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作为一方霸主,为何到娶寡妇的地步?

尼采我么


当刘备入蜀后,孙权召回了其妹,而此时麋、甘两位夫人也早已亡故,所以孑然一身的刘备首先要考虑就是娶夫人,这跟当初纳甘夫人时不同,刘备要找的是正妻,将来是要做国母的,不是随便找个姿色好的就行了。


多彩遵义


那个年代,对女子的出身并不看重吧。

比如:曹操的卞皇后,出身娼家,曹丕的文昭甄皇后,是袁熙的原配。

刘备入川以后,娶了寡妇吴氏。吴氏本来是刘瑁的妻子,刘瑁是刘焉的儿子、刘璋的哥哥,刘瑁去世的早,吴氏就成了寡妇。

刘备在娶吴氏的时候,一开始也有犹豫。倒不是犹豫吴氏是个寡妇,而是犹豫他和刘瑁同族,关系有点近,后来是法正打消了刘备的顾虑,于是刘备迎娶吴氏,封为汉中王王后,后来立为皇后,也就是穆皇后。

另外,吴氏本人是个传奇的女子。相传,当年有擅长看相的人,说吴氏将来是大贵之人,所以刘焉当初才让儿子娶她,刘备也有野心,也想沾一点吴氏的光。

最后就是出于笼络人心的需求,毕竟刘备是以武力夺取西川,需要安抚西川人心。刘备草根出身,没有亲族可以依靠,所以他娶了吴氏,争取吴懿等重要人物的支持,从而让川中士族接纳他,也可以视作一桩政治婚姻。


历史都付笑谈中


我的答案:刘备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一路创业,那是真不容易。像他这样的人,娶谁能单凭自己喜欢么?他的婚姻必然带着功利的政治目的。况且,刘备成为一方霸主,是在去了寡妇吴氏之后的事。

刘备娶寡妇吴氏,是在当时所处情况下多方考量后作出的行动。

一个被相士吹捧的女人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豪强割据。刘邦和刘秀辛苦建立的政权,几经折腾终于快要亡了。刘焉便在这种情况下,看准时机,在益州站稳脚跟。既然已经发展成一方势力,那必然都是些觊觎九五之位的人。

站的位置越高,就越容易相信那些不科学的事,刘焉也不例外。刘焉在陈留时,交了个朋友叫吴懿,这人不出名,但是她的妹妹却有名气,正是刘备娶得这个寡妇。曾经有相士说,这吴氏女子是有大富贵容貌的人。刘焉一听,管他是真是假,反正自己儿子多,便让三儿子刘瑁娶了吴氏。

后来刘瑁的病死了,吴氏成了寡妇。也不知道是相士成就了吴氏,还是吴氏成就了刘备,亦或者刘备成就了相士。总之,刘备娶了这个寡妇为妻,称帝后还将吴夫人立为皇后。

相士的传闻,可能是刘皇叔娶吴夫人的原因之一,但却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娶了吴夫人,拉拢地方势力、稳定人心

刘备拿下益州的过程一波三折,起初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邀请刘备入益州一同对抗张鲁。可这刘璋傻啊,手底下人都不忠于自己,张松、法正等人都期盼着刘备能够代替刘璋入主益州。事情总有败露的时候,最终刘备和刘璋二人反目成仇,兵戎相向,刘备势大且人心所向,最终拿下益州。

有了荆州、又占了益州,刘备应该心里美滋滋的。可他不敢怠慢,能够如此顺利夺取益州,得益于许多地方势力的帮助,因而刘备要迅速的拉拢并安抚他们,以防生变。

如同与孙权妹妹当初一样,刘备又准备联姻了,这次众人想到了吴夫人。吴夫人是刘璋的嫂子,地位是没得说的。又有相士的吉言,虽是寡妇却是嫁给刘备最合适的人选。

刘备心里可能有些不愿意,这时候法正又跑出来了,他给刘备举了个晋文公娶侄媳妇的例子。言外之意,人家春秋霸主为了国家利益,都娶了自己的侄媳妇,你刘备才刚发展起来,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法正的话,也代表了益州地方豪强的意思。无论刘备愿不愿意,这么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二人结为连理,吴夫人成了正室。她能成为正室,并非只是刘备对益州豪强的妥协。糜夫人死了,孙夫人走了,此时的刘备与光棍无异,将吴氏扶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结语

