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才能在不出家的情況下成為唐御帝的學弟?

公元六世紀,玄奘為了出國留學,歷盡千辛萬苦,經由絲綢之路,行至天竺那爛陀寺求學。刻苦學習了十幾年,海歸回國後,因有出國留學經歷,會外語,專業成績好,佛法高深,被太宗皇帝留在身邊當佛教助理,專門為他念佛講經,並介紹西域各國的風土民情。

問:如何才能在不出家的情況下成為唐御帝的學弟?


玄奘留學的地方,是當時印度天竺國的那爛陀寺,在那時可是佛教界中的“哈佛大學”,最高最好的佛學學府,各類佛經種類最多最廣,教師也是世界一流水平。玄奘不僅能博覽佛教群書,還能跟隨最好的大師們學習佛法,畢業後取得最高的學歷。玄奘一回國,便聲名遠揚,所設講座場場爆滿,座無虛席,來聽之人都認真作好筆記,銘記於心。

公元五世紀時,印度笈多王朝國王鳩摩羅笈多為了佛法的傳承,在那爛陀創建了一所佛教大學——那爛陀寺。那爛陀寺規模宏大,曾有多達九百萬捲包含佛經在內的各類藏書,最盛時有萬餘僧人學者聚集於此,他們中有來自波斯、蒙古、高麗、日本等地留學生,教師達1500名,精通三藏的達1000多人,那爛陀不僅是研究佛學,培養佛學家,唸佛講法的地方,還是研究醫學、天文歷算、工巧學、農學等的地方。七世紀時已成為全印度矚目的大乘佛學中心,玄奘正是慕名而前往“取經”的。

問:如何才能在不出家的情況下成為唐御帝的學弟?


不過後來,玄奘的母校,在玄奘畢業回國五百多年後,12世紀末,在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的鐵蹄下,輝煌了七百年的那爛陀寺被付之一炬,遭大火燒燬,寺裡的高僧們也都被迫先行圓寂。從此之後,那爛陀寺招生困難,名師稀少,事業一蹶不振,再無迴光返照之日,跌出了世界一流大學的名列,直至最後徹底被毀滅。

時光荏苒,一下子就到了公元1957年,為了緩和當時中印之間的緊張關係,也為了紀念西行到印度“取經”的玄奘,是促進中印文化交流與和平友好的先驅,中國政府出資30萬元人民幣,在那爛陀寺遺址附近修建了玄奘紀念堂。

問:如何才能在不出家的情況下成為唐御帝的學弟?


2006年,印度時任總統卡拉姆提出在那爛陀寺遺址附近重建那爛陀大學,印度政府對此也十分支持。在這項提議向世界發出後,很多亞洲國家如新加坡、日本等都表示支持,並給予經濟物資等援助,中國也先後捐贈了100萬美元,以支持這坐與中國文化交流有歷史淵源的大學。

2014年9月1日,在遭到突厥人毀滅的800多年後,玄奘法師的母校那爛陀大學重新招生復課,不過學科中沒有唐僧所學的佛教科,開學時只有生態與環境研究學院和歷史研究學院。復學第一批學生是從40個國家中約1000位報考者篩選出的15優秀學生,有教師11位,校長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阿馬蒂亞·森。

問:如何才能在不出家的情況下成為唐御帝的學弟?


印度政府也意在將那爛陀大學打造成與倫敦大學、哈佛大學等名牌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恢復那爛陀大學在歷史上曾經擁有過的輝煌。那爛陀大學計劃將在2020年建成大學宿舍,成為寄宿大學,並增加開設科學、哲學、精神和社會科學等的七個學科,擴大生源。

唐僧取經的1400多年後,那爛陀大學重新招收學生復學,我們又有了行十萬八千里西遊留學的機會。如果能到那爛陀大學留學,說不一定還能成為玄奘的學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