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溫和的宗教改革,先於工業革命而推動大國崛起

大英帝國,是世界上出現過的第一大帝國,人口數量達到當時世界的四分之一,總面積達3000多萬平方公里,跟今天全球面積最大的前三國的總和差不多,而且在它這些面積裡,沒有像俄國那種大面積的西伯利亞地區,而是要麼平原,要麼河口,要麼把控世界最主要航線的關鍵海峽或運河。

英國溫和的宗教改革,先於工業革命而推動大國崛起

但英國原本就是一個歐洲大陸最西端懸於海外的小島國,面積又不大、平原又不多、人口在歐洲也沒有優勢,論大航海最早的也不是它,而是人家西班牙和葡萄牙。那它是怎樣從彈丸之地到有能力向海外擴張的呢?也就是說後來所發生的的一切起點是什麼?很多人覺得英國靠的是商業,而商業是從工業起家的,那麼這個轉折點一定就是工業革命。錯,法、德做的也很好,工業革命雖稍晚但後來發展強勁,卻沒有建立起像大英帝國這樣的龐大政治體。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得從歐洲歷史大事件中,找一個英國與其他國家做法完全不同的事件,那麼你就會發現這個轉折點原來是英國的宗教改革。

英國溫和的宗教改革,先於工業革命而推動大國崛起

有人可能會認為,宗教改革只是在宗教層面上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相對進步而已,能夠成為一個大國崛起的轉折點嗎?我們先來先搞清楚兩個問題:第一什麼是宗教改革;第二,英國的宗教改革有什麼不同。咱們用概括的語言對這兩個問題了解一番,有利於理解後面的問題。

在基督教統治的黑暗中世紀,突然蹦出個叫馬丁路德的教士,他把基督教清新脫俗的給重新解釋了一遍,而他所主張的恰恰是很多教徒平時敢想而不敢說的,於是他們從基督教脫離出來成為新教,而沒有脫離出來的那部分被稱為天主教。兩者的本質區別就是天主教教皇對教徒的統治權威,新教的核心就是為了脫離教皇統治,宣揚只有一神就是耶穌,連聖母都不是神更何況教皇?因此在新教教義裡,只要你心中虔誠的信仰上帝,其他的像教皇、大主教之流類似於封建領主性質的人,你完全可以不去理會,一樣能夠得到救贖。

英國溫和的宗教改革,先於工業革命而推動大國崛起

所謂宗教改革,就是新教教徒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無論從信教人數還是從變身新教國家的數量來看,都遠遠超過天主教的這麼一個過程。那它是以一種什麼方式進行的呢?是戰爭與死亡。宗教改革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新教教徒剛剛開始萌發,數量和實力遠不及天主教徒時,這個階段在歐洲各地出現了無數的悲劇。比如有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有一天這個家裡的兒子或者女兒,接受了新教思想,變成了新教教徒,結果晚上睡覺的時候被自己的天主教父母殺死了,而且他的父母是在“拯救他的靈魂”。同樣的也有丈夫信了新教,在睡夢中被天主教妻子殺死的,我們看著簡直沒有人性,但在宗教教育下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第二個階段是當兩者之間勢均力敵時,爆發了歐洲30年戰爭,從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這個戰爭歷時有多長,參與者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歐洲國家,主要戰場多集中於神聖羅馬帝國。我之前專門寫過歐洲30年戰爭的始末,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這裡就不再贅述了,總之戰爭打完時神聖羅馬帝國人口削去一半。

英國溫和的宗教改革,先於工業革命而推動大國崛起

現在知道了宗教改革並不是一場文化辯論性質的事件,而完全是一種有我沒你的生死較量。說到這兒,估計大家已經能夠猜到了,英國的宗教改革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溫和。接下來咱們先說它有多溫和;再說它為什麼會這麼溫和;最後這種溫和給英國帶來了什麼好處及對之後的大國崛起有什麼作用。解決了這三個問題,我們對於英國的“起步點”也就有了一個較為通透的理解了。

好,英國的宗教改革有多麼溫和呢?前面我們提到新教是要回歸《聖經》的“初心”,把那些後人一點點加上去的膜拜對象,比如教皇等全都剔除,這樣一來經常出現在天主教壁畫和雕塑中的聖母和那些聖徒都不算了。因此在當時的歐洲大大小小的教堂裡,出現了無數的打砸聖母像的事件,可以說除了十字架什麼都不留。由於今天的歐洲早已是新教佔絕對優勢,因此如果你去德國旅遊會發現,他們的教堂與梵蒂岡的截然不同,進去後非常樸素,前邊一個十字架,然後一排排整齊的座位如此而已,再沒有什麼多餘的裝飾。跟天主教那種雕樑畫棟、極致奢華完全是兩碼事。

英國溫和的宗教改革,先於工業革命而推動大國崛起

而你去英國的教堂會發現,在今天這樣一個純粹的新教國家,教堂裝飾卻與梵蒂岡如出一轍,比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等,可以說同樣的金碧輝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英國人沒有去砸、去破壞,而是“我改信新教了,除了十字架以外的人物、雕塑和壁畫就當裝飾品吧”。也就是說心裡改了信仰,卻還在原先信仰的地方禱告,且不對這些表面的東西進行更改,是不是很特殊?