古代的上层婚姻,女性是很弱势的,常常无法凭自我意志做出选择,追求爱情更是奢望。终身大事,父亲可以定、兄长可以定、甚至族人也可以定,唯独自己无法决定。贵族的婚姻,往往是各方的联姻,本质上都是出于对利益共赢的追求。刘备也一样,无论是否嫌弃吴夫人,这场婚姻都已成定局。这么看来,上层婚姻中,男人有时候也很无奈。当然,相比女性,这种无奈要小的多。

娶寡妇吴氏,无非是刘备、益州势力与吴夫人三方妥协共赢的结果。


执古论今


刘备作为一方霸主,为何到娶寡妇的地步?提问者所说之事是事实存在的。刘备攻陷益州之后,将刘璋孀居的寡嫂吴氏娶为了正室。汉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同年吴氏被刘备正室册立为汉中王后。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正是册立吴氏为皇后。很多人都觉得奇怪,难道天下没有女子可娶了吗?身为一方霸主的刘备为何偏偏要娶一个寡妇?

彼时不是明清

汉王朝不是南宋之后、更加不是男权登峰造极的明清时期,对于丧偶女子的再婚没有任何限制的!彼时的女子甚至还可以与丈夫和离(类似于现而今的离婚),在和离之后男女可再行婚嫁,一切自由。汉初,汉王朝官方为了滋生人口的需要,对此还予以了政策性倾斜,鼓励丧偶、和离女子再婚。

著名的汉武帝刘彻,他的生母王氏就是在与前夫金王孙和离之后被汉景帝刘启纳为侧室的,而且王氏与前夫金王孙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即后来的修成君金俗。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后来汉景帝将王氏扶正为皇后!更加不影响她与汉景帝所生的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甚至继承皇位。刘备所处的时代虽然已经到了汉王朝晚期,但这种风俗并没有改变,男子娶再婚女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帝王也不例外。

曹孟德父子好少妇众所周知,曹孟德不仅纳了不少再婚少妇为妾,魏文帝曹丕甚至还将皇位传给了甄氏所生的儿子魏明帝曹叡。甄氏何许人也?袁绍曾经的儿媳,同样是二婚!同时期、同为皇帝的曹丕可以娶二婚女子,刘备又为何不可呢?世异则事异,不要拿明清的那一套去生搬硬套三国时期!

安抚益州派势力

刘备为何要娶吴氏?他娶的不是吴氏这个女人,而是益州派势力!说白了,益州就是刘备从刘璋手里抢来的。在流放了刘璋以后,益州派势力人心惶惶,根本不知道下一步刘备会如何清算他们。刘备娶了刘璋的寡嫂,等于是明确告诉益州派势力四个字——既往不咎!连刘璋的寡嫂都成了刘备的“枕边人”,刘备与益州派势力成了“一家人”,还有什么清算不清算的。

再者,吴氏家族虽然也是益州的“外来户”,但是在与刘氏家族结亲之后,吴氏家族便成了益州的“外戚”(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势力,与其他政治势力“打断骨头连着筋”。有了吴氏家族作为纽带,刘备拉拢益州派势力为己所用也便更加得心应手了。益州派势力见吴氏家族通过政治联姻“一步登天”,又有谁会继续抗拒刘备的“招安”呢?刘备一举两得,既兵不血刃地解决了益州派势力的威胁又将其纳入麾下、为己所用,何乐而不为?

权力平衡的需要

彼时的刘备虽然还没有称帝,甚至还没有进位汉中王。但是,在他的骨子里,自己就是帝王,不是吗?自古以来,帝王对任何臣下都没有绝对的信任,刘备对自己带进益州的旧班底也并不完全信任。靠武力起家的张飞、身为“文臣领袖”的诸葛亮,哪个是省油的灯?可是,让旧班底自己去相互制衡,这其中人情世故、利益往来又太多,很难达到最佳效果。这时候,与旧班底素无往来的益州派势力便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将吴氏娶为正室、继而立为皇后,等于是在给益州派势力加码、给了他们制衡旧班底的实力。与此同时,刘备对益州派势力也并不信任,于是便有了章武元年聘张飞之女为媳之事。说白了,就是在给吴氏外戚与益州派势力树立一个对立面,让吴氏外戚与张氏外戚形成一种微妙的权力平衡。再者,将张飞由旧班底提升为外戚,等于是无形中分化、瓦解了旧班底势力,使张氏外戚势力成为了旧班底势力内部制衡诸葛亮的一把“利器”!如此一来,三股势力相互制衡,加之一些小派系势力、如马超等,原本近乎“铁板一块”的群臣立马被分化得“四分五裂”,而这正是刘备需要的!群臣斗得越厉害,皇帝的皇位坐得才越稳当。

