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核心观点:

我们采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对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值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疫情的影响进行情景分析。乐观情形假设:疫情在第三季度好转;悲观情形假设:疫情在年内没有明显好转。

乐观情形:海外疫情对进出口贸易影响在第三季度开始好转,全年进出口同比增速为-8%,2020年进出口贸易规模将下降为4.3万亿美元,同时进出口贸易增加值将下降为1.5万亿美元,从贸易渠道获取的增加值减少0.14万亿美元。 在2020年GDP同比增速5%的情况下,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2020年GDP的负面影响为0.9个百分点。

悲观情形:海外疫情严重化,年内并没有明显好转,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速为-15%,2020年进出口贸易规模将下降至4万亿美元,增加值降为1.4万亿美元,从贸易渠道获取的增加值减少0.25万亿美元。在2020年GDP同比增速5%的情况下,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2020年GDP的负面影响为1.6个百分点。

以下为正文

一、 疫情影响已从供给端发展到需求端

1、国内数据显示疫情导致需求严重萎缩

据统计局公布数据,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其中,餐饮业、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类和音响器材类、家具类、汽车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下降超过30%。

图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各行各业均受到冲击,据中汽协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2月份乘用车市场遭受重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81.7%,仅销售22.4万辆。叠加疫情和春节因素,前2个月销售183万辆,同比下降83.6%。此外,我国旅游业和酒店业受到严重影响,参照2019年春节黄金周全国实现的旅游收入5139亿元,此次疫情或导致旅游业损失高达万亿元。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报告,1-2月酒店、民宿等企业营业额损失超过670亿元。

图2: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PMI双双创历史新低(%)

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我们在《有没有V型反弹更重要》中谈到,疫情冲击之下,2月景气收缩。制造业PMI创下历史最低记录,上一次最低记录出现在金融危机期间,是2008年11月的38.8%。此后随着逆周期政策的出台出现V型反弹,于2009年3月重新回到50%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同样为历史最低水平,这一指标此前从未低于50%。新订单等分项指标显示当前核心问题已经转移到总需求层面。

2.国外数据显示出口并不乐观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前2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显示,我国前两个月货物贸易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为2.04万亿元,同比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同比下降2.4%,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3545亿元,同比下降19.1%。据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当前长三角、珠三角尽管复工率达到90%以上,但是因为没有订单,使得效率仅30%左右。

图3:我国出口额增长率(%)

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二、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看疫情的负面影响—以欧盟为例

从历年欧盟28国从中国进口的月度数据来看,工业制成品为主要进口产品,以2019年为例,工业制成品进口达4076.3亿欧元,占进口额的97.4%。近年来,欧盟一季度从中国进口占全年24%左右,全年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在7-12月表现相对活跃,且在10月达到峰值。此外,受贸易战、世界经济放缓等因素,欧盟28国2019年的进口增量已经存在下行趋势。因疫情蔓延影响,进口或将持续走低。

图4:欧盟28国中国进口月度数据(百万欧元)

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WIND数据库显示欧盟28国自中国进口的行业分类中,仅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呈现逆差,其余均为顺差。历年来,欧盟进口工业制成品总额不断增长,近年来趋于稳定,相对说明欧盟28国对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较为依赖。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来看,欧盟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化工产品、家具、玩具、贱金属及制品等。

图5:欧盟28国对中国工业制成品逆差(百万欧元)

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欧盟28国对中国食品、饮料和烟草、原材料和其他分类项都是贸易顺差。食品、饮料和烟草、原材料及其他产品,分别进口57.8亿欧元、36.8亿欧元和14.7亿欧元。与工业制品不同,食品、饮料和烟草是1月份达到进口峰值,我们认为或与各行业出口交货周期有关。受疫情影响,我们认为欧盟因控制疫情或生产能力不足导致部分最终消费品行业逆差减小。

图6:欧盟28国对中国进出口差额(百万欧元)

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由于双边贸易结构无法衡量贸易的类型(最终消费品还是中间品)和贸易获取的增加值,我们认为对经济的影响应通过增加值指标进行估计更为有效。

三、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世界投入产出表主要描绘了43国(地区)56个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我们采用王直等(2013)的方法,对其他经济体对我国的出口和我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进行分解,得到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获取的增加值,以估算此次疫情对我国GDP影响。

1、中国与哪些国家(地区)的进出口贸易?

表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国家(地区)

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数据来源:WIOD数据库(2014)

从表1可知,世界投入产出表主要统计了全球43个国家(地区)的投入产出关系,各国(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东南亚、南美洲、南亚、澳洲等区域,已包含我国大部分的进出口贸易往来对象。据WIOD 2014年统计,全球对中国出口1.84万亿美元,包括最终品出口0.46万亿美元、中间品出口1.38万亿美元及部分重复计算内容,其中42国(地区)对中国的出口为0.8万亿美元,占全球对中国出口的43.6%。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出口2.43万亿美元,其中对42国(地区)出口1.39万亿美元,占比57.2%。

2、我国从进出口贸易中的获取的增加值

根据王直等(2013)的方法,将出口贸易分解为4大增加值来源,包括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返回国内增加值,国外增加值和重复计算部分。因此,我国进口贸易中的增加值主要是指出口原材料或中间品再进口返回国内增加值,出口贸易中的增加值包括国外吸收的增加值,返回国内增加值。通过对42国(地区)出口中国和中国出口42国(地区)的贸易数据进行分解,我们得到以下表2。

表2: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增加值测算(亿美元)

海外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数据来源:WIOD数据库(2014)

根据WIOD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4.27万亿美元,其中,在进口中我国获取增加值为0.22万亿美元,在出口中获取增加值1.14万美元,即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总共获取1.36万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的31.8%。

3、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的影响估算

虽然疫情导致医疗用品需求增长,但总的来看海外需求萎缩将对我国出口产生影响。我们将按照疫情严重程度的情景分析,对疫情影响GDP进行估计。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我国通过进出口贸易获取增加值的能力有所提升,进出口贸易增加值占总进出口贸易之比将高于31.8%,我们假设为35%。截止2019年底,我国GDP约为14.5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4.7万亿美元,我国进出口贸易增加值约为1.65万亿美元,占GDP11.4%。

乐观情形:海外疫情对进出口贸易影响在第三季度开始好转,全年同比增速为-8%,2020年进出口贸易规模将下降为4.32万亿美元,同时进出口贸易增加值将下降为1.51万亿美元,从贸易渠道获取的增加值减少0.14万亿美元。 在2020年GDP同比增速5%的情况下,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2020年GDP的负面影响为0.9个百分点。

悲观情形:海外疫情严重化,年内并没有明显好转,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速为-15%,2020年进出口贸易规模将下降至4万亿美元,增加值降为1.4万亿美元,从贸易渠道获取的增加值减少0.25万亿美元。在2020年GDP同比增速5%的情况下,疫情通过进出口贸易对2020年GDP的负面影响为1.6个百分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