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宏觀經濟與政策推送(2020.3.23-3.29)

華冕財富

政治局會議: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研究部署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花順)

預計“兩會”將調降GDP增長目標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梁紅3月23日的一則報告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其將2020年中國實際GDP增速預測從此前的6.1%下調至2.6%。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內首家權威機構作出如此低的預測,但應是更切合實際的。但中金公司的預測比3月18日彭博社發佈的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速1.4%的預測值高出1.2個百分點。據有關報道, 彭博社三位經濟學家考慮到3月復工復產情況,暫將中國一季度GDP預測調至同比下降11%。全國兩會將在4月中、下旬召開,預計屆時會視情較大幅度調降全年GDP增長目標。若真如此,今年經濟增速將成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水平(1990年實際增速為3.9%)。(華冕研究院)

保險資管新規出爐,引導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計

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政策,期盼已久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於3月25日亮相,今年5月1日施行。保險資管新規豐富了保險資管產品的配置空間和投資渠道,拓寬了銷售對象和銷售渠道、簡化了發行機制。細化了機構資質、產品運作管理、信息披露,並在投資範圍、能力監管、風險責任人等方面制定了更嚴格規則。在打破剛性兌付、消除多層嵌套、去通道、禁止資金池業務、限制期限錯配等方面,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保險資管新規主要將保險資管產品定位為私募產品,主要面向合格機構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同時適度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產品形式主要有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分別通過債權、股權、公開市場等方式,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華冕研究院)

工信部:中國原料藥產業鏈能夠保證國際抗疫需求

3月20日,國新辦就製造業復工復產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介紹,國內有1500多家原料藥生產企業,是全球最大原料藥生產國。正常年份,原料藥產量300萬噸左右,出口在100萬噸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出口國。在維生素、抗生素、解熱鎮痛類藥物、抗感染藥物、皮脂類激素藥物等等方面,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國際市場上的佔比都在50%以上。他表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高度重視全球醫藥產業供應鏈的安全,將努力維持原料藥生產企業的生產,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的安全和穩定。

理財產品收益率延續下行態勢

有機構監測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非結構性理財的平均收益率已經跌破4%,至3.98%,是2016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4%。2月份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除3個月期限上行外,多數期限產品收益率下行,延續低位運行態勢。銀行理財負債端利率下行的背後,是銀行資產端目前的收益率水平已難以為繼。目前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資管收益報價型負債端,收益要求與資產端收益基準倒掛的現象更加明顯。通過資金池操作,老產品可以維持此前對客戶承諾的收益率;而對於以定期開放式產品為主的新產品,機構的利差區間將會縮小,但尚在可控範圍內,給客戶帶來虧損的可能性很低。(華冕研究院)

金融監管的央地協同機制速成

今年1月發佈的《關於建立地方協調機制的意見》(金融委辦發〔2020〕1號)要求,在各省(區、市)建立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機制。自2月24日內蒙率先成立協調機制以來,在一個月時間內全國範圍已有內蒙、上海、天津、江蘇、山東、廣東、四川、陝西、江西、湖南、甘肅、浙江、重慶等13個省市正式成立地方金融監管協調工作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能最大限度實現條塊融合,將中央金融監管目標與地方實際有效對接,既發揮中央金融監管部門的專業優勢,也能獲得地方資源的有力支持,同時緩解部門之間的利益博弈。據瞭解,未來地方金融監管或形成以下分工與合作: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主要協調中央金融管理和地方金融管理事項;地方政府金融工作議事協調機制負責落實屬地風險處置第一責任,做好地方金融風險化解和處置,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化解重大金融風險。(華冕研究院)

疫情控制後經濟恢復快,海外資金青睞中國債

近期全球資產市場受負面因素持續衝擊,而中國在疫情早發後及時採取措施且成效顯著,吸引更多的海外資金投向中國並青睞中國債券。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5日文章指出,新冠疫情在美國和歐洲引發動盪,美國政府債券變得靠不住,中國達13萬億美元規模的債券市場成為亮點。疫情大流行導致3月份的美債、黃金和日元的避風港地位備受挑戰,但中國政府債券和中國主要開發銀行發行的債券則相對穩定,中國的人民幣計價債券作為新的避險資產的成色明顯增加。據有關報道,目前不少資金寬裕的海外長期投資機構已計劃加倉人民幣債券等新興市場資產,原因是美聯儲大幅降息與啟動QE計劃,一旦美國資本市場度過美元流動性緊張,大量熱錢將迅速湧入新興市場,有助於提振人民幣資產等新興市場優質資產的估值。摩根資管公司固定資產投資組合經理彭帥近幾個月來就增持了中國債券,其指出,額外的收益和與美國國債關聯度不高,使中國債券在疫情持續傳播的環境中尤其有吸引力。(華冕研究院)

2月土地成交一二線上行,三四線繼續負增

2月份287城土地成交建面同比有所上升,結構上一二線土地成交建面同比上升幅度較大,而三四線同比增速繼續維持負增長,反映一二線土地更受青睞。287城成交土地規劃建面同比+0.7%;其中住宅用地規劃建面同比-13.9%,商服用地規劃建面同比-23.6%,工業用地規劃建面同比+17.2%。結構上一二線重點40城、三四線247城分別成交土地規劃建面同比分別增長1.7%與下降0.2%,一二線回升而三四線繼續回落明顯反應了需求差異。(招商證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