为身后事作准备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时,实际上年纪已经不小了,无论他内心愿意不愿意,都必须为自己的身后事作出一定的安排。加之儿子刘禅性格不如自己强势,为儿子将来能够顺利坐稳皇位,刘备也不得不预先作出一些权力安排。

彼时天下大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为他人所灭。因此,刘备想要学自己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或者后世的明太祖朱元璋显然是行不通的。可留下强势的诸葛亮,刘备又不放心!这个人不仅是“文臣领袖”,而且手已经伸向了军中。如果任其做大,谁也不敢保证他不会成为第二个霍子孟、曹孟德!至少刘备自己就拿不准。

于是,益州派势力便成了刘备的“救命稻草”。刘备在临终之前将益州派势力的代表之一李严提升到与诸葛亮并列的“辅政大臣”之位上,实际上就是出于这样的需要。除此之外,吴氏成了皇太后、张氏成了皇后,他们与刘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吴氏外戚势力、张氏外戚势力也成了刘禅制衡诸葛亮的重要“利器”!三比一,虽然诸葛亮凭借着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近乎“架空”了刘禅,但始终没敢迈出最关键的一步、没有成为第二个霍子孟、曹孟德,并不是因为诸葛亮“忠心耿耿”,实际上就是因为刘备制造的这一权力平衡格局。就算诸葛亮本人“忠心耿耿”,可他下面的人呢?这不正是后来宋太祖赵匡胤所担心的问题吗?

综上所述,刘备之所以娶一个寡妇,不仅仅是为了续弦、找一个老婆。他是在下一步大棋、是为了在群臣中制造一种权力平衡以巩固未来的皇位、皇权!换言之,刘备娶的不是吴氏这个女人,而是她背后的益州派势力。如果不是刘备的这一权力安排,后来的诸葛亮会不会成为霍子孟、曹孟德第二,恐怕真的很难说……


农民工歪说历史


为了政治稳定啊。

211年刘备入蜀,随后孙夫人跑回江东,是她自己跑也好,江东骗也罢,反正之后就没有再回来,大体就可能是孙权给妹妹另外安排了亲事,所以刘备就需要一个主妇。

弓腰姬孙尚香:


214年,刘备占领益州。此时,刘备集团分为以下派别:

1、关羽等原从系。2、诸葛亮等荆襄士。3、吴懿等东州集团。4、益州本地世家。5、马超西凉骑。6、法正关陇派。7、魏延等独立派。8、庞曦等前刘璋派。


所有人,除去益州本地世家,其实都是外来户势力,所以刘备需要拉拢外来户共同压制本地世家(实在杀不了)。则拥有三万户,仅次于益州世家的东州集团就是最好选择。那还有什么办法比娶吴懿妹妹更快捷呢?

吴懿:


四川達州


曹操的杜夫人是秦宜禄的遗孀,尹夫人是何进儿子的遗孀,邹夫人是张济的遗孀,还有多少遗孀我们就不清楚,此外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是倡家出身,地位低贱。

像曹操这样的人,都娶了这么多寡妇做老婆,甚至正妻还是倡家出身,刘备就为什么不能娶个寡妇做老婆呢?

刘备天性克妻,前几任老婆死了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刘备的夫人中,我们所知道的,其实只有四位,分别是刘禅的生母甘夫人、糜家大小姐糜夫人、东吴郡主孙夫人以及益州吴懿的妹妹吴皇后。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於荆州,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於当阳长阪,于时困偪,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后卒,葬于南郡。---《三国志》

其实在这四位夫人嫁给刘备之前,刘备还娶过好几位夫人,至少有两位夫人,可是这些夫人没有一个是安然活下来的。

为此刘备留下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名声,那就是克妻。所以刘备长时间没有娶老婆,就算找了甘夫人,那也只是给了她妾室的身份,没有将她扶正。

