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引言

最早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諸子百家百家齊放的各種學說。最受歷史爭議的當屬儒家和法家兩大家了。以儒家學說有以董仲舒和明朝陳朱理學等大儒為代表,法家學說則由秦朝李斯商鞅為主要始祖。再後來歷朝的演變中,統治者發現需要儒家學說來統治百姓的思想,同時也需要法家學說來規範人們的言行。

但在歷史上有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引起了人們對儒學和法學的思考。因為歷朝歷代對法學和儒學都是同時兼顧,即使再清明的王朝也需要有法學來維持社會秩序,即使再嚴苛的法律制度下也需要儒學來代表人情關懷。而這件事情是當朝太子在朗朗乾坤之下,在皇城禁宮內遭到暗殺被一箭穿心,不僅自己身亡,而且連帶全家大小老少數百口人連坐死刑,同時被殺的還有一位王爺和他的家小。這就是震驚朝野的大唐武德九年六月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玄武門

在原本的道德範疇內思考,李世民發動兵變,殘害手足,甚至連帶他的全家老小,這是思想道德所不容許的。而且對律法來說,當朝太子品階比他高,理應恭敬輔佐,然而李世民卻一聲令下,讓太子一件創新當場死亡。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李世民劇照

許多人說李世民這場血腥兵變是處於正義立場,而且是由於形勢所逼,但實際上來說,這些人只是為了維護他明君的形象,而且用了最常見的踩一捧一的方式,極力貶低李建成而拔高李世民。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現在的說法應該是“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亦或是“黑吃黑”。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唐朝皇帝

在此時我們應該要了解。玄武門之變的歷史背景。在玄武門兵變之前,突厥人進攻中原,大肆侵略和殺奪,當時的皇帝李淵派大將北上抗敵,朝堂上下萬眾一心抵抗外敵之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可以說在當時李世民只是為了一己之私而全然不顧國家大義,在國家危亡之秋卻自私的發動了內亂,想要謀權篡位。這就使得在當時的背景下不僅外患,而且內憂。然而事情的結果是在奪取了皇位後,突厥瀕臨成效,狼煙四起。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卻因個人利益而有此舉,著實為人不齒。不管是從民族大義還是從國家利益來看,這都是一次非正義的政變,李世民不僅殺兄逼父,不僅沒有做到一個兄弟兒子該有的行為,甚至以下犯上以臣犯君,更沒有做到一個臣子該做的忠誠,無論是從儒家道德層面來看,還是從法家的法律制度來看都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唐朝將領

在我們現今的歷史記憶裡,唐朝的法律是中國封建社會里最完善的。在唐朝建立後的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高祖李淵命太子李建成、劉文靜等在隋開皇律令的基礎上進行增刪,制定五十三條新格,並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頒行,是為《武德律》,共十二篇,五百條,此外還有《武德式》、《唐律疏議》等空前完備的法典。但在李世民的手裡,如此完備的法制在強權者手裡不值一文,只要有權有勢就可以忽略無視。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唐律疏議

從是否正義的角度來看,當時的李建成並沒有犯什麼大錯,即使是貪看幾千年的歷史文獻書籍,還原最真實的大唐史書,也沒有人能夠找出李建成的大過錯。而且在還原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同時有不少欲蓋彌彰的書籍,從那些書籍層層疊疊中可以看出,李建成有非常優秀的軍功政績,在晉陽起兵後,李建成做出了一系列的軍事活動,並且,懶貨,非常顯著的軍功。而且在唐武德四年,李世民二次兵敗時候,李建成領兵出征平定了多年兵亂。而且從記載中可以看出李建成不僅軍功卓越,而且治理朝政也非常有能力。李建成和李淵一起推行均田令等措施,積極發展農業,恢復經濟。曾記載李建成心胸寬廣,性格仁慈,多次阻止了李淵對李世民的打擊,換句話來說,李淵曾救過李世民的命,然而事實結果卻是李建成死於他呵護成長的李世民手中。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李建成劇照

而且退一步來說,即使太子有什麼大過,來處置太子的應當是高祖皇帝或者是朝廷,而不是僅用一個王爺身份就越俎代庖的李世民。不僅僅是擅自殺害兄長,而且草菅人命,當時太子東宮和齊王府上下幾千人口因為欲加之罪而受到牽連,李世民只想滿門抄斬而後快,而且當時太子只是在去代表朝廷與李世民對峙的路上卻遭到了李世民的襲擊,這其實就能說明李世民心虛膽怯,不敢於朝廷對峙,而想用陰謀詭計謀權篡位。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唐朝時期建築

在玄武門事變之後,大唐法律就開始失去原本的威嚴,因為統治者李世民原本是大逆不道謀權篡位之輩,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雖然高祖李淵和朝堂上下悲傷難過,但是拗不過李世民的強權,最終無法問責,甚至任由李世民篡改歷史遮蓋彌彰。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唐太宗劇照

玄武門之變極大的拷問了儒家道德倫理和法律規章。李世民殺兄徒弟篡權奪位的行為既不符合儒家的君臣之道,也不符合法家的律法朝綱,但歷朝歷代深受儒家法家理論影響的民眾卻承認了李世民的地位,還為他歌功頌德,我們可以猜想出李世民的手段或者是他的強大。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唐太宗劇照

同時中國作為法學建設很早的國家,卻容忍李世民這種禍亂朝綱的行為,尤其是在國家生死存亡之秋,卻因一己之私發動政變趁機謀權篡位,導致戰爭四起,禍不單行。但令人疑惑的是,即使在之後千百年的封建社會歷程中,也極少有人對李世民這種卑劣行徑進行指責。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唐宮夕陽

中國作為儒學大國,傳承千百年的儒家思想,深受教化的人民卻能容忍李世民這種不忠不孝的行為,而且無視歷史真相,與某些名不副實的史學者一起為李世民歌功頌德,完全忽視李世民的“黑歷史”,留給世人的只有“貞觀之治”來美化李世民的形象。

“玄武門之變”——拷問中國的儒家和法家學說

唐朝戰亂衰亡

結語

以李建成的寬廣心胸和政治才能,要創造出另一個模樣的大唐盛世是非常可能的。在史書上記載的大唐盛世歌舞昇平的表象之下,窩藏著多少邪惡與黑暗未可知,但由於歷史的不可追溯性,我們只能嘆息的說:可惜了這位仁者李建成。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貞觀政要》

《舊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