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古人的住房平面图

今人了解传统文化,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从以文字为载体的古代典籍,另一个便是流传下来的实物,如青铜器、陶器,古代建筑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代的建筑。古代建筑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却也博大,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古人住房开始看起。


【精致】古人的住房平面图

周代的大门大概有三开间,其中有一间是明间,这一间是供人出入的,左右的两间叫做塾,《尔雅·释宫》中言:门侧之堂谓之塾。这个塾就类似于后世的门房、今天的传达室。

进门之后,便是庭,而一些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叫做闺,又叫做寝门。《左传·宣公二年》载:“晨往,寝门辟矣。”这里就是说寝门关上了。在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称之为外庭,外朝,二门以里的庭院则称为内庭,内朝(后来宫廷建筑建筑复杂了,内外朝又若有所指,这里不予讨论)二门以里便是主人居住之所,外人一旦进入内庭,主客双方就要严格按照“礼”行事。因而闺可以指内宅。枚乘的《七发》之中便言:“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古代说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中的二门便是指的闺门,因而女子所居之地又被称为闺居。


【精致】古人的住房平面图

古代女子的

进了二门之后,我们便来自到了内庭,正对着二门有一个屏风,二门与屏风之间的地方叫做著,又叫做伫,或宁。《诗经·齐风·著》中说:“俟我於著乎而。”就是说一个女子在著这个地方等待她的心上人。

屏风与正房之间的广阔土地叫做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就是说孔子在庭这个地方教育儿子孔鲤,所以后人将父亲对于儿子的教育称之为“庭训”。


【精致】古人的住房平面图

孔鲤趋庭


有时候,在某些地方,庭是很大的。《史记·张仪列传》言:“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名言之燕赵。”古人言车必有马,三十套车马列于庭中,庭的面积是必然是小不了的。

庭中还要植树,《项脊轩志》中言:“庭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便是一个例子。


【精致】古人的住房平面图

古人的“正房”

由庭再向前走便是正房,首先是堂,堂前有台阶,所以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堂上无门,左右各有根大柱子叫做楹柱,《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对齐王说:臣闻之胡凿气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者而遇堂下者。齐宣王可以看见有人牵牛从堂下过,可以证明堂是没有门的,如果有门,齐宣王是看不见的。

堂的左右两侧有墙,叫做“序”,堂中靠近这两面墙的地方叫做东序和西序,序东边有个小屋叫做东夹,东夹的南向是东堂,西边也是如此。东夹与西夹称阁,东堂与西堂称厢。阁和厢是与堂并列的结构。通常来说,堂不住人,只用于行吉凶大礼。

堂的后面是室,《论语·先进》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与西房。堂与室房有户相通,古书上的户一般都是指室的户,所谓的户就是门,《说文解字》上说:“半门曰户”。室的户一般偏靠东方,户西相应的地方有一个窗口叫做牖.

《论语·雍也》说:“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就是说孔子在这个窗口握着伯牛的手。室还有一个窗口朝北,叫做向,《说文》说:“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也说:“塞向墐户。”这里的“向”就是朝北的窗户。

古人席地而坐,堂上的座位以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而室内的座位则是以东为尊,所以《史记·项羽本纪》中言:“项王项伯东向坐。”


【精致】古人的住房平面图

鸿门宴


最后再来简单介绍一下室的情况,室的西南角,也就是牖下,地最深隐,尊者居之,这个地方称之奥。室的西北角称之屋漏,因为这个位置开天窗,阳光由此入室。室的东北角称之为宧(音‘怡’),这里是储藏食物之地,《说文》中言:“宧:养也。”室之东北隅,食所居。

怎么样,有没有被古人的住房惊艳到,我们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古人对于自己的住房还是非常讲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