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TPR教學法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49篇原創文章。


家庭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工程,主要包括品德教育、藝術健身、國學啟蒙、英語啟蒙、數學啟蒙、生涯規劃、時間管理、自我管理等方面,應該說,其中的如何一個項目,都包含有廣泛的內容,足夠我們窮其一生去研究,去感悟。


僅英語啟蒙而言,其內容之龐大,苗爸即使身為英語老師,都深感人生短暫,沒有時間去專研每一個類別,只能專注其中的一到兩個分支:TPR(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和自然拼讀。其它的諸如:分級閱讀、原版書訓練法、影視訓練法、影子訓練法,逆向法、原典法、三最口腔肌肉訓練法、KET、PET等,都只能淺嘗輒止,無暇深入研究。


為了照顧到對TPR不太瞭解的父母,苗爸先簡單科普一下這一教學法。 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縮寫,中文直譯為“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亞瑟博士 ( Dr. James J. Asher ) 提出,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深得老師和家長們的好評。


TPR教學法的主要優勢,是強調身體的互動性、教學的生動性,以便讓孩子更直觀地理解,因為是在遊戲中學英語、英語生活化,所以,這一教學法能夠激發孩子對英語的濃厚興趣。TPR教學法注重聽力理解領先,通過肢體動作,培養孩子的聽力理解能力,然後再訓練孩子用口語表達。


例如,在早上,父母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說:Wash your face, wash your hands, dry your face and your hands. 經過不斷重複,孩子就理解並記住了。


自從有了“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這一教學法在中國得以真正落地,父母們只需要每天按照閃卡的內容,與寶貝進行互動就可以了。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苗爸發現,大家還是或多或少地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英語啟蒙:TPR教學法的正確打開方式

01

可理解輸入

有句話說得好:“我聽過了,我就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 ;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 仔細想想,是不是挺有道理的。耳朵聽過的東西容易忘記,眼睛看過的畫面印象深刻,而親身實踐的事情,增加了理解環節,記得自然更牢了。


TPR親子互動,就是這種親身實踐的可理解性輸入,其前提是,必須要有動作的輔助。最近苗爸看了一些寶媽法的孩子的閃卡訓練視頻,發現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大家雖然訓練形式豐富多彩,但是,孩子的反應(response)形式過於單一,沒有加入肢體動作的配合,導致“可理解性輸入”的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父母在具體實施TPR教學法的時候,應該先做一些準備工作,通過音頻熟悉閃卡,然後再根據內容訓練肢體動作。經過這些準備之後,再與孩子進行互動。當然,為了幫助孩子理解,父母必須先做示範,即一邊說英語,一邊做動作。如:擠牙膏 squeeze some toothpaste,拖地 mop the floor,脫鞋子 take off your shoes 等。


第一步,孩子必須先聽懂,即“可理解性輸入”。第二步,過渡到父母說英語,或是放音頻,孩子做動作。只有孩子動作做對了,才說明是聽懂了。

英語啟蒙:TPR教學法的正確打開方式

02

沉浸式教育

眾所周知,在孩子的英語啟蒙過程中,有一個“沉默期”,口語能力是隨著孩子可理解性聽力輸入的增加和理解能力的發展而逐漸建立起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TPR教學法,屬於一種體驗式教育,是英語啟蒙的一種比較有效的聽說訓練方法。既然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使用之後,效果卻並不明顯呢?主要原因就在於輸入的頻率和時長不夠。


兒童語言敏感期只有幾年時間,每天都有新的神經元產生和消亡,如果不能及時建立和鞏固語言輸入路徑,未來勢必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彌補這一損失。


著名語言學家斯蒂芬.克拉申(Dr. Stephen Krashen) 提出過二語啟蒙的四個基本條件:

1. 語言輸入(Language Imput)必須是可理解的。

2. 語言輸入必須是有趣的,有關聯的。

3.語言輸入必須是非語法程序安排的。

4. 語言輸入必須是大量的。


從英語啟蒙的角度來說,語言的大量輸入,其實就是“沉浸式教育”(Immersion)。TPR因為是語言啟蒙生活化,是在日常起居中使用英語,屬於真正的沉浸式英語啟蒙。首先,每天從早到晚沉浸其中,有了時間的保證。其次,日常起居重複率比較高,自然增加了語言輸入的頻率。有了英語輸入的時長和頻率,孩子的英語聽說能力自然會突飛猛進的。

英語啟蒙:TPR教學法的正確打開方式

03

場景化教學

孩子在出生之後的幾個月內,是通過耳朵聽、眼睛看的方式,努力去理解父母的語言,把語音和場景進行一一對應,聲音和環境的反覆刺激,使負責語言神經的突觸得以保留、鏈接,從而建立起了相對固定的語言大腦回路。


有了神經學理論做支撐,英語啟蒙之路就比較明朗化了。就以背單詞為例,許多學生拿著英語詞典,或是詞彙手冊,昏天黑地地背了許多遍,第二天醒來,發現忘了一大半。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在場景中使用記憶單詞,是一種死記硬背,記過就忘。


但是,我們卻能夠很容易地記憶多年以前發生的一件事,那是因為我們經歷過那件事,事件的場景幫助了我們的記憶。


TPR親子互動的時候,也必須要注重英語啟蒙的場景化,不能僅僅與孩子玩TPR閃卡遊戲,而應該逐漸引導孩子在生活場景是使用英語。例如,早上洗漱的時候,可以說 brush your teeth and inse your mouth(漱口)。然後是洗臉,可以說 Wash your face and put some lotion on your face (抹擦臉油)。


因為有生活場景,每天說兩次,不需要翻譯成中文,孩子慢慢就能明白英文指令的意思了。時間長了,這些指令就內化為孩子的一種條件反射式的本能,每次洗臉刷牙的時候,大腦中就會浮現出對應的英語來,逐漸就能夠脫口而出了。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