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买保险,才能不吃亏

1

开篇照例说故事。

昨晚,一朋友咨询老南,说有个卖保险的,向他推荐一款保险,保证年化收益6%多。

听的老南手捂菊花,笑而不语。

就教了他一招:问问对方,这个“保证年化收益6%多”,保险合同上,有白纸黑字的条款没?

然后,果不其然,对方凌乱了。

解释了一通,朋友听明白了,成了过往业绩,不能代表将来。

教你如何买保险,才能不吃亏

每次逢大灾大难,自然而然,很多人会产生买保险的想法。这是对的,老南从来都认为,保险非常重要。

但往往在购买过程中,各种“被误导”,或“不小心”,导致最后发现“被骗了”。所以,今天老南来砸个场子。


2

1、吹的再好,一切合同见

虽然理解做为销售,把产品夸成花的动机,但毕竟人这辈子,买不了几次保险,一旦买错,纠错成本非常高。

所以,不被忽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切合同见。

各种吹上天的优点,记得谁吹的,让谁在合同里,白纸黑字找给你看,否则,那真是吹。

其实,千万别觉得保险合同多复杂,都是字,你看的懂。而且,这几年,国内保险监管相当给力,基本容易产生误解的条款,都加黑加粗了。

如下:

教你如何买保险,才能不吃亏

翻看所有重疾险的条款,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都明确,开胸手术(锯开肋骨那种)才赔,其他各种微创不赔。

而现在这类手术,大部分都是微创。所以,加黑加粗提醒你了。

你要没看这条款,肯定觉得保险是骗子,但实际这条款的逻辑,是开胸对身体危害大,微创危害小,所以赔前者。好在,这两年不少新产品,把微创放到了轻症中,给予一定小额赔付。

所以,买任何保险前,强烈推荐,好好看下合同,一份合同,不会超过20分钟。

2、健康告知,千万不要不小心

这两年,买保险越来越容易,手机上点开链接,分分钟就可以填完并付款。而且不少保险,保费也不高,几百块,大家眼眨都不眨,就买了。

但很多人,就这么买了,从来没注意,有个叫“健康告知”的东西。

教你如何买保险,才能不吃亏


不少人都没认真看,就选择“以上全否”,付钱去了。

要知道,这一“不小心”,很可能你就“忘记”告知,自己存在的一些情况了,什么结节啊、高血压啊、高血糖啊,等等。

投保时,保险公司自然不会管,但要赔钱时,你的体检报告、医院记录,一旦发现,你有应告知,但未告知的,你就麻烦了。

所以,买之前,这个,务必认真看下,自己核实,能买就买,不能买别勉强,别给自己留隐患。

3、了解医疗险,不保证续保风险

这几年,大家在各网络平台,都能买到,几百元,几百万保额的住院医疗险。

教你如何买保险,才能不吃亏


这类产品自然有其优点,很适合做医保的补充。但隐含了一个风险,不为人所知,即不保证续保。

也就是说,这类产品,每年续保的新产品,是可以调价格、改合同的,甚至如果哪天保险公司发现这个产品长期赔钱,到期就没可续保的产品了。

中再寿险发布的《2018至2019年度人身险产品研究报告》显示:

2016年以来,作为健康险中的网红,百万医疗产品成为了人身险市场各公司的必争业务。综合各方面的风险因素,预计百万医疗产品的赔付成本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恶化。

所以,越是这个产品,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亏钱,选择这类产品,越是别去比条款。

条款越好,保险公司亏钱概率就越大,以后各种幺蛾子的概率就越大。而是要从精算角度,分析那个产品活得久。

4、买前看《

老南三年前写的,去年修订过,买保险前看一遍,想被忽悠,不容易。


还是那句话,保险是好东西,可惜被“卖”坏了。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买保险时候别迷糊。

最后再提下,全球新冠肺炎确诊68万,对经济冲击会超乎想象。任何投资理财行为务必谨慎。

可参考我们之前写的:《 》、《 》、《 》、《 》、《 》、《 》、《 》、《 》。

教你如何买保险,才能不吃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