲要離開,聽到馬二如此一說,心說:女主待我不薄,應該儘自己所能報恩才是。之前從二叔那裡倒是學過一些魯班的道術,不如拿出來,助主家一臂之力!

想到這,小木匠便對鄭氏說道:“你家的院門,也有些損壞,待我明日前來給修葺一下!”


當晚,小木匠便做了一個木馬車。翌日一早,小木匠便來到女主家裡。在修繕院門的時候,他趁女主鄭氏不注意,便在院門的牆上鑿開一個洞,將木馬車頭朝裡,車斗朝外擺好,又重新掩蓋起來。


之後,小木匠找到鄭氏交了工。鄭氏又額外給了小木匠一些銅板。小木匠堅決不收,最後挨不過鄭氏的勸說,小木匠只得接受。

“您是大好人,肯定會得到福報的!”小木匠走出不多遠,回頭對鄭氏說道。而鄭氏則對他微微一笑。


05、主家的生意扭虧為盈,還開了分店

十日後,馬二的雜貨鋪買賣卻不知道怎地,一下變紅火了起來。如此門庭若市的場景,令馬二是喜出望外!

再後來,馬二又在鎮子的北面開了個分店,比之前還要好上幾倍!

而小木匠放的那輛木馬車,馬二和鄭氏一直沒有察覺……


06、結語:

故事到此就講完了,故事中的鄭氏心善,善待了這些工匠,對那個年紀尚小的小木匠更給予了母愛一般的溫暖。小木匠深受感激,聽聞男主有難了,便知恩圖報,用自己所學,報答了這家人。


這便是一種善心之舉!

所以說,人心還是要向善,更要懂得“知恩圖報,善莫大焉”的這個老理兒。畢竟,人活一世,多做善事、多積福澤,這樣對人對已皆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