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移動CT, 他倆希望“夥伴”不再啟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宋黎勝

結束了!最後看一眼朝夕相處一個多月工作夥伴——移動 CT車,浙江援鄂醫療隊的放射醫生管政和技師俞亮一時感慨萬千。3月28日,服務於武漢方艙醫院最後一臺移動 CT完成使命。(武漢方艙醫院於3月10閉艙,所配置的移動CT均已結束工作)

就職於浙江省人民醫院放射科的他倆作為浙江國家緊急救援隊成員,於2月4日馳援武漢。眾所周知,胸部CT檢查是篩查和診斷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入駐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面臨一個棘手問題——方艙醫院基本由體育館等非醫療機構改建而成,原有放射設備無法移動,患者進行放射檢查很不方便。於是,配套於武漢方艙醫院的移動放射室應運而生,管政與俞亮也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驰援手记 | 最后的移动CT,  他俩希望“伙伴”不再启用

終於幹上本職工作

“2月14日,進駐武漢第11天,從江漢方艙醫院來到黃陂方艙醫院。得知移動DR(放射設備)即將到位,真是高興,我和俞亮終於可以做回放射科老本行了!”儘管已過去一個半月,管政仍清楚地記住那個日子,這天下午6點左右,來電通知,黃陂方艙的移動DR已經配送到場,管政和俞亮立即興沖沖趕赴現場接收設備。看到“無比熟悉”的DR機器,他倆頓時喜上眉梢,就像一名戰士配發到趁手的武器。雖然只有移動DR、IP板、筆記本電腦,但也能夠實現登記信息、採集攝像,書寫報告、打印膠片的基本功能了。“搭建好‘黃陂方艙醫院放射室’,有種終於輪到我們閃亮登場的感覺,一下子就有了狀態,很期待接下來的工作。”

驰援手记 | 最后的移动CT,  他俩希望“伙伴”不再启用

19日這天,管政和俞亮都很興奮,一共完成14個病人的檢查。管政說,這個工作量放在普通醫院裡不算什麼,也就最多半小時的事情,但在方艙裡面,在簡陋條件下,獲得這個結果很不容易,過程充滿了艱辛。接著,管政還試著和杭州的大本營進行對接,把圖像傳輸回浙江省人民醫院放射科的遠程影像會診平臺,請專家組們會診給出準確診斷,雖然網速較慢,能遠程閱片已實現,這讓身在武漢一線的他們增添信心與底氣。

喜事不斷。換防到光穀日海方艙醫院後,高大上的移動CT檢查設備陸續配置至武漢若干較大方艙醫院。“那真是鳥槍換炮了,這種可移動的廂體式應急CT設備能滿足放射室要求。”管政和俞亮安裝過程中深有體會評價,安裝在一個集裝箱內的價值逾百萬的移動CT,內置了操作間、檢查室。“麻雀雖小,五臟俱”,由於其靈活機動性,移動CT可根據實際需要放置在方艙醫院病區附近,方便病人就近進行CT檢查。國產CT還充分考慮本國國情及使用邏輯,操作簡單易上手,檢查高效便捷。

頗為可惜的是,管政和俞亮安裝好還沒上手,又接到命令,讓浙江國家緊急救援隊儘快趕到武漢市袁家臺醫院。“聽說那兒也配置了移動CT,心情一下陰天轉晴。”

度過一段難忘的日子

“剛來到袁家臺醫院時,CT檢查設備,網絡傳輸,用於閱片的pacs工作站(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它在各種影像設備間傳輸數據和組織存儲數據具有重要作用。)等等都沒有。”管政和俞亮下定決心,一切從頭開始。

說幹就幹。移動CT位置確定後,緊接著就是搭建網絡,開始醫院並沒有相關的工程師,只能依靠管政和俞亮自己解決,“我們一邊通過電話尋求遠在杭州大本營的工程師的幫助,一邊實地搭線建立網絡及工作站,由於移動CT在汙染區,所有的活動都必須穿著防護服進行,護目鏡上的霧氣,防護手套的操作不便等等,給現場操作帶來了很多麻煩,2月份的武漢依舊寒冷,但汗流浹背是我們的工作常態。”經過兩天的起早貪黑的不懈努力,管政和俞亮終於在移動CT集裝箱內架構起了網絡及簡單的閱片系統,初步打通了CT檢查、閱片、診斷這一工作流程。

驰援手记 | 最后的移动CT,  他俩希望“伙伴”不再启用

困難又至。隨著收治患者越來越多,臨床對CT檢查的需求越來越高,CT檢查量從開始每天的幾十例到最後的每天上百例。“因為沒有pacs系統,我們放射科醫生和技師都要在艙內進行相關工作:技師在操作間進行患者的CT掃描,診斷醫生則在操作間旁進行閱片並出具word版本的“手寫”報告,隔著護目鏡進行CT閱片,無疑給閱片增加了很大難度,效率也低。” 管政表示,改變現有的工作模式迫在眉睫。

“在相關工程師的幫助下,我們終於建立專屬放射科的pacs系統,首先在清潔區設立CT診斷室,然後鋪設網線實現診斷室與移動CT機的連接,接著裝配閱片電腦、工作站、安裝相應軟件及調試設備。過程看起來簡單,但診斷室與移動CT距離上百米,全程靠對講機交流,有時沒有信號還是要穿著防護服裝一遍一遍進入現場對接……最終結果令人欣慰,我們在袁家臺成功建立了簡單的pacs系統,初步實現了艙內檢查病人,艙外進行閱片診斷這一過程,極大提高了我們的CT檢查效率。”

管政說,袁家臺醫院最初只有一臺移動CT,無法滿足工作需要,企業又贊助一臺方艙CT,解決了燃眉之急。 “駐地離醫院需要一個小時車程,早上6點就要起床,8點半趕到醫院,做好防護進艙就開始做病人,一直持續到下午3點多,等出艙返回駐地就是晚飯時間了。6個小時的艙內時間,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只要臨床有需求,CT檢查隨約隨做,我們全力配合……”管政說,我們不僅承擔了袁家臺患者的CT檢查任務,還承擔了其他地方的部分檢查工作,截止到離開,一共完成了3786多人次的CT檢查和報告,工作量同比其他方艙醫院移動CT一倍還多。

“袁家臺是我們工作最後一家醫院,這臺移動CT應該是目前武漢使用時間最長的一臺。如今,武漢乃至全國疫情形勢積極向好,我們圓滿完成任務將撤離武漢。也真心希望用於抗疫“移動CT”永遠不再啟用!”管政動情地說。

驰援手记 | 最后的移动CT,  他俩希望“伙伴”不再启用驰援手记 | 最后的移动CT,  他俩希望“伙伴”不再启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