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公元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建都南京,國號明;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滅亡。整個明朝(不包括南明)共經歷16個皇帝,17個年號,277年。

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除朱元璋稱帝前曾鑄行過大中通寶的農民起義軍錢外,從洪武到崇禎,在明朝17個年號中,我們僅收藏到洪武、永樂、宣德、弘治、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10個年號錢,其它7個如建文、洪熙、正統、景泰、天順、成化、正德等年號,均未見到官方鑄的行用錢錢(民間花錢除外)。明亡後,朱姓諸王在南京、福州、廣州等地建立小朝廷,旋起旋滅,最後亡於1663年,史稱上述小朝廷為南明。南明時鑄有大明、弘光、隆武、永曆等通寶錢。


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從本人收藏古錢幣的情況來看,明代鑄錢傳世品較少,明錢收集甚難。通過查閱資料,分析情況,一再探索,個人認為明錢傳世不多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明重鈔輕錢

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紙幣空前盛行的時期,也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純紙幣流通的朝代。元滅明興後,明代早期、中期曾沿襲元朝幣制,仿元代辦法,推行“寶鈔”制,抑制鑄錢。但明朝錢法多變,明初時曾用鈔不用錢,禁止民間以金銀交易;但不久又加以變通,錢鈔兼用,以紙幣為主,錢只能為輔;後來紙幣膨脹跌價,亦不重錢,而以金銀支付。故明代雖然不是單純使用鈔票的朝代,卻始終是重鈔輕錢的。



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僅就洪武年代而言,在重鈔輕錢的指導思想下,明錢就經歷了“流通---少量流通---禁止流通”三個階段的變化。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后,也曾頒佈過“洪武通寶”錢法,置局開鑄洪武錢,在全國流通使用。由於明初鑄錢缺銅,政府則迫民間出銅,民怨較多,且盜鑄嚴重。明統治者感到鑄錢既困難,且對政府來說又沒有什麼好處,故洪武七年(1374年)又實行鈔法。洪武八年(1375年)起發行紙幣──大明寶鈔,規定錢鈔兼用,但以寶鈔為主幣,已有鑄錢為輔幣,百文以上必須用鈔,百文以下才能用錢。



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在錢鈔兼用的背景下,洪武八年停止京師南京寶源局鑄錢,九年停止各省寶泉局鑄錢,二十年三月起又停鑄了兩年多,二十六年又停止各省鼓鑄。這樣一來,流通中的銅錢量就大大減少了。但在這段時間中,由於國內戰爭未結束,軍需繁重,加上政府官吏營私舞弊、鈔票濫印,致使流通中的紙幣大量充斥。由於錢少鈔多,政府雖重鈔輕錢,而人民卻重錢輕鈔,致使寶鈔無形跌價,自洪武二十三年起就開始通貨膨脹了。明政府為了維持紙幣制度,於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完全廢止錢法,禁用銅錢,單純推行“寶鈔”制,並一直維持到永樂六年(1408年)為止。至於其後,還是重鈔輕錢,錢法還是多變,錢幣時而流通,時而禁用,致使明錢時鑄時停。特別是後期從嘉靖之年始,紙幣貶濫成災,只發不收,最後以惡性通貨膨脹而告終。由於明朝從洪武至嘉靖150多年中,抑制鑄錢,均以“寶鈔”為主要流通貨幣,故明錢就相應地比較少了。



二、明錢鑄量少

從歷代鑄錢數量中分析,證明明代鑄錢數量較少。唐代天寶年間,全國有99爐鑄錢,合計年鑄錢3.27億文。北宋元豐年間,銅錢有17監,每年鑄錢506萬貫;鐵錢有9監,每年鑄錢113.9萬貫,合計年鑄錢61.99億文。與唐、宋相比,明代鑄錢量就少多了,明初洪武元年鑄錢僅0.89億文;洪武八年鑄錢較多,年鑄1.99億文;洪武二十六年全國開爐325座,年鑄錢也未超過2億文。而且,洪武錢時鑄時停,並非年年都鑄,就是在鑄造的年份,也未按定額造足。


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自洪武之後,直到萬曆初年,鑄錢數量大為下降。建文、洪熙、正統、景泰、天順、成化、正德年間均未鑄錢。永樂、宣德年間雖曾鑄錢,但鑄得不多,永樂錢很少,宣德錢一共只鑄了10萬貫,宣德以後五十年間完全沒有鑄錢。弘治十六年鑄弘治通寶,但鑄量不足;嘉靖錢每年僅鑄十萬貫左右;隆慶時只鑄錢一年多,戶部進繳不過二百萬文。萬曆以後,泰昌年間因光宗在位只有幾個月,沒有鑄錢,少量泰昌通寶錢系天啟年間補鑄的;崇禎通寶品種雖多而雜,崇禎元年年鑄錢量也僅約1.29億文左右。整個明朝十六帝歷經277年,鑄錢總數不過千把萬貫,比起唐、宋時代鑄錢量要少得多,僅多於元代而已。


