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李:我們為什麼要做財富管理 ——從中國家庭的“財富慌”談起

金李:我們為什麼要做財富管理 ——從中國家庭的“財富慌”談起

2018年,中國已經進一步鞏固了全球家庭財富總規模第二的地位,這首先得益於中國經濟本身的快速增長,其次也是得益於中國民生保障、藏富於民的國策。此外,中國進入到全球最富裕10%人群的規模目前已經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位。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老百姓如何做好財富管理,也變成大家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


中國家庭的“財富慌”


我們經常說中國家庭有一個“財富慌”,這種慌張至少來自於三方面:

首先是我們財富管理的結構不夠合理。

目前中國家庭的財富主要配置在房地產行業。2017年,按照有關方面的調查,我們的家庭總資產中,住房資產佔比高達77%以上

,遠高於房地產市場同樣發達的其他的一些國家,比如說美國,美國的比重大概是在1/3。高房價形成了住房資金佔比的高企,擠壓了中國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比。2017年的時候,中國家庭的金融資產,在全部家庭財富中的佔比還不足12%,僅僅只有11.8%左右,而在美國這一比例高達42.26%

第二,中國居民家庭大多數是第一代的財富管理人群,相對缺少財富管理的系統知識。

儘管我們經常說一句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是具體如何理財?如何實現不同職業發展階段的財富的有效管理?中國居民的金融知識儲備仍然比較匱乏。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在近年的金融創新過程中,出現過各種金融詐騙、非法集資活動,這方面既有監管本身不到位的因素,同時也反映了國人在金融知識、在理財體系建設方面的匱乏和部分人性方面的一些弱點,比如貪婪、恐懼、冒險等等。

第三,新一輪的“資產荒”也導致居民的“財富慌”。

這是很多網友很無奈地調侃的一個說法。去年2019年春節的時候,大家都在轉發一個視頻截圖,說本來2018年是可以“躺贏”的一年,只要你啥都不買,不買股票、不買基金、不買各種幣,不買P2P,躺著不動,你就是贏家。但是如果你做了任何的配置,你可能就是一個輸家。一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再回看過去幾個月全球資產的各種表現,加劇了很多人的恐慌。各種資產的普遍性下跌,是新時期很多家庭打響財富保衛戰的重要挑戰。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財富管理就變成全民都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

什麼是財富管理?


首先簡單地回顧一下什麼是財富:財富就是未來消費能力的儲存。本質上說,財富是把今天不用的價值存儲到未來,能夠通過各種方式交換未來的購買力,或是未來的商品和服務的消費能力。

我們經常把資產財富混在一起,嚴格說來,資產是財富各種具體的儲值工具的表現。資產有各種大類資產,比如說銀行存款、房地產、股票、債券、銀行的理財產品、信託、P2P、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外匯、海外資產,包括一些商品,特別像貴金屬,也包括古玩字畫、供應鏈金融。

這些資產一個共同特點,它是價值的存儲,同時,好的資產還能夠帶來財富的隨著時間的保值和增值。


為什麼要進行財富管理?


有了財富以後,中國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的提升是需要通過更好的財富管理來進行的。

今天,我們的民間財富保守估計已經超過了

200萬億,是GDP的2倍多。發展財富管理行業,提升未來居民的財富管理能力,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歐美國家財富管理主要是集中在少數的富裕人群中間,而我們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追求的是共同富裕,所以,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全社會的財富積累。

按照國外中產階級最基本的定義,淨資產超過1萬美金的人群叫“中產階級”。在中國,這個人群已經佔我們成年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大力發展針對中產階級的財富管理,對於我們國傢俱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可以降低財富分配的不均、維護社會的穩定,同時,這也是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終極奮鬥目標,也就是解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有的時候,我們又把它叫做“無限的慾望”和“有限的資源”之間的矛盾。


不同需求層級、不同發展階段下的財富管理


有的時候,我們會說,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大小小、無窮無盡,你滿足了一個願望之後,他還會有更高層次的願望出現。這些願望需要進行一些梳理,可以把它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層級,當然每個層級都很重要。通常情況下,應該是由低到高依次滿足,因為這樣可以帶來最大限度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在這個過程中,現代的金融學很得益於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心理學有一套理論叫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三個大的境界、五個小的層次,分別對應社會發展的三個大的階段。最低的大的境界是生存的階段,它既包括生理的需要,也包括安全的需要,它對應的是我們的財富規模的溫飽階段,也對應我們社會的“站起來”。在它上面大的境界是解決一些歸屬的需求,包括社會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對應的財富規模是小康階段,也對應我們社會的“富起來”。最高的境界,應該是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它對應的是富裕的財富規模,也對應的是一個“強起來”

的中國。


內容預告:

《北大金李:財富管理要因人而異》



好書推薦:

金李教授力作《與財富同行》,一本寫給普通人的財富管理指南。

金李:我們為什麼要做財富管理 ——從中國家庭的“財富慌”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