  1. 甘夫人在老刘家算是劳心劳力,挺辛苦的一个人,按道理刘备是要给人家正妻的名分的
    ,可是甘夫人也怕死啊。
  2. 此外糜夫人是大家闺秀,徐州著名的大富豪糜竺、糜芳的妹妹。嫁给刘备以后,等于是给刘备的事业增加了一笔强有力的投资,可惜依旧没有被扶正,因为糜夫人也怕死啊。
  3. 等到娶了孙权的妹妹时,刘备这才将孙夫人正式立为自己的正妻。倒不是说孙夫人不怕死,而是孙夫人觉得自己命硬,而且地位如此尊崇,就算是要死,也必须以正妻的身份去死。

刘备的那几个不知名的老婆,还给刘备生了两个女儿。可惜这两个女儿命也不好,在刘备火烧新野以后,这两个女儿被曹操的部将曹纯给俘虏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为此刘备既不愿意提及这两个女儿的存在,又不愿意把以前克妻的事情公之于众。所以关于刘备的前几任夫人包括这两个女儿的名字、事迹在历史上是基本没什么痕迹。

刘备娶吴懿的妹妹,那是为了坐稳益州之主的位置。

刘备为什么娶孙小妹?因为孙权忌惮刘备的军事实力,所以把小妹嫁给刘备,表示两家和平共处的意思。

当时孙权的实力比刘备强不少,可是也要拿妹妹来巩固联盟关系,可见政治婚姻在以和亲保太平的汉朝,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就连糜夫人嫁给刘备,其实也是糜家兄弟的政治投资罢了。刘备娶了糜夫人也是为了得到糜家兄弟的资助,两全其美,就是糜夫人有点尴尬。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纳后为夫人。---《三国志》

当刘备进入益州以后,甘夫人去世了,糜夫人也不知所踪了,就连年轻貌美的孙夫人也一溜烟地跑回江东了。

鳏寡孤独是汉朝朝廷时常要照顾的对象,更何况刘备是军阀头子,更需要得到婚姻上的照料。为此吴懿的妹妹就这么被推出来了。

吴懿在益州的地位可不普通,他早年就带着全家人前往益州,投靠了当时的益州牧刘焉。此后更是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焉的儿子刘瑁。

等到刘备杀来益州的时候,吴懿以中郎将的身份征讨刘备,结果被刘备击败,从而直接选择投降了刘备。

刘瑁此前已经去世,所以吴懿的妹妹成了寡妇。吴懿显然是益州派的代表人物,拥有极高的地位,刘备怎么对待吴懿,益州军中每个人的眼睛都在盯着。

为了笼络益州军士们的心,刘备果断将吴夫人给娶了回来,此后刘备成为汉中王以后,吴夫人更是被封为汉中王后。

等到刘备做了蜀汉的皇帝,吴夫人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了蜀汉的皇后。不过很可惜的是,吴夫人并没有给刘备生下一儿半女,所以刘禅依旧以庶长子的身份承袭了皇位。

由此可见,刘备和吴夫人之间的结合,那也是一场政治联姻。娶了吴夫人,确定了吴夫人的地位,那就是肯定了益州军士们的利益。

不要用后来的道德思想来限制古人的行为。

什么贞节牌坊这些东西,都是在宋朝程朱理学以后,才逐渐兴起的。尤其是明清时期,更是把这玩意儿当成了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程朱理学讲了什么?这些所谓的圣人们,让女人嫁给男人以后,就要一辈子都听从丈夫的话,就算是丈夫死了,女人也不可以改嫁。改嫁了就是没有礼义廉耻。

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夏五月,策曰“朕承天命,奉至尊,临万国。今以后为皇后,遣使持节丞相亮授玺绶,承宗庙,母天下,皇后其敬之哉”建兴元年五月,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长乐宫。壹官至车骑将军,封县侯。---《三国志》

思想的禁锢有时候比闭关锁国还要可怕,很显然,直到现在,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都埋藏着这样的思想。

其实在宋朝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些道德上的条条框框。尤其是秦汉时期,更是不可能计较这些事情。