三、明錢毀失多

明代實行鈔法,鑄錢量本少,部分明錢又被埋藏棄毀、銷熔改鑄,遺量更少,而其中之珍品更廖廖可數。

《明太祖實錄》中載:“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丙戌詔禁用銅錢……限半月內,悉收其錢歸官,依數換鈔,不許更用。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棄毀者,罪之。”這樣一來,本來鑄量就不多的洪武錢,一部分被官府強令收回換鈔,一部分被民間埋藏棄毀了。據不完全統計,本世紀八十年代,浙江地區曾發掘過下限為明洪武通寶的窖藏就有一、二十起,其中有大中、洪武錢,洪武通寶中有:折三背豫、背浙,小平背浙、北平、福幾種,小平背福又有爾寶、缶寶兩種。此外,河南與安徽交界處、福建、廣東及上海郊縣等處,均曾發掘過洪武窖藏。由此可知,洪武錢窖藏並不是個別地區的個別現象,而是當時埋藏棄毀銅錢的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

明錢被銷熔改鑄的習慣,可以說是起源於朱元璋。元末時紙幣制度近於崩潰,各地農民起義軍群雄並起,各自鑄錢。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號稱吳國公時,元至正權鈔錢在江南一帶流通,朱元璋等人則銷熔元錢而改鑄成大中通寶錢。朱元璋稱帝后,洪武元年(1368年)鑄五等洪武通寶錢。三年後(洪武四年)又將大中、洪武大錢銷熔改鑄小錢,到後來禁用錢時銷燬現象更為嚴重。明陸容《菽園雜紀》中說:“洪武錢民間全不行,予幼時嘗見有之,今後不見一文,悉銷燬為器矣。”由於朱元璋開了銷熔改鑄的頭,明朝中後期多有仿效。如嘉靖年間曾規定,嘉靖錢七百文抵銀一兩,而洪武、永樂、宣德、弘治等錢一千文抵銀一兩。於是,一時間連民間都私鑄嘉靖錢,這樣一來,又助長了銷熔改鑄之風。天啟以後,錢法更亂,天啟元年(1621年)鑄大錢“天啟通寶”,到六年又回收改鑄小錢。顧炎武《日知錄》中曾指出:“天啟、崇禎年間銷燬舊錢改鑄新錢之風更盛,而所鑄之錢彌多彌惡,旋鑄旋銷。”這也說明了明代後期鑄錢中的混亂。

明亡後,清世祖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於1644年入關,逐步統一全國。清順治帝為鞏固政權統治,在制錢方面也尊漢俗、顧民意,開鑄五式順治通寶錢。隨著清朝統治的鞏固,清銅錢大量流向市場,清統治者逐步對仍在市面流通的明錢進行貶值。順治初年,十個明錢可當五個清錢用;到順治二年,十枚崇禎小平錢只能當一枚順治錢用。再到後來,清政府則下令查禁民間收藏和流通的明錢,並把收繳的明錢改鑄成新的清錢。這樣一來,大批明錢被查抄沒收,傳世的明錢就更趨少了。從我們多年收集的古錢來看,明錢確實不易收集,尤以南明錢就更難得。


四、明錢外流廣

儘管明代鑄錢很少,可當局為了推行紙幣,還常將鑄錢貯存國庫,不全部發行出來;又經常用國庫鑄錢頒賜給外國使節,從而致使不少明錢外流。

明代鑄錢傳世不多的原因探索

明成祖時為了加強開拓,曾派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了國家的對外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與此同時,部分明錢也就流到國外去了,當時南洋一帶,印尼、斯里蘭卡等國都通用中國銅錢,以洪武、永樂錢最多,宣德錢次之。永樂年間,朝廷遣內官到外國去買馬收貨,每次帶出銅錢幾千萬。永樂五年又遣使去日本,明廷給日本銅錢就達1500萬文。隨著對外貿易的擴大,日本的商船常到中國來,在浙江、福建一帶做生意,明錢即從這兩地流出。

明錢外流不僅限於鑄錢,包括大明寶鈔也有一部分流到外國去了。各國來華貿易時,明廷常常以賜贈給鈔錠,洪熙元年,就曾給爪哇貢使鈔十五萬九千五百錠;成化年間,滿刺加國幾次來華,前後給鈔五、六十萬貫。當時範濟就說:“大明寶鈔,華夷諸國莫不奉行。”

由上可知,明代錢鈔外流國外較廣,這也是明錢在國內傳世較少的一個原因。


五、明皇帝因素

秦、漢、唐雖然鑄錢品種不多,但從出土和傳世錢數量來看還是不少的;宋、清兩代鑄錢品種繁多,並有通寶、重寶、元寶等,傳世數量最多;唯明代所制銅錢,數量既少,品種又少,僅有通寶一種。這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名字中有“元”字,為避君諱,故而只鑄通寶錢不鑄元寶錢,這也是明錢品種稀少的原因之一。另外,我們所收藏的明錢中,隆慶、泰昌、大明錢都存世不多。其因是:“隆慶”統治六年,“泰昌”統治五個月,泰昌錢為天啟年間補鑄,這幾個年號的皇帝雖然鑄行了年號錢,但這些皇帝在位統治時間短,而短命皇帝的鑄錢量必然相應地少;至於魯王(鑄大明通寶)、福王(鑄弘光通寶)、唐王(鑄隆武通寶)這些南明政權,更不過是短期偏安一隅,他們所鑄的南明錢也只能在很短時期內在局部地區流通。

上述這些明朝皇帝的因素,也是明錢少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