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最近樓市新政頻頻朝令夕改?

每週辣評 | 為何最近樓市新政頻頻朝令夕改?

昨天下午,有媒體報道,上海首套房首付從原來的3.5成下調到3成,說得有鼻子有眼睛的樣子。

每週辣評 | 為何最近樓市新政頻頻朝令夕改?

儘管僅僅才下降5個百分點,但表達的是一種積極應對樓市的態度。的確,疫情之後,各行業千瘡百孔,若不扶持一下,恐難以為繼。

但尷尬在於,沒過多久,上海有關方面就出來闢謠,強調上海首套房首付仍然還是3.5成,並未下調首付比例。

這裡解釋一下,四大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兩大城市,一段時間以來首套房首付比例都是3.5成,廣州深圳首套房首付比例是3成。

上海下調首付比例,這個象徵意義可大了。上海是中國經濟的火車頭,這頭一帶,其影響力可以想象。可惜,新政見光死!這就有點尷尬了。

無獨有偶,之前就有許多地方推出短命樓市新政,結果都是朝令夕改。

早在2月初,河南駐馬店出臺新政,將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成下調為2成,公積金貸款額度由45萬調到50萬。

到了3月3日,廣州

出臺了48條舉措,其中規定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和轉讓對象,像寫字樓、商鋪和公寓這樣的物業不再限售。

隨後,3月12日,陝西寶雞發佈15條新政,其中提到,各銀行要積極爭取降低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從3成下調到2成。

3月15日,山東濟南出臺新政,在先行區直管區範圍內購買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商品住宅的,不受限購政策約束。

每週辣評 | 為何最近樓市新政頻頻朝令夕改?

最近的一個是3月24日,浙江海寧傳聞,當地將放寬住房限購1個月,而且文件已經出臺。不過和之前各地的政策一樣,沒過多久就刪除了。

每週辣評 | 為何最近樓市新政頻頻朝令夕改?

從以上幾個地方的樓市新政出臺前後來看,有著三個共同的特點:


1、動機都挺好!都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努力實現各地方的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2、目的很明確!基本上都是放寬限購限售和限貸政策,但其實動作都不大,僅僅是開了一個口而已。


3、結果都短命!有的幾個小時後就刪除了,有的一日遊,有的過了幾天才刪除。反正就是朝令夕改。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十分尷尬的情況呢?一個個嚴肅的政策出臺,不是都要經過公示和論證嗎?怎麼一出臺就”見光死”了?


在鴻幫主看來,主要原因恐怕無外乎三個方面:


一、論證不是很充分,有點頭腦發熱。為了激活經濟固然可以理解,但也不能拿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一條是中央年前都設定的底線。


二、與“房住不炒”的大政方針有所牴觸。特別是一些地方放寬限購和降低首付的措施,容易導致市場的誤讀,引發新一輪的炒房潮。


三、沒有與有關方面,包括上級主管部門、相關金融和管理服務機構充分溝通,導致新政單方面出臺,相關配套工作難以跟進,只能暫停。


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像這種朝令夕改的現象,放在平時肯定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也有損有關方面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但從現在尚處於疫情期來看,這樣反覆無常的現象又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非常時期,各地方為了經濟民生,因城施策,文件出臺比較倉促,也見怪不怪。

不過,從樓市新政朝令夕改這一現象,也可以折射出房地產這個行業的一些特殊性和複雜性。特殊性和複雜性在於三個看法的不同。


一是官方和民間的看法不同。官方認為樓市應該在市場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對經濟帶有引領作用,但民間認為房地產是一個民生工程,不應該太市場化。


二是上面和下面的看法不同。上面是不希望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並強調房住不炒,但下面希望的是房地產能成為經濟的壓艙石,各地可以因城施策。


三是老百姓之間的看法不同。即使同為消費者,對待房地產的態度也很不一樣,有的目的在於投資賺錢,價越高越好,有的目的就是拿來自住,價越低越好。


由此觀之,看似簡單的樓市,其實看法卻千差萬別。不能說每一套房都是一個哈姆雷特,但起碼在樓市的許多岔路口,都標著許多不同方向的指示牌。

讓人怎麼辦呢?的確房地產是一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行業,幾乎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每一個政策的出臺都牽一髮而動全身,定會引發輿論的反覆炒作。

沒辦法,在當下,還能夠給人們一點相對靠譜的感覺的,恐怕就是樓市了。

其它諸如股市、車市,以及各種各樣的市,還在寒冷的樹洞裡冬眠。它們的春天,與樓市相比,恐怕不僅僅是一條新政那麼簡單。

最後,問題的核心點或許應該是:

我們是需要一個政策化的樓市,還是一個市場化的樓市?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字:

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