  1. 比如说汉高帝刘邦,他的后宫里,一票女人都是抢来的。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原来就是魏王豹的夫人,刘邦杀了魏王豹,就把薄姬给抢来了。
  2. 汉景帝的皇后王娡,在民间早就嫁给了金王孙,而且还跟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还不是被送到了皇宫,成为了汉景帝的皇后,后来生下了著名的汉武大帝。
  3. 东汉末年也是一样,曹操娶了那么多别人的老婆,在当时其实一点也不以为耻。丈夫死了女人自然是有改嫁的自由,一点道德层面上的约束都没有。

所以说刘备娶了吴懿的妹妹做皇后,这本身是没什么关系的。就算是寡妇,那也不能说配不上当时的刘备,毕竟刘备也死了好几任老婆了。

总结:道德约束重要,还是释放天性重要呢?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宋朝以后,衍圣公确立,朱老夫子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标准。从此以后,近千年的道德约束就这么出现了。

我们现代人依旧被这种的道德约束所束缚着,不要说现在可以随意改嫁,女人地位攀升等等,当你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那就证明你的内心是存在一定的束缚的。

既然是自然规律,那就完全没有必要特别提出来,这是合理的。那么释放天性重要还是道德约束重要呢?刘备似乎给出了一个答案。


江湖小晓生


刘备未入川之前,一共有三位夫人,分别是甘夫人、糜夫人和孙夫人。甘夫人死于长坂坡之战 ,糜夫人被曹操俘虏后,不知所踪。孙夫人是孙权的妹妹,是孙刘联合抗操的纽带 ,属于政治联姻。孙夫人出身名门,小刘备20多岁,性高气傲,与刘备并不和睦。



刘备率军入川,把孙夫人留在荆州,后来孙夫人回到江东,从此与刘备老死不相往来。刘备占领四川后,是孑然一身。按照刘备的身份,娶个黄花闺女,弄个三妻四妾,也不为过。但是 ,他的大谋士法正却给刘备撮合了一个寡妇,并且得到诸葛亮等人赞成。起初刘备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的,但在法正开导下刘备最终答应这门婚事,并欢欢喜喜娶了这个寡妇。


这个寡妇身份可不一般,她姓吴,是刘璋哥哥刘瑁的遗孀。早在吴夫人很小的时候,有算命先生就为她看过相,说此女是大富大贵的命。刘璋老爹刘焉听到这个传说后,就让自己的三子刘瑁迎娶了吴夫人。可惜 刘瑁福薄命浅,婚后没几年,就一命呜呼,吴夫人就这样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吴夫人虽是一个寡妇,但他身后有着庞大的势力。其两个哥哥吴班与吴懿,久在蜀地为官,是当地豪强势力的代表人物。刘备虽然用武力征服四川,但人心不服,统治的根基并不稳定。刘备要想站稳脚跟,必须结交蜀地的豪强,并积极向他们示好。而迎娶吴夫人就是示好蜀中豪强最快的捷径。况且,古人都很迷信,相信有大富大贵之命的吴夫人,一定会给刘备带来好运,帮助他成就霸业。



这就是法正极力撮合这门亲事的根本原因。刘备听了自然心动,但是 ,吴夫人毕竟是刘备同宗兄弟刘瑁的遗孀,这不是有些乱伦了。《三国志》是这样描述刘备的顾虑的:“先主疑为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意思是说,你与刘瑁的关系 ,哪比得上晋文公娶自己侄媳妇。

刘备听了法正话,这才放下思想包袱,高高兴兴把年轻貌美的吴夫人娶入家中。从此,刘备在四川统治的根基更加牢固,为他日后夺取汉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洛水清风


刘备一身有过四位夫人,分别是甘氏、糜氏、孙氏以及吴氏。这里说的寡妇就是吴氏,是在刘备攻取益州后娶的。那么这个吴氏是何许人物呢?吴氏乃吴夙之女,吴懿的妹妹,陈留人。吴苋兄妹早年丧父,他们父亲生前与刘焉有旧交,所以全家人跟随刘焉搬家进入四川。吴苋成年后嫁给刘焉的儿子刘瑁。刘瑁死后,吴苋成了寡妇。

刘备为什么要娶一个寡妇呢?具体情况请听我慢慢道来。

一.政治联姻

刘备当时虽已攻取益州,但对于像他这样用军事力量来获得地盘的外来人员,如何能有效的统治成了一个大问题。再加上还有曹操、孙权虎视眈眈的盯着他,刘备需要快速的稳定到手的地盘,只有稳定了益州内部的局势,他才能发展壮大,迅速的站稳脚跟。

