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世紀,美國《紐約時報》和《時代》週刊對中國政要的評價

1896年,76歲的李鴻章歐美八國行,《紐約時報》日夜跟蹤、天天報道,勝似追蹤明星,報道中稱身高一米八三的李鴻章為“李大架子”,並說“李像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異鄉人”。

1906年5月28日,《紐約時報》發表了《傳導歐美文明的先驅伍廷芳記》,文章中這樣說:“伍廷芳應邀到美國各地講演,受到美國聽眾的熱烈歡迎,他的有些講話已經載入世界最佳演說集。他每次出來,都穿著華麗的中國長袍,罩上一件同樣華麗的坎肩,頭戴一頂瓜皮小帽——前面綴著大寶石,儀表堂堂,令人難忘。”

1909年1月2日,《紐約時報》刊發標題為《中國一代梟雄——現代軍隊組織者》的社論,在社論中聲稱:“攝政王載灃罷免袁世凱,理由是袁‘腿患風溼’。”

1910年2月,《紐約時報》在袁世凱出山後,發表文章評論袁世凱,文中聲稱:“他認為娶妻妾多少是男人有無本領的標誌,喜歡女子裹小腳,喜歡金錢權力,想當皇帝,骨子裡不喜共和,仇視農民起義,在他身上也有混跡官場無法避免的一些傳統惡習。”

1911年10月14日,《紐約時報》對武昌革命的進展進行了多篇報道,其中有一篇名為《孫中山貸款鬧革命,秘密計劃大曝光》的長篇報道,披露了孫中山與英國銀行家的來往信件。在文中,記者這樣描寫中國的這位革命領袖:“他身材纖細、體形矮小、溫文爾雅,很有學者風範。多少年來,他一直都是滿清王朝統治者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某個時候開始,他的頭顱就被大清政府重金懸賞,然而他卻能一次次逃脫大清政府編織的追捕網,並且在國際上積極從事革命宣傳,努力地實現他建立一個共和制的新中國的夢想。”

1913年10月,美國駐華公使芮思施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這樣描述袁世凱:“袁世凱身材矮胖、表情豐富、舉止敏捷。圓腦袋,粗脖子,外表看似臃腫,實則做事敏捷,精力充沛。他兩隻眼睛炯炯有神,敏銳靈活。他銳利地盯著來訪的客人,但不露敵意,他友善而靈活,似乎總是充滿強烈的興趣。同時代人無不對袁世凱給予肯定。黃炎培(中國近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教育家)誇他記性絕好、過目不忘。當地方官員受他接見,談及地方事務和私事時,袁世凱廣博的學識和記憶力常使來訪者驚歎不已,因此他的下屬從不敢大意。連閻錫山都感嘆:‘他一見面就把我想要對他說的話全說了,這讓我頗感意外。他精力永遠充沛,簡直就是健康和精壯的化身。’”

19、20世紀,美國《紐約時報》和《時代》週刊對中國政要的評價

袁世凱

1923年9月24日,曹錕的名字和照片出現在美國《時代》週刊上,文章標題為《仍無總統》,內容為:“在北京,總統選舉已失敗,因為內閣不能召集齊580名議員,實際召集來的議員約為400名。直隸督軍(軍閥)曹錕背後積極活動,據說,他答應賄選,每個議員從5000元至10000元不等。一家中國報紙報道,這些賄賂議員因為拿不到薪金而決定接受賄選,另外200名正派議員尚未被收買。”

1924年9月8日,美國《時代》週刊封面人物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照片。他就是直係軍閥的真正首腦,吳佩孚。照片下有行註釋:“中國最強者。”《時代》週刊對這個封面人物做了這樣的介紹:“他是中國最傑出的軍事家,他的頭銜是直魯豫巡閱使,統治著除滿洲之外的整個中國北方和中原各省。北京也在其管轄之內。他贊成民主制,但其目的是使用武力統一中國。他不僅是一位軍事天才,還精通文化、科學和文學。他善於將哲學家的深思熟慮和政治家的老練果敢以及天才的軍事戰略的智慧集於一身。近來,他正在學習英語,還聘請了私人教師為他講學。”

1927年2月21日,《時代》週刊記者刊登了宋慶齡的照片,並做了相應的報道:“她喜歡每天收信和讀報紙,可令人驚奇的是,這位相當嬌小、羞怯的宋慶齡,後來並沒有熱衷於簡單的收信和讀報紙,而是轉向了更偉大的事業。她的靦腆、緊張、軟弱的性格卻使她愛上了一位有著高尚靈魂的愛國主義政治家、後來的中華民國之父孫中山先生。正是以他的名義,年輕的國民政府最近已經攻佔了南方的半個中國。對國民黨人來說,孫夫人足以繼承他們偉大的已故領袖的英名。她沒有放棄她的使命,今天,她住在新的國民政府首都武昌,坐一輛道奇轎車,她是民族主義這一偉大運動活的象徵。”

