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防控疫情話復工——論復工 復產和達產聯繫區別

“復工復產”,是在我國新冠肺炎得到基本控制,並繼續警惕疫情復發的情況下,由政府提出的重要任務,任務提的必要,提的及時。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說,企業復工是復產的前提,但不見得就能復產。因為,企業復產還有許多內在、外在的關係和許多制約條件,需要解決之後,復產才有可能達產。我認為很對,特作一回應。

一、企業的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

企業的工人到崗復工,如果產品的原材料、零配件不齊備,不配套,那麼工人生產的產品只能是半成品。現代社會已不像自然經濟時期的家庭紡織業,自家種棉花,自家紡紗織布。現代企業生產的產品,它的原材料、零配件等中間產品1組成了環環相扣的生產鏈和供應鏈,猶如一條長蛇陣。一環缺失,全鏈斷裂,企業只能停產。

企業復產後生產的產品,一定是若干中間產品鏈環的完整組合。這種產品或者成為最終產品2進入市場,供社會消費;或者成為附加值更高的中間產品,轉到下家、再下家,直至成為最終產品。這種最終產品的生產,不是孤立進行的。經濟生活中,我們說什麼地方建廠條件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說那裡的原材料(水電氣暖)價格低,企業配套能力強,又可以說產品鏈環的上中下游通暢。說到產業鏈,既有產品的生產鏈,也有行業的生產鏈,更有產業的生產鏈。這裡主要指企業產品的生產鏈。

最終產品的概念,計劃經濟時代運用得不好,它強調工業品的產值、數量和增長速度,無形中把中間產品等同於最終產品。比如,大鍊鋼鐵時期,全國的鋼鐵企業都強調噸鋼產值的大小、數量的多少、翻番倍數的係數,結果出爐的鋼水化為鋼錠成為中間產品,便算完成了任務。市場經濟中的最終產品則必然要在短時間把鋼錠做成附加值更高的板材、線材、型材等中間產品,以適用市場對最終產品的需求。

現在,有的企業復工了,是否等於復產了呢?要完全復產就需要若干中間產品組成完全閉合的生產鏈環。無此生產流程,企業即便復工也不算復產。這就需要各級政府,行業組織幫助企業把產業鏈的缺環補上,把產業鏈做長做強。

二、最終產品還需要市場訂單的保證

復產的企業,生產的最終產品,還需要拿到國內外市場的訂單,有了訂單才可以帶動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生產。現代化的企業,計劃性越來越強了,最終產品固然可以上市零售,大宗的買賣還要憑訂單來保障,越是大的企業越要依靠訂單制定復產計劃。中國的經濟已經位居世界第二,這意味著中國的最終產品一部分一定要走向國內外市場,而國內相當一部分中間產品,又要在全球範圍內採購。比如,華為公司是全國最著名的手機生產企業,它的手機行銷世界,關鍵部件又必須向世界採購。華為要拿到國內和世界的訂單,就必須要從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上考慮問題,配置資源,採購核心部件。而國外的商家又視華為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這種互惠互利的商業關係,均拜我國開放國策所賜,應格外珍惜。和平的國際環境和世界各國互通有無的經濟往來一刻也不能停步不前。

現在世界的經濟狀況都不景氣,有人還預言隨時都有陷入經濟大蕭條的境地。中美之間簽訂的貿易協議,疫情期間,此協議是否會產生不確定性?是繼續跟川普再談下一步的協議呢?還是和美國後任總統重新開談呢?或者根本就不談了呢?以我之見,總之還是要談下去吧?這是中美關係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我國政治、經濟今後取向的一項重大抉擇。

三、國內和國際兩種產業鏈

我國有兩類產業鏈,一類是國內的產業鏈,即首先是圍繞著國內需求,建立的門類齊全的產業和行業的產業鏈。這不是逆全球化的閉關自守,而是首先要把自己國家的事情辦好,做的一項符合中國國情的基礎工作。在這條產業鏈上,我國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缺環很多,整體來說並不強呀!另一類是和國際經濟合作共建的產業鏈,我國已在經濟全球化中佔據了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我國的產業鏈條好在生產鏈和供給鏈上,高中低產品齊全,而歐美產業鏈條中的價值鏈和技術鏈又遠高於我國。兩類產業鏈相互交織,互相滲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對這種關係,必須珍惜,任何鼓吹兩類產業鏈脫鉤的主張都是極端主義妄議。我認為,這是我國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兩種管理經驗”經貿方針,40年來結出的又一重大成果。

這種成果造就了這樣宏大的景觀,我國的機械加工業和裝備製造業聯結了歐美髮達國家的市場,也聯結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為把這種優勢繼續發揮好,就應支持眾多的中小企業走出國門,與國外生產的中間產品相對接,加重兩類產業鏈的民間力量。

四、根據內需導向安排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

國內需求似乎也可以分為有個人支付能力的需求,還有全民普惠的公共需要和特殊需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再次敲響了公共醫衛產品供給和食品生產的警鐘,它與教育、養老、文化等公共產品構成了人民巨大的公共需要。政府根據億萬居民的公共產品需要,勢必要進行大量投入,同時是否也應對我國中小企業的進入領域劃出相當份額,並給予財政、貸款的支持才更為完美呢?它們完全可以在“保就業、保民生、保穩定”的長遠戰略中發揮良好作用。

據前一階段的統計,現在有的地方企業復工率達到90%多,而復產率卻只有30%多,復工復產的任務,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解決這個矛盾,絕不能就事論事。因而想到,長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堅持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平等的市場地位,這些改革政策形成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絕不能絲毫動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