可是当时益州内部各大世家势力庞大,稳定益州最好的办法,就是笼络益州当地的各大世家的势力,只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才能快速的稳定、消化得到的地盘。那么要怎么才能获得当地世家的支持呢,其最有效、最快速的办法就是政治联姻了,当时刘备甘糜二夫人去世,孙夫人也回到江东,这也为这场政治联姻创造了有利条件。

很快,刘备就看上了吴壹,吴壹不仅是前益州之主刘璋的部下,颇有声望,其家里还是益州的名门望族,只要得到吴壹的支持,刘备就能完全得到益州各大世家的支持,就能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从而快速的在益州才能站稳脚跟。当听闻吴壹有个守寡的妹妹时,刘备当即决定要娶了这吴氏,甚至还让她当了蜀汉的皇后,这样一来,自己就得到了吴家的支持,进而也就获得了益州内部的支持,成为真正的益州之主。

二.吴氏天生有富贵之相

据《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载:“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这段说的就是,在刘备占领益州之前,刘焉就有过要谋权篡位的想法,想要取刘璋而代之,而他听说吴氏面有贵相,就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吴夫人。

女子有富贵之命,那么娶了她的男人自然不凡。三国时代巫蛊算命之术较为流行,其与政治有着莫大关联。楚汉争霸时范增都曾派遣方士观刘邦,发现有龙虎之气,这才力荐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因此,方士之言对古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刘备素有大志,所以他听闻吴夫人的富贵之相,自然是乐于迎娶。

三.社会风气

人们一听闻刘备竟然会娶一个寡妇,可能会觉得这与他的身份不符。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三国乃至两汉时代因鼓励生育,都是不禁寡妇嫁娶的,若是夫妻感情不和,甚至可以离婚,像汉武帝的母亲也是离婚后才嫁给汉景帝的,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也是同曹操离过婚的。三国时代的女子也没有后世的贞洁观念,甚至还有变态的贞洁牌坊的说法,这些都是宋朝时理学兴起后被明清两代继承起来的。三国时代风气较为开放,否则怎么会出现“曹操好人妻”的说法。因此,这也是刘备迎娶寡妇的前提条件。

四.总结

刘备入益州后迎娶吴氏,是在当时的利益取舍下做的决定,历史证明,刘备的做法很正确,他很快的稳定了益州,消化了自己攻打下的地盘,通过不断的努力,发展壮大了自己,最后和吴、魏形成三足鼎力之势,也拉开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


桑树叶


提起三国的蜀国之主刘备,世人皆赫赫称赞,他仁义厚道,又雄才大略,从一介“布衣”逆袭成一方霸主,创造了许多神奇之举。而关于他的情史也是一波三折,颇令人神往。

刘备的第一任妻子叫甘夫人。

据史书记载,甘夫人的真名叫甘美,她属于贤妻良母型,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非常贤惠,非常忠诚于刘备,并且还为刘备生了长子刘禅,刘禅小名阿斗,后来刘备建立蜀国后,刘禅成了他的继承人。然而甘夫人跟随刘备过着的却是刀口舔血的生活。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势单力孤的刘备自知无法抵抗,只好弃樊城而南逃。结果在逃跑的过程中,甘夫人和刘禅被因于长板坡。虎将赵云只身冲入曹营千军万马中,只为解救她脱险。其中刘备的另一位夫人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投井而亡。赵云杀入重围,抱起还是婴儿的阿斗,保护着甘夫人,拼死杀出重围,使她们幸免遇难。

而关于投井而亡的糜夫人,历史记录很少。只知道刘备在徐州遇险时,糜先生把她嫁给了刘备。糜夫人为了大局着想,宁可牺牲自己,可见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刘备的第三位夫人孙夫人原名叫孙尚香,她是东吴之主孙权的妹妹。赤壁之战后,孙权采纳周瑜之计,而利用美人计生擒刘备,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忙下,不但身入虎穴毫发无伤,而且还抱得美人归。

当然,刘备和孙尚香毕竟是政治联姻,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刘备后来率军入蜀后,孙尚香留在了荆州,结果孙权“骗”她回到了东吴,结果她再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其结局也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谜团,有史书记载她后来投河自杀,但真相到底如何还没有定论。