19、20世紀,美國《紐約時報》和《時代》週刊對中國政要的評價

吳佩孚

1927年4月4日,《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是擔任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選用的是蔣介石的一幅正面肖像速寫,下面標註著:蔣介石將軍。光頭的蔣介石表情冷峻,目光凌厲,有一種威懾的氣勢。同時,封面上還寫著大大的幾個字“rose out of the Sun-set”,意思是在孫中山隕落之後升起。在這裡Sun既是指孫中山,又是指太陽,因此,這句也可譯為“在日落之後升起”。

1927年4月4日,美國《時代》週刊發表了張作霖的一幅照片,並在報道中這樣寫道:“滿洲和中國北方最強大的野蠻軍閥張作霖是舊式大軍閥,他喜歡喝燕窩湯。他最近在北京打麻將,可以一口氣連打37個小時,結束時總會贏。他綽號‘紅鬍子’和‘東北虎’,然而他卻不是一位兇狠的、滿臉絡腮鬍子、屁股後面插著兩支快槍的土匪頭子的模樣。他身材矮小、性格溫和、沒有鬍子。當記者問他年輕時在哪兒讀的書,他眨眨眼,回答:‘綠林學校。’目前張作霖的實力依然還很雄厚,或許他可以擋住目前在長江一帶作戰的國民革命軍,不讓他們從已佔領的中國南方進入北方。他治軍嚴格,他的兩個部下軍官曾因無票強行進入北京劇院,被他砍了頭。”

1927年7月2日,美國《時代》週刊用簡潔的標題《張之後的張》,報道了張學良在張作霖去世後的動向:“一個年輕有為的中國軍人,被跟隨他的人奉承為‘完美的戰士’,在經過了17天謹慎的秘而不宣之後,於上週證實了他的父親張作霖在撤離北京途中被炸身亡的消息。虎父無犬子,經過17天的周密部署,足以鞏固其地位,看上去已獲成功,所以他宣佈,根據協議他繼承了1000萬元的遺產。從暫時的情況看,他控制了局面,避免了因張作霖的去世而可能引發的奉系內部的混亂,從而粉碎了日本關東軍的陰謀。在這一點上,少帥繼承了他父親的智謀和堅韌,令世人刮目相看。”《時代》週刊還刊登了一幅張學良的照片,他雙手叉腰,腳上一雙長筒皮靴,英俊非凡,鎮定自若。

19、20世紀,美國《紐約時報》和《時代》週刊對中國政要的評價

張作霖

1928年7月2日,馮玉祥登上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照片下面有這樣一行解釋:“中國的基督教戰士——變烏合之眾為規矩之軍。”在內文中,《時代》週刊這樣描述封面人物馮玉祥:“他站起來足有6英尺高,不似黃種人那樣纖弱,是一個身材魁梧、有著古銅色皮膚的和藹之人,他總是將《聖經》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裡,是虔誠的基督徒。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軍隊——195000人的軍隊。他就是中國的一個最強者:馮玉祥元帥。”然後,《時代》週刊以《馮的優點》為小標題,這樣描述馮玉祥:“這位最強者也會因他的諸多優點而令人難忘。馮玉祥18歲時,在清軍裡當兵,義和團運動後,由於表現突出,他很快升至軍官。後來,他患潰瘍,中醫告訴他是‘不良生活所致’,想收取他的醫療費,此事對這位年輕的軍官傷害很大,他最清楚自己的品行,拒絕了中醫的治療,轉而去北京教會醫院求醫並痊癒。善良的基督教醫生說的一番話,令他終生難忘:‘你不必付錢。我只要你記住,上帝很愛你,是他派我來為你治病的。’”“自1913年,馮少校由一名衛理會牧師主持洗禮,此後,他又讓自己的500名手下全部皈依基督教。1915年,他成為少將,在四川省主持了一次祈雨儀式,背誦《聖經》中以利亞先知為加爾默羅山祈雨而做的祈禱。”“馮將軍信奉上帝后,作為一個省的統治者,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在數年之間他滿懷熱情反對鴉片、嫖娼、酗酒、吸菸。與此同時,他開始學習寫作,還自己編寫軍歌,題為《士兵之精神》。”

1930年,美國《時代》週刊這樣描述閻錫山:“十多年來,作為山西省的‘模範督軍’,閻錫山實際上聳立在一個獨立王國之中——處於各軍閥的包圍之中。儘管目前晉西南地區還存在糧食短缺,但閻錫山為1100萬人帶來了繁榮。在中國,他們最富裕,因而他最引人注目。跟隨他較久的人都知道,閻錫山的嗜好不是金錢、女人、鴉片,而是開拓道路、提高生產、維持秩序的警察、防禦部隊,發展優良的牛、馬、耕具、家禽、肥料,他熱衷於所有能為他的鄉親直接帶來好處的事物。”

1930年5月19日,閻錫山成為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的封面人物,在內文中,關於閻錫山的介紹如下:“他是一個多月前爆發的中原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他是一位真正的‘和平軍閥’,這是他多年來的第一次戰爭,因此,一週以來,公眾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這位勇敢的、長滿胸毛、操著渾厚嗓音的閻元帥身上。”

19、20世紀,美國《紐約時報》和《時代》週刊對中國政要的評價

馮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