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張承志,回族,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48年生於北京,1968年中學畢業後到內蒙古插隊四年,197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81年取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學碩士學位,精通英語、日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熟悉蒙古語、滿語、哈薩克語。先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海軍政治部創作室、日本愛知大學等地工作,期間曾當選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小說選刊》編委,現為自由作家、旅行家、學者。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心靈史》、《金牧場》,中篇小說《黑駿馬》、《北方的河》、《阿勒克足球》等,短篇小說有《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刻在心上的名字》、《北望長城外》等,散文隨筆有《清潔的精神》、《牧人筆記》、《鮮花的廢墟》、《塗畫的旅程》等。其早期作品帶有浪漫主義色彩,語言充滿詩意,洋溢著青春熱情的理想主義氣息。曾榮獲第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二屆、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第一屆、十一屆十月文學獎,第一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首屆愛文文學獎和2009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獎等。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黑駿馬》是張承志1981年發表的中篇小說,曾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根據其同名小說改編,由著名導演謝飛執導的電影《黑駿馬》,曾榮獲第十九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及最佳音樂藝術成就獎和香港第一屆紫荊電影頒獎十大華語片。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小說以遼闊壯美的內蒙古大草原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駿馬》為主線,描寫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寶力格的成長曆程以及他和索米婭的愛情悲劇。幼年喪母的白音寶力格,因父親無暇養育,將他寄養到伯勒根草原上的老額吉家;少女索米婭是老額吉收養的一個孤兒。因為老額吉沒有親人,就把兩個孩子當親生兒女一樣撫育。兩個孩子漸漸長大,額吉想讓他們結為終身伴侶,但心懷抱負的白音一心想到外面讀書,將來做一名獸醫。終於有一天白音接到通知,要他到蘇木參加獸醫培訓班。索米婭親自送白音去培訓班,兩個年輕人在搭乘拉羊毛的貨車上約定等白音學成歸來就結婚。學成回到伯勒根草原的白音卻發現索米婭總是躲著他,在一次聚會上酒後的白音意外得知,索米婭竟然懷上了惡棍黃毛希拉的孩子,雖然後來老額吉告訴了白音是被黃毛強姦的真相。但是精神幾乎崩潰的白音,還是痛苦中離開了草原。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九年後,白音大學畢業,成了自治區畜牧廳的一名技術員。因為作草原牧業調查,27歲的白音又回到了伯勒根草原。他決定去尋找索米婭,而此時的索米婭已經遠嫁到諾蓋淖爾湖畔的異鄉。老額吉死後索米婭帶著孩子黃毛希拉的孩子其其格艱難度日。後來嫁給了車伕達瓦倉,索米婭又為達瓦倉生了三個兒子,一家人在諾蓋淖爾過著窮困而平靜的生活。其其格是個瘦弱內向的小姑娘,繼父對她不怎麼好,為了給其其格幼小的心靈一絲安慰和期待,索米婭謊稱其其格的父親是白音寶力格,並告訴其其格,她的父親有一天會騎著一匹叫鋼嘎哈拉的黑駿馬來找她們。當他們相見時,白音默認了這個善意的謊言,而其其格真的對白音寶力格產生了父親一般的依戀……小說的最後,白音寶力格騎著黑駿馬離開了諾蓋淖爾,唱起了蒙古草原古老的長調《鋼嘎.哈拉》。"當我的長調和全部音樂終於悄然逝去的一霎間,我滾鞍下馬,猛的把身體撲進青青的茂密草叢之中。我悄悄親吻著這苦澀的草地,親吻著這片留下了我和索米婭的斑斑足跡和熾熱愛情,這出現過我永誌不忘的美麗朝霞和伸展著我的親人們生路的大草原。我悄悄地哭了,就像古歌中那個騎著黑駿馬的牧人一樣。"小說以舒緩的節奏,優美的筆法,再現了草原民族的風俗人情,歌頌了草原人民善良、樸質、勤勞的美德,讓人讀後意境悠長、純美。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蒙古族長調《鋼嘎.哈拉》:

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駿馬呦,

拴在門外,那榆木的車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呦,

嫁到了山外那遙遠的地方。

走過了一口叫做哈萊的井啊,

那井臺上沒有水桶和水槽;

路過了兩家當作"艾勒"的帳篷,

那人家裡沒有我思念的妹妹。

向一個放羊的人打聽音訊,

他說,聽說她運羊糞去了;

向一個牧牛的人詢問消息,

他說,聽說她拾牛糞去了。

我舉目眺望那茫茫的四野呦,

那長滿艾可的山樑上有她的影子;

黑駿馬昂首飛奔呦跑上那山樑,

那熟識的綽約身影呦,卻不是她!

當代作家張承志及其名作《黑駿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