這還只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動緊密相關的問題,而在歐洲大陸,宗教改革甚至能引起一個國家的分裂。比如神聖羅馬帝國,由於它的內部由三百多個諸侯國組成,而且皇帝只是名義上的,因此可以各自為政,那麼也就可以各自選擇自身的信仰。比如勃蘭登堡就選擇了新教,而皇帝所在的奧地利就選擇了維護天主教。三十年戰爭主要都發生在神聖羅馬帝國,勃蘭登堡也借信仰新教的瑞典南下而乘勢崛起,成為戰爭的勝利方。後來勃蘭登堡發展為普魯士,普魯士發展為今天的德國,同樣是德意志民族除了短暫的第三帝國期間,再沒有跟奧地利合併過。

英國溫和的宗教改革,先於工業革命而推動大國崛起

而英國沒有出現這種問題,有人會問難道英國就一邊倒的全民皆改信新教麼?當然不可能,在宗教改革初期,還是有相當多的天主教徒不願意改宗的,甚至可以說當時雙方是勢均力敵的。但兩者之間不僅沒有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反而以互相妥協解決了問題,如何妥協呢?宗教除了裝飾以外,還有一個要素就是儀式,天主教自羅馬帝國以來漫長的發展,儀式已經變得極其繁複,而新教思想要求全部簡化甚至摒棄,強調虔誠的信仰只源於內心。而英國新教徒選擇依然沿用天主教的那些儀式。

外表不動、儀式也不動,搞得英國天主教徒一點脾氣都沒有,甚至讓一個非基督教世界的人來看,一眼都看不出兩者的區別在哪。可能有人看到這兒會問,溫和是真溫和,可啥都不變這還能算是宗教改革麼?英國是不是經歷了一場假改革?你問到點子上了,這正我們的下一個問題:英國的宗教改革為什麼會這麼溫和。

首先說明,英國所經歷的絕不是假改革,因為宗教改革最終改的是人心,改的讓新教徒與羅馬教皇越行越遠,目的就是為了擺脫教廷的束縛,而不是擺脫基督教本身。英國在這一點可以說做得非常徹底,裝飾和儀式只是保留了一種形式罷了,英國可是全歐洲第一個脫離羅馬教皇的國家。之所以能在森嚴的基督教世界公然成為第一個,而且改革過程還如此溫和,就是因為英國開展的是一場自上而下的宗改,與歐洲大陸上那些國家從底層信徒慢慢擴散是完全相反的。

事情是這樣的,基督教教義不允許離婚,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想要離婚另娶一個,給教皇寫信說啥也不同意,國王一氣之下宣佈脫離羅馬教宗。那不信你了總得信點什麼,恰好當時已經出現更為自由的新教,國王說那我們全國上下都信新教吧。國王娶新歡的目的已經達到,他並沒有想過要把天主教徒趕盡殺絕,依然選擇繼續信天主教的也就沒必要非得冒著生命危險跟國王對著幹,本來就想得到更多自由的信徒,也就跟著國王吹起的這陣“東風”改信了新教。就這麼幹脆利落、各得其所。

英國溫和的宗教改革,先於工業革命而推動大國崛起

如果把前面這段內容放進整個歐洲的宗教改革浪潮中你會發現,當新教還沒成氣候的時候,英國因為統治者的一己私慾而與羅馬教廷決裂,成為了與歐洲大陸關係最不好的國家;當新教成為主流,由於英國是先驅,又成了歐洲大陸的榜樣;當其他國家改的特別徹底,你會發現與天主教堂裝飾風格和宗教儀式最接近的還是英國,英國又成了與羅馬教廷最親近的新教國家。這還只是一例,今後我們要聊的許多歐洲話題裡,你都會發現英國向來如此,一意孤行又餘地滿滿。

好了,倆大問題都解決了,最後咱們來看這種溫和的宗教改革給英國帶來了什麼。開篇的時候我們提到了工業革命,當時的歐洲大家都在爭相發展工業、發展經濟,從而提高自身國力。這一點除了英國以外,法國和德國做的也都很好,但最終保持絕對優勢並建立最大帝國的還是英國。那麼我們來看工業革命萌發階段,也就是各國資產階級誕生的初期一個國家要想發展需要什麼?

舉例最直觀,比如法國或德國的某個城鎮裡,由於天主教會與部分極端教徒勾結,大肆屠殺當地的新教徒,這些新教徒中一部分因沒有能力外逃而被害,成為了推動當地宗教改革的助燃劑。另一部分有點錢或有很多錢的人便會坐船去社會平穩的英國謀生,那些有很多錢的就是資本家,他們到了英國為了紮根就得通過投資當地工廠、作坊來繼續賺錢,而那些有點錢的就是原先的手工業者,他們“偷渡”完後也就沒剩多少錢了,就剩下一身的技術,於是他們就得去找工作謀生。沒錯,這恰恰是完成好一個國家工業革命進程所需的資金和熟練工人。

要知道宗教改革整整持續了長達一個半世紀,而期間歐洲的人員流動一直就這麼個結構,真不敢想象到底有多少工業革命所急需的人才一批接著一批的湧入英國。難道這是英國計劃好了的麼?當然不是,這完全是歷史的巧合或者說機遇,但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你選擇了溫和,機遇便選擇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