而入川后的刘备再度迎来的他的第二春,娶了第四任妻子——刘璋的哥哥刘瑁的遗孀吴氏。

也就是说,刘备这次娶的是一个寡妇。刘备为什么会娶一个寡妇呢?真实原因大跌眼镜。

其实吴氏并不是一个寻常人,她有一个好父亲——吴匡。吴匡出自陈留吴氏,陈留吴氏的祖辈可以追溯到东汉的名人吴祐,党锢之祸时,吴祐当着梁冀的面,公然指责当时的名儒马融,说马融为梁冀起草奏章,污蔑当时的名臣太尉李固。梁冀大怒,之后吴祐辞职回乡,隐居不出,到98岁才去世。

到了吴匡时,他尽管是是落魄名门之后,但余威仍在,再加上他才能突出,成了何进的得力部将,曾参与了何进诛杀十常侍的“斩首行动”。

吴匡和刘焉关键铁的跟亲兄弟似的,刘焉后来入蜀时,吴匡却来了个英年早逝。而吴氏和哥哥吴壹一家人却跟随刘焉一起到了四川。再后来,刘焉就让自己的第三子刘瑁娶了吴氏。

婚后没多久,刘瑁就突然暴病而亡,也就是《三国志·刘二牧传》所说的,“狂疾物故”,吴氏就这样成了寡妇。

而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不久,甘夫人便病逝了,于是走上了政治联婚的道路,“强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刘备入川后,孙夫人只身回到了东吴,从此再也没有回荆州。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在别人的撮合下娶了吴氏。

谁知,吴氏竟成了刘备的最爱。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吴氏成了汉中王后。二年后,刘备称帝,他在建立蜀汉政权时,马上立吴氏为皇后。

延熙八年(公元245年)八月,皇太后吴氏去世,她葬入了刘备的惠陵,谥号穆皇后








电视剧情的人生


这个问题网友洛水清风说得有典有故,下面请看:

刘备未入川之前,一共有三位夫人,分别是甘夫人、糜夫人和孙夫人。甘夫人死于长坂坡之战 ,糜夫人被曹操俘虏后,不知所踪。孙夫人是孙权的妹妹,是孙刘联合抗操的纽带 ,属于政治联姻。孙夫人出身名门,小刘备20多岁,性高气傲,与刘备并不和睦。

刘备率军入川,把孙夫人留在荆州,后来孙夫人回到江东,从此与刘备老死不相往来。刘备占领四川后,是孑然一身。按照刘备的身份,娶个黄花闺女,弄个三妻四妾,也不为过。但是 ,他的大谋士法正却给刘备撮合了一个寡妇,并且得到诸葛亮等人赞成。起初刘备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的,但在法正开导下刘备最终答应这门婚事,并欢欢喜喜娶了这个寡妇。

这个寡妇身份可不一般,她姓吴,是刘璋哥哥刘瑁的遗孀。早在吴夫人很小的时候,有算命先生就为她看过相,说此女是大富大贵的命。刘璋老爹刘焉听到这个传说后,就让自己的三子刘瑁迎娶了吴夫人。可惜 刘瑁福薄命浅,婚后没几年,就一命呜呼,吴夫人就这样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吴夫人虽是一个寡妇,但他身后有着庞大的势力。其两个哥哥吴班与吴懿,久在蜀地为官,是当地豪强势力的代表人物。刘备虽然用武力征服四川,但人心不服,统治的根基并不稳定。刘备要想站稳脚跟,必须结交蜀地的豪强,并积极向他们示好。而迎娶吴夫人就是示好蜀中豪强最快的捷径。况且,古人都很迷信,相信有大富大贵之命的吴夫人,一定会给刘备带来好运,帮助他成就霸业。

这就是法正极力撮合这门亲事的根本原因。刘备听了自然心动,但是 ,吴夫人毕竟是刘备同宗兄弟刘瑁的遗孀,这不是有些乱伦了。《三国志》是这样描述刘备的顾虑的:“先主疑为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意思是说,你与刘瑁的关系 ,哪比得上晋文公娶自己侄媳妇。

刘备听了法正话,这才放下思想包袱,高高兴兴把年轻貌美的吴夫人娶入家中。从此,刘备在四川统治的根基更加牢固,为他日后